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懂古诗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阅读能力不强等特点看,我便从基础出发,紧扣教材,从已学的诗歌入手,构建知识框架,用于课外。用教材之玉,攻高考之山。
  【关键词】回归;教材;读懂;古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鉴赏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老师和同学很头痛的题。学生头痛答什么,怎样答,如何答到点;老师头痛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教到举一反三。其实,不管从诗歌哪个方面入手出题,学生要能回答准确,前提一定是读懂古诗。否则,一切的方法技巧都是免谈。
  读懂古诗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阅读能力不强等特点,我便从基础出发,紧扣教材,从已学的诗歌入手,构建知识框架,用于课外。用教材之玉,攻高考之山。培养读懂古诗的能力,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抓住古诗的体裁、语言特征,二是把握古诗常见的题材特征,三要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一、从体裁方面读懂古诗
  高考诗歌题多以短小为主。所以从体裁的角度重点了解诗和词的特点。
  (一)回归教材了解诗和词的特点
  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对于学生而言,能分清两者的区别即可。以必修三的《蜀道难》和《杜甫诗三首》为例,让学生感知两者的区别。用眼睛很容易感受到前者不规则,灵活自由;后者规则整齐,对仗工整。对词的把握,重在了解词牌名和题目。以《沁园春·长沙》和《望海潮》为例,明确与诗歌的内容有关的是题目,切记不要去翻译词牌名。知道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一定要用词牌名。
  (二)以《登高》为例,了解“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起”句就是开头,即首联,渲染辽阔而寂寥的氛围,侧面烘托出悲情。在此总结,“起”的作用主要有两种:1.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础。2.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承”句与“起”句自然衔接。即颔联,承接上句继续写景,意境辽阔而萧条,为抒悲情作铺垫。以此总结“承”的作用:1.承上启下;2.铺垫下文。
  “转”在绝句中是第三句,在律诗中指颈联。从前两联的景转到写情,在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合”是结句,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该诗尾联是诗人悲情的最高点。“合”收尾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类:1.直笔
  明接,即直接抒情。2.曲笔收束,用写景、象征、暗示等方式曲折的表达作者的感情。如《秋兴八首》(其一)中的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二、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
  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即事抒怀诗等几种类型。
  要读懂每类诗歌,还是从熟悉的课本入手。山水田园诗可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边塞军旅诗可以杨炯《从军行》为例,怀古咏史诗可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托物言志诗可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例,送别怀人诗可以《雨霖铃》为例,羁旅思乡诗可以马致远的《秋思》为例,即事抒怀诗可以《定风波》为例。
  现将以怀古咏史诗为例,进行解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对于咏诗怀古诗歌,高三学生明白会写古人、古事、古迹。
  古人:周瑜
  古事:小乔出嫁,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古迹:赤壁
  诗人写周瑜的目的:1.对其赞扬、缅怀;2.与自己形成对比来抒发人生悲情。这是反衬,也有正衬的。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廉颇来自喻,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写古事的目的:1.通过事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周瑜年轻有为的形象。2.以古谏今。如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诗人用造成王昭君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来讽谏自己所处的社会。
  写古迹的目的:1.通过景来侧面刻画人物。2.通过古迹的变化来感叹历史的兴衰。李白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感叹六朝繁华一去不复返。
  这类诗歌是如何抒发情感的:1.通过古人、古事;2.把古人、古事与今人、今事联系起来,形成对比;3.借古讽今。
  三、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学生要快速、高效地答对诗歌,就必修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
  (一)看标题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如《咏素蝶诗》交代了:1.诗歌的类别托物言志诗;2.暗示了写作手法;3.写作对象。
  (二)知诗人
  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经历,有利于我们解读诗歌。
  (三)读诗歌,学会抓关键词
  每句诗歌要读懂,是在写人,写事,还是在写景。写人画出人的动作,写事情了解发生什么事情,写景画出意象。特别注意画出表现人物情感的词语。
  (四)注意注释和题干
  诗歌中有很多提示性、暗示性的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总之,对于如何读懂诗歌,这里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和技巧。有的只是浅显的道理,教学的反思。因材施教,一切都联系学生的实际。回归教材,让学生从中感悟知识点,理解性的背诵。拓展课外,让学生加深印象。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单元课程统整体现了“悟学法—懂学法—用学法—练学法”的学法指导程序,遵循于“感知—理解—运用—巩固”的认知规律,反映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辩证原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显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课程;统整  【中图分类号】G622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普遍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日渐薄弱,所以我考虑从童话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于是我把之后四五年来工作和生活结合的实践及思考记录下来,希望能于人于己有所补益。  【关键词】语文教师;业余生活;生活教育;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从投身教育工作的第三年开始,我逐渐感觉到教育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学决不仅仅在于课堂,也决不仅仅在于教授课文。而语文教师,也不
【摘要】自我县“高效课堂”课改活动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感觉到教学效率的重要性。“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教学语言尤其是鼓励性语言对课堂效率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课堂质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正确合适地使用激励性语言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关键词】激励;适时;适度;因人而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
【摘要】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创设问题激发学生讨论,当堂写作进行升华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的情感教育。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桑地亚哥的坚忍不拔、顽强不屈。  【关键词】入情;读情;论情;写情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精于思想,富于情感,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毕生的追求,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语文教师借助幽默的个性、幽默的态度、幽默的素材等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幽默的个性;自我解嘲;幽默的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信是每一位教育工
【摘要】仿写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就一定步入“有效”的模仿境地,学生的模仿一定也会从“有”到“优”。  【关键词】仿写;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身边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从书本到
【摘要】业内人有个行话:“学生怕作文,先生怕改文,师公怕招魂”,甚至于感慨:“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载体等综合素质,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做到谈“虎”未必色变。  【关键词】中学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农村校教学中,“差生”面大,有的学生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
【摘要】“片段模仿训练”就是以精选的语句或片段作为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抓手,通过认真分析例句或例段,把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从段内结构、内容讲述的方式或语言表达的形式上进行针对性的语段模仿训练。  【关键词】片段模仿;具体化;写作;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汉字凭借自身结构直接体现民族文化的意蕴。在繁重的高中教学中,如何实施“非常道”对汉字规范书写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作业、默写练习与作文等方面中细心找出错字与别字,在课堂上及时讲解。  【关键词】汉字教学;书写;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日常语文教学时,课堂出现“老师,这个字怎么写?”的声音还挺多。若是小学课堂,这个问题是被
【摘要】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言文系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为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却让学生深感其“苦”,探究其因在于教法呆板与学法固化。本文就如何改革教学方法,使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光彩,提出自己的策略:牢牢抓住“以生为本”这个纲,课教学设计按照“初读—悟读—诵读”的方式,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读”中进入文本情境,进入作家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悟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