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和不读书的人,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ee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什么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就有了巨大差别。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有人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你说这样的阅读究竞有什么意义?”
  回答是:“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都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你读过的書,其实早已融进你的骨血,只要一触动,就可能喷涌而出。
  还有人说,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还不是要回到一座平凡的城市,打一份平常的工,嫁作人妇,洗衣煮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我想,我们的坚持是为了,就算最终跌入烦琐,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犹太民族是一个公认爱读书的民族,而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优秀的。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学奖、27%的生理学或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文学奖,他们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
  而犹太人只占世界总人口的0,3%。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读书,讓我即使没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让我清贫至今也朴素至今,平凡至今也善良至今,渺小至今也强大至今……”
  当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过书,却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已经堕落了。
  不是说书本身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我读书,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其他文献
古代詩歌称“篇”或“章”,不称“首”。例如《詩经》叫“诗三百篇”,屈原的诗歌叫“九章”。那么,诗歌何时开始称“首”呢?  诗歌称“首”最早出现在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狐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位名叫支通的诗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也写道:“聊著诗一首。”从此人们开始以“首”作为诗歌的单位。  (摘自《中国石油报》,丁强荐)
期刊
《采桑子》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層次井然,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恬淡的心境。  (摘自《墨点字帖》)  您可在此页进行,临摹,完成后沿裁剪线剪下。2017年底将您的,臨摹作品寄到《老年博览》编辑部或拍照发至《老年博览》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有机会获赠礼品。(全年共12期,临摹作品达8期就可参与此活动。)
期刊
中国画里哪一幅最有名?如果说是《清明上河图》,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同意。  2016年,湖南衡阳的退休老人冯树元历时12年,完成了立体镂空木雕《清明上河图》。事实上,围绕着《清明上河图》的各种再创作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作为各种创作源头的《清明上河图》真迹,本身就有不少传奇故事。  数不清的《清明上河图》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幅《清明上河图》,仅全球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的、称得上是文化珍品的《清明上河图
期刊
情绪可以改變很多东西,可以让一件好事变坏,或者让一件坏事变好。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显示,我们的情绪还可以改变空气中的化学成分,尤其是处在封闭的环境中時。  德国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对放映电影时电影院内的空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放映悬疑、浪漫或者喜剧类电影时,空气中会弥漫着多种与情绪相关的特定化学物质。换一批观众来看相同的电影,同样可以从空气中检测到这些特定的化学物质。他们认为,人的情绪波动影响
期刊
小时候,一群记者不依不饶地问我关于她的事情,我有些气恼地回答他们:“你们搞错了!我妈妈是多蒂夫人。”他们哈哈大笑。对一个6岁的小男孩来说,妈妈是科学家也好,女演员也好,又或者仅仅是一位母亲也好,都无关紧要,他只要知道他的父母都很棒就够了。  再说了,我那位精神病学家爸爸的故事要有意思得多。在家里,爸爸才是焦点,尤其是当妈妈把她的演艺事业放在一边,专注于自己的新角色——妻子和母亲——的时候。  我们
期刊
我曾经对抗战影片或小说中的一种描述不屑一顾,那就是土八路居然能冒充日本兵。这是因为我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日语是一门非常难以掌握的语言,它的发音、变格等微妙之处甚多,如果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很難说得天衣无缝。即便是在日本待了十几年的中国人,开口说不了三句话,对面的日本人就会恭维起来——“您的日语说得好极了!”换句话说就是,你日语讲得再流利,也听得出你是外国人。20世纪30年代,中国精通日语的人很
期刊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是一位美食爱好者。古巴建国后,他投入了很多资源成立食品企业,生产奶酪、鵝肝、威士忌等美食佳酿。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记者采访卡斯特罗,亲眼见识了他的绝佳胃口:他以酸奶作为开胃菜,用刺刀来吃;之后,他吃了生菜沙拉、西红柿、芋头、火腿、炸鸡、米饭和夹心饼干;那晚的主菜是Lechon Asado,一种配以古巴式辣汁的古巴烤乳猪,他吃了满满一盘;这还不算,一块免翁牛柳也
期刊
不光人有艺名,好些花花草草、蔬蔬果果也有听上去诗意盎然,让人不知其究竟为何物的“艺名”,只不过植物没法给自己起“艺名”,都是光给自己起名还觉得不过瘾的人给植物安上去的。  年少时读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诗,老读到一种叫作“忍冬”的植物。譬如:  停摆的钟,  纠缠成一团的忍冬,  竖立着愚蠢雕像的凉亭,  黄昏的背面,鸟的啁啾,  塔楼和慵懒的喷水池,  都是过去的细节。  ——博尔赫斯《失去的公园
期刊
我有一位远房叔祖,是个封建官僚,曾买了一批松柏木材,就开起棺材铺来。齐先生有一口寿材,是他从家乡带到北京的,摆在他跨车胡同住宅西间窗户外的廊子上,棺上盖着些防雨的油布,来的客人常以为是个长案或大箱子之类的东西。有一天老先生与客人谈起棺材,说到“我这一个”如何如何,便领着客人到廊子上揭开油布来看,我才吃惊地发现那是一口棺材。那时他已经委托我的那位叔祖另做了好木料的新寿材,尚未做成。后来新的做成,也没
期刊
1853年曾国藩任湘军统帅时,他手下的刘蓉忽然提出辞职。曾国藩希望留住刘蓉。经再三相劝,刘蓉表示可以留下,但有个条件。曾国藩痛快地答應说,只要他能做到,就一定满足。  刘蓉说:“你要是能写出一首让我发笑的诗来,我就不走了。”  曾国藩沉吟片刻后,研墨挥毫,不一会儿,一首宝塔诗便跃然纸上:  曾国藩这首诗亦庄亦谐,刘蓉还没看到最后,便已忍俊不禁了。  若说这次曾国藩的幽默是为刘蓉所迫,那么,他的得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