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feng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校最近的一次月考中,作文题目是要求以“生活之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前有一段提示语:“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可感知,可体味。凝眸生活,我们发现,美无时无刻不在激荡和净化着我们的灵魂。”
  考完语文的当晚,改卷的时候,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全年级差不多有大半考生在引用提示语的时候,都把“无时无刻不”写成“无时无刻都”或“无时无刻地”。按理说,引用这句话只管照抄下来即可,没有理由抄错。如果说是粗心大意,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学生同时都把这个词抄错呢?看来,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学生脑海里原本没有“无时无刻不”这个词,而只有“无时无刻都”或“无时无刻地”这个“词”,而后者却是根本讲不通的,因为汉语里没有这样的用法。
  其实,对于学生的这一错误,此前我曾经在自己执教的两个班里不止一次地纠正过。一开始,是给学生指出来,但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后来,我又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当堂查《现代汉语词典》,了解“无时无刻不”的用法,此后还通过考试(例如做语病试题),强化这种用法。经过这么一番努力,情况有所好转,但过后大部分学生在写作和其他表达中,还是继续犯错,写成“无时无刻都”或“无时无刻地”。看来,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学生粗心大意,而是他们的语感出了问题。
  关于语感,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洪镇涛,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論述。他说,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人们在长期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词语含义、语法规则、修辞手法、文章图样、文意、文情、文序、文境、文势、文术等等,往往以‘格’的形式在头脑里固定下来。‘格’(指正确的格)越多,越固定,语感就越强。语感强的人,看一篇文章,听一番谈话,不仅可以迅速领会其内容,还可以直觉地判断其正误、优劣”。
  从洪镇涛老师这段论述,我们不难看出,语感是一种格,正确的语感的格需要“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在长期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形成,一旦形成后,就会固定下来,形成“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而且“‘格’(指正确的格)越多,越固定,语感就越强”。反之,就无法形成准确敏锐的语感。我曾经问过学生,为什么总是把“无时无刻不”写成“无时无刻都”“无时无刻地”呢?这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说,平时自己都是这样说,白话(广州话)里也是这么说的。看来,学生主要是因为长期受周围不规范的语言的影响,才形成了这种错误的“格”。但问题是,我们平时看书看报,也常常发现全国其他地区也出现把“无时无刻不”写成“无时无刻都”“无时无刻地”这种错误,可见口语的环境影响只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阅读匮乏的问题。
  我们知道,这种语感上的错误的“格”一旦在脑海里固定下来,要改过来是非常不易的,必须通过“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才能得到矫正。这里所谓“语言感受”,我的理解是,就口语来说就是说普通话,就书面语来说就是阅读。我的学生大都来自粤西山区农村,从小学到高中,一方面日常说“白话”(粤语),另一方面也没有养成阅读和查工具书的习惯,在这种环境下,又怎么能形成准确、敏锐的语感,形成语感正确的“格”呢?难怪学生考试的时候,尽管是照抄这个词,但脑海里还是潜意识地受到根深蒂固的错误的“格”的支配,最后还是把“无时无刻不”写成了“无时无刻都”“无时无刻地”。
  如果说,以上语感错误的“格”可能来自本地区方言的话,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则明显是因为阅读的缺失。去年,我在教完高中语文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曾让学生观看旧版《水浒传》电视剧第七集《风雪山神庙》,看完后让学生写一篇小文章,比较电视剧对小说作了哪些改编,赏析编导这样处理的意图是什么,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学生交上来的文章,内容写得如何姑且不论,先看其中一段话:
  看过这段情节之后,能使观众们震惊起来了,描写出农民起义的章小说。经过这个情境中,林冲为观众们担心,使观众吸引着。在李小二暗示林冲,感到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李小二与林冲素不相识。在林冲跳起身来,只见草料场里火起,林冲急得屁股(当为“滚”)尿流的,这一点观众吸引了。如果电视剧里林冲和李小二搞一些阴谋出来,这个片段就更精彩了,陆虞候是一位爱钱财的人,能使观众们憎恶他,事事都为他人为出一些鬼(当为“诡”)计来。在李小二暗示林冲时,却林冲没有发觉。电视剧中,陆虞候是最后被林冲杀害的。其实看电影也文化传统的一门艺术,我们要直觉去看到的心理描写,描写出一种振奋心情。
  说实在的,相信谁看了这段文字,都很难想象得到,这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写的:话不成话,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错字漏字,真是到了令人无法忍受、无法卒读的程度。为什么高二的学生了,还写出这种文字来?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能感觉到,这是一个阅读匮乏的学生。“语感的最基本特征就在于语意表象生成的自动化,即所谓直觉性。”敏锐、准确的语感只能来自广泛的阅读实践。很显然,正是由于阅读的严重匮乏,才导致这名学生对作为母语的现代汉语,基本上未能形成一个准确、稳定的“格”,她的大脑里对这套语言符号系统的感觉,可以说是迟钝、模糊、粗糙、混乱的,因此也就缺乏这样的语感“直觉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和语感的关系至为密切:由于阅读的缺失,才导致语感的缺失,而语感的缺失,又反过来导致阅读愈加困难,从而进一步造成写作的困难。难怪我们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农村学生读单篇文章都感到十分吃力,更不要说读大部头作品了。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真理。
  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类似例子非常多,面对学生严重的语感问题,我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呢?可能一些老师首先会想到,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言语训练来解决,即做大量的语文试题。对此,我的看法是,适当的训练是必要的,但我们是否反思过,我们的学生十几年以来,并没有少做题,为什么至今还是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还是有待提高?笔者认为,单纯做题不是解决学生语感问题的根本途径。   如上所述,学生语感迟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口语上受到方言的影响,二是在书面语上阅读严重缺失。对于前者,关键是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但这个问题不在本文阐述之列,此不赘言。对后者,最关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抓好学生的阅读。2013年6月,我校曾在高一、高二年级做过一次较大规模的语文学习问卷调查,共有64道题目,其中涉及阅读的15道。根据调查的结果, 85%以上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没有读过一本完整的名著;95%以上的学生反映,从小学到高中,没有语文老师向他们推荐介绍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推荐的阅读书目(绝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调查问卷,才知道原来《课程标准》里还有这么一个阅读推荐书目)。
  既然问题出在阅读上,我们就需要从源头上去解决它。正像司机必须在长期的驾驶实践中,才能形成敏锐、准确的“车感”一样,学生也必须在长期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敏锐、准确的语感。著名语文教育家、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说:“学会说话是一个习得的过程,学生学会说话不需要专门的老师、专门的课堂、专门的课本,自然就会了。而书面语是要学得的。”而学习书面语,途径只有一个,就是阅读。
  王尚文教授提出的语感中心说在全国影响甚大,他认为培养学生语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在其专著《语感论》里,王教授第一次提出了“语感图式”这个富有原创性的概念。他将人们在阅读过程中错误的语感图式细分为“浅表同化”“疏漏同化”“片面同化”“孤立同化”“错失同化”等六种。在论“语感图式”这部分内容的最后,王教授说:“语文教学应当致力于克服上述仅仅以自我为中心的歪曲同化現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所谓语感素质,就是指语言图式在主体上对象化于言语作品,即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广度、深度、美度、敏度。……提高学生语感的素质,使之不断得以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关键在于修正、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即把错误的改正过来,低劣的提高起来,空白的充实起来。”孤立地看这段话有点深奥,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面对那些阅读严重匮乏的学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有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长期、规范的阅读实践,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感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语感迟钝、混乱、粗糙、肤浅的问题。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只有阅读才是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法门,舍此,别无他途。
  参考资料:
  1.洪镇涛《语感教学框架》,《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8期。
  2.王尚文《语文教育一家言》,漓江出版社。
  3.王尚文《语感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发展过程,也是文明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脑力活动,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阅读教学指的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对读物进行理解与认知,从而加强知识储备、提高理解能力的过程。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只关注重点与难点,导致学生的阅读量相对有限,视野相对较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互联网 ”理念的不断深化,各类新媒体以各种形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西游记》充斥了佛光道影,然而,我们发现小说始终不过是一部对世俗人生的哲理思考之书。三教归心,实际是以“心”为核心,从主体出发,来探讨大人关系,探讨个体在宇宙间的存在及其意义。这一思考主要是由“心猿”孙悟空来完成的。人们已逐渐发现,孙悟空从大闹三界到取经证佛,从心猿的放纵到约束,实际反映了人类从童年到成年的心路历程。然而,人们在提及这一历程时,多是从形象内涵来笼统地加以概括。至于它怎样从最细微处支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作文教学越来越受重视。新课标改革后,作文分数已占了语文卷面分数的半壁江山。  写作最能折射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学生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然而,当下的初中作文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我对作文教学很是头痛,不管怎么教,学生就是写不好。自己免不了着急,慢慢也就得过且过,班上的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后来,通过多方学习、培训,自己对
[摘 要: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字构成,其涉及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对其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进行探究,分析课堂中提问的原则和重要性,并简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提问艺术,旨在引导学生思维拓展,提高课堂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连接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适当的提问,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够对学生进行
大人教导孩子要会说话,所谓“一句话说得人跳,一句话说得人笑”,就是将不会说话与会说话的结果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说话,看似简单,三岁小孩已经说得很流利,但其实并不简单。人类的语言并非与生俱来,它要靠后天的学习。“狼孩”从小与狼生活在一起,当他脱离狼群后,已经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机,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说话了。况且,即便是学会了说话,说话者的语言素质也有高低之分,要说出条理清晰、内涵丰富、辞藻优美的话,
语文课堂教学时“写作背景”环节如何安排?如何水到渠成地向学生展示背景材料?展示哪些内容?以何种形式展示?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讲授写作背景时如果能独创一格,就能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教师对本环节的处理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学生听起来就会感觉味同嚼蜡,这势必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因此创新“写作背景”是教者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根据
“同课异构”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不论具有影响力的语文教学论坛,还是一些大大小小的语文公开课、优质课比赛,都频频出现它的身影。“同课异构”就是教师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同一节课运用不同的教法和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以此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和特点。“同课异构”是衡量教师知识广度和思维深度以及教学技艺的有效方法,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它为语文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设计思路】  本课以诵与吟贯穿,通过教师的引导,品味诗歌深远的意境,从而为学生展现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境界,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吟诵规律,提升學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吟诵、背诵《江雪》,理解诗意,认识几个繁体字。  过程与方法:掌握吟诵的平仄规律,能跟随教师学习吟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培养吟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
在中国, 纪晓岚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当然, 纪晓岚之出名, 并非始于今日, 早在清末, 已有纪晓岚的各种逸闻趣事流传, 但自从2000年央视以两年一部的频率播出四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以后, 纪晓岚可谓走进了千家万户。当然, 无论《铁齿铜牙纪晓岚》多么好看, 它和民间传奇、民间故事中所表现的纪晓岚, 都是经过加工、夸张而远离历史的纪晓岚。但是,这些虚构又有特殊的意义,那就是建构了一个文化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启蒙阶段,在该阶段中,有效的语文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这两项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教学模块进行有效结合。如此,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原则  1.注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