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艺名”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光人有艺名,好些花花草草、蔬蔬果果也有听上去诗意盎然,让人不知其究竟为何物的“艺名”,只不过植物没法给自己起“艺名”,都是光给自己起名还觉得不过瘾的人给植物安上去的。
  年少时读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诗,老读到一种叫作“忍冬”的植物。譬如:
  停摆的钟,
  纠缠成一团的忍冬,
  竖立着愚蠢雕像的凉亭,
  黄昏的背面,鸟的啁啾,
  塔楼和慵懒的喷水池,
  都是过去的细节。
  ——博尔赫斯《失去的公园》
  我当时认定忍冬是一种稀罕的异域植物,这两个字给人的联想注定了它和博尔赫斯隐忍、克制的文字之间的联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很多诗人也喜欢拿“忍冬”这个词點染一种含蓄、内敛的精神。但忍冬其实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就是俺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金银花,在大江南北很多地方都一嘟噜一嘟噜地长着,开的花不但香,还可以入药,药铺里俗称“二花”。你瞅瞅,“金银花”里的“金银”二字太经济主导,“二花”里的“二”字又老让人觉得很二,所以,要把它捣鼓到诗里,还真得用“忍冬”这个“艺名”。
  也是在年少的时候,看翻译过来的很多欧洲作家的书,总看到“三色堇”这种不知其所以然的植物。看名字,觉得很单纯明快,符合我对欧洲青年的想象,怨不得意大利人用它来表达思慕和想念,波兰人更是把它定为国花。多年后我才发现,原来如此具有异域感、如此翻译腔、如此文艺的三色堇,竟然就是在俺们祖国任意一个小公园里都泛滥成灾的鬼脸花。我小的时候,每逢五一、十一被学校抓去公园暴走一圈之后,都免不了要被老师逼迫着写有关菊花、荷花、鬼脸花等等的作文,我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对那些“一脸坏笑”的鬼脸花的愤恨之情。
  最近一次被植物的“艺名”忽悠和烹饪有关。我娘子酷爱钻研厨艺,前段时间经过网上网下的认真揣摩,决定大张旗鼓地自己动手做泰国菜。难为她居然从各个犄角旮旯的商店、超市里搜罗来了许多泰国菜专用香料,可最后还是缺一样很重要的辅料,叫“罗望子”。听听,多诗意的名字啊,好像一个轻解罗裳的泰国妹在纱帐里望着即将宽衣上床的兀那贼汉子。俺们一开始猜测这是一种极其稀罕的泰国本土植物,所以才被赋予了高度意淫化的汉语名字。可能由于这种植物具有的异域想象性,19世纪以来的很多西方诗人都在诗中提到了它,在汉译里,我们也都把它翻译成“‘诗意’死人不偿命”的罗望子,比如波德莱尔写过的《异域的芬芳》:
  那绿色的罗望子的芬芳,
  在空中浮动又充塞我的鼻孔,
  在我的心中和入水手的歌唱。
  德语诗歌怪杰特拉克尔也写过:
  傍晚来临的时候,
  一張蓝色的面孔悄悄离你而去。
  一只小鸟在罗望子树上歌吟。
  在如此这般地诗意了好几天之后,我们无意中了解到,这罗望子不过就是酸角——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酸角汁的原料酸角,西南人民没事就嚼着玩的酸角干的原料酸角。
其他文献
“我完全没有基础啊,能学画吗?”  “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学画吗?”可是,什么是基础呢?  绘画,是一种生活之美。  你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基础。  你活過的每一天,都是你的底气。让美走进生话细微处,让美扎根生活闲暇处。  您可将您的临摹作品寄到《老年博览》编辑部或拍照发至《老年博览》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有机会获赠礼品。  (全年共十二期,临摹作品达八期就可参与此活动。)  栀子花  绘画要点: 
期刊
就在北方方言从华北的大本营出发,大举北上(东北、西北)南下(西南、中南)的同时,南方方言却在节节败退。  南方方言区主要在江南、华南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这么一点点地盘,也不容易守住。西晋末年以前,江南一带是清一色的吴语区,建业(后改名建康,即今南京)更是吴语重镇,可是后来呢?南京也好,镇江也好,当涂也好,都变成北方官话区了。因为王室南移,偏安江左了呀!别看这些北方士族和流民是避难来的,到了南方,依
期刊
如果你有幸游历芬兰,当地的男性公民没有热情招呼你,甚至连一声简单的“嗨”都没有,千万别见怪,只因他们还滴酒未沾;如果他们叽叽歪歪,上来过分热情地刨根问底,也不要见怪,他们只是不慎多喝了一点;而如果他们拖着酒瓶子虎视眈眈地四处游逛,更别见怪,那是他们刚饮下必不可少的“精神源泉”。  大多数芬兰男士过于害羞,他们基本上都有与陌生人沟通的障碍。这本是一种很不幸的天性,幸亏有补救良方,那就是人人熟知的神奇
期刊
古代詩歌称“篇”或“章”,不称“首”。例如《詩经》叫“诗三百篇”,屈原的诗歌叫“九章”。那么,诗歌何时开始称“首”呢?  诗歌称“首”最早出现在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狐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位名叫支通的诗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也写道:“聊著诗一首。”从此人们开始以“首”作为诗歌的单位。  (摘自《中国石油报》,丁强荐)
期刊
《采桑子》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層次井然,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恬淡的心境。  (摘自《墨点字帖》)  您可在此页进行,临摹,完成后沿裁剪线剪下。2017年底将您的,臨摹作品寄到《老年博览》编辑部或拍照发至《老年博览》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有机会获赠礼品。(全年共12期,临摹作品达8期就可参与此活动。)
期刊
中国画里哪一幅最有名?如果说是《清明上河图》,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同意。  2016年,湖南衡阳的退休老人冯树元历时12年,完成了立体镂空木雕《清明上河图》。事实上,围绕着《清明上河图》的各种再创作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作为各种创作源头的《清明上河图》真迹,本身就有不少传奇故事。  数不清的《清明上河图》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幅《清明上河图》,仅全球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的、称得上是文化珍品的《清明上河图
期刊
情绪可以改變很多东西,可以让一件好事变坏,或者让一件坏事变好。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显示,我们的情绪还可以改变空气中的化学成分,尤其是处在封闭的环境中時。  德国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对放映电影时电影院内的空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放映悬疑、浪漫或者喜剧类电影时,空气中会弥漫着多种与情绪相关的特定化学物质。换一批观众来看相同的电影,同样可以从空气中检测到这些特定的化学物质。他们认为,人的情绪波动影响
期刊
小时候,一群记者不依不饶地问我关于她的事情,我有些气恼地回答他们:“你们搞错了!我妈妈是多蒂夫人。”他们哈哈大笑。对一个6岁的小男孩来说,妈妈是科学家也好,女演员也好,又或者仅仅是一位母亲也好,都无关紧要,他只要知道他的父母都很棒就够了。  再说了,我那位精神病学家爸爸的故事要有意思得多。在家里,爸爸才是焦点,尤其是当妈妈把她的演艺事业放在一边,专注于自己的新角色——妻子和母亲——的时候。  我们
期刊
我曾经对抗战影片或小说中的一种描述不屑一顾,那就是土八路居然能冒充日本兵。这是因为我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日语是一门非常难以掌握的语言,它的发音、变格等微妙之处甚多,如果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很難说得天衣无缝。即便是在日本待了十几年的中国人,开口说不了三句话,对面的日本人就会恭维起来——“您的日语说得好极了!”换句话说就是,你日语讲得再流利,也听得出你是外国人。20世纪30年代,中国精通日语的人很
期刊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是一位美食爱好者。古巴建国后,他投入了很多资源成立食品企业,生产奶酪、鵝肝、威士忌等美食佳酿。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记者采访卡斯特罗,亲眼见识了他的绝佳胃口:他以酸奶作为开胃菜,用刺刀来吃;之后,他吃了生菜沙拉、西红柿、芋头、火腿、炸鸡、米饭和夹心饼干;那晚的主菜是Lechon Asado,一种配以古巴式辣汁的古巴烤乳猪,他吃了满满一盘;这还不算,一块免翁牛柳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