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口袋书 绘就神话梦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以获得美术知识和有益信息为目的,对图像进行观看、识别和解读。本文基于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提升,结合自身实践,以神话故事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故事插图进行多角度的深入识读,由表及里,重构审美经验。在手脑的联合驱动下,创作故事口袋书,进而提升精神品格,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图像识读;神话故事;口袋书;创作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2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它们集古典美学和历史传说于一体,展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打开了一幅绚烂绮丽的画卷。作为现代文学的源头,神话故事是中华文明生发的沃土,是一股源源不断、润物无声的精神滋养。
  古老而神秘的神话更是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鲁迅曾视《山海经》为促其精神成长的“宝书”,书中的故事如同梦一般帮助孩童时期的他宣泄内心的各种情感,他从书中汲取了足够的养分,在幼小的内心注入了人类最初的智慧。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孩子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可以想象一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美好的幻想与欢乐的嬉笑,比那些老成的文字更接近他们的世界。
  由于中国神话故事大多来自各种古籍,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化,摆脱枯燥乏味的文字识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神话绘本。书中一张张精彩有趣的插图,配上简单的文字,在让孩子看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加深了他们对故事的理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以及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由此,神话故事也成了当代小学美术课堂的学习主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会选择将神话故事插图融入课堂中,了解神话与美术之间的联系。遗憾的是,这些插图并没有被转化和利用,学生的识读还停留在表层阶段,以至于在后期的创作阶段收效甚微。简单来说,就是学生不会“看图”。
  本文以“藏在书中的神话”一课为例进行探究,基于提升图像识读素养的目的,引导学生欣赏、识别、解读神话故事插图,教会学生“看”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故事插图的表现方法,并创作出喜欢的神话故事口袋书。以此培养学生创意、取材、构图、配色等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
  1 “心动”——感性理解,催生创作欲望
  神话故事有着超凡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夸张力,深受学生喜爱。但他们对于神话故事仅仅是知晓,在如何将故事转化为图像插图方面的经验实践较少。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学生的审美感知出发。感知是美术表现的前提。在“藏在书中的神话”教学中,笔者采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唤起知觉经验。
  1.1 直觉欣赏——唤醒童年记忆
  课前播放一段《哪吒闹海》的视频,一帧帧精彩的画面打通了学生的知觉感官。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引导他们了解到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1.2 有意欣赏——激发识读兴趣
  通过对单幅插图和完整故事插图的欣赏,引导学生看一看,画的是哪个故事;想一想,分别表现了故事的哪个情节。通过指向性的观察,逐步分析,捕捉插图表现的主要内容——情节、角色和场景。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本书,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下顺势介绍:口袋书顾名思义就是放在口袋里的书,体积小,方便携带,想看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拿出来。之后在小作者声情并茂的解读中,欣赏精美的图画,课堂中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赞叹声。(图1、图2、图3、图4)
  在这里,无论是故事插图还是口袋书,都选择了同龄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稍显稚拙,但这正是名家作品和教师范作最缺乏的东西,也是最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吸引他们的地方。学生在以往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对故事插图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直至最后口袋书出现,学生始终保持“心动”的状态,对神话故事口袋书的探究也由此开始。
  2 “眼动”——理性分析,提炼创作要素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培养图像识读能力从来不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在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环节,更不能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知。学生受自身性格和所处环境的影响,对“美”的感知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感受和判断,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2.1 视频辅助——探究制作方法
  在制作口袋书这个环节,笔者没有将步骤直接告知给学生,而是通过制作一段小视频,学生将图像中识读到的信息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在此过程中,并没有给予过多的辅助,更多的是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图像识读能力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有了进一步提升。
  2.2 对比赏析——生成审美判断
  如果说直观欣赏是初步的图像识读,那么更深入的则是图像解析。教师应巧设问题情境,采用比较和讨论等方法,引领学生对图像作进一步审视和观察,感知画面内容和创作意图,学会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增强图像识读能力。
  课上,大屏幕出示另一本《哪吒闹海》口袋书,对比之前的一本,笔者抛出了一组问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哪一本更吸引人?在短暂的讨论交流之后,学生有了自己的判断。
  学生1:我喜欢第一张,没有全部画满。海面上的浪花画得特别灵动,好像真的在翻滚。
  学生2:这一幕我在电影里见过,是故事的高潮——小哪吒化身莲花仙子。我更喜欢第二张,用暖色调来表现这一场面,看起来特别激动人心,让我们看的人也仿佛到了现场。
  学生3:我喜欢第一张,画得很大,特别饱满。表现了小哪吒和龙王打斗的场面,留白的背景给了我们很多的想象。
  對比欣赏两本同龄人画的《哪吒闹海》口袋书,通过“以学生来启发学生”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内容、构图、色调等细节之处解构画面,总结出精彩的内容、巧妙的构图以及色调的烘托,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进一步体会作品带来的美感,从而打破原有的认知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中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   3 “脑动”——像由心生,发展视觉思维
  美术表现和图像识读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基于前期的对比欣赏,学生在识读中学会了“看”的方法,掌握了故事插图的创作要素,为口袋书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启发,进而带动了主观意识下的“创”。
  课堂出示《哪吒闹海》口袋书的四格草图,看看上面有什么,学生观察后发现了小草图中的秘密:虽然上面只有一些简单的线条,但却将每一幕要表现的情节安排在了画面中,哪里写标题,哪里画画,一目了然,这是画好口袋书的关键所在。
  草图是画家将创作灵感和情思转换为视觉造型和艺术形象的重要形式,是完成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达·芬奇在创作油画前常用素描草图来描绘所看到的一切,他认为素描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草图,更是一个艺术品。对于小学生而言,草图不必那么专业,只需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安排在画面中即可。为了让草图发挥最大的作用,笔者在课前设计了学习任务单(见下表)。
  通过任务单的学习,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神话故事。根据上面的问题,多渠道地收集相关的文字和图像资料,在课前建立自己的“资源库”。只有看得多了,脑海中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想要的画面。在课堂中“资源库”不断充实,运用所学的插图创作方法,学生将形成的“内心之象”用草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后面的具体表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草图完成之时,口袋书的创作方法也随之体现:了解梗概、选择情节、勾勒草图、具体表现。
  由此可见,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在欣赏学习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一张学习单构建课堂教学支架,学生在此过程中合作、探究、讨论,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获得了足够的学习驱动力之后,将所看、所思、所想浓缩在一张草图之中。这种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掌握了创作的方法,真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能。
  4 “手动”——画笔表达,释放审美情感
  通过学习,在学生的画笔下,原本故事中那些不可接近的神话人物变成了身边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开始有了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遇到困难会愁眉苦脸,大功告成会哈哈大笑,面对险情毫不畏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亲近感和代入感。
  点评环节中画得如何并不是评判标准,更应关注学生的自我表达,是怎样来表现的,有什么想法。有学生将敦煌壁画的色彩融入画面中来表现《九色鹿》的故事,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有学生为后羿设计了新形象,野性的豹纹皮草配上一头飘逸的长发,活灵活现……一本本精彩的口袋书,融合了学生的奇思妙想,仿佛进入了鲜活而奇妙的神话世界,诙谐的人物造型、独特的表現视角,学生将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图5、图6、图7、图8)
  学生的创作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胡思乱想,而是在图像识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甚至创新,是图像识读素养的最大化体现。都说艺术是艺术家借助某种感情媒介进行构形,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世界的活动。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如此,想象力的发挥取决于他们的“看”,识读能力决定了所看能否成为所想[1]。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笔者精心选择了神话故事作为学习内容,并以口袋书的形式来呈现,打破了俗套的教学方式。在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间建立了多层通道,注重学生在欣赏识读中的主动生成,强调知识的关联性和学习的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看”具有系统性,新奇的识读眼光和卓越的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逐渐生发。当一本本口袋书最终呈现时,神话故事在学生的笔下就有了全新的生命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更是学生思维品质的体现和审美情感的释放[2]。
  5 结语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仅仅为了提升绘画技能而去读图,就只是一种“洞见”。只有在识读中真正掌握“看”的方法,才能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相信图像识读素养下的美术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欣赏视角,在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同时,使他们学会尊重和珍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有利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郑文霞.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想象画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20(07):176-177.
  [2] 梁月慧.论制定“生态式”的小学美术教学目标[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10-111.
  作者简介:王吉岑(1993—),女,江苏无锡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小农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依靠土地,一直以来,乡土在写作和影视作品中都有着深刻的意味,而在乡土社会中女性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从乡土文学作品中典型女性的角色演变我们可以感知到中国文学史的变化,甚至是中国社会的变迁,而改编后的电影更深化了典型的角色。本文论述经典文学改编影视作品中几种典型的乡土女性角色,并探讨产生这些女性形象的原因,感受不同社会时期
期刊
摘要:伴随《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大火,“姐姐”这一新的女性形象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它打破了以往女性的年龄束缚。它的构建对女性话语权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拟剧理论的视角对该形象的构建进行探析。  关键词:姐姐;拟剧理论;女性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伴随2020年最热门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出现,全网掀起了一股“姐姐热”
期刊
摘要:通过对南京林业大学西潭进行系统的场地分析与植物统计,针对该场地的现有问题,根据植物造景原理及方法对其进行更新与维护,旨在构建和谐健康的生态景观。  关键词:植物造景;改造;南京林业大学西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1-0-02  1 南京林业大学西潭环境概况  本次调查项目地址位于南京。南京处于北亚热带地区,气候潮湿,有明显季风,四
期刊
摘要:本文以游戏IP电影为分析样本,对电影与游戏这两种媒介形态的融合前景进行分析,通过考察具体文本,梳理粉丝参与电影生产的价值点,以及这类电影在粉丝文化视域下的传播特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IP电影;粉丝文化;电影改编;传播特征;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J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02  1 游戏IP改编电影与粉丝文化  1.1
期刊
摘要:作为城市文化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媒介力量,本文讨论的城市广电媒体限于地级城市的广电媒体,立足于媒体融合理念,并试图对其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呈现出城市广电媒体当前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探讨其在理论转变后所具备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实践。  关键词:媒体融合;城市广电媒体;实践与价值;文化空间;媒介权利  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对民族艺术文化、民族特色概念的认知,通过文献的阅读和整合,发现民族地区在艺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居民对本民族艺术文化的认同感削弱、民居特色建筑翻建与消失、民族技艺后继乏人、民族歌舞逐渐模糊、民族习俗内涵消失等一系列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文化传承在现代性干预下面临的难题,认为首先要培养人民对本民族的艺术文化认同感;其次,要把文化保护放在旅游开发的首位,制定
期刊
摘要:婚姻本是通往幸福的道路,但逐渐被“婚姻是青春的坟墓”这个概念慢慢覆盖。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离婚率逐步升高,而原因之一就是家庭暴力,其所占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敢于反抗的妇女还只是少数。作为弱势群体,妇女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怎么办呢?本文结合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从抗逆力理论中妇女的视角展开分析,并简要总结建议。  关键词:家庭暴力;抗逆力;妇女;《天水围的夜与雾》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
期刊
摘要:为了优化绿地功能分布格局,优化绿地整体景观效果,本文以南京明城墙前湖段带状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场地的可达性以及绿地内部空间进行分析,包括场地人车流线、场地坡度以及城墙带状公园空间分析,解决场地游憩空间不足、可达率低等问题。以科学的数据分析、人性化的需求分析为支撑,通过架空、挑台、局部拓宽、放坡等多种形式联系上行与下行空间,组织游人视线,增强交流,并创造灵活多变的交通形式,有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深度推进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改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文创产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各地的文创街区争相建设,致力于扩大其影响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要求相应提高,应运而生的文创街区也就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丰富生活和感受文化的最佳去处之一。作为新兴街区,文创街区景观环境的品质会直接影响街区的吸引力,文创街区景观设计也因此面临着许多实际的问题。本文探讨对文创街区自身的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咸宁市通山县白泥村王氏宗祠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对其宗族历史、装饰部位、装饰手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比较,研究宗族祠堂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特征,归纳王氏宗祠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美学表征,并以此探究鄂南地区地域文化在宗祠建筑装饰中的表达。  关键词:鄂南;宗族祠堂;装饰艺术  中图分类号:TU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3-0-03  鄂南指湖北省南部地区,以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