阅读教学课堂形式多样化的实施策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iamei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样化地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方式多样化的教学将课堂重心从“教材”转向“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基于学情,层次化阅读
  动态化地设计教学内容应该从实际学情出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略有欠缺,但形象思维能力已发展较好,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有层次地进行阅读。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会迫不及待地让学生阅读原著,但学生很难读懂语言较为深奥的原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他们从节选本、注释版、图文对照版的书籍入手,由浅入深地有层次阅读,阅读效果会更好。
  《林冲棒打洪教头》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著名的故事,很多学生在学习后会对水浒英雄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尝试阅读更多和《水浒传》有关的故事。然而《水浒传》作为一部古代名著,对于学生来说语言深奥,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采取分层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先阅读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改写的《水浒传(少年儿童版)》,里面收录了“东京城内杨志卖刀”“武都头醉打蒋门神”“李铁牛回乡接老娘”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同时用词等方面较为直白,比较适合学生阅读。对于那些已经积累了一定文学修养、阅读了一部分古典文集的学生来说,教师还可以推荐他们阅读原版中一些较为浅显的篇章,推荐阅读注释版的《水浒传》,这样有助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基于学情来分层次安排学生阅读,可以让全体学生都乐在其中,充分感受到古典名著带给他们的快乐。
  指导学生阅读不能过于盲目,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定,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适当地阅读原作,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从更为浅显的版本读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推荐阅读书目,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他们的阅读更具有动态灵活性。
  二、自主研读,思考化阅读
  崔峦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過程。”学生围绕文本进行自主研读,独立思考文本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发现阅读中的问题,并尝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甚至可以借助网络,或去图书馆查找资料等。这种大胆发现、仔细求证的过程能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具有思辨性的课文,在文章的最后苏格拉底的弟子在受教后领悟出了道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将课文的最后一段遮住,在阅读完上面的故事之后思考,这个故事带给人们一个怎样的启示,然后再揭晓谜底,看看自己与苏格拉底的弟子领悟的是否相同,若出现了偏差,则可以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偏差。除此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围绕文本的内容进行思考,看看能否在其中发现什么问题。若有学生提出,这个故事似乎和自己曾经阅读过的故事有相似之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通过搜索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在经过搜索后学生发现该故事和“黑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的故事有些相似,但是仔细阅读后又可以发现二者还有些不同。黑熊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学一样丢一样,最后可能一事无成,而苏格拉底告诉我们“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在对比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寓言故事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特点。
  自主研读文本并不是让学生完全静态地“死”读书,而是让学生在一个静中有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借助查阅文献等各种方式,让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三、多元交流,协作化阅读
  一个人默读虽然也能有所感悟,但是效果却并不是很好,如果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悟,则需师生、生生、生本之间进行不断的交流碰撞。在遇到难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多元交流。
  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教师围绕文本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协作化阅读中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如教师这样提问:“蔺相如为何不选择和廉颇正面冲突呢?是蔺相如的实力不如廉颇吗?设想一下,如果他们正面冲突的话,结果会是如何呢?”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在交谈中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如果他们正面冲突的话,赵国一文一武不和的消息便会很快传到秦国,那么秦国就会趁着这个机会攻打赵国。”也有学生认为:“蔺相如是不会和廉颇正面冲突的,蔺相如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又怎么会因为一点个人原因而坏了国家的大事呢?”“蔺相如不和廉颇正面交锋的前提条件是廉颇必须能够及时领悟,如果廉颇做不到这点的话,蔺相如的计划也不能成功,蔺相如是一个聪明、慧眼识人之人。”在相互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会更加全面。
  四、组织实践,活动化阅读
  如要更好地进行阅读课堂的多样化设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自然是不可避免的。在组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投石问路的方法,将一些恰当的活动方式公之于众,然后征集学生的意见,确定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能。
  学习《明天,我们毕业》这篇课文时,学生也正好面临毕业,所以这篇课文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教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化阅读,教师可列出“演讲活动:我们毕业了”“我的未来不是梦,写出我的未来设想”“临别赠言创作大赛”等,让学生进行讨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并组织举行。以“演讲活动:我们毕业了”为例,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在毕业之际的内心感受,课文则给他们的演讲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有的学生回顾了自己小学六年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也有的学生展开想象,畅想若干年后和同学相见的场景。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明天,我们毕业》这篇文章中的真情实感。
  围绕阅读文本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种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
  阅读教学也要讲究一动一静、一张一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多样化设计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各种活动中强化自己的阅读体验,活跃阅读思维,从而读得更全面,理解得更深入。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东陈镇东陈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崔峦先生强调:“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地内化为适合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具有较强的学习力。”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法迁移的时候,采取的多是读写结合的方式,在学生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对“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特点”等方面指导较少,不能真正为促进学生的表达服务。那么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的习作应树立鲜明的读者意识,即要有明确的表达对象,将言语表达看成是与具体对象进行的书面沟通。因此,教师的习作指导既要关注写什么、怎么写的等问题,又要关注为什么写、写给谁的等问题,让学生唤醒、重拾读者意识,增强他们的习作热情,发展他们的习作能力。  一、顺应表达需
在读到冯铁山教授的《诗意语文论》之前,一直有两个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 一是语文因什么而教?二是语文该怎么教?关于第一个问题,尽管当前语文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到了深化阶段,但为“考试而教”的窠臼仍未脱离;关于第二个问题,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虽热衷文本细读、小组合作,但学生的语文素养却未见明显提高。  这两个问题使我很迷茫,正是在这种迷茫与困惑中,我读了冯铁山教授的新著《诗意语文论》。拿到这本书,我就被封面
何谓“还原”?顾名思义,是将词语在字典中的本义与在课文中的语义进行比较,继而通过其中差异或者矛盾之处,来感悟课文中言语表达的奥秘。本文以《三打白骨精》一课“笑”的教学片段为例,借助“还原”策略彰显词语表达的精妙。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唐僧对孙悟空随意“打杀”是极力反对的,甚至不惜念紧箍咒来惩罚他。为什么在孙悟空“打杀”之前没有阻止呢?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唐僧也许不知道,但为
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需求心理,调动其积极性,让学生拥有持久的习作兴趣呢?我通过实施“清单项目”活动,有效地让学生保持旺盛的习作生命力。  一、设计“清单项目达标卡”  “清单项目达标卡”活动,根据文章体裁而定,每次习作一般设6~10种类型,如写人的文章就设“最佳题目奖”“最佳人物外貌奖”“最佳人物语言奖” 最佳人物神态奖”“最佳动作奖”“最佳人物心理奖”“最佳文章开头奖”“最佳文章结尾奖”“最佳选材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高质量发展;中高职贯通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8-0023-06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教20条”印发后,国家密集出台“双高计划”、产教融合型企业、职教集团、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劳动教育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古诗词具有语言精练、韵律和谐、情感丰富、词句优美的特点。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其实是鉴赏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通过诵读,与文本及作者展开对话,体味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品位、审美情趣,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学习能力。  一、与诵读对话:体味古诗词韵律之美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入选教材的古诗词节奏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见,语文教学是需要拓展阅读的,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外阅读材料。事实证明,现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拓展阅读,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性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呢?  一、课前阅读展示,奠定学习基础  上新课前,我经常会布置一些搜集性的作业,目的是让
《诗经·郑风》里有一首清扬明快的《野有蔓草》,是这样写的:“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青草蔓延,肆意生长,晶莹闪烁的露珠滚动在上面,犹如点点跳动的光斑在闪烁。温婉的女子与君子相遇,含情脉脉,适得所愿。  我格外喜欢这首诗,它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幅自由的爱恋图景,更是一派牧歌般的朝阳青草露珠图。每天,
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并且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识字方法,也能够熟练地看拼音识字。然而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同音字、形近字、笔画复杂的字逐渐增多,再用上面的方法识字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这时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汉字特点进行科学识字,探究汉字密码就显得尤为重要。音、形、义的完美结合决定了许多汉字的结构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时,不应把汉字看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