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西餐烹饪技艺在中国的渗透与发展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hi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餐是现代中国人对西方(主要是欧洲和美国)菜肴的名称。从广义上讲,它也可以说是西方美食和西方民间文化的总称。随着新航线的开通,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西方食品在全球范围内逐渐被推广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拥有传统特色的中国菜一直是中国闻名海外的一大亮点,但也在一直传统上寻找创新。
  关键词:西餐烹饪;渗透与发展;技艺
  引言
  基于中国古代几千年的传统,中国菜始终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展现了各地区风俗饮食的特点。自近代以来,由于外国势力的侵略,西餐菜肴的制作工艺引入了封闭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对外开放后,中国食品吸收了外国食品技术的制作工艺以适应和满足外宾的口味。自21世纪初以来,中西烹饪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和发展,从原料的参考到调味品的引入以及烹饪技术的运用,使中国菜肴不断产生新的内容。
  一、西餐及其烹饪技术的发展
  在中国食品发展史中,称为“西方”的饮食文化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引进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变成半殖民地,洋务运动将现代西方科技带到了中国。在帝国主义大国所拥有的大城市和贸易港口,西方食品工业以高速发展的规模出现并引入中国,在中国从事西餐厅工作的厨师也慢慢对西餐的烹饪有所掌握。西方食品的引进,对中国人民来说,也经历了拒绝、审视以及接受的过程,其次是进入中国的“西方”原料,例如洋山,洋白菜和洋姜(菊芋)等。清朝时期西餐厅不仅出现在市场上,就连慈禧太后在举行国宴,招待外交部长时也用西餐。与此同时,大量的华侨人士将中国的食品技术带到了世界其他地区1。
  中国是世界上罕见的国家,有着5000年不断文明发展的历史。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传统价值观的长期稳定性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在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国文化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始终处于世界前列。但是鸦片战争后,沿海港口的开放也打击了中国文化积累的信心,并在千禧年间不复存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多数西餐厅都在上海和广州建立,同时西餐厅和面包店也在各个贸易港口开业,这些西餐的享受在哪个年代仍然局限于外国人和清朝宦官。到了光绪时期,在中国的大都市出现了用于营利目的的“咖啡”、“粉丝餐厅”和“面包店”。广州、天津、上海和北京是中国早期建立餐厅和咖啡店的地方。这时,各地也出现了很多中国餐馆,咖啡馆和面包店。许多西餐食品如“吐司”、“起司酱”和“沙拉”也被带入中国,布丁和面包等西方小吃也陆续进入中国饮食市场。
  二、中国菜创新在西方调味料与烹饪的借鉴
  (一)辣酱油的使用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酒店开始用辣酱来做菜。辣酱油是一种英国特色调味料,又称英国黑醋、辣醋酱油。普通酱油与辣酱油有明显区别,辣酱油的味道微辣酸甜,色泽呈黑褐色。在西方辣酱油广泛用于制作各种菜肴和其他食品,特别是牛肉类菜肴。这种进口物引入中国后,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使用。在上海,西餐厅的辣酱油被推广到其他食品的运用中。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主要城市的外交酒店的厨房都有辣酱油,在广东菜在调味料中会使用更多的辣酱油。例如,制作果汁和西汁等必备的调味料就是辣酱油2。
  (二)番茄酱的推广
  自16世纪以来,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将西红柿从秘鲁带到欧洲,并在18世纪初开始烹饪西红柿。番茄酱,也称为番茄汁,由番茄作为主料,与糖,盐,胡椒和醋等调味料进行合理搭配制成。它是西餐食品的调味品,而罐装番茄酱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产品,广泛运用于西方各种酒店和餐馆。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的外交酒店首先应用番茄酱制作菜肴。茄汁对这些菜肴的使用效果很好,例如茄汁大虾等具有酸甜味道的菜肴在中国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南方的接待和外交事务中3。
  (三)奶油和黄油的运用
  油是西餐的主要调味品,它适用于所有菜肴。分离牛奶中的高级脂肪体,我们称之为奶油,对奶油进行搅拌处理后又可制成黄油。在中国使用中国奶油和黄油制作中国菜的历史有将近100年了,在过去的50年里,许多旅游酒店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一方面,它满足了国外旅客的饮食风俗,另一方面,它借鉴了西方的烹饪技术,不断拓宽和丰富各种菜肴。
  三、开放以后中西烹饪工艺的融合与发展
  (一)菜品工艺的改良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是最早将中西美食工艺结合在一起的地方。香港是一個中西人聚集的地方,也是东西方食品和饮料的聚集地,当地厨师将中餐与西餐的优点相互借鉴、合二为一,制作出拥有独特风味的港式中国菜。受到香港西方氛围的影响,它在食材选择或菜肴销售方面也变得多样化。在大陆,广东菜是中西菜结合的典范。厨师运用传统的中国食材为主调,并大量采用西餐食谱的制作工艺使得菜肴的味道独树一帜,将中西美食融为一体。广东菜的调味技术采用传统的中国风味,西式烹饪通常习惯将风味和食材分开,并事先调制好品种繁多的复合酱汁,许多酱料都是以西餐为基础的衍生出来的,这种技术的开发也在不断发展4。
  (二)菜品造型的革新
  在菜肴的外观点缀中,西餐对中国菜的外观风格影响非常大,传统的中国菜一直注重以味道,在菜肴的颜色、香气、味道、形状和用具这五个方面的历史关注不够。在众多古老的食谱中,许多古老的食谱几乎没有把它们的重心放在才要的外观装饰上,而是关注调味料对菜肴风味的影响。
  四、结束语
  与此同时,随着西方科技的蓬勃发展,食品储存和加工逐步实现工业化量产。随着化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现代卫生和营养概念迅速融入西方饮食文化,成为西餐的主要特征之一。
  参考文献
  [1]母健伟,申永奇,魏湘杰,等.浅谈我国西餐发展对策的研究[J].科教文汇,2016(2):191-192;
  [2]张荣春.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以烹饪工艺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2012(3):52-54;
  [3]赵继东.中餐烹饪专业中中国菜标准评定的渗透[J].食品安全导刊,2016(27):128-129;
  [4]刘海军,胡相华,俞华勇.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现状与展望[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5):244-244;
  作者简介
  胡均力(1974.11--),男,汉族,浙江杭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餐饮管理与西餐烹饪方向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普法栏目剧是以真实案件为原型,通运用情景剧及微电影等形式进行还原再创造,展示在广大观众面前,以达到普及法律常识,提高人们的法律意思为目的。普法栏目剧出现之后收到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在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一些地方卫视均开播普法栏目剧,虽起到了普法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提高品质更好地发展是本文探索的目标。  关键词:普法栏目剧;存在问题;发展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因好心人见义勇为的行为没有得到公正对待,甚至因为自己的好心,在实施救助过程中却让自己权益受损得不到补偿,更有甚者将自己也卷进了案件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冷漠,基于此,《民法总则》新规专门出台了相关条款来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本文以此为契机,对见义勇为的保护和救济进行研究,并对进一步完善相关条款作出一点思考。  关键词:《民法总则》新规;见义勇为;保护;救济  一、我国对见义勇
期刊
摘 要:词作为音乐文学,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在宋代消费文化与享乐风气盛行的背景下,大放光彩。《鹧鸪天》词作为一个受欢迎的词调,其填制发展历程和整个宋词的发展趋向相一致,并有大批词人填制此词。本文从题材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宋代《鹧鸪天》词的特色,以期对该词调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宋《鹧鸪天》词题材研究  在文学史上,宋词与唐诗相提并论,但宋词的题材长期以来却被人们认为“狭窄”。叶嘉莹在《唐宋
期刊
摘 要:文化是人类所独创的,反过来又对人类的发展和交往具有重要作用并产生重要影响。当前中非之间交流频繁,但是,中非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人文交流仍然欠缺,做的远远不够,成为中非交往之间的一块短板。文化交往对中非双方都及其重要,具有支柱性地位。中非交往需要进一步有效地推进中非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才能有助于中非关系的全面发展,携手共创中非关系的美好明天。  关键词:文化;中非文化交流;中非关系  一  文化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哲学、文学、社会学、历 史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中国社会,我们应本着批判和借鉴想结合的原则关注它、研究它,创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西方现代主义;经济;中国;文化  一、后现代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开始不断地探索各种教育方式,本文就体验式教学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实施体验式教学对室内设计专业的意义;其次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促进专业技能提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反省三个部分的内容;最后阐述了体验式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措施。  关键词:体验
期刊
摘 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观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念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引导和教育,深化就业课程设置和职业规划指导,传达和解读最新的就业政策和帮扶措施,促进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观;研究  在社会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不仅有利于国家
期刊
摘 要:老舍一生创作了无数的小说、散文和戏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具的著名作家。“老舍之死”的真相是极其复杂的历史问题,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选择自沉,其中原因繁芜错杂。关于老舍是一个外圆内方的人,对外跟谁都合得来,对内清白不容玷污,只要被触犯底线,会豁出命去抗争;他对整个社会感到绝望而失去了生的希望等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这些只能是猜测。“老舍之死”始终是历史谜团,作者生前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只能在相
期刊
摘 要:《砖巷》是孟加拉裔英籍女作家莫妮卡·阿里的处女作以及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一位普通孟加拉移民女性,纳兹奈恩在伦敦砖巷日常生活的描写,向读者全面展示了英国孟加拉移民的真实生活;同时揭示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以及西方穆斯林散居人民作为“他者”的努力与挣扎。本文通过霍米巴巴的杂交理论分析《砖巷》中主人公建构自己混杂身份的策略,说明在混杂的大背景中,模仿西方文化和积极建构第三空间是散居族裔人群生存的一种方
期刊
摘 要:公共行政以民主与公众参与为基本理念,而公共行政社会化形态的出现反映了政府职能的一大转变,也可以说是公共行政职能的分权过程。公共行政社会化要求政府不仅要下放权力,更多地是要考虑还权于社会,还权于公民。毋庸置疑,公共行政社会化的过程有助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培育社会组织依法自治,从而推进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程。  关键词:公共行政;公共服务社会化;公共行政社会化  在实行政治集权与计划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