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价值链演进升级的新一轮变革中,欧洲生产网络也面临发展协调和区域价值链演进升级困境。为此,欧盟委员会于2014年实施欧洲设施互联计划,旨在协调各国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泛欧洲”网络。文章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生产网络价值链演进分析机制,分析欧洲生产网络现状,解析生产网络结构,通过比较计划实施期间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的变化,分析欧盟此项现代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计划对欧洲生产网络的影响。
关键词:欧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欧洲生产网络;价值链演进升级
一、引言
从全球商品生产和分销网络的角度看,全球生产网络由三大区域生产网络构成,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的北美区域生产网络,以中国、日本、韩国组成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和以德国、法国等组成的欧洲区域生产网络。欧洲生产网络在先进制造业、服务贸易的驱动下取得了瞩目成就,促进了欧洲经济增长。
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和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挑战,欧洲生产网络近年来的发展遇到困境。欧洲生产网络所掌握的技术优势,逐步被东亚生产网络追赶和替代,东亚生产网络进一步吞噬欧洲生产网络的全球产品消费市场份额;在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和人工智能领域,欧洲生产网络与北美和东亚的差距逐渐拉大,欧洲生产网络面临区域价值链演进升级困境。
针对欧洲生产网络目前所面临的不协调、不均衡发展,产业尚待创新升级的迫切需要,欧盟委员会自2014年,开始部署“欧洲设施互联计划”(2014~2020)。该项目是一项着眼交通、能源、信息网络三大要素的现代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旨在形成一个连接所有成员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泛欧洲”网络。本文重点研究此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计划对生产网络的产生效果和内在机理。
二、分析框架构建
(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生产网络技术创新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指影响生产生活需要的交通设施、能源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三大要素相通,具體表现为道路连接各个生产网络节点,能源设施合理调配能源,满足生产节点生产需要,信息通信、尤其是互联网通信能满足生产需要。
Wang(2008)对不同国家数据的分析,认为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效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由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实现,投入的资本对技术创新产生“资本效应”,改善生产网络中交通、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该区域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和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已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石,技术创新知识和成功管理经验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传播,技术扩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扩散成本越来越低。Bygstad,Aanby(2010)对案例分析,研究基础设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在美国旧金山硅谷产业园区,活跃着一大批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之后成为互联网行业巨头,这些企业的创业者最初选择硅谷就是得益于该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最完善。
(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贸易促进作用——基于交易成本视角
Perez & Wilson(2012)发现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成为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基础设施完善能降低企业搜寻商品信息和交易对象的信息成本,提高交易达成率。互联网通信为企业寻找交易对象、交换交易信息、产品议价等提供便捷,企业还能运用依托信息技术的物联网,追踪产品,验货等,企业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也得以下降。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交易成本下降,成为贸易便利化的有效条件,促使交易频率的显著提高和进出口量双向增长。高科技产业聚集的电子元件设备行业,摩尔定律发现晶体管数目约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因此该行业对时间敏感程度较高,否则会失去竞争力。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对高科技产业来说,能缩短研发周期,减轻企业对时间的焦虑,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
(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价值链演进机理
知识创新是价值链升级的驱动力,是科技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在寇蔻(2018)基于德国企业数据的研究中,德国贸易出口得益于德国制造业企业掌握技术优势,政府出台工业4.0高科技战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优势。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反映在出口贸易增加后,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因此贸易量增加与技术创新具有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价值链演进升级。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价值链演进具有以下影响。
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价值链演进过程中,起到提“质”间接效应。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生产网络中,企业交易频率也随之上升,技术创新成本显著下降。先进生产技术和成功管理经验通过在生产网络中的扩散效应和要素自由流动,从创新能力高的节点流向创新能力较低的节点,起到协同创新的作用。同时,企业交易范围随之扩大,加大对技术创新投入以应对竞争。在生产网络中,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的扩散效应和要素自由流动,使得创新动力得以加强,间接推动价值链向更高质量升级。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价值链演进过程中,起到增“量”直接效应。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生产节点通过道路、港口、信息流等连接起来并形成生产网络。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物料)的集聚与扩散依托以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航空枢纽所构成的交通网络和物流网平台,生产要素流通效率得以提升,企业交易成本随之下降,促进贸易量增长。在生产网络中,因交通运输成本下降和生产信息快速流动,企业交易费用成本大大下降,企业交易效率提高,直接提升网络中贸易总量,进而推动价值链演进。
3.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价值链演进是由两条路径组成,一是生产网络完善形成的扩散效应和要素流动,导致技术创新提升发展质量的间接效应;二是生产网络完善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导致的贸易总量增加的直接效应。二者之间也会起到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生产网络中价值链演进升级。 三、欧洲生产网络现状——基于质量的分析
欧洲作为两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形成一张区域性生产网络。生产网络核心节点意味着该国在生产能力上具有垄断和支配地位,该国创新能力和贸易出口占据优势地位。生产能力与掌握的技术优势密切相关,反映在生产节点的产业集聚效应、组织管理、人才聚集、R&D产出拥有长足积累。生产能力也同样反映在生产节点贸易出口层面,贸易出口量增大有利于提升节点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网络旗舰”是节点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价值链演进中的“质”;贸易出口量的增加,是节点生产能力提升的体现,是价值链演进中的“量”。
(一)欧洲生产网络核心节点——“网络旗舰”角度
“网络旗舰”在生产网络中掌握品牌和销售终端渠道,具有研发设计能力的领导型跨国公司,掌握驱动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位于产业价值链中“金字塔”型分工网络的顶端,其经营战略对整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影响。由于“网络旗舰”处于价值链中的顶端,具有资源聚集、创新機制完善的顶端优势,旗舰聚集的生产节点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同样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生产网络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产节点,“网络旗舰”数量越多。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共有15个欧洲经济区成员国的企业上榜,就所在行业分布,欧洲“网络旗舰”集中在制造业、能源资源、金融保险、通信服务等领域,涉及价值链的全部环节。就企业所属国分布来说,来自法国、德国、英国的跨国企业数量上占据垄断地位,分别为32,28,17。就上榜企业按地域上划分,来自西欧的企业占据垄断地位,7个西欧国家产生出“网络旗舰”,4个北欧国家产生“网络旗舰”,来自南欧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也有良好的表现,共有17个企业上榜,中东欧国家仅有波兰。
(二)欧洲生产网络核心节点——贸易出口角度
货品贸易出口总额能反映出单个生产节点的生产能力,出口产品总额越高的生产节点,其生产能力除能满足本国自身需要外,还能满足其他消费市场。因此,在生产网络中比较各节点贸易出口总额,锁定生产网络中的核心节点。
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等成员国在货物出口总额排名靠前,7国出口货物总额占所有国家货物出口总额的近70%,处于欧洲生产网络支配地位;北欧和南欧成员国,如丹麦、芬兰、葡萄牙排名居中,中东欧8个成员国货物出口总额位于末尾,与西欧成员国具有巨大差异。近年来,随着欧洲设施互联计划的推进,以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在货物出口领域不断保持近10%的快速增长,西欧地区成员国的各项指标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三)欧洲生产网络结构分层与生产节点比较研究
网络节点的核心集中于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初的成员国,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次级核心节点为西班牙,英国,比利时,丹麦,芬兰等,一般节点为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等。
核心节点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伴随着多年来欧洲一体化的成果,彼此之间的合作网络和机制较为成熟,生产网络核心节点之间得到了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所带来的扩散效应,享受到规模优势和范围优势,促进了生产网络的发展。南欧加入欧盟较晚,各方面综合实力具有差距,彼此之间的基础设施连接未能达到西欧水平,限制了生产节点的要素流通,只能形成生产网络的次核心节点。北欧在技术创新和工业科技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市场规模,北欧仅能承担生产网络次核心节点角色。中东欧加入欧盟时间晚,面临基础设施老旧,信息平台建设起步较晚,产能合作机制不成熟,迫切需要欧盟协调各方面资源和投资,推动中东欧产业升级,为东欧融入生产网络提供支持。
欧盟实施欧洲设施互联计划与其欧洲2020战略遥相呼应,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价值链中“质”和“量”的演进,实现欧洲2020战略中可持续性增长的创新型主体经济。本节将通过以上建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价值链演进机制,基于自该计划实施以来各节点制造业出口量变化和创新能力排行,分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提升生产网络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的影响。
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报告》涵盖了公路、铁路、航运、航空、港口、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综合考评,反映出该生产节点各项现代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际能力。制造业出口量是反映生产节点制造业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欧洲创新积分榜》涵盖对创新投资、创新机制、创新人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等影响生产节点创新能力的考评,以综合创新能力积分形式反映生产节点创新能力。
选取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欧洲经济区成员数据,时间跨度覆盖欧洲设施互联计划实施。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欧盟统计局,绘制表1。
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21个生产节点的基础设施指数较前得到提升,中东欧成员提升幅度最大,奥地利、芬兰、匈牙利、拉脱维亚等提升最为明显,然而制造业出口各生产节点并没有显著提升效果,仅有爱尔兰、马耳他、克罗地亚有小幅提升。欧洲生产节点创新能力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明显,21个生产节点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主要集中在荷兰、挪威、比利时、法国、瑞典等较发达生产节点。
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共有10个生产节点的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主要集中在丹麦、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捷克、保加利亚等北欧,南欧和中东欧成员,表明随着欧洲设施互联计划延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方向集中在南欧和中东欧成员;制造业出口量提升效果明显,29个生产节点较前制造业出口量增长,各生产节点增幅均达到22%,其中塞浦路斯、希腊、拉脱维亚等增幅最大;24个生产节点的创新能力较前进步,进步最明显的仍然是基础设施指数提升明显的中东欧成员。
从指标纵向观察,普遍基础设施指数越高的生产节点,制造业出口贸易和创新能力越发达,位于欧洲生产网络和区域价值链的位次也越高。基础设施指数有待提高的生产节点,创新能力尚待提高,所在生产网络和区域价值链的位次也有待提高,这也是制约中东欧国家在区域价值链进一步提升位次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的节点,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越显著。伴随着欧洲设施互联计划的实施,使得欧洲生产网络各节点基础设施更完善、互联互通效应加强,推动生产网络的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增长,促进价值链演进。 四、分析结论
从以上分析得出,欧洲生产网络核心分布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和不均衡,区域生产网络位次由高到低以西欧、北欧、南欧、中东欧排列。基于生产节点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对欧洲设施互联计划做出效用分析。在欧洲设施互联计划实施的5年里,各生产节点基础设施指数呈上升趋势,综合表现为发达生产节点维持高水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中生产节点互联互通水平呈较快增长,并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各生产节点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随着计划的推进实施,呈提升趋势,其中创新能力提升效应明显,制造业出口量在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但随后也呈现明显增长。因此,欧洲设施互联计划促进了欧洲生产网络协调发展,促进了区域价值链演进升级。
参考文献:
[1]Rodrigue J P, Comtois C, Slack B. The Geography of Transport Systems[M]. New York:Routledge,2006.
[2]Portugal-Perez, A. and J. S. Wilson, “Export Performance and Trade Facilitation Reform:Hard and Soft Infrastructure”,World Development,2012,40(07):1295-1307.
[3]Schiff M,Wang Y.North-South and South-South Trade-Related Technology Diffusion:How Important Are They in Improving TFP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8,44(01):49-59.
[4]Bygstad B,Aanby H P. ICT infrastructure for innov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enterprise service bus approach [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0,12(03):257-265.
[5]蘇桂富,刘德学.浅析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及其经济学本质[J].生产力研究,2006(01):41-43.
[6]张松林,武鹏.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及其区域政策含义——基于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07):111-123.
[7]寇蔻.德国出口贸易对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数据的分析[J].欧洲研究,2018,36(05):76-91.
[8]杨瑞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关键词:欧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欧洲生产网络;价值链演进升级
一、引言
从全球商品生产和分销网络的角度看,全球生产网络由三大区域生产网络构成,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的北美区域生产网络,以中国、日本、韩国组成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和以德国、法国等组成的欧洲区域生产网络。欧洲生产网络在先进制造业、服务贸易的驱动下取得了瞩目成就,促进了欧洲经济增长。
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和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挑战,欧洲生产网络近年来的发展遇到困境。欧洲生产网络所掌握的技术优势,逐步被东亚生产网络追赶和替代,东亚生产网络进一步吞噬欧洲生产网络的全球产品消费市场份额;在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和人工智能领域,欧洲生产网络与北美和东亚的差距逐渐拉大,欧洲生产网络面临区域价值链演进升级困境。
针对欧洲生产网络目前所面临的不协调、不均衡发展,产业尚待创新升级的迫切需要,欧盟委员会自2014年,开始部署“欧洲设施互联计划”(2014~2020)。该项目是一项着眼交通、能源、信息网络三大要素的现代基础设施投资计划,旨在形成一个连接所有成员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泛欧洲”网络。本文重点研究此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计划对生产网络的产生效果和内在机理。
二、分析框架构建
(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生产网络技术创新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指影响生产生活需要的交通设施、能源设施、信息基础设施三大要素相通,具體表现为道路连接各个生产网络节点,能源设施合理调配能源,满足生产节点生产需要,信息通信、尤其是互联网通信能满足生产需要。
Wang(2008)对不同国家数据的分析,认为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促进效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由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实现,投入的资本对技术创新产生“资本效应”,改善生产网络中交通、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该区域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和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已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石,技术创新知识和成功管理经验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广泛传播,技术扩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扩散成本越来越低。Bygstad,Aanby(2010)对案例分析,研究基础设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在美国旧金山硅谷产业园区,活跃着一大批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之后成为互联网行业巨头,这些企业的创业者最初选择硅谷就是得益于该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最完善。
(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贸易促进作用——基于交易成本视角
Perez & Wilson(2012)发现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成为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信息基础设施完善能降低企业搜寻商品信息和交易对象的信息成本,提高交易达成率。互联网通信为企业寻找交易对象、交换交易信息、产品议价等提供便捷,企业还能运用依托信息技术的物联网,追踪产品,验货等,企业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也得以下降。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交易成本下降,成为贸易便利化的有效条件,促使交易频率的显著提高和进出口量双向增长。高科技产业聚集的电子元件设备行业,摩尔定律发现晶体管数目约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因此该行业对时间敏感程度较高,否则会失去竞争力。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对高科技产业来说,能缩短研发周期,减轻企业对时间的焦虑,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
(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价值链演进机理
知识创新是价值链升级的驱动力,是科技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在寇蔻(2018)基于德国企业数据的研究中,德国贸易出口得益于德国制造业企业掌握技术优势,政府出台工业4.0高科技战略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出口优势。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在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反映在出口贸易增加后,产品全球市场份额的提升,因此贸易量增加与技术创新具有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价值链演进升级。
综上所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价值链演进具有以下影响。
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价值链演进过程中,起到提“质”间接效应。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生产网络中,企业交易频率也随之上升,技术创新成本显著下降。先进生产技术和成功管理经验通过在生产网络中的扩散效应和要素自由流动,从创新能力高的节点流向创新能力较低的节点,起到协同创新的作用。同时,企业交易范围随之扩大,加大对技术创新投入以应对竞争。在生产网络中,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的扩散效应和要素自由流动,使得创新动力得以加强,间接推动价值链向更高质量升级。
2.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价值链演进过程中,起到增“量”直接效应。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生产节点通过道路、港口、信息流等连接起来并形成生产网络。生产要素(如劳动力、物料)的集聚与扩散依托以公路网、铁路网、水运网、航空枢纽所构成的交通网络和物流网平台,生产要素流通效率得以提升,企业交易成本随之下降,促进贸易量增长。在生产网络中,因交通运输成本下降和生产信息快速流动,企业交易费用成本大大下降,企业交易效率提高,直接提升网络中贸易总量,进而推动价值链演进。
3.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价值链演进是由两条路径组成,一是生产网络完善形成的扩散效应和要素流动,导致技术创新提升发展质量的间接效应;二是生产网络完善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导致的贸易总量增加的直接效应。二者之间也会起到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生产网络中价值链演进升级。 三、欧洲生产网络现状——基于质量的分析
欧洲作为两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形成一张区域性生产网络。生产网络核心节点意味着该国在生产能力上具有垄断和支配地位,该国创新能力和贸易出口占据优势地位。生产能力与掌握的技术优势密切相关,反映在生产节点的产业集聚效应、组织管理、人才聚集、R&D产出拥有长足积累。生产能力也同样反映在生产节点贸易出口层面,贸易出口量增大有利于提升节点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网络旗舰”是节点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价值链演进中的“质”;贸易出口量的增加,是节点生产能力提升的体现,是价值链演进中的“量”。
(一)欧洲生产网络核心节点——“网络旗舰”角度
“网络旗舰”在生产网络中掌握品牌和销售终端渠道,具有研发设计能力的领导型跨国公司,掌握驱动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位于产业价值链中“金字塔”型分工网络的顶端,其经营战略对整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影响。由于“网络旗舰”处于价值链中的顶端,具有资源聚集、创新機制完善的顶端优势,旗舰聚集的生产节点在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同样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生产网络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产节点,“网络旗舰”数量越多。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共有15个欧洲经济区成员国的企业上榜,就所在行业分布,欧洲“网络旗舰”集中在制造业、能源资源、金融保险、通信服务等领域,涉及价值链的全部环节。就企业所属国分布来说,来自法国、德国、英国的跨国企业数量上占据垄断地位,分别为32,28,17。就上榜企业按地域上划分,来自西欧的企业占据垄断地位,7个西欧国家产生出“网络旗舰”,4个北欧国家产生“网络旗舰”,来自南欧的西班牙和意大利也有良好的表现,共有17个企业上榜,中东欧国家仅有波兰。
(二)欧洲生产网络核心节点——贸易出口角度
货品贸易出口总额能反映出单个生产节点的生产能力,出口产品总额越高的生产节点,其生产能力除能满足本国自身需要外,还能满足其他消费市场。因此,在生产网络中比较各节点贸易出口总额,锁定生产网络中的核心节点。
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等成员国在货物出口总额排名靠前,7国出口货物总额占所有国家货物出口总额的近70%,处于欧洲生产网络支配地位;北欧和南欧成员国,如丹麦、芬兰、葡萄牙排名居中,中东欧8个成员国货物出口总额位于末尾,与西欧成员国具有巨大差异。近年来,随着欧洲设施互联计划的推进,以波兰、捷克、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在货物出口领域不断保持近10%的快速增长,西欧地区成员国的各项指标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三)欧洲生产网络结构分层与生产节点比较研究
网络节点的核心集中于欧洲经济共同体最初的成员国,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次级核心节点为西班牙,英国,比利时,丹麦,芬兰等,一般节点为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等。
核心节点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伴随着多年来欧洲一体化的成果,彼此之间的合作网络和机制较为成熟,生产网络核心节点之间得到了技术创新和管理经验所带来的扩散效应,享受到规模优势和范围优势,促进了生产网络的发展。南欧加入欧盟较晚,各方面综合实力具有差距,彼此之间的基础设施连接未能达到西欧水平,限制了生产节点的要素流通,只能形成生产网络的次核心节点。北欧在技术创新和工业科技领域形成领先优势,受限于地理位置和市场规模,北欧仅能承担生产网络次核心节点角色。中东欧加入欧盟时间晚,面临基础设施老旧,信息平台建设起步较晚,产能合作机制不成熟,迫切需要欧盟协调各方面资源和投资,推动中东欧产业升级,为东欧融入生产网络提供支持。
欧盟实施欧洲设施互联计划与其欧洲2020战略遥相呼应,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价值链中“质”和“量”的演进,实现欧洲2020战略中可持续性增长的创新型主体经济。本节将通过以上建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价值链演进机制,基于自该计划实施以来各节点制造业出口量变化和创新能力排行,分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提升生产网络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的影响。
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报告》涵盖了公路、铁路、航运、航空、港口、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综合考评,反映出该生产节点各项现代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际能力。制造业出口量是反映生产节点制造业生产能力的重要依据。《欧洲创新积分榜》涵盖对创新投资、创新机制、创新人才、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等影响生产节点创新能力的考评,以综合创新能力积分形式反映生产节点创新能力。
选取2014年、2016年和2018年欧洲经济区成员数据,时间跨度覆盖欧洲设施互联计划实施。数据来源世界贸易组织、欧盟统计局,绘制表1。
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21个生产节点的基础设施指数较前得到提升,中东欧成员提升幅度最大,奥地利、芬兰、匈牙利、拉脱维亚等提升最为明显,然而制造业出口各生产节点并没有显著提升效果,仅有爱尔兰、马耳他、克罗地亚有小幅提升。欧洲生产节点创新能力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明显,21个生产节点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主要集中在荷兰、挪威、比利时、法国、瑞典等较发达生产节点。
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共有10个生产节点的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主要集中在丹麦、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捷克、保加利亚等北欧,南欧和中东欧成员,表明随着欧洲设施互联计划延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方向集中在南欧和中东欧成员;制造业出口量提升效果明显,29个生产节点较前制造业出口量增长,各生产节点增幅均达到22%,其中塞浦路斯、希腊、拉脱维亚等增幅最大;24个生产节点的创新能力较前进步,进步最明显的仍然是基础设施指数提升明显的中东欧成员。
从指标纵向观察,普遍基础设施指数越高的生产节点,制造业出口贸易和创新能力越发达,位于欧洲生产网络和区域价值链的位次也越高。基础设施指数有待提高的生产节点,创新能力尚待提高,所在生产网络和区域价值链的位次也有待提高,这也是制约中东欧国家在区域价值链进一步提升位次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的节点,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越显著。伴随着欧洲设施互联计划的实施,使得欧洲生产网络各节点基础设施更完善、互联互通效应加强,推动生产网络的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增长,促进价值链演进。 四、分析结论
从以上分析得出,欧洲生产网络核心分布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和不均衡,区域生产网络位次由高到低以西欧、北欧、南欧、中东欧排列。基于生产节点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对欧洲设施互联计划做出效用分析。在欧洲设施互联计划实施的5年里,各生产节点基础设施指数呈上升趋势,综合表现为发达生产节点维持高水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中生产节点互联互通水平呈较快增长,并保持一定的持续性。各生产节点创新能力和制造业出口量随着计划的推进实施,呈提升趋势,其中创新能力提升效应明显,制造业出口量在受外部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但随后也呈现明显增长。因此,欧洲设施互联计划促进了欧洲生产网络协调发展,促进了区域价值链演进升级。
参考文献:
[1]Rodrigue J P, Comtois C, Slack B. The Geography of Transport Systems[M]. New York:Routledge,2006.
[2]Portugal-Perez, A. and J. S. Wilson, “Export Performance and Trade Facilitation Reform:Hard and Soft Infrastructure”,World Development,2012,40(07):1295-1307.
[3]Schiff M,Wang Y.North-South and South-South Trade-Related Technology Diffusion:How Important Are They in Improving TFP Growth?[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2008,44(01):49-59.
[4]Bygstad B,Aanby H P. ICT infrastructure for innov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enterprise service bus approach [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0,12(03):257-265.
[5]蘇桂富,刘德学.浅析全球生产网络的运行机制及其经济学本质[J].生产力研究,2006(01):41-43.
[6]张松林,武鹏.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及其区域政策含义——基于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07):111-123.
[7]寇蔻.德国出口贸易对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数据的分析[J].欧洲研究,2018,36(05):76-91.
[8]杨瑞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