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权力的法律监督与制约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权力滥用已经事实上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由于该权力的监督体制的缺失、滥用和变质,导致我国农村基层权力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得农村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严重破坏了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这种现象也极大地破坏了我们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形象,有损党和政府的威信。虽然导致这一社会政治弊端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有效途径却只有通过健全的法律机制来实现。本文将从现实的农村基层权力运作状况出发,试阐述农村村委会权力的法律制约与监督问题。
  一、农村基层权力运转的现实情况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等,我国还没有农村基层权力制约与监督的系统法律,而是主要由《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规作为农村自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表面来看,农村基层权力运作模式是非常有序和完美的:村民自治,大家通过村民集体会议决定各项重要事务;另外,村民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权力机构-村民自治委员会,负责村民会议决策的执行和日常的管理活动;另外,村民的自治权受到党支部领导权的支持和保障,监督村民委员会的日常活动。
  但是,现实是怎样的呢?笔者调查发现:这种看似完美的基层权力结构在很多农村的实际运作中却不尽如人意,村民自治受到固有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以笔者周边所在行政村为例,一般都是村支书控制村里的公共权力,村两委配合该"权力中心"。对于村里的大、小事,以村支书为首的村两委能及时通知村民就已经不错了,更别提商议。村民对于权力自治普遍缺乏认同感,甚至缺乏起码的认知。
  另外,对于笔者熟知的很多村,"村痞式自治"问题严重,村主任与地痞流氓相勾结损害村集体及村民利益的事情层出不穷。甚至于异化到没有"黑社会"背景的村主任无法开展工作的程度。
  二、权力运行现状的成因分析
  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基层权力运行制度,蕴含着国家立法者与民众对农村权力运行体制的一种美好期望,它的运行过程之所以会出现现实中如此多的社会问题,我们既要思考它所产生的传统因素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因素,也要从现行制度设计的科学与否考虑。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到:由于制度的"制度惯性依赖"和市场经济下的巨大利益驱动,在法律规定存在致命缺陷并缺乏保障实施机制的情况下,村民自治权轻而易举地被践踏了[2]。对于目前农村基层权力运行现状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
  传统封建思想影响。在中国数千年传统封建思想下形成的专制思想以及官本位思想一直阻碍我国的法制进程,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影响尤为严重。广大农村民众那种逆来顺受,不与"官"争利的消极思想也是造成当今农村基层权力运作紊乱的重要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具有一定的闭塞性、落后性,这也就相应导致农村基层权力运行处于一个相对较低位的运行状态。
  法律的缺失且缺乏行之有效运作机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本身的制度设计不仅缺乏对乡村社会的深刻体察,而且立法技术上存在若干缺陷,法律方面缺乏系统健全的模式,与其说是法律不如说更像一种政策性引导。以至于有法学家指出:"《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制定、实施更像是一个行政指导的过程,行政干预等的痕迹太明显。"
  三、怎样实现法治下农村基层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农村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可能自己单一完成,它的最终实现离不开我国法治进程的带动。笔者认为,农村基层权力监督与制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
  1、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继续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制约农村基层权力运作机制,例如制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细则》等,以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缺陷予以完善,明确细化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村民大会与村委会、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保证村民自治权的实现,我们不仅要从定性上明确其法律关系,更要给出具体的操作规范,以及违反法律规定的救济方法,让农民有办法能够纠正村干部对于村民自治权的剥夺。行政救济机关不能是乡镇政府,而是县人大常委会和县级政府和人民法院,让村民自己根据情况选择救济机关。必须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增加司法救济的相关规定,因为司法诉讼是给村民公正的最有力也是最后一道保障。
  2、加大普法宣传,发展社会经济,建立法治基础
  农村基层权力的正常运转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而这种法治环境的奠定需要广泛的民众群众基础。民众基础的形成又需要广大民众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因此,我们实现对农村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必须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法治要求一个均衡的社会,各种社会力量都要具有博弈能力,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权利,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合理运转。所以,我们国家应该放开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和社会组织中,不仅能改变他们分散的小农经济形态,形成互助和规模经营,增强经济能力,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经济的发展能够增强农民政治博弈能力,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形成对农村基层权力组织的有效制约。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基层权力运转已经出现严重问题,政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应该找到农村基层权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找出有效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对农村基层权力自治问题也产生了足够的重视。中央就新农村建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又为农村建构法治化的权力运作创造了极好的历史机遇。乡村的公共权力位于社会的最底层,国家应该开放足够的空间,站在历史的高度,推进农村权力运作法治化。我们相信在我国法治进程的过程中农村基层权力的种种弊端一定会得以根本改观。通过法律的完善和救济机制的建立,在农村进行真正的民主政治试验,并有希望实现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这将是一个伟大的起点,也正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1994.
  [2]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府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4]米乐斯,帕森斯.社会学与社会组织[M].何维凌,黄晓京,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5]陈向明.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作者简介:潘月华(1984-),男,山东日照人,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
其他文献
一、存废争论的回顾与梳理  近年来在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进程中,理论界围绕法院调查取证权存废的论战,可谓是硝烟弥漫,最终的结果是大多数学者坚持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职权,形成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胜利,但令人失望的是大多数学者为法院调查收集证据职权存在的辩护,似乎铿锵有力,但实则有气无力。罗列一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赞成理由:(一)1、在我国目前当事人文化素质不高,举证意识不强的现实条件下,不可能实行完全意义上的
期刊
一、社会阶层矛盾的根源  马克思在《1844年马克思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就是说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生产的商品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为了生存,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分为了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最大的特点第一是人身自由,第二是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这也是异化劳动的基本前提,在我
期刊
3D版电影《泰坦尼克号》将于今年四月份正式推上银幕,以此纪念泰坦尼克号启航和沉没一百周年。1912年4月,被当时的报纸广泛报道为"永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在其驶往北美的处女航中与冰山相撞,沉入大西洋底。这起事故造成了1500余名旅客和船员的丧生,可以说是在和平时期最为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我们不禁为这些生命的丧失感到伤心和惋惜,但也从其沉没背后看到了不少法律问题,尤其是
期刊
一、被害人参与量刑的正当性分析  刑事诉讼中实体正义通过诉讼结果显示,是一种结果正义。惩罚犯罪是刑事诉讼产生的原始根据,也是其所要达到的实体正义目标之一。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的首要目的着眼于"为惩罚而惩罚"[1],通过反映自己遭受侵害的亲身经历及后果来实现对犯罪的控诉,使犯罪人承受应有之惩罚。罗尔斯将程序正义区分为纯粹的程序正义、完善的程序正义和不完善的程序正义。诉讼程序实际更接近于纯粹的程序正义,
期刊
摘 要:不同国家和地区都面临到年轻人从学校中辍的问题。许多研究都认为中辍的原因和家庭、学校、同侪有关。然而,在中辍现象中,来自不同社会系统的影响程度在文献中却很少被加以探讨。这篇质的研究发现家庭、学校和同侪在年轻的学校中辍生中有显著的、立即的影响。基于这样的研究,建议在不同系统上分别加以运作、介入,以使年轻学校中辍生的问题能有效的加以解决。  关键词:台湾学生、中辍、同侪、学校、家庭  问题探讨 
期刊
导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愈加复杂,量刑环节出现的种种问题愈加突出,为民众所诟病。比如轰动全国的许霆案,从无期徒刑变到五年有期徒刑,广州中院的重审前后的两个判决依据同样的事实,以同样的罪名,却得出两个差距如此甚大的判决,法官在量刑问题上的自由裁量权究竟是有多大,不得而知。再比如药家鑫案和李昌奎案,自首情节能不能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免死金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反响。"同案不同判"、"量刑不公导致涉诉上
期刊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经是得到大家普遍认可的问题,其中气候变化是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现今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而人造温室气体是目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调查显示:从1750年开始,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就在不断的致使温度上升。在此种背景之下,各种减排措施应运而生,碳标签就是继生态标签之后的又一促进减排的具体方式。  一、碳标签的内容   碳标签也称为
期刊
一、WHY-WHAT解析之一可以理解为,为什么提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什么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转型期的各种治安问题随之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治安形势随之出现,我国社会逐步形成了打防控一体化的防控体系。①  2、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一方面在外部可以很好的解决当前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内部可以挖掘、整合各级公安机关的各种治安资源,弥补警力不足
期刊
一、结社的传统与延续  (一).古代结社传统的形成与特征  1、突破血缘、婚姻和氏族  中国的古代社团兴起于春秋以后。原始社会的社会关系是按血缘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超脱血缘关系。夏、商、周三代虽然进入阶级社会,但是统治者依靠血缘关系和婚姻纽带相结合而形成家天下的统治方式。在政治、工商业、教育等各个领域都不会形成超越血缘和婚姻组织。"周朝后期,封建生产关系产生与发展,宗法制和分封制、世袭制
期刊
一、农业合作社利益关系的实质及表现  农业合作社利益关系的实质就是建国初期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合作社过正中,所涉及到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需要而形成的社会联系。农业合作社利益关系的表现为:  第一,贫农和中农的利益矛盾。贫农要在互助合作运动中揩中农的油,中农却要牲口、农居多分红。表现为土地、耕畜和劳力报酬的分配关系。土改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分为个体经营和互助合作两方面,这反映了农民(主要是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