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先生逸事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gcc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位远房叔祖,是个封建官僚,曾买了一批松柏木材,就开起棺材铺来。齐先生有一口寿材,是他从家乡带到北京的,摆在他跨车胡同住宅西间窗户外的廊子上,棺上盖着些防雨的油布,来的客人常以为是个长案或大箱子之类的东西。有一天老先生与客人谈起棺材,说到“我这一个”如何如何,便领着客人到廊子上揭开油布来看,我才吃惊地发现那是一口棺材。那时他已经委托我的那位叔祖另做了好木料的新寿材,尚未做成。后来新的做成,也没放在廊上,廊上摆着的还是那个旧的。客人对此事有种种不同的评论:有人认为老先生好奇,有人认为是一种引人注意的噱头,有人则认为是达观的表现。后来我到了湖南的农村,才知道这本是先生家乡的习惯,并没什么稀奇。
  我认识齐先生,即是由于我这位叔祖的介绍。当时我的年龄只有十七八岁。我自幼喜爱画画,那时己向贾义民先生学画,并经贾先生介绍向吴镜汀先生请教。对齐先生的画,我只听说是好,至于怎么好、应该怎么学,则是茫然无知的。齐先生大我整整50岁,对我很优待——大约老年人没有不喜欢孩子的。有一次我较长时间没去看他,他就对胡佩衡先生说:“那个小孩子怎么好久不来了?”
  齐先生早年刻苦学习的事,大家已经传述很多,在这里我想谈两件重要的文物,也是齐先生当年刻苦用功的两件“物证”:一件是用油竹纸描的《芥子园画谱》,一件是用油竹纸描的《二金蝶堂印谱》。那本画谱没画上颜色,可见当时根据的底本并不是套版设色的善本。即使是那种多次翻印的印本,先生也描得一丝不苟,连那些枯笔破锋都不走样。尤其令人惊叹的是那本赵之谦的印谱。我那时虽没见过许多印谱,但常看蘸印泥印出来的印章,它们与用笔描成的有显著差异,而宋、元人用的墨印我完全没有见过。当我打开先生描的那本印谱时,惊奇地脱口而出问道:“怎么,还有黑色印泥呀?”及至我得知是用笔描成的,再仔细去看,仍然看不出笔描的痕迹。惭愧啊!我少年时的学习条件不算不苦,但我还有两部《芥子园画谱》,一部是巢勋重摹的石印本,一部是翻刻的木版本,我从来没有从头至尾临仿过一次。
  齐先生送过我一册影印的手写《借山吟馆诗草》,有樊樊山先生题签,还有樊氏手写的序。册中齐先生抄诗的字体扁扁的、点画肥肥的,和有正书局影印的金冬心自书诗稿的字迹风格完全一样。那时王壬秋先生己逝,齐先生正和樊山先生往来,诗草也是樊山选定的。齐先生说:“我的画,樊山说像金冬心,还劝我也学冬心的字,这册即是我学冬心字体写的。”其实先生学金冬心还不只是抄诗稿的字体,金冬心有许多别号,齐先生也曾一一仿效:金号“三百砚田富翁”,齐号“三百石印富翁”;金号“心出家庵粥饭僧”,齐号“心出家庵僧”。亦步亦趋,极见“相如慕兰”之意。但微欠考虑的是:田多为富,印多为贵,官多的人当然俸禄多,但自古官僚们都讳言因官致富,大概是怕有违法的嫌疑,因此称“三百石印贵人”岂不更为恰当。又粥饭僧是寺院中的服务人员,熬粥做饭,在和尚中地位是最低下的,去了“粥饭”二字,地位立刻提高了。老先生自称木匠,却不甘做粥饭僧,似尚未达一间。金冬心又有“稽留山民”的别号,齐先生则有“杏子坞老民”之号,就无从知是模拟还是另起的了。
  齐先生对于写字,是不主张临帖的。他说字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又说碑帖里只有李邕的《云麾将军碑》最好。他家里挂着一副宋代陈抟写的对联拓本:“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对联的字体是北魏《石门铭》的样子,这10个字也见于《石门铭》。但是扩大临写的,远看去很似康南海写的。老先生每每对人夸奖这副对联写得怎么好,还说自己学过多次总是学不好,以说明这对联上字的水平之高。我还见过齐先生中年时用篆书写的一副对聯:“老树著花偏有态,春蚕食叶例抽丝。”笔画圆润饱满,转折处交代分明,一个个字都像老先生中年时刻的印章,又很像吴让之刻的印章,也像吴昌硕中年学吴让之刻的印章。我还曾见到他40多岁时画的山水,题字完全是何子贞样。我这才知道老先生曾用过什么功夫。他教人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是他老先生自己晚年想要融会贯通从前所学的,也可以说是想摆脱从前所学的,是他内心对自己的希望,而当他对学生说出这句话时,漏掉了前半。好比一个人消化不良时,需要服用药物帮助消化,但吃得并不多甚至还没吃饱的人,随便服用强效的助消化剂,是会发生营养不良的。
  有一次我向老先生请教刻印的问题,先生从后边屋中拿出一块印面已经磨平的寿山石章放在画案上,又从案下的一个支架上掏出一本翻得很旧的《六书通》,查了一个“迟”字,然后拿起墨笔,在印面上写起反的印文来,是“齐良迟”三个字。写成了,对着案上立着的一面小镜子照了一下——镜中的字都是正面的——用笔修改了几处,即持刀刻起来,一边刻一边对我说:“人家刻印,用刀这么一来,还那么一来,我只用刀这么一来。”说时,用刀在空中比画,即每一笔画只用刀在笔画的一侧刻下去,刀刃随着笔画的轨道走去就完了,刻成后的笔画一侧是光溜溜的,另一侧是剥剥落落的。此即所谓的“单刀法”。他所说的“还那么一来”,是指在每笔画下刀的对面一边也刻上一刀。这方印刻完了,他又在镜中照了一下,修改了几处,然后才蘸印泥印出来看,这时已不再做修改了。然后刻边款“长儿求实”,下落自己的别号。我自幼听说,刻印熟练的人常把印面用墨涂满,然后就用刀在黑面上刻字,如同用笔写字一般。这个说法流行很广,我却没有亲眼见过。未见齐先生刻印前,我想象他刻印必是我幼年听到的那类刻法,又见齐先生刻印的那种大刀阔斧的作风,更使我料想将会看到那种“铁笔”在黑色石面上写字的奇迹,谁知看到的却完全两样,他那种小心的态度反而使我失望。但这是我青年时的幼稚想法,如今渐渐老了才懂得:精心地做事尚且未必都能成功,鲁莽地做事,则绝对没有能够成功的。这又岂止刻印一艺是如此呢?
  齐先生画的特点人所共见,亲见过先生作画的,就不像只见到先生作品的人那么多了。一次我看到先生正在作画,画一个渔翁,手提竹篮,肩荷钓竿,身披蓑衣,头戴箬笠,赤着脚站在那里,原是先生常画的一幅稿本。那天先生铺开纸,拿起炭条,向纸上仔细端详,然后一一画去。我当时的感想正和初见先生刻印时一样,惊讶的是先生的画笔那样毫无拘束,造型又那么不求形似,我满以为他临纸都是信手一挥,没想到他起草时却是如此精心!当用炭条画到膝下小腿到脚趾部分时,只见他画了一条长勾短股的呈90度的线条,又和这条线平行着另画了一个勾股,这时他忽然抬头问我:“你知道什么是大家、什么是名家吗?”我当时只曾在《桐阴论画》上见到秦祖永评论明清画家时分过这两类,但不知具体怎么讲,既然说不出答案来,只好回答“不知道”。先生说:“大家画脚不画踝骨,就这么一来,名家就要画出骨形了。”说罢,在那两道平行的勾股线勾的一端画上四个小短笔,果然是五个脚趾的一双脚。我在这以后20多年,从八股文的选本上见到大家、名家的分类,见到八股选本上的眉批和夹批,才了解《桐阴论画》中不但分大家、名家是从八股选本中来的,眉批、夹批也是从那里学来的。齐先生虽然生在晚清,但没听说他学做过八股,那么他无疑也是看了《桐阴论画》的。
  有一次谈到画山水,我请教老先生学哪一家好,还问老先生自己学哪一家。老先生说:“山水只有大条子(石涛)画得好。”我请教好在哪里,老先生说:“大条子画的树最直,我画不到他那样。”我问:“一点都没有弯曲处吗?”先生肯定地回答:“一点都没有。”我又问当今还有谁画得好,先生说:“有一个瑞光和尚,一个吴熙曾(吴镜汀先生名熙曾),这两个人我最怕。瑞光画的树比我画的直,吴熙曾学大条子的画我买过一张。”后来我问起吴先生,吴先生说他确有一张画,是仿石涛的,在展覽会上被齐先生买去。从这里可见齐先生是如何认为“后生可畏”而加以鼓励的。
  齐先生最佩服吴昌硕先生。一次,他在屋内的墙上用图钉钉了一张吴昌硕的小幅画,画的是紫藤。齐先生跨车胡同住宅的正房南边有一道屏风门,门外是一个小院,院中有一架紫藤,那时正在开花。先生指着墙上的画说:“你看,哪里是他画的像葡萄藤(先生称紫藤为葡萄藤,大约是先生家乡的话),分明是葡萄藤像它呀!”姑且不论葡萄藤与画谁像谁,由此可见齐先生对吴昌硕是如何推重。齐先生曾把石涛的“老夫也在皮毛类”一句诗刻成印章,还加跋说明,是吴昌硕有一次说当时学他自己的一些皮毛就能成名。当然吴先生所说的并不是专指齐先生,而齐先生也未必因此便多疑他是指自己,我们可以理解,齐先生刻此印,大约也和郑板桥刻“青藤门下牛马走”印是同一自谦和服善吧!
其他文献
就在北方方言从华北的大本营出发,大举北上(东北、西北)南下(西南、中南)的同时,南方方言却在节节败退。  南方方言区主要在江南、华南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这么一点点地盘,也不容易守住。西晋末年以前,江南一带是清一色的吴语区,建业(后改名建康,即今南京)更是吴语重镇,可是后来呢?南京也好,镇江也好,当涂也好,都变成北方官话区了。因为王室南移,偏安江左了呀!别看这些北方士族和流民是避难来的,到了南方,依
期刊
如果你有幸游历芬兰,当地的男性公民没有热情招呼你,甚至连一声简单的“嗨”都没有,千万别见怪,只因他们还滴酒未沾;如果他们叽叽歪歪,上来过分热情地刨根问底,也不要见怪,他们只是不慎多喝了一点;而如果他们拖着酒瓶子虎视眈眈地四处游逛,更别见怪,那是他们刚饮下必不可少的“精神源泉”。  大多数芬兰男士过于害羞,他们基本上都有与陌生人沟通的障碍。这本是一种很不幸的天性,幸亏有补救良方,那就是人人熟知的神奇
期刊
古代詩歌称“篇”或“章”,不称“首”。例如《詩经》叫“诗三百篇”,屈原的诗歌叫“九章”。那么,诗歌何时开始称“首”呢?  诗歌称“首”最早出现在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狐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位名叫支通的诗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也写道:“聊著诗一首。”从此人们开始以“首”作为诗歌的单位。  (摘自《中国石油报》,丁强荐)
期刊
《采桑子》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層次井然,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恬淡的心境。  (摘自《墨点字帖》)  您可在此页进行,临摹,完成后沿裁剪线剪下。2017年底将您的,臨摹作品寄到《老年博览》编辑部或拍照发至《老年博览》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有机会获赠礼品。(全年共12期,临摹作品达8期就可参与此活动。)
期刊
中国画里哪一幅最有名?如果说是《清明上河图》,相信绝大多数人会同意。  2016年,湖南衡阳的退休老人冯树元历时12年,完成了立体镂空木雕《清明上河图》。事实上,围绕着《清明上河图》的各种再创作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而作为各种创作源头的《清明上河图》真迹,本身就有不少传奇故事。  数不清的《清明上河图》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幅《清明上河图》,仅全球各大博物馆中收藏的、称得上是文化珍品的《清明上河图
期刊
情绪可以改變很多东西,可以让一件好事变坏,或者让一件坏事变好。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显示,我们的情绪还可以改变空气中的化学成分,尤其是处在封闭的环境中時。  德国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们对放映电影时电影院内的空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放映悬疑、浪漫或者喜剧类电影时,空气中会弥漫着多种与情绪相关的特定化学物质。换一批观众来看相同的电影,同样可以从空气中检测到这些特定的化学物质。他们认为,人的情绪波动影响
期刊
小时候,一群记者不依不饶地问我关于她的事情,我有些气恼地回答他们:“你们搞错了!我妈妈是多蒂夫人。”他们哈哈大笑。对一个6岁的小男孩来说,妈妈是科学家也好,女演员也好,又或者仅仅是一位母亲也好,都无关紧要,他只要知道他的父母都很棒就够了。  再说了,我那位精神病学家爸爸的故事要有意思得多。在家里,爸爸才是焦点,尤其是当妈妈把她的演艺事业放在一边,专注于自己的新角色——妻子和母亲——的时候。  我们
期刊
我曾经对抗战影片或小说中的一种描述不屑一顾,那就是土八路居然能冒充日本兵。这是因为我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间,发现日语是一门非常难以掌握的语言,它的发音、变格等微妙之处甚多,如果不是真正的日本人,很難说得天衣无缝。即便是在日本待了十几年的中国人,开口说不了三句话,对面的日本人就会恭维起来——“您的日语说得好极了!”换句话说就是,你日语讲得再流利,也听得出你是外国人。20世纪30年代,中国精通日语的人很
期刊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是一位美食爱好者。古巴建国后,他投入了很多资源成立食品企业,生产奶酪、鵝肝、威士忌等美食佳酿。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位记者采访卡斯特罗,亲眼见识了他的绝佳胃口:他以酸奶作为开胃菜,用刺刀来吃;之后,他吃了生菜沙拉、西红柿、芋头、火腿、炸鸡、米饭和夹心饼干;那晚的主菜是Lechon Asado,一种配以古巴式辣汁的古巴烤乳猪,他吃了满满一盘;这还不算,一块免翁牛柳也
期刊
不光人有艺名,好些花花草草、蔬蔬果果也有听上去诗意盎然,让人不知其究竟为何物的“艺名”,只不过植物没法给自己起“艺名”,都是光给自己起名还觉得不过瘾的人给植物安上去的。  年少时读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诗,老读到一种叫作“忍冬”的植物。譬如:  停摆的钟,  纠缠成一团的忍冬,  竖立着愚蠢雕像的凉亭,  黄昏的背面,鸟的啁啾,  塔楼和慵懒的喷水池,  都是过去的细节。  ——博尔赫斯《失去的公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