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干预时机及措施的探讨

来源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最佳干预时机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剖宮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干预时机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6例,常规药物治疗和子宫按摩治疗5至10分钟,对止血无效患者采用“8”字缝扎法止血;观察组患者80例,采用常规药物合并按摩治疗与改良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的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临床干预的时间较短,且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少,止血成功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十分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进行3至5分钟的药物联合按摩治疗能够将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控制在400-500毫升的范围内,为控制剖宫产子宫下段出血的最佳干预时机,对止血无效的患者行改良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止血效果明显。
  关键字: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出血;干预时机;干预措施;出血量
  
  Discussion on the time for intervention and measures on the hemorrhage of uterine lower segment in cesarean section
  Yang Fengy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best time for intervention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 on the hemorrhage of uterine lower segment in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information of 156 patients with cesarean 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1 to September 2012, they were dived in two groups by different intervention time during therapy. 76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had routine drug therapy and uterine massage treatment for 5 to 10 minutes, and the hemostatic invalid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8" sewing method to stop bleeding. 80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had routine drug therapy and uterine massage treatment for 3 to 5 minutes. Conclusion: Drug combined with massage treatment for 3 to 5 minutes has the best time for intervention in hemorrhage of uterine lower segment in cesarean section,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s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400-500 ml during the operation, while on the hemostatic invalid patients, the sutured hemostasis of improved transverse incision in the lower segment has the remarkable effect.
  Keywords: cesarean section; uterine lower segment hemorrhage; intervention time; intervention measures; blood loss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的分娩方式,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剖宫产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术中的出血处理对策一直是临床公认的棘手问题,子宫下段出血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与患者的子宫下段炎性反应、前置胎盘和子宫收缩乏力有关,在临床中掌握好有效的干预时机和措施十分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的最佳干预时机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6例剖宫产患者,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27.36±1.24)岁;孕周25-41周,平均(29.31±1.06)周,所有患者的子宫收缩功能良好,临床表现为子宫下段出血不止。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接受的干预时机不同,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6例,观察组患者80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子宫按摩治疗5至10分钟,对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宫腔内“8”字缝合止血治疗[1]。观察组患者采用同样方式行3至5分钟按摩治疗,对未良好止血的患者采用改良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治疗,即将膀胱下推后,使用止血带让过患者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和子宫动脉扎紧于子宫下段后方,将子宫血运暂时性阻断,待出血制止后在视野清晰的条件下于子宫下段的前壁、后壁行环形缝合,也就是从患者的子宫下段3厘米与左侧边缘内部的2厘米处进针,从前向后缝合,在由第一次进针点向内侧平移1.5厘米后,从后向前缝合,再一同样的方式在右侧缝合一次,缝合结束打结是放好闭合的血管钳以免打结过紧[2]。闭合子宫后,采用常规方式扩宽宫颈。
  1.3观察指标
  加强对患者的临床观察,治疗期间记录好患者接受干预的时间、出血量、输血情况等,记录患者复查时间、复旧情况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之间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4.42±0.72)天左右,住院(4.82±0.61)天,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3.22±0.61)天,住院(3.63±0.42)天,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分析(n=78, ±s)
  组别 例数 术前出血量 干预时间 干预时出血量 干预后出血量 术中总出血量
  观察组 80 524.01±68.80 3.12±1.11 115.02±40.11 58.52±13.79 637.02±66.59
  对照组 76 656.01±97.71 24.02±4.33 643.82±144.90 97.92±34.89 1410±254.51
  
  
  3.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出血是临床较为多见的术后出血病症类型,常用缩宫素治疗方式不能起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如欣母沛等,药物作用的时间短,并且价格昂贵,而宫腔纱布填塞缝合治疗也只适用于宫缩不良,在子宫下段出血中很难见效。宫腔填塞纱条与B-Lynch 缝合术较适合于全子宫收缩不良,不适合子宫下段收缩乏力病例;对照组宫腔面“8”字缝合时常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暴露困难、视野不清、缝扎部位不准确、缝扎时组织容易被缝线割断、造成反复缝合、增加缝扎时间长。改良子宫下段横形环状术作用机制为横向机械性压迫子宫肌层,使子宫壁内肌纤维间的血管被有效挤压,致使开放的血窦被动闭合,从而血流减少、减缓,局部血栓形成而止血;同时子宫肌层缺血,刺激子宫收缩进一步压迫血窦,使血窦被动关闭而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改良子宫下段横形环状术压迫缝合术手术视野清晰,能够有效组织子宫下段血运,止血效果良好[3]。我们的改良子宫下段横形环状术进行改良应用,利用止血带将子宫下段捆绑,将子宫体向前壁俯曲,宫体部与峡部形成一个折角,相当于机械横向压迫,暂时阻断子宫血运,子宫下段出血停止,术野清晰。且必要时前后壁分别进行平行交错横行间断缝合,适应胎盘附着前后壁不对称的情况以及子宫下段松弛及厚薄不均的肌肉紧束在一起,达到压迫血窦,迅速止血的目的。
  若不及时有效的进行子宫下段止血治疗很有可能会造成休克或脏器损伤,在干预治疗的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干预时间十分必要[4]。本组研究中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配合按摩行3至5分钟治疗,其治疗时间、出血量、以及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当患者的出血量达到400-500毫升时行3-5分钟药物配合按摩治疗是治疗子宫下段出血的最佳时机。
  综上所述,正确的判断患者剖宫产术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并在最佳時机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其成功的关键。可以有效避免子宫切除,降低产妇的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利珍,贺素明,张玲娜,邱艳,汤浪霞.剖宫产术中宫颈捆扎加正方形缝合预防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18(07):109-110.
  [2]俞丽丽,彭珠芸,胡翠芳,余欣梅,王全民,李力,郑英如.背包式缝合技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附11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2,13(04):198-199.
  [3]周健,裘佳敏,李婷,段涛.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2,15(14):106-107.
  [4]谭小平,刘红桂,熊海燕,宁景春,李毕华,彭桂玉.妊娠期梅毒母婴阻断的干预时机[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2,20(17):120-1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前列腺增生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细菌培养和常规前列腺液( EPS) 涂片检查,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对其前列腺炎的并发率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Ⅰ度和Ⅱ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Ⅲ度前列腺增生患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予研究组患者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其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胆囊切除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穴位电针、中药浴足、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伤口疼痛、腹部不适)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CT资料。结果大部分(19例)表现为椭圆形不均匀低密度肿块,其长轴与身体纵轴一致,部分肿块(3例)内夹杂钙化灶。 增强后不同程度强化,部分低密度结节强化程度接近于正常甲状腺强化,增强后瘤体边界较平扫清晰,其中囊变12例,合并出血2例,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主要
期刊
【摘要】目的:对超敏C反应蛋白与胱抑素C对子痫前期肾功能变化监测意义进行探讨。 方法:以医院妇产科2008年1月至2013年的5月就诊的168例子痫前期患者及104例同期的健康孕妇为参照资料,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尿素氮、血肌酐和尿微量清蛋白。 结果:对照组所有项目检测都显示正常,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及尿微量清蛋白明显比对照组高,其血肌酐检测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后于腹壁切口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于腹壁切口发生EMT的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全面检查,其中,研究组(84例)行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整体整体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2.9%,无效率2.4%,未见复发患者;对照组治愈率60.0%,无效率20.0%,复发率2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到我院诊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40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西医用药,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复方配合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其相应的治疗过程,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记录相应数据。结果:治疗15d后,观察组因出血过多,送到医院时间晚导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科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并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感染科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就诊78例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B两组,各39例患者。A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B组为观察组,使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护理后的随访,观察组在相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及时实施心理干预对儿童青少年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从2011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70例儿童及青少年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疾病缓解阶段进行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PTSD阳性率,PTSD总分,五个维度的差异。结果:经心理护理干预后试验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相关性研究,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1例哮喘患者血清IgE及ECP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12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gE(537.22±69.87 vs 55.57±9.69)及ECP(17.32±2.71 vs 5.48±0.22)水平显著升高,组间差异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