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青年教师要上《鲸》这篇课文的观摩课,课备好以后,让我去听他试讲。我应邀而去。
第一次试讲时,这位老师用了十多分钟让学生替鲨鱼说说不让鲸参加鱼类运动会的原因——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写话、说话。下课以后,我请这位老师谈谈他对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这位老师告诉我:“《鲸》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因为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又是第一课时,所以,我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初步学习,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鲸的有关科学知识。”
听他这么一讲,我就明白了他为什么要创设这样的情景说话、写话了。因为他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科普类课文第一課时这样的处理与定位,在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通病——本位缺失,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看起来这位老师也考虑了让学生写话、说话,也在思考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但老师训练的指向是让学生了解“鲸不是鱼”这一科学知识,而不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于是我向他指出了本节课的问题之所在: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了。通过交流,这位老师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并进行了第二次试讲。第二次的教学流程大体是这样的:
一、揭题导入
1.板书大大的一个“鲸”字。学生读课题,教师强调读音。
2.质疑:看了老师写的这个大大的“鲸”,你猜想到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
1.听写五个词语:哺乳、肺、胎生、滤出来、上颚。
2.用上上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两句话。
三、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小标题。
四、检查反馈
1.学生读一个自然段,师生交流反馈,修改一个小标题。
2.把课文后面四个自然段的小标题进行归纳、提升,概括出“生活习性”这一小标题。(这样就理出了课文的结构,从四个方面写鲸,分别是:体形巨大、演变过程、种类繁多、生活习性。)
3.根据小标题,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复习说明文的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六、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学,并看看第一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章中作标注。
2.师生交流,说说第一自然段的四句话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按照学生交流的顺序,随机出示相关句子,师生品悟,并随机出示鲸的图片,加深理解。)
3.假如你现在就是一头鲸,你能不能用自我介绍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介绍自己的体形巨大这一特点呢?(学生用自述的方式,转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应该说,第二次试讲的课,完成了从“常识课”到“语文课”的回归。但,如果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语言习得的角度去审视这节课,“语文味”还不够浓。比如,教学第三环节“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小标题”,我们觉得这样的设计缺乏操作性。因为概括课文小标题是一项比较高的语文能力,学生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常常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对这个环节进行了细化:课前预习的时候,让学生先试着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段意。上课时,老师明确提出:根据预习时写的段意,把段意中最重要的词语提取出来,试着归纳课文的小标题。
改动最大的是第六个环节。我们舍弃了让“学生用自述的方式,转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这一要求,把它改为:请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用上基本的说明方法写一段话,说明鸵鸟体形庞大的特点,并当场点评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鸵鸟的图片和知识。
之所以对这一环节进行如此大的改动,我认为:一“用自述的方式,转述第一自然段”与教学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对巩固学生掌握说明方法没有语言习得上的帮助;二这个单元导语的下方,编者安排的巨大插图就是鸵鸟在沙漠中行走的情景,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在反复研读教材中深深体悟到编者的匠心,鲸是动物中最大的,鸵鸟却是鸟类中最大的这不正是训练学生运用说明方法仿写的最好的材料吗?这一材料不仅仿写一段,而且可以整篇仿写。这样一来,一边教学《鲸》一边仿写。等课上完了,学生习作《鸵鸟》不就诞生了吗?
第三次面向全校教师的观摩课特别成功,大家都说“这样的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朴实、真实、扎实。”回过头来细细想想,深感《鲸》这节课的教学让我们走过了“语文味”越磨越浓的历程。
(作者单位:大竹县周家镇中心小学)
第一次试讲时,这位老师用了十多分钟让学生替鲨鱼说说不让鲸参加鱼类运动会的原因——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然后再让学生练习写话、说话。下课以后,我请这位老师谈谈他对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这位老师告诉我:“《鲸》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因为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又是第一课时,所以,我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初步学习,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鲸的有关科学知识。”
听他这么一讲,我就明白了他为什么要创设这样的情景说话、写话了。因为他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
科普类课文第一課时这样的处理与定位,在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通病——本位缺失,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看起来这位老师也考虑了让学生写话、说话,也在思考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但老师训练的指向是让学生了解“鲸不是鱼”这一科学知识,而不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于是我向他指出了本节课的问题之所在: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了。通过交流,这位老师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并进行了第二次试讲。第二次的教学流程大体是这样的:
一、揭题导入
1.板书大大的一个“鲸”字。学生读课题,教师强调读音。
2.质疑:看了老师写的这个大大的“鲸”,你猜想到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
1.听写五个词语:哺乳、肺、胎生、滤出来、上颚。
2.用上上面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两句话。
三、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小标题。
四、检查反馈
1.学生读一个自然段,师生交流反馈,修改一个小标题。
2.把课文后面四个自然段的小标题进行归纳、提升,概括出“生活习性”这一小标题。(这样就理出了课文的结构,从四个方面写鲸,分别是:体形巨大、演变过程、种类繁多、生活习性。)
3.根据小标题,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复习说明文的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
六、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学,并看看第一自然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章中作标注。
2.师生交流,说说第一自然段的四句话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按照学生交流的顺序,随机出示相关句子,师生品悟,并随机出示鲸的图片,加深理解。)
3.假如你现在就是一头鲸,你能不能用自我介绍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介绍自己的体形巨大这一特点呢?(学生用自述的方式,转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应该说,第二次试讲的课,完成了从“常识课”到“语文课”的回归。但,如果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语言习得的角度去审视这节课,“语文味”还不够浓。比如,教学第三环节“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小标题”,我们觉得这样的设计缺乏操作性。因为概括课文小标题是一项比较高的语文能力,学生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常常会感觉到无从下手。所以,我们对这个环节进行了细化:课前预习的时候,让学生先试着概括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段意。上课时,老师明确提出:根据预习时写的段意,把段意中最重要的词语提取出来,试着归纳课文的小标题。
改动最大的是第六个环节。我们舍弃了让“学生用自述的方式,转述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这一要求,把它改为:请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用上基本的说明方法写一段话,说明鸵鸟体形庞大的特点,并当场点评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鸵鸟的图片和知识。
之所以对这一环节进行如此大的改动,我认为:一“用自述的方式,转述第一自然段”与教学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对巩固学生掌握说明方法没有语言习得上的帮助;二这个单元导语的下方,编者安排的巨大插图就是鸵鸟在沙漠中行走的情景,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我们在反复研读教材中深深体悟到编者的匠心,鲸是动物中最大的,鸵鸟却是鸟类中最大的这不正是训练学生运用说明方法仿写的最好的材料吗?这一材料不仅仿写一段,而且可以整篇仿写。这样一来,一边教学《鲸》一边仿写。等课上完了,学生习作《鸵鸟》不就诞生了吗?
第三次面向全校教师的观摩课特别成功,大家都说“这样的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朴实、真实、扎实。”回过头来细细想想,深感《鲸》这节课的教学让我们走过了“语文味”越磨越浓的历程。
(作者单位:大竹县周家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