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前对赛事应做到了解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dx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摄室内自行车比赛我认为最好的位置是主席台左右两边低层看台。站在主席台左侧拍摄目标是冲刺前最后一个弯道,运动员动作摇摆剧烈,弯道会出现队形变化,意外事故也容易在这一赛段发生;主席台右侧便于抓拍终点冲刺,可以捕捉到比赛胜负结果。另外在这两个位置拍摄横向追随的片子能出现很好效果,因为比赛结尾冲刺时车速较快,拍出的影像动感十分强烈。
  我两次前往北京老山自行车赛场,一次带的佳能“大马三”和7D,第二次是“小马四”和EOS 7D。用了三支镜头,500mm 、100-400mm、28-300mm,外加一支1.4倍增距镜。
  男、女争先赛项目预赛和半决赛我采用超慢门拍摄,决赛采用500mm长焦距镜头拍摄运动员最后冲刺的特写。女子凯琳赛有五六名运动员同时上场比赛,最后一个弯道拍摄队形,横向追随拍摄整个车队是比较满意的片子。最激动人心的还是拍摄男子40公里麦迪逊比赛,38名运动员同时上场跑100多圈,整个赛场都有拍摄机会。由于人多速度快、变化多端,拍摄起来还是挺紧张的。我重点选择两名同队队员接力交手瞬间,每个冲刺圈大批运动员一起涌向弯道瞬间,但此时头脑里时刻警惕赛场中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调转镜头抓拍。在大量的拍摄过程中精细地追求主体局部保持清晰。
  快门时间决定影像用途
  我将1/10秒以下的拍摄快门时间称为“超慢门”。经过多次试验,我曾经使用独脚架持EOS 7D相机搭配EF 800mm f/5.6L IS USM镜头,1/3秒拍摄200千米/小时的F1赛艇。具备这样的“超慢门”拍摄能力,我在采用28-300mm镜头手持拍摄60千米/小时的自行车赛感觉非常从容。由于快门时间较慢,产生的动感相当强烈,具有视觉冲击力。
  从1/60秒至1/20秒之间,是我拍摄强烈动感影像的快门区间。有时候感觉在同一地点采用1/60秒、1/50秒和1/40秒拍摄效果差不多,但是画面会比发新闻稿的影像动感更加强烈。这组快门拍摄的影像,主体比较清楚,能显示主体轮廓结构,但是由于快门时间相对较慢,产生的动感相当强烈,拍摄成功率在70%左右。
  按照我的拍摄体会,发新闻稿影像以中焦段或中长焦段镜头,使用1/200秒的快门时间开拍,稳定拍好几幅以后可以降低快门时间至1/160秒、1/125秒、1/100秒试拍,最低可降到1/80秒分别拍摄几幅。这一快门区间是我经常采用发新闻稿拍摄区域。总之,要以能够拍摄出锐度好、主体非常清晰、背景具有一定动感的优质影像,可以保证报纸、杂志和网络使用为基准 。
  如何保证1点清晰
  在表达操作超慢门拍摄技巧时,我不是按拍摄的“张数”来评价拍摄结果,而是用拍了几个“镜头”这个词汇来检验拍摄成果。所以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我就不会仅仅去确定哪一幅影像拍得好与不好,而是追求在一个“镜头”里面所拍摄的一组影像当中,不断追求、接近和对比最理想、最精致、最精彩的那一幅“作品”能否出现。在大量拍摄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比较而言更能达到使自己感觉较理想状态的“作品”。
  在一般的拍摄过程中间我把大部分人的焦点追踪操作方法比作“扫射目标”,这样的做法在采用超慢门追随高速动体移动拍摄过程中焦点的位置容易呈现“焦点漂移”状态,当然容易出现“发虚”的片子;而我所运用的精确焦点控制,可以比作狙击手准确追随目标的“特定瞄准部位”,就是说不管你移动速度有多快,我镜头里面的调焦点——即“红色调焦框”始终“精确同步”对准一个具体“点”的部位,比如说自行车运动员的脸部或者头盔部分。在高速动体追随的过程中,用扫射方法子弹射出去是一个“面”发散的,而狙击手在单发的过程中始终瞄准确定目标的一个“点”位,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这就是我经常强调的在高速动体摄影中,“节奏”的把控和精确“同步”的动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试想一下,以1/3秒快门时间拍摄60公里车速的运动员,如果不将调焦点始终精确地对准自行车运动员头盔的部分,怎么可能出现“主视点”运动员的脸部、头部相对清晰的影像呢?
  还有需要说明的是,每当我在操作这种超慢门动作的时候,一律采用单幅拍摄而不用连拍设置,我的感觉连拍的“机震”会影响到超慢门的运用,单发拍摄的“节奏感”和“同步动作”尤为重要,这是必须经过多次耐心练习才能够掌握的高难技术动作。
  横向追随拍摄法
  横向追随拍摄的方法,是表现动感影像最常用也是最基础的方法。简单介绍,假设持机位置为零点,与面朝方向横向移动(水平运动)目标形成正负45度的区间为拍摄区间,手持相机,从取景器瞄准目标,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追随移动目标拍摄的方法,就是“横向追随”拍摄法。
  有六个要素以及之间的变量关系非常重要,每一项变化都将决定拍摄效果和影像质量:被摄体移动速度和方向、相机与被摄体距离、采用镜头的焦距、现场光线明暗度、拍摄者想要达到的效果、曝光参数的选择。
  一、移动速度和方向。横向移动追随的难度小,比较容易操作,但是也要注意即便是横向匀速运动的动体,相对持机者而言,也要注意掌握从来的方向45度到对面的90度再到去向的45度动体移动速度相对你身体位置而言的快慢变化,就像人们听到火车鸣笛路过身旁的声音变化一样,由远到近再向远去的感觉,近处声音最大速度最快;来向直线移动的物体拍摄依靠相机镜头的自动调焦能稳定追随,问题不大,但是难度在于目标突然向左右转向的变化;移动物体去向拍摄不易控制焦点和画面,毕竟去向移动不是人们日常视觉习惯的移动方向;斜向拍摄更要注意移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还要了解自己身体移动动作向左方向还是向右方向更为便利;俯视、仰视拍摄高速动体都要不断的专门练习,到用时才能发挥作用;拍摄跳跃的移动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和敏锐的判断能力。
  二、现场光线明暗度。有时候现场不允许打灯,包括闪光灯,那就只有依靠调整ISO指数。可行的光线条件下尽量采用较低的ISO指数以求保证影像锐度和细腻;ISO640一般是我控制影像质量的极限,自己知道超过此数据就会损失影像质量。
  三、相机与被摄体距离。可以通过选择拍摄地点和方位确定。超广角镜头14mm拍摄距离仅为一两米,长焦600mm镜头拍摄距离达到五、六十米甚至更远。常用镜头70-200mm的拍摄距离大约在8米至15米之间。根据自己手中的器材和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画面效果,决定自己的站位,从而判断自己位置与被摄物体的距离,选择确定镜头焦距和曝光组合。
  四、采用镜头的焦距。这要看拍摄者要的是什么样的画面效果。夸张的、视觉冲击力强烈的,采用超广角镜头;常规稳定的、发新闻稿件的采用70-200mm比较合适;压缩透视感明显的采用300mm以上的长焦距镜头。
  五、拍摄者想要达到的效果。这个比较难用语言文字表达,随着个人的经验和目的有所不同。我的体会是发新闻稿,主体绝对清晰,背景略微有动感比较好;创意影像那就要看拍摄者自己的操作手法、基本功能力表现程度和“老天爷”给的运气了。
  六、曝光参数的选择。拍摄者真正的功力就表现在这一环节上面。也就是说,拍摄者选择了一组曝光参数,那么你是不是有能力把握这组曝光参数达到你想要的画面效果呢?影友们看到这也许会想,这还不简单吗?不就是曝光吗?再怎么着A/T/P挡也都能解决了。我说的不仅仅是曝光这一层意思,还包含了从几千分之一秒到几分之一秒之间能表现画面变化的程度,作为一名摄影者能否熟练控制它们?是的,现代高科技的产品你怎样调节都能拍出适当的照片来,但是要表达与众不同的“画面”,就要以扎实的技术来完成拍摄者的意图。
  强调一个重要的词汇——节奏。节奏感在高速动体摄影当中异常重要,在这里先提醒一下,有心实践高速动态摄影的同行们请一定记住这个词汇并体会它的奥妙,只有“它”与你同心同德,你才会取得成功!
  再强调另一个重要词汇——同步。表现在三个方面,取景框与移动中的被摄主体同步;焦点位置处于移动中被摄体的合理位置同步;上述两点结合移动中被摄体状态爆发与快门释放时机同步。那么,一个重要的技巧能够保证同步效果的正确实施,请注意横向追随拍摄当快门释放之后相机仍要追随动体行走(或称挥动)一段时间(或称距离),以求得追随效果的准确和稳定。
其他文献
王亚彬画面—这样的作品我们一定更愿意用“画面”这个词,它的的依托是微型波拉照片,原本迅速把握对象特质的,有一些是顺延,更多的是引发甚至转换,却偏偏能够唤起若干联想,既关乎摄影,也关乎绘画。东西方的美术传统也自在自为、津津有味地蔓延开来。  这个时代有与王亚彬这样的方式追求相近的摄影家,比如荷兰摄影家温迪·埃瓦尔德(Wendy Ewald)和杰尔蒂恩·范·安嫩(Annen),他们的《杰尔蒂恩的肖像》
期刊
中=中国摄影 卢=卢彦鹏  中:为什么会和你的夫人饶凌华以影与画的方式来创作《石头的记忆》?这样的影画结合对你们两人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卢: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我夫人的一卷(47cm×3000cm)的纸本素描《石头的记忆》。记得里面有一部分是关于婴儿孕育过程的作品:“画面是有一个婴儿,在石头里,婴儿的脐带连接着另一个小石头”(见《拖着石头的婴孩》No1、 No2)!有趣的是当时她怀孕了,而这个作品是
期刊
原久路(Hara Hisaji)196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86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专攻造型学。1993年,原久路移民美国,曾担任美国科学技术网摄影指导,并在纽约NHK担任希拉里·克林顿的独家摄像,担任多部纪录片、电视节目的摄影和导演。2001年回到日本后,原久路开始了独立摄影师和摄像师的生活。  在日本,他找到一座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年)的建筑物,这座使用到昭和40年(1966
期刊
中=中国摄影  傅=傅为新  中:这组《山水之名》,最初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傅:应该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一开始是想把传统山水和盆景艺术通过摄影的方式进行结合再现,后来感觉这种做法不够深刻,于是想到现代元素的置入,这个构思形成以后,很快想到一些社会性的话题。  中:最初是先有那些背景的素材照片吗?那些是拍摄于什么地方?  傅:平时出去野外,我们常会对一些自然形成的肌理构成发生兴趣。比如岩石经过自
期刊
将东南西北和上下左右所有的景物全部容纳到一个画面之中,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数码影像给了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利用接片软件可以轻松制作出俗称“小行星”的360°×180°全景影像。我从前使用16mm的广角镜头进行前期拍摄,但是为了拼接出“小行星”,每次最少需要拍摄30多幅素材。由于在整个拍摄过长中花费拍摄时间较长,前后光线变化太大,所以容易导致拍摄失败。自从有了鱼眼镜头后,“小行星”的拍摄就简单
期刊
扬州,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它幽邃迷人、风景如画,精致且曼妙。4月14日至16日,第二届“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光影周”活动在扬州市江都区成功举办。活动期间,著名摄影家石广智、梁达明分别带来了《多重曝光》、《风光创作》讲座,《中国摄影》杂志社资深编辑郑浓则讲述了《准备在拍摄之先》,三个不同类型的讲座得到了影友们的广泛好评。活动中,石广智、梁达明和郑浓老师还带领影友们进行了采风创作:大桥镇、
期刊
中=中国摄影 杜=杜艳芳  中:你在中央美术学院的专业和摄影有关吗?为什么会将绘画和摄影结合起来做这样一组作品?  杜:我是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毕业的。我在白杜谣度过的儿时时光很美好,留下很深刻的回忆。家乡的一草一木,儿时的一举一动一直萦绕在我心间,让我在繁华而冰冷的城市里奋斗时感到心灵的温暖。进入摄影系以来一直想把这种情感以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可是照相机这种机械记录的客观性,决定了它不能呈现我脑中
期刊
中=中国摄影  李=李克君  中:你为什么采用“大头娃娃”这种方式处理影像?  李:在中国,拍农村题材的人很多,他们多年来以不同的摄影理念和不同的摄影语言关注着乡村,关注着农民,但拍来拍去,已经渐渐形成了一定的固有的拍摄模式,鲜有新意。为了寻求新的表达方式,本人决定用PS的“造相”的方法来改变画面,试图给人带来一种新的视觉刺激。具体操作方法,便是放大画面里人物的头部,以传统年画风格的形式进行表现,
期刊
拿到《非洲的一扇窗:埃塞俄比亚肖像集》(A Window on Africa—Ethiopian Portraits)的时候,正好本刊编辑李欣先生从非洲出差回来。这两年他常带创作团行走非洲大地,已经成为编辑部的“非洲通”.请他过目,老兄眼光果然厉害,一语中的:更像是早期西方拍摄的非洲人类学影像的现代版,照片中有很多的想象成分,使用了类型学的拍摄方式和编辑方式,虽然在摄影史上谈不上创新,但现在中国摄
期刊
中=中国摄影  黄=黄磊  中:为什么将这一组静物命名为“一天:照片和画笔”?  黄:这一组作品用摄影、绘画的两种方式结合完成。“一天:照片和画笔”是那次展览的主题,由策展人张离策划命名。  中:从动物园系列开始,你就一直在尝试将自己拍摄的黑白照片着色,直到这组静物,这样的做法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  黄:我一直拍摄黑白胶片,黑白摄影是用光造型,胶片有特殊的气息和质感。有时候感觉一些黑白照片其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