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与太极拳理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u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它不仅在战争指挥艺术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对于武术的发展也有过重要的指导意义。据说,当年在太极拳拳路的设计方面,便充分汲取了《孙子》中的很多作战理论,使太极拳成为一个技击性极强,且思路别致的优秀内家拳种。
  本文试图通过展示太极拳所蕴含的《孙子》中的光辉思想,来反映太极拳理论中以兵法入拳法的脉络,从而提高对于太极拳技击理论的认识。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始计第一》)
  对于一种格斗技术来说,取胜是惟一目的,因此它的重点不在于展示彬彬的礼貌,外形的美观,肌肉的力量,甚至也不在乎是否动作凶猛、英武慑人,它只要能够打败对手。


  研究格斗技术与研究作战是一样的,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假设敌我双方具备相同的实力,进而考虑在这种状态下如何攻击与防守,再由此推演出在敌强我弱和敌弱我强时的攻防变化。那么,在敌我双方实力相当时如何取胜?其原则便是在攻击时要突破对手的防御体系,打击其薄弱部位,在防守时要使对手的进攻之所均为我方坚固之处。而要想在双方博斗的过程中达到这种效果,基本的方法只有一个——欺骗,所以兵家之要诣便在于“诡道”。
  在太极拳中,这种“诡道”可谓俯拾即是。例如,在运用“搂膝拗步”时,可以用左手抓对手右大腿内侧赤白肉处以惊敌,对手的注意力略一向下分散,我右掌便击向对手面部。又如,我方双手从后面抱住对手腰部后,故意将一只脚放于对手双脚之间(“利而诱之”),当对手弯腰抱我脚时,我便提膝顶其臀部,使之俯跌于地。再如“乱而取之”,假设我左、右、后方各有一敌,便可运用“扇通背”的招数调动敌人,使两敌相互碰撞,借机取胜。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政第三》)
  众所周知,“杀人三千自伤八百”,仅仅依靠武力取胜者,很难使自己全身而归,更何况交战双方“拳打两不知”,互相使诈,很难说就一定是拳头大的取胜。因此,倘若能不战而胜岂不大妙?但是,不战而胜并非真的不战,而是要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正面冲突,设法通过其它巧妙的战斗(如宣传、外交、经济等)来战胜敌人。
  “不战而屈人之兵”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如出一辙,也是太极拳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其具体应用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敌时,太极拳通过相应的预备式(三才式或太极式)使对手不易选择进攻突破口;2.在运动中,太极拳往往利用合理的步法和站位,使对手总是处于被动的位置;3.太极拳很少用“鹰爪力”抓住对手不放,而是以“搭手如摸脉”的方式轻触对手,从而听劲化力,使对手还没有被我方击打便已失重;4.在击打对手时,太极拳不是每次都希望用自己的肢体给对手以重创,而喜欢将对手发起,或使之跌倒,从而利用墙壁及地面甚至对手自身的力量击伤对手。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谋攻第三》)
  在比武之前了解对手的实力和“得意技”,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设计战术,应该是每一个武术家都有意识去做的。但是,在格斗过程中通过听力来“知彼”,却不是每一个武者都具备的本领,而这对于太极拳者来说却是应知应会的基本功。太极拳要求拳手的听力能够在接触的瞬间,便准确地测出对手的发力大小、方向及其薄弱环节,从而实施有效打击,这种“知彼”主要是凭感觉,而不是眼睛。
  太极拳“知己”功夫是伴随着其“知彼”功夫的提高而增长的,在训练听力的同时,太极拳手还要对发力进行训练,这对每一个入门者都是一关,会发力便为入门,否则即使套路打得再漂亮,也还是门外汉。练习者要通过学习中线发力,过渡到身体各处均能发力,进而能在各种条件下发力,最后达到能控制发力大小及方向的随心所欲的地步,这时方进入大乘境界。相伴着发力水平的提高,拳手会意识到每一下发力的效果(不需用眼睛看),也能自然地调整后续的招数,这时拳手“知己知彼”的功夫便长在身上了。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孙子·军形第四》)
  武术中的“不可胜”是指防守能力,又由于防守往往与进攻相互结合,即所谓“积极防御’、“攻防合一”,所以很难区分何为纯粹的防守,何谓进攻,狭义的“不可胜”实际上指的是抗击打能力。在太极拳中,抗击打能力是通过练习发放整力来培养的,掌握了这种技术后,在抵御对手击打时便可能产生三种效果:1.当对手不是以整力打我时,可能会使对手的肢体挫伤;2.当对手用整力打我,但小于或慢于我发的整力时,对手会被震出,而我方身体不受伤;3.当对手用整力打我,且大于或快于我所发的整力时,我方会被发出,但是身体整起整落,不会受伤。这种抗击打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站桩、发力、试力、合手等阶段来完成。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孙子·兵势第五》)
  “以正合”是以主力与敌人正面冲突,例如阵地战、遭遇战等,其特点为双方各倾全力,以硬碰硬,结果往往是实力弱者败,实力强者也有较大的伤亡。“以奇胜”是以非常规的方式、非正常的时间、非正常的装备等等袭击敌人,例如打穿插、攻击侧翼等,其特点为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在局部形成我强敌弱的局面,最后取得胜利。那么可不可以只出奇兵,而永远不与敌人正面冲突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奇与正是相对的,没有正,便没有奇;只有奇,则奇便是正。况且,正面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也往往是取得决定性胜利所必须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便是很好的例子。因此,作为指挥员所能争取的是,尽可能在正面冲突时以我方的优势兵力对抗敌人相对较弱的兵力。此外,“以正合”是“以奇胜”的基础,如果没有实力的“以正合”,便会被敌人逼得到处转,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在无路可逃时,同样需要与对手正面对抗。另一方面,只有在有实力与对手正面对峙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奇兵以制胜。在抗日战争中,如果没有正面战场上与日军对抗的正规部队,仅靠游击队的麻雀战、地道战是无法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太极拳中的“正”是中线发力,与对手相互对抗时总是以发力为先,没有发力便没有太极拳。换句话说,学会发放整力便能够使拳手大大地增加打击的力度,具备与对手抗衡时“以正合”的资本。一般的对手只须洪门直进,“一力降十会”。顺便说一句,有些武术练习者之所以在合手时觉得所学的招数都使不上,或者打在对手的身上不起作用,其原因便在于不会发力,不具备“以正合”的实力,任何奇招怪术都难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让我们再来看看太极拳的“以奇胜”。首先,太极拳的“以奇胜”表现在它的发力方式的变化上,除中线发力外,它还在发力部位、力度、角度等方面有诸多讲究,通过这些方法,使发力更巧更刁。其次,太极拳是一个以小手法取胜的拳术,它在拥有众多正规招术的同时,还有很多小手法,由此使其在动手时变化莫测,难于防守。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引弩,节如发机。”(《孙子·兵势第五》)
  在实践中,太极拳发力讲究冷脆,它通过“缩身而起,长身而落”和“手足齐至”,使自己的身体像一支射出的箭,使自己击出的手臂像一条软鞭的鞭梢,这种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劲力可以给对手沉重的打击,令敌胆寒。举两人相互以右手背相碰这一动作来说明,至少可以出现五种用力方式:1.胳膊局部用力,使手臂甩起与对手的手背相碰,这种人不会发整力,手很快,其实打人无力;2.手背在接触对方之后,胳膊用力前推,甚至猫腰撅臀,这种力其笨如牛;3.借助身体的惯性来增加手的击打力量,倘若身法和步法做对了话,可归入太极拳中的撞劲,其效果为对手被震起,双脚离地;4.手背与对手接触后缓慢发力,这属于挫劲,其效果为对手腾空发起;5.仅在手接触对手身体的瞬间发力,其效果为对手如遭电击,不仅会被发起,而且局部受伤。这第五种发力方式便是《孙子》中所要求的,也是拳经中讲的“遇敌好似火烧身”的冷劲。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孙子·兵势第五》)
  在格斗时要时刻保持身体的整体性,切忌被对手打散了。所谓保持身体的整体性,是指通过含胸拔背、鸡腿龙身等身法保持周身始终处于混元的状态,这样进可发出整力,防可整起整落,不致受伤。此外,格斗时还应保持步法,正所谓“步不快则拳慢,步不稳则拳乱”,徒手格斗中的步法,便是作战时的阵法。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本待之。”(《孙子·兵势第五》)
  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是每个军事指挥员都向往的作战态势,只是在实战中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相对而言,拳脚功夫便简单一些。太极拳在这方面的拳理是永远出实手:对手是实手我实接,对方是虚手我还是实接,不论对手虚实均出实手。也许有人会说:那你会不会上当呢?其实奥妙在于实后之变和攻防合一。掌握了这些方法,便会较容易地把握先手,取得格斗的主动权。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第六》)
  太极拳是一种讲究以逸待劳、处处省力的拳术。它通过步法来调节敌我之间的距离,尽量做到不贪不欠、我顺人背。在与敌交手时,多是走最近的路,以最接近对手的部位发力,因此往往使对手惊叹其出手迅捷,仿佛浑身都是手。
  “出取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子·虚实第六》)
  太极拳的不少招式出手的角度都很刁,例如白蛇吐信,刺对方眼睛的手不是从身前出,而是从脑后出,其优点是出手隐蔽、便于发力。再如抹头推腰一式,其接手的方式和擒拿的位置都独具匠心,非凡夫俗子所能构思出来。而且,由于注重发力,太极拳即使不打在对手的要害处,而只是身体末节,也同样可以将敌发出;即使不擒拿关节、穴脉,也同样可以将对手拿翻,如此设计的格斗技术使敌防不胜防。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孙子·虚实第六》)
  《老子》中有语:“大象无形,大音无声。”在格斗中无形,便会使对手难以找到破绽进攻,难以作出防御部署,由此为我方实施突然袭击打下基础。反过来说,不管多么完备的东西,只要有形,便可以找到其不足之处,就像在格斗时没有无法破解的招数一样。拳经:“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太极拳是以听力发力为纲,精研招式及其变化,再通过合手训练,使拳手感悟其本质,这时拳手已经不是去拆招解招,而是凭感觉去听力破力,由此进入无招无式又不失法度的境界。
  太极拳的无形还表现在周身松柔,无一处滞碍,何处需发力,便导力过去,积全身之柔成一点之刚,由此便可做到“以十攻其一也”。在防守时,太极拳手往往是心存戒意,全身放松,并不预想敌之具体招数,而是见招拆招,听力化力,这种无为的应对之法深合《孙子》攻防之道。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第六》)
  兵行诡道,不欲人知,故常欲无形。又恐人难解其意,难得其法,因此以水象形。水质柔而趋下,近于道,且可积柔成刚,或波涛汹涌,或滴水穿石,更有漩涡翻卷,颇合太极拳之意。有关太极拳以水象形的特点在许多文章中评述过,故从略。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子·军争第七》)
  反常思维有时是智者与俗人的重大区别之处,太极拳之所以能够有别于诸多拳种,便在于它采用了以往人们不敢想的方式来造拳:太极拳行拳经常走曲线以免与对手相顶;太极拳后人发,是为了听力;太极拳先人至者,缘于力快;太极拳以利诱人,在于舍己从人之随……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击,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孙子·军争第七》)
  避实击虚是兵家不变之金科,武术也不例外。太极拳重点攻击的是对手的要害处(身体抗击打能力差的地方)、力虚处(僵硬之处则力不能至,故之力虚)、不变处(不变则力滞,力滞则虚)。太极拳的“以静待动”表现在它不虚张声势,不作无谓的躁动(如跳来跳去),后发制人。太极拳的“以逸待劳”,表现在它总是全身轻柔,蓄力而发,发力后又立即归于松柔,也表现在它总是用整力,而不是局部肌肉力量。对于有准备的对手不莽撞进攻,而以步法调动,以引手诱之,在对手换力的间隙实施进攻。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孙子·军争第七》)
  这一段内容适宜于所有武术流派,太极拳也不例外。在此需强调两点:1.“围师必阙”在格斗中的意思是不要总想将对手死死地擒住、按住,因为没有一种招法是可以禁锢住人的,有这种想法的拳手往往会被对手利用作为喘息之机,或有所凭借,从而反败为胜。正确的方法应是以打为主,给对方一个移动的空隙,我方借胜势追着打,直到对手丧失反抗能力。2.“穷寇勿追”是指对方未被我控制时,须谨防设伏,但在格斗时,我方一旦得手,应借势连续进攻,即太极拳中的将对手“吊”起来打,而不是一打即分,丢失战机。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孙子·九地第十一》)
  被对手捉住双手则用脚踢,被对手抱住脚则用手打,这是从外形上去学常山之蛇,失之于舍近求远,亦为拳病之一,其名曰“丢”。请仔细去看一看蛇的运动,它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以太极拳对敌,被按住后脑可以用额击、肩击等多种击法,被捉手腕可以用指、用腕、用肘等等,这样既可以使打法多样化,又可使对方不易防范,且可从最近的地方打击对手,这便是太极拳所悟出的常山之蛇的打法,当然这些打法是建立在发力的基础之上的。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千里杀将,是谓巧能之事。”(《孙子·九地第十一》)
  “顺详敌之意”,意为顺着敌人的意图去愚弄他。曹操在注解《孙子》时写道:“彼欲进,设伏而退;欲去,开而击之”,其中心意思都是在讲不要与敌人硬拼。太极拳讲究彼刚我柔,彼柔我刚,顺劲走化,借力打力,这种舍己从人的思想,可谓深得《孙子》之真谛。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孙子·火攻第十二》)
  仗打得好的人,大多为性格内向之人,他们能够冷静地分析问题、权衡利弊,而不是凭一时之喜怒好恶来兴生杀之事。习太极拳者首须心静,心静则肢体松柔,感觉灵敏,化力柔软,发力顺达。从更高的境界而言,练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修道,去排除人生的诸般苦恼,了脱生死,而非争一时长短。先哲之教导我们当谨记于心。□
其他文献
太极者,武林之精品也,是术兴达于热兵发起之端,以术演道,娴静幽雅,飘然若鹤,历经百年,流派纷呈,神手若群星灿烂,交相辉映,得其道者,周身无处不太极,“依着何处,即以何处引而击之,时措咸宜,莫明其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也。”(陈鑫语)延年益寿之功同具。斯术育化后人,追根溯源,乃华夏民族之智慧,非一人或神仙所创也。我辈应借武术振兴之机,师古不泥,发愤图强,赶超前贤,使百年之绝技再现武林耳,何须为“源流
期刊
清朝光绪年间,北京武术界出了一位英杰,这就是后来形意门的一代宗师尚云祥先生。尚云祥拜李存义为师精修形意拳,一练就是十年,功成时他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  李存义将生平真传尽授尚云祥之后,又嘱咐徒弟多在武林走动走动,除了对其它门派有所了解之外,也可广交些朋友,磨合一下自己的技艺。由此可见,李师对尚云祥十分看重,并寄予一片厚望。  尚云祥在入形意门之前就曾修炼过少林门的功力拳,并小有成就,因此深晓各拳种
期刊
笔者非常喜欢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每每可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也更激发了练武的热情。但本文并不准备叙述这方面的感想,而是想谈一谈金大侠在小说中所描述的武功。  金庸先生并不精研武学,但他对于武功的描述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蕴含着极深的武学哲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是杜撰出来的武功。笔者此文即借金庸小说中的武功描述,来谈对于武学的一些认识。  1.同归剑法  《射雕英雄传》中,描述了邱处机在云栖寺大战江南七怪
期刊
大架与小架  太极拳有大小架之分。现在流行的陈式和杨式太极拳是大架,武式和孙式太极拳为小架。架子大小主要指风格而言,不在于修炼时架子高低。太极拳大小架,类似于书法艺术中颜体和欧体楷书。  太极拳大小架气韵、风格不同,气韵、风格是太极拳不变的成份,是它们的个性。太极拳不管大小架,呼吸、要领都讲究“虚领顶劲,气沉丹田”,都以中宫为内修的要点,这是所有太极拳的共性。共性是太极拳之所以为拳者,共性也使大架
期刊
王哲仁,现年84岁,一生从事体育工作。由于工作之便,经常接触各类太极拳的演练方法,并作过比较研究。  他在年届花甲时,想利用自己积累的体育理论和运动经验,为中老年人编创一套锻炼效果颇佳、能够延缓身体各部机能衰退强身健魄、祛病延年的拳势套路。为达到这一目的,他在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功能进行剖析、比较之后,于1975年创编了《六十四式健身太极拳》,后又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拳势套
期刊
上一次中美拳击——武术对抗赛是在北京月坛体育馆看的,今年7月15日的比赛是在电视里看的,虽然观看的地点不同,但是看后的感想是一样的。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便是第一次心中还有些热望,希望能看到真正的中国武术打法,门票再贵也愿意付。而这次即使在电视里看不到,也不觉得有太多的遗憾,当然还是在电视里看到了,也就看了下去,心里没有太大的期望,也就不像第一次那么失望,然而毕竟两次都不满意。  这是一篇泼冷水
期刊
许多太极拳爱好者的心中可能都会有一个看似简单而又不简单的问题:“怎样练太极拳?”这是摆在每一个欲深研太极功夫的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恐怕要以一生的时间去探求。  学练太极拳,若求锻炼身体活动筋骨,则每天坚持练十至二十分钟,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如果欲精研此技,则须时时、日日、月月、年年去摸索、琢磨。时下练太极拳的朋友不少,但误入左道旁门者甚多,为什么?王宗岳老先生早在几百年前就在
期刊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真髓。讨厌被形式所困的李小龙,舍弃了形式化的传统武术,而将自创的截拳道发扬光大。李小龙所说的截拳道是非常有哲理性的,它不是单纯的形式,而是一种概念。可是另一方面,在他遗留下来的6 000余篇笔记中,记载着大量的根据他自己的研究而创造出来的招式。在本应是“以无法为有法”的截拳道中,不仅存在着严格的法则,也存在着根据这些“法”而创造出来的“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
期刊
古劳咏春拳反擒手法与其它咏春拳反擒手法相同,但少为人知,原因是本门一直没有公开设馆授徒。古劳咏春拳反擒制法即是本门各种对拆中手、身、步的整体灵变。在对拆中凭皮肤的感觉可知对方力点变化,借势借力反擒制,能达到跟手取力点的灵变,则本门二十多个散手动作可擒可制,可反擒制而还原。手的反擒制有三节变化,身步的运用是整体移动,可令对方背势。手、身、步变化如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以整对散,使敌终被我擒制。知其法者,
期刊
手挥琵琶,又名手挥琵琶势。此势象形取义,初看并无特别之处,待据理依法习练日久,工架意念呼吸完全融为一体,长身束势开合运化自如,再细细体味丹田内劲走向,自然觉出此势无穷奥妙。  此式单练可从起势开始,然后接左势。在套路中则由搂膝拗步定势,重心后移至右腿,坐稳,同时吸气。  重心后移时,右手由掌心向前之竖掌变为横掌,掌心转向左;手指由朝上变为向前;手臂放松伸直,不用力。在重心后移至右肩时向后发靠劲。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