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醫养生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历代中医学家潜心实践并总结的理论体系。治未病体现了中医预防医学的核心思想,并逐步衍生出养生学这一新兴学科,为人们预防疾病、保持健康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通过解释治未病与养生的关系以及常用的养生方法,以期让人们达到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关键词: 治未病;中医养生;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 R27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054-01
养生即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强体质,保养身体已达到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目的。随着亚健康这一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养生的实质是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主张通过饮食、运动、情志、起居的调整来维持阴阳平衡。养生也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理论。
1.治未病
1.1治未病的概念和源流。
未病是指没有发生的疾病,中医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采取一些方法预防疾病。治未病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如:“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1】这句话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寓意是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病入膏肓才四处求医。
1.2治未病的层次。
中医治未病的层次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部分,未病先防思想就是在人们没有患病时,及时采取保养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愈后防复是指在病情稳定以后,注意预防复发,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正确认识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医养生内涵
2.1中医养生与治未病的关系。
养生即养护生命【2】养生提倡采取各种方法强健身体,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学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就强调了增强体质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养生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思想,治未病也为养生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2.2亚健康与养生。
亚健康是指人体没有罹患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出现不适的症状。现代医学模式定义健康为身体上,躯体上以及社会心理方面的健康。亚健康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使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增加及不良饮食习惯都是造成亚健康的原因,亚健康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产生不良影响,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调控,把养生融入生活,从细节入手改善不良习惯,促使其向健康转归。
3.治未病理论下的中医养生方法
3.1调节情志,陶冶情操
所谓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正常情况下的情感变化可以调节脏腑气机,对健康产生积极作用。但凡事过犹不及,过激的情绪反应也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3】说明了不良情绪对脏腑功能和气机的影响。情志养生的内涵是合理控制情绪,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身心健康。古代圣贤常把修身养性作为第一要务,认为书法、静坐、小酌、种竹都是人生乐事,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乐观豁达。古人的养生之道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现代生活紧张忙碌,难有闲情逸致游历名山大川,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精神养生的方法,做到闹中取静、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对健康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3.2锻炼身体,疏通经络。
中医养生学认为动静互涵,形神共养。人体经络影响人体运行气血和脏腑的正常运作,经络通畅,则身体少病少痛,经络不通,则身体易生病痛,升温是通经络最好的方法,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运动都可以使体温上升,排除体内寒湿之气,是疏通经络,保持健康的有效方法。另外,用手指或梳子从两侧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日100次左右,会对头部的50多个穴位起到按摩作用,也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目的。静坐可以养神,运动可以养形,形神俱备,乃为全体。
3.3顺应 四时,起居有常。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在自然环境中生活,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顺四时补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在庭院里散步,以使心情舒畅。夏三月,应夜卧早起,不要厌恶太阳。秋三月,应该早睡早起,使神志安定,舒缓秋天清肃之气。冬三月,应早睡晚起,不能惊动阳气。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顺应四时,起居有常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理论中天人和一的思想,在协调脏腑气机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3.4药食同源,调节饮食。
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即很多药物本身也是食物,如马铃薯,性味甘平,具有益气健脾,消炎解毒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痛,习惯性便秘等症状。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搭配不同的食物,寒性食物可清热泻火,通便。体质虚寒者不宜多吃。热性食物可以温中散寒,补肾益气,适用于阳虚体质的人。饮食养生中认为五味应该调和,不可过偏。药补不如食补,中医体质判断是辩证之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药膳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
现今社会,由于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的关系,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对养生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养生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多种方法,以达到颐养生命、延年益寿的目的。正确掌握中医养生规律和原理,根据自身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从而让养生生活化和科学化。养生是社会的需要,是人类的需要,只有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让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能融入养生内涵,达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中医养生理论是历代中医学家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现代养生方法应在全面贯彻中医理论的同时,围绕大健康背景,与现代互联网科技相结合,开发一系列养生科普软件,实现规律生活,科学养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发展理念,推动全民健康战略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利平.浅谈中医“治未病”[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01):21-23.
[2] 赵为民,姚璠.中医治未病之养生内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05):764-766.
[3] 董博,王宏利.《黄帝内经》中情志养生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10):1-4.
关键词: 治未病;中医养生;亚健康
【中图分类号】 R27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5-0054-01
养生即通过各种方法来增强体质,保养身体已达到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目的。随着亚健康这一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养生的实质是形体不蔽,精神不散。主张通过饮食、运动、情志、起居的调整来维持阴阳平衡。养生也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思想理论。
1.治未病
1.1治未病的概念和源流。
未病是指没有发生的疾病,中医治未病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采取一些方法预防疾病。治未病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如:“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1】这句话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寓意是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病入膏肓才四处求医。
1.2治未病的层次。
中医治未病的层次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部分,未病先防思想就是在人们没有患病时,及时采取保养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愈后防复是指在病情稳定以后,注意预防复发,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治疗。正确认识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医养生内涵
2.1中医养生与治未病的关系。
养生即养护生命【2】养生提倡采取各种方法强健身体,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学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这就强调了增强体质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养生体现了未病先防的思想,治未病也为养生之道提供了思想基础。
2.2亚健康与养生。
亚健康是指人体没有罹患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出现不适的症状。现代医学模式定义健康为身体上,躯体上以及社会心理方面的健康。亚健康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使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增加及不良饮食习惯都是造成亚健康的原因,亚健康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产生不良影响,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预防和调控,把养生融入生活,从细节入手改善不良习惯,促使其向健康转归。
3.治未病理论下的中医养生方法
3.1调节情志,陶冶情操
所谓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正常情况下的情感变化可以调节脏腑气机,对健康产生积极作用。但凡事过犹不及,过激的情绪反应也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3】说明了不良情绪对脏腑功能和气机的影响。情志养生的内涵是合理控制情绪,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保证身心健康。古代圣贤常把修身养性作为第一要务,认为书法、静坐、小酌、种竹都是人生乐事,可以让人心情舒畅、乐观豁达。古人的养生之道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现代生活紧张忙碌,难有闲情逸致游历名山大川,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精神养生的方法,做到闹中取静、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对健康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3.2锻炼身体,疏通经络。
中医养生学认为动静互涵,形神共养。人体经络影响人体运行气血和脏腑的正常运作,经络通畅,则身体少病少痛,经络不通,则身体易生病痛,升温是通经络最好的方法,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运动都可以使体温上升,排除体内寒湿之气,是疏通经络,保持健康的有效方法。另外,用手指或梳子从两侧颞部至头顶进行梳头,每日100次左右,会对头部的50多个穴位起到按摩作用,也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的目的。静坐可以养神,运动可以养形,形神俱备,乃为全体。
3.3顺应 四时,起居有常。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在自然环境中生活,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顺四时补养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三月,应夜卧早起,在庭院里散步,以使心情舒畅。夏三月,应夜卧早起,不要厌恶太阳。秋三月,应该早睡早起,使神志安定,舒缓秋天清肃之气。冬三月,应早睡晚起,不能惊动阳气。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顺应四时,起居有常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理论中天人和一的思想,在协调脏腑气机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3.4药食同源,调节饮食。
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即很多药物本身也是食物,如马铃薯,性味甘平,具有益气健脾,消炎解毒的功能,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痛,习惯性便秘等症状。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性,可以根据自身体质搭配不同的食物,寒性食物可清热泻火,通便。体质虚寒者不宜多吃。热性食物可以温中散寒,补肾益气,适用于阳虚体质的人。饮食养生中认为五味应该调和,不可过偏。药补不如食补,中医体质判断是辩证之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药膳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
现今社会,由于生活习惯和工作压力的关系,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对养生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养生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多种方法,以达到颐养生命、延年益寿的目的。正确掌握中医养生规律和原理,根据自身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从而让养生生活化和科学化。养生是社会的需要,是人类的需要,只有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让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能融入养生内涵,达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中医养生理论是历代中医学家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现代养生方法应在全面贯彻中医理论的同时,围绕大健康背景,与现代互联网科技相结合,开发一系列养生科普软件,实现规律生活,科学养生,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发展理念,推动全民健康战略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利平.浅谈中医“治未病”[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01):21-23.
[2] 赵为民,姚璠.中医治未病之养生内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05):764-766.
[3] 董博,王宏利.《黄帝内经》中情志养生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