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美术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习该门课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性情、引导学生的艺术价值取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美术是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鉴赏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成了現代小学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文简要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小学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引言
新课改指出:“美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视觉形象感知、理解与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美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学生通过美术能够感受色彩与线条的美,而美术也通过人类的双手衍生出多元化的风格。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学尤为关键。
1、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有了新的变化:在重视学生美术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授课,来提高学生实践探索能力,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观察水平,使学生在教学与生活中推动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与探索中增强美术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其他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做好了重要铺垫,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道路远没有计划中的顺利,目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1)美术课程作为副科,没有和其他主科一样的重视度,课程的安排上也没有其他主科来得多,学生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不高,进而也影响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2)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也存在着落差,教学设备跟不上课程要求,媒体设备和资料落后,更新不及时。(3)在教师资源上,也缺少美术专业的教师加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对美术教师进行培训上,也存在着问题,没有健全的教师培训体系,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空间有限。(4)在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成果得不到肯定,教师的课堂授课效率得不到提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要引领者,要对学生负责,做好学生学习美术的各项工作,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影响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国家颁布的各项教育政策和措施要保持高度关注,根据政策要求来调整教学方式,使教学成果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外界的探索,当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发展需要时,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小学对美术教学中对影响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2、如何提升学生们的美术素养
2.1转变观念,增加重视程度
观念上的转变永远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这也就是说想要提升学生基于美术的核心素养,就应该首先重视美术这门课程,转变传统的“美术只是一门辅助课程”的不正确观念,切实体现美术课程开展起来的意义。这一点不仅仅是美术教师需要重视,其他学科教师也应该重视,不能临近考试就私自占用美术课程,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让美术课程去进行下去。
2.2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应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是良好教学的基础条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纲要进行结合,营造和谐、舒适的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大家都来做》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在校园内开展活动。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指引他们寻找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如贝壳、泥、沙、小石头、罐子、瓶盖等。在收集好物品后,让每组学生展示各自的成果,并给每组发放本校美术小组完成的艺术作品或名家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观察。接着,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思考如何利用手中的物品创造出新奇的立体图形。在实际创造的过程中,每个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作品的不足和优点,然后修正、完善。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让学生整理并收拾好材料和工具,教导学生要爱护环境。教师通过就地取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2.3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应该是美术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学的手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黑板、粉笔加课本”的层次,而应该有效地使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现阶段的多媒体设备已经很普及,这就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使用多媒体设备,而不只是让学生去看图片看视频。为此,教师应该着手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制作Flash动漫等方式让学生去体会美术的含义和作用。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动漫都比较感兴趣,恰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4转变教学观念
当前阶段的教学观念依旧避不开应试教育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对其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美术知识可能有所了解,但是动手能力却迟迟得不到相应的提升,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会将自己的思想与手中的美术作品联系在一起,从而切实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5开展校外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准确地去辨别什么是真善美,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审美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仅仅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去看书中的插画或者是让学生去看多媒体就能培养起来的,更需要学生从多方面的理解中去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因此,在课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去参观艺术馆,通过艺术馆中高尚且美好的作品来给学生增加以震撼力,让学生去切实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进而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2.6大胆创新,积极评价
创新能力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也应该积极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中的某一处插画,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去探讨这幅画的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故事,才能有如此大的震撼力。教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能够准确认识素材背后历史背景和意义,从而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作品展开系统而真实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核心素质越来越重要。教师应当实现思维的转化,重视布置教学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够在学中玩,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候水红.小学生美术课堂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6):283-283.
[2]邢松涛.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J].新课程·上旬,2014(11):22-22.
[3]海正越.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设计中的综合性与现代性的体现[J].教育现代化,2016,3(39):276-277.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引言
新课改指出:“美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视觉形象感知、理解与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美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学生通过美术能够感受色彩与线条的美,而美术也通过人类的双手衍生出多元化的风格。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小学美术教学尤为关键。
1、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有了新的变化:在重视学生美术成绩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授课,来提高学生实践探索能力,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善于发掘生活中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观察水平,使学生在教学与生活中推动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不同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与探索中增强美术的理解和认识,这也为其他学科的进步和发展做好了重要铺垫,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道路远没有计划中的顺利,目前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1)美术课程作为副科,没有和其他主科一样的重视度,课程的安排上也没有其他主科来得多,学生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不高,进而也影响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2)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也存在着落差,教学设备跟不上课程要求,媒体设备和资料落后,更新不及时。(3)在教师资源上,也缺少美术专业的教师加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对美术教师进行培训上,也存在着问题,没有健全的教师培训体系,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空间有限。(4)在对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评价上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成果得不到肯定,教师的课堂授课效率得不到提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要引领者,要对学生负责,做好学生学习美术的各项工作,以热情饱满的态度影响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国家颁布的各项教育政策和措施要保持高度关注,根据政策要求来调整教学方式,使教学成果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增加学生对外界的探索,当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发展需要时,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小学对美术教学中对影响学生提升核心素养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2、如何提升学生们的美术素养
2.1转变观念,增加重视程度
观念上的转变永远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这也就是说想要提升学生基于美术的核心素养,就应该首先重视美术这门课程,转变传统的“美术只是一门辅助课程”的不正确观念,切实体现美术课程开展起来的意义。这一点不仅仅是美术教师需要重视,其他学科教师也应该重视,不能临近考试就私自占用美术课程,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让美术课程去进行下去。
2.2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应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是良好教学的基础条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纲要进行结合,营造和谐、舒适的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大家都来做》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在校园内开展活动。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指引他们寻找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如贝壳、泥、沙、小石头、罐子、瓶盖等。在收集好物品后,让每组学生展示各自的成果,并给每组发放本校美术小组完成的艺术作品或名家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观察。接着,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思考如何利用手中的物品创造出新奇的立体图形。在实际创造的过程中,每个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补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作品的不足和优点,然后修正、完善。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让学生整理并收拾好材料和工具,教导学生要爱护环境。教师通过就地取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操作练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2.3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应该是美术教师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学的手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黑板、粉笔加课本”的层次,而应该有效地使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现阶段的多媒体设备已经很普及,这就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更深层次地去挖掘使用多媒体设备,而不只是让学生去看图片看视频。为此,教师应该着手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制作Flash动漫等方式让学生去体会美术的含义和作用。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动漫都比较感兴趣,恰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4转变教学观念
当前阶段的教学观念依旧避不开应试教育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对其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美术知识可能有所了解,但是动手能力却迟迟得不到相应的提升,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参与课堂,学会将自己的思想与手中的美术作品联系在一起,从而切实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5开展校外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准确地去辨别什么是真善美,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审美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仅仅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去看书中的插画或者是让学生去看多媒体就能培养起来的,更需要学生从多方面的理解中去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因此,在课余时间可以在教师的组织下,让学生去参观艺术馆,通过艺术馆中高尚且美好的作品来给学生增加以震撼力,让学生去切实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进而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2.6大胆创新,积极评价
创新能力也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也应该积极地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中的某一处插画,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去探讨这幅画的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故事,才能有如此大的震撼力。教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能够准确认识素材背后历史背景和意义,从而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对学生的作品展开系统而真实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核心素质越来越重要。教师应当实现思维的转化,重视布置教学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能够在学中玩,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候水红.小学生美术课堂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6):283-283.
[2]邢松涛.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J].新课程·上旬,2014(11):22-22.
[3]海正越.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设计中的综合性与现代性的体现[J].教育现代化,2016,3(39):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