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的身世传奇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里哪一幅最有名?如果说是《清明上河图》,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同意。
  2016年,湖南衡阳的退休老人冯树元历时12年,完成了立体镂空木雕《清明上河图》。事实上,围绕着《清明上河图》的各种再创作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作为各种创作源头的《清明上河图》真迹,本身就有不少传奇故事。
  数不清的《清明上河图》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幅《清明上河图》,仅全球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的、称得上是文化珍品的《清明上河图》就有几十乃至上百种之多。
  在由北京故宫研究人员参与编纂的《清明上河图:珍藏版》一书中,列出了这样的清单:《清明上河图》中国大陆有10件、中国台湾有10件、日本有11件、美国有6件、欧洲有6件,去向不明的还有5件。
  而这些都是有名有号的文化珍品。实际上,历朝历代以《清明上河图》为名的画作,还不知有多少幅!
  热衷于《清明上河图》研究的日本作家野岛刚说:“《清明上河图》以东西向的河流作为主体,描绘两岸繁华的街景。比较夸张地说,只要符合这样的条件,什么样的画都可能被冠上《清明上河图》的名字。换言之,与其说《清明上河图》是单一绘画作品的名称,不如把它当成是一种绘画的类型,这样更容易理解。”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一条河两岸的情景。实际上,《清明上河图》画作本身也可以说是一条“河”,历朝历代,无数同名的作品形成了一条河流,成了古老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那么,这样一条“河”的源头在哪里?也就是說,《清明上河图》最早的画作在哪里?它的作者是谁?它还在不在世间?如果在世间,它又经歷了怎样的传奇?
  “没错,就是它!”
  1950年8月的一天,位于沈阳市中心的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的前身,于1959年改名)的仓库里,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文化处研究室研究员杨仁恺像往常一样在进行他的工作。
  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战争刚刚结束,新成立的人民政府腾出手来开始整理在长年战乱中散失的文物。东北是一片“富矿”——当年伪满洲国政府垮台后,大量绘画和陶瓷作品流到了市场上,有“东北货”之称。杨仁恺的工作,就是鉴定、甄别搜集来的这些“东北货”。
  这一天,杨仁恺的面前摆着三个画轴。将它们收集来的工作人员用文字注明,它们都叫《清明上河图》。这丝毫也不奇怪。正像我们前面所说,中国的《清明上河图》太多了,杨仁恺见这类东西也见得多了,面对这些画轴,他的内心通常不会起什么波澜。
  打开第一幅画作,一看就是低劣的赝品,几乎毫无价值。但打开第二幅后,杨仁恺的内心兴奋起来,有点血液上冲的感觉——“一看就是好东西”。杨仁恺凭借自己丰富的书画鉴定经验,初步认定这是明代的作品——品质相当好,有可能是明代大画家仇英的真迹。
  第三幅,还会有惊喜吗?画面徐徐摊开,杨仁恺突然“背脊感到一阵凉意”,他不由得大叫一声:“就是这个!”
  不同时代的中国绘画具有各自的特色,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偏好的笔法和颜色。杨仁恺一眼看出,这是宋代的绘画。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就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
  经过大量考证、辩论,专家们取得了一致意见:“没错,就是它!”杨仁恺也因那一天的工作而名留青史。
  为什么会在这里
  很显然,这幅画作是从清宫流出来的。知道一点近代史的人都清楚,1912年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政府为了避免情势更加混乱,允许末代皇帝溥仪留在紫禁城内。旧宫廷的开销相当大,溥仪采取了和很多破落子弟相同的办法,就是“变卖家产”。
  溥仪用“恩赐”的名义,把宫中的很多珍贵文物交给了弟弟溥杰,让他偷偷地一点一点拿到市面上去卖。根据后来发现的“恩赏目录”,至少有1000件以上唐代到清代的珍贵字画由溥杰运了出去,其中包括数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
  除了被变卖的部分外,溥仪就任“满洲国皇帝”的时候,把其他珍贵文物都带到东北长春的新“皇宫”中去了。日本战败投降时,溥仪仓皇奔逃,随身一直不忘携带一些珍贵文物以作“资本”。在他逃难的路上,这些文物一路散失,最后仅存的一部分在沈阳机场和溥仪一起落入了苏军的手中。
  这是1945年的事情。直到5年后的1950年,《清明上河图》真迹才进入杨仁恺的视野。
  5年间,这件稀世之宝经历了怎样的命运?是当年一直被溥仪带在身边,直到被苏军扣押,又被苏军移交给了东北民主联军?还是散失在民间,后来被人民政府收了上来?兵荒马乱的年月里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以致这段历史全不可考。
  其实,这只是这幅《清明上河图》遭遇的最近一次劫难,这幅名画在它诞生后的900多年间,经历了不知多少大大小小的劫难。
  第一次流落民间
  在现存的这幅《清明上河图》的题跋中,最早的是金代人张著的题跋,这样写道:“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省一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这是关于这幅画的作者流传下来的唯一介绍,从中可以了解到,作者张择端乃北宋翰林院的翰林。
  据说张择端把这幅画献给了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宋徽宗在画轴的开端写下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印上了双龙小印。但遗憾的是,现存的这幅画中并没有宋徽宗的题名和双龙小印。有人说,这可能是在数百年的辗转流传过程中遗失了。
  根据金人张著的题跋可以推测,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直抵汴京,破城以后,把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以及各种文物、图书、档案、天文仪器和工匠等全部掳走,《清明上河图》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运到了金的首都燕京(今北京)。
  不过金代统治者对这幅画兴趣不大,所以它第一次流落到了民间,曾为官阶并不很高的张著所有,留下了这幅画上的第一段题跋。
  第二次入宫后被调包
  蒙古人灭金吞宋、建立元朝之后,统治者到处搜刮珍宝,《清明上河图》再次进入宫廷,为皇家所有。不过,元朝统治者对书画并不太在乎,管理上也没那么上心,这就给鸡鸣狗盗之辈留下了空子。   元代后期的至正年问,宫内有一个装裱匠看上了《清明上河图》,趁着装裱这件作品的时候使了个调包计,用一个摹本把真本偷换出宫,悄悄地卖给了某位官员。这位官员的家臣又偷偷把它卖给了杭州人陈某,陈某后来又将其卖给了寓居北京的江西泰和人杨准。
  杨准不久后即回到老家,画也随他到了南方。杨准得到这一作品后喜不自胜,第二年就把得到这一名作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记录在了图后的尾纸上。《清明上河图》被从皇宫里偷盗出来的细节就这样清晰地记载了下来。
  被大奸臣严嵩惦记上
  明嘉靖三年(1524年),《清明上河图》转到了兵部尚书陆完的手里。據说,陆完死后,他的妻子王氏把这幅画藏在枕头中,将其视若身家性命,连亲生儿子都不允许一见。
  陆夫人有个外甥叫王彪,擅长绘画,尤其喜欢名人书画,便挖空心思向陆夫人央求,希望能借《清明上河图》一阅。禁不住他再三恳请,最后陆夫人勉强开出条件说:“只能看,不许带笔砚进来。”王彪欣然从命。历经两三个月,前后看了10余次后,王彪凭着心中的印象,竟然仿画出了一幅有一定水平的《清明上河图》。
  当时专权的大奸臣严嵩正在四处搜寻《清明上河图》,都御史王忬为了巴结他,就花了500两白银从王彪手中购得这件仿品,当作真品献给了严嵩。心中大悦的严嵩开席宴客,向宾客展示了这幅《清明上河图》,没想到装裱匠却在宾客面前说这幅画是赝品,并将水泼在画上,洗掉了用来伪装古色的药剂。此时,这幅画的真迹已被陸完的儿子卖给了昆山的顾鼎臣,严嵩顺着这个线索,终于从顾鼎臣那里弄到了真画。
  第三次入宫再失窃
  到了隆庆年问,严嵩父子失势,家产被查抄,《清明上河图》再一次进入皇宫,落到了太监冯保手里。后来冯保因作恶太多,被皇帝查抄了家产,但是在查抄的家产中,并没有《清明上河图》。
  此后的200多年间,这幅画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不知流传到了何人手中。也正是在这200多年中,社会上各种《清明上河图》的伪作广为流传。
  200多年后,《清明上河图》的真迹重新浮出水面。上面再次出现的题跋,已是清乾隆时的进士陆费墀所题。很快,这幅画又被曾任湖广总督的毕沅购得。毕沅死后被抄家,《清明上河图》最后一次被收入皇宫,当时的皇帝是清朝的嘉庆皇帝。
  再以后,就回到本文前面所讲的故事了。
  (摘自《华东旅游报》,霍君荐)
其他文献
司汤达原名亨利·贝尔,取“司汤达”这个笔名,为的是纪念他在佛罗伦萨和一位美丽的德国姑娘玛丽·司汤达的邂逅。1817年,他完成了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后,首次在标题下署了“司汤达”这个名字,名字下面还附加了一行补充说明:法国骑兵军官。  马克·吐温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菜门斯。“马克·吐温”是密西西比河上的测量员常喊的两个词,指的是测出的水深,在这个深度船只就能安全通过。马克·吐温起这样一个
期刊
解决问题或化解问题,是两种终结问题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找到问题外在的解决方法。比如你有一个大鼻子,让你觉得很难堪,外在的解决方法就是掏钱去做整形手术。  而还有一个简单、无痛、免费的方法,就是去接纳它。问题在外在世界仍然存在,但内在改变了,这个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平静和快乐是人们通过解决问题想达到的两个目标。但是,人经常认为只有从外在终止问题才可能解决问题,却很少意识到外在的解决方法不是
期刊
长寿的老人大多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之道,他们中有的人把这种养生之道以自己或他人所写的诗句表达出来,读来颇有意味。  一  延安有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用这样一首诗来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  酒色财气四堵墙,  人人都在里面藏。  只要你能跳过去,  不是神仙也寿长。  他还说:  酒无不成礼仪,  色无路静人稀。  财无不成世界,  气无反被人欺。  我觉得这两首诗颇有几分哲理。“酒色财气”这四个字概括了
期刊
白石老人画花鸟草虫最为成功。他掌握了文人画的笔墨技巧,又融合了民间艺术的特点,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出了各种形神兼备的花鸟草虫画,给人以关的感受。  白石老人的画有“三绝”——虾、蟹、鸡。2017年为农历鸡年,本文介绍了齐白石小鸡和大鸡的创作方法,并分析了其艺术特色,作者胡佩衡为白石老人生前的挚友。  小鸡  白石老人在家鄉自幼天天喂牛养鸡,对鸡的生活特别熟悉,30岁以前画鸡就已经很生动了,60岁以后
期刊
刘绍勇,号少墉,1945年生干北京,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国书法艺术专业,现为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西政协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画国医大学教授。  1.中锋  中锋又称正锋,执笔较端正,笔锋平铺纸上,保持在线条的中间,画出的线条圆浑、匀整、厚重、含蓄而又具有弹性,是书画中最重要的笔法。中锋常用来勾花卉轮廓、叶脉以及禽鸟的眼、
期刊
“我完全没有基础啊,能学画吗?”  “我都这个年纪了,还能学画吗?”可是,什么是基础呢?  绘画,是一种生活之美。  你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基础。  你活過的每一天,都是你的底气。让美走进生话细微处,让美扎根生活闲暇处。  您可将您的临摹作品寄到《老年博览》编辑部或拍照发至《老年博览》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有机会获赠礼品。  (全年共十二期,临摹作品达八期就可参与此活动。)  栀子花  绘画要点: 
期刊
就在北方方言从华北的大本营出发,大举北上(东北、西北)南下(西南、中南)的同时,南方方言却在节节败退。  南方方言区主要在江南、华南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这么一点点地盘,也不容易守住。西晋末年以前,江南一带是清一色的吴语区,建业(后改名建康,即今南京)更是吴语重镇,可是后来呢?南京也好,镇江也好,当涂也好,都变成北方官话区了。因为王室南移,偏安江左了呀!别看这些北方士族和流民是避难来的,到了南方,依
期刊
如果你有幸游历芬兰,当地的男性公民没有热情招呼你,甚至连一声简单的“嗨”都没有,千万别见怪,只因他们还滴酒未沾;如果他们叽叽歪歪,上来过分热情地刨根问底,也不要见怪,他们只是不慎多喝了一点;而如果他们拖着酒瓶子虎视眈眈地四处游逛,更别见怪,那是他们刚饮下必不可少的“精神源泉”。  大多数芬兰男士过于害羞,他们基本上都有与陌生人沟通的障碍。这本是一种很不幸的天性,幸亏有补救良方,那就是人人熟知的神奇
期刊
古代詩歌称“篇”或“章”,不称“首”。例如《詩经》叫“诗三百篇”,屈原的诗歌叫“九章”。那么,诗歌何时开始称“首”呢?  诗歌称“首”最早出现在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狐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位名叫支通的诗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也写道:“聊著诗一首。”从此人们开始以“首”作为诗歌的单位。  (摘自《中国石油报》,丁强荐)
期刊
《采桑子》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層次井然,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恬淡的心境。  (摘自《墨点字帖》)  您可在此页进行,临摹,完成后沿裁剪线剪下。2017年底将您的,臨摹作品寄到《老年博览》编辑部或拍照发至《老年博览》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有机会获赠礼品。(全年共12期,临摹作品达8期就可参与此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