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阅览室为课堂开展阅读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接受美学者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学作品用的是“描写性语言”,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与“意义空白”,它们构成作品“召唤结构”,召唤读者以“期待视界”去发挥想象力进行再创造。所以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然而我又非常困惑:现在的中学生哪有时间来看书?不看书又怎么谈得上欣赏和品读?而不会欣赏和品读又如何真正学好语文?
  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节的阅览课,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文化文学知识的好机会。然而,真正的阅读应该是独立的阅读,我们采用了自阅式,三百多页的书不要求从头至尾地读,而是鼓励学生随意翻阅,翻到感兴趣的地方,就注目细读,这是一种自我开发式的阅读,当学生在自己的阅读感悟中“思接千载,视通宇宙”时,也就找到了阅读的乐趣所在。
  如何让学生在一学期大约十五节课的周期中,保持持久的阅读热情,安心静心地坐在那里看书,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只追求自阅式,会使阅读面相对狭窄些,而且也少了思辩性,于是,我们想到了合作式的阅读,并从以下两种方式着手:
  1、互荐式阅读(时间安排在每个月的第四个星期)
  所谓互荐式阅读,就是通过同学间的互相推荐,激起阅读其他类作品的兴趣,从而向更广的阅读空间深展。性格的差异,爱好的迥异,环境影响的不同,形成了学生不同的阅读取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专注于一类作品的阅读,长此以往,狭隘的阅读层面会阻碍思维的空间,而交互式阅读就能弥补这种缺陷。
  操作方法:
  ①课前准备:准备好推荐材料,可以是自己认为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是精彩的内容、片段、句子,也可以是某个作家。同时准备好推荐的理由。其实这是一个自我感悟的一个过程。②相互推荐:在课堂中进行互荐,可以通过投影,也可以把资料复印后给同学,朗读材料,并说说推荐的理由。③进行互动:推荐者说好理由后,可让其他同学谈感受,从中获取新的体验。④总结创造:最后老师总结,把有价值的材料印给学生,学生贴在摘记本上,并写上自己的随想。
  “互荐式阅读”实录
  学生1:投影如下一段文字:
  同行是福,雨中有伞,就不应只护了自己的身,却让雨淋湿了旁人的心;头顶有伞,就不该让人与人远离,而应让心与心凝聚,风雨中,伞是开在人们心上的花朵,鲜艳了自己,也芬芳了别人;陌路上,伞是人类的同心圆,圆满了自己,也包容着别人。
  我觉得这段文字给我很大的启迪,为陌生人撑开一把伞,是宽容大度,与陌生人共撑一把伞,是心无邪念,这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态度。虽然简短,但意味深长。你们觉得呢?
  学生2:在写伞,其实在写人的心灵,应该打开心扉,这是一种托物言志,我也喜欢。
  学生3:从语言角度看,很优美,用了比喻,形象生动。
  学生4:感觉像在读一首诗,读一则感人的短信。
  学生1:像这样既优美又有哲理的文字,在《刘庸文集》中到处可见,我推荐大家去读一读。
  学生5:那我也来给大家推荐一本杂志,《读者文摘》,它可是当前世界上最畅销的杂志之一,涉及文化、健康、生态、体育、科学、政府等多个领域,所刊出的文章简明易懂,且富含恒久的价值,能开阔我们的视眼,陶冶身心,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
  (下面不时的传出“哇!”“哇!”的声音,可见把很多同学的阅读欲望激起来了,学生5也是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活动后记:通过这样的互荐式阅读,学生的阅读面变得越来越广,阅读兴趣在推荐和被推荐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学生的摘录本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思想火花”的碰撞也更多了,甚喜。
  2、分类式阅读(每学期安排一次,主要是在下半学期中)
  分类式阅读就是根据不同的爱好,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在同一组中通过合作,从共同爱好的阅读材料中择取一点加以探究,形成独特的见解,提升理性思维,从而能更好地扩展在各方面阅读的深度。如果说交互式阅读关注的是阅读的聚合,那分类式阅读关注的就是阅读的分离。分类式阅读是在交互式阅读的基础上展开的,只有在多个层面、多个领域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阅读视角,也就有了展开研究的基础,从而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感性走向理性。
  操作方法:①通过半个学期的观察,把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分成一组,一组4——6人为宜。②阅读课时,按新分的小组坐,看同一类书,如散文类、小说类、杂文类等。③前30分钟独立阅读,后10分钟为自由交流时间,把各自的心得说出来,每组轮流由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安排四周时间)④整理记录内容,选取一个点,如语言、感情、写法等。⑤根据选择的点,有针对性地阅读、思考、交流,这时,各组可以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可以是与选择点有关的材料,也可以是相关的评论性文章。(安排两周时间)⑥组内成员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以选择的点为角度,各自写出带有研究性质的文章。⑦整合、加工、出成果,由一个负责执笔,根据组内提供的文章,进行整理、润色,完成一篇研究报告,或评论文章,或赏析文章。(6、7安排两周时间)把阅览室当作课堂,从自阅到互荐到分类研究,可使学生从随意到有意到深刻。
  而且从自己的爱好出发,通过“我和你说”,进而获得一种阅读快感,随后再以这种快感进行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许国芳,虞诵南,教师,现居浙江杭州。
其他文献
是谁在那样肝肠寸断的深情呼唤自己的孩子?是谁在那样令人心碎的深情呼喊自己的母亲?是《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里的“妈妈”在那样肝肠寸断的深情呼唤自己的孩子,是《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里的“孩子”那样令人心碎的深情呼喊自己的母亲;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成百上千失去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呼唤,是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成百上千失去亲人的孩子对母亲的深切呼唤。自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众多网友自发创作许多有关地震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用板书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有步骤、有过程地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师生在课堂上最简易、最直观、最固定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板书既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又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为此,精心构思,努力提高教学板书设计艺术水平,体现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多样性,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板书艺术的实效性。    一.丰富学生感知表象,语文板书应讲究直观性  
作文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产物,作文水平的高低体现语文水平的优劣,但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疼,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一.广泛涉猎,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没有足够丰富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文章的。纵观古今中外名家,他们无不是饱览群书,学富五车,并深入现实,体会人生,才有名篇佳作流芳百世。现在,
含有“像”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吗?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正确性而影响学生的表情达意。  比喻中的明喻,确实是用“像”作为比喻的标志,比如说“杨二嫂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图画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个句子里的“像”就是一个比喻句的标志,即比喻词。但是,是不是所有出现“像”字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呢?除开作名词和表示“仿效”等义的“像”字外,仍然答曰:非也!  实际上,我们
按照法兰克福学派那些激进思想家的观点,发达工业社会充满了虚假的需求。比方说父亲节母亲节被商家化为商业需求,而真实的父母对子女细腻而复杂的情感需求就此被遮蔽。其实,如今已成为时髦概念的“图像(读阿)时代”叉何尝不是如此,它似乎意味着我们可资观察的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延伸,意味着换一个角度看待自我,然而其所遮蔽的东西又有谁真正注意呢々《照片》这篇小说,其最大的匠心之处就在于小说的这个名字——因为作者正是通
找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传达读钟求是短篇《给我一个借口》之后的感觉。我可以从很多方面总结这篇小说的好处,但最突出的感觉是舒服、熨帖。一篇小说让你读后不硌生,不勉强,而像是口渴的人喝下一杯凉开水,那感觉是很受用的。  钟求是是个很优秀的作家,钟的优秀不在题材的重大上,不在主题的深远上,而在他有很扎实的小说功夫。很多作家写小说走的是偏锋,或靠题材取胜,或提出什么重大问题,钟求是却非常平易。读钟求是的小说
有时候,我长久地观察那些树   落在上面的鸟越来越少   一些叶子经络突现,像暴露的风霜   在这个深秋,风总是不厌其烦地扇动着   那些晃动的叶子,再没有柔软的身段   周旋于雨露与西风之间   这人世的光景,多半已无悬念   它们只是随风晃动,不着悲喜   这个时候,它们就像一具具倒立的瓷器   数着风声,准备着最后一次绝响   五月   又一场雨后,天空高远   一群鸟忙着飞出,相互鸣叫  
少堂先生自称是我的学生,但其实我一直把他当作我的朋友。近几年来,他在我国中学语文界非常的活跃。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在网上,当然更多的还是在语文老师们的口碑中,他都是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对这个理论知识扎实且很有点儿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后辈朋友,我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今天读了他的新作《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感慨良多,忍不住要为少堂先生喝两句彩。  这位可爱的后辈曾经说:幽默是他的工作态度。我很欣赏
随着电视剧《刘老根》和《马大帅》等东北大剧在全国的热播,着实让不了解东北的中国老百姓,认识了红火火的东北、热辣辣的东北人,还听到了那样一口豪爽爽的“东北腔”,真是过瘾。那么,“东北腔”魅力何在?怎么东北小品亮相《春晚》十几年,依然火爆不减呢?的确值得细品。  被人称作“东北腔”或“东北味儿”的东北话究竟是什么“味儿”?说白了就是东北人(姑且不管褒贬)熟悉的地道的“大chá子味儿”。  查了几本汉语
我要用最快速度完成手中的画作  向右,是淡绿的草地  向左,是半只没画完的奶狗  她楚楚可怜  斜眼望我,她毛绒绒的样子  掐着时间的丰腰  我努力画出她小小的孤独  无助和悲伤  她伸出没画完的胖爪  一次又一次,将我按在画布上  白天闪过脑际:  两只白鹅伫立河边  松涛阵阵,红菊暖人  厚樸翻卷枯黄  双色大丽花待字闺中  松木栈道合影的诗人  最美的,永远是下一张  文成瀑布  它反复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