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开展模块化教学活动以及个性化教学活动、层次化教学活动,无疑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让学生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高效。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在对于一些现代作品进行欣赏时则更加困难。学生无法透过表象看内在,其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更长时间的磨合。在本文中将针对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的相关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审美评价;有效策略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有三个功能认知、教育、审美,如此可见审美的重要性。美术画作可以去展示出更多和社会思想、时代精神、伦理道德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辩证性的看待美术作品背后的内容。欣赏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手段,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美好的审美趣味,通过感知艺术形式以及获得审美体验来完成欣赏教学的各种实践任务,从审美的角度来评价美术作品本身。因此,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和审美评价合作有密切的关系。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需要建立在实践价值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反映出价值观念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价值不等同于评价,可以互相对立,也可以和谐统一。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要共同尊重客观差异,选择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进而确定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评价标准,使其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二)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美术作品的现实价值。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的社会功利性,有一定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现实意识,使其明确利害关系。与此同时,审美价值的判断受到认知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在开展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和学生之间虽然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距,可能会影响审美判断以及审美评价。但是,教师更要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审美价值判断的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尺度。
(三)审美评价的主客观统一性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以及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具有主观和客观的科学统一的特征,学生个人的视野和认知经验决定了其评价活动的主观性。这些主观性可能难以统一,造成评价的多元化。此时,教师在讲解美术作品时应对于自己的判断进行理性分析,同时也需要理清审美成分和非审美成分,从而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评价以及感受。教师的观点和审美评价并不是最终的评价,以及最权威的评价。师生共同开展欣赏活动可以让个人的评价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对比。反复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评价的习惯,从而达到美术欣赏活动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评价作品内容和形式,提高欣赏教学水平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以及审美评价活动要言之有物。美术教师要将其寄托在现实作品的基础上,从而开展评价活动。在此过程中注重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赏析工作才能真正的提高欣赏教学的效率和水平。任何美术作品其表现的内容以及形式都会存在差异。例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各有千秋,其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内容都存在着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内容,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心理感受。美术教师在开展欣赏活动时要对于作品的内容以及所要展现出来的美术风格进行着重介绍。可以让学生结合以往的欣赏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状况来进行更加高效的鉴赏活动。理解绘画作品本身的多重性内容,分清主次关系,使得自身的感知活动和审美评价活动可以有的放矢。内容设置要有所创新,突出审美评价教学的相关特征,注重学生的个人评价,让学生对于具体的美术作品来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师生应开展更多的对话和交流,让学生参与到美术作品内容选择以及教学形式创新的过程中来。
(二)注重形式美感培养,提高美术欣赏深度
美术属于视觉造型艺术。学生在接触美术的过程中首先要接触审美形式,并且对于各种艺术表达的因素要了如指掌,如具体的线条、色彩,美术作品的肌理还有质感,学生都要有所了解。同时面对一些美好的自然事物也要进行触摸,如巍峨的高山,弯曲流转的溪流,争奇斗艳的花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学生通过这些形式美的感受从而会对于美术欣赏作品,以及自然美、艺术美有整体的感知。学生在进行形式美感探究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提高美术欣赏的深度,熟练运用教师所教授的各种鉴赏技巧和表达方式来进行高效的探究活动。这些审美形式和目标并不一定,从一开始都可以称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需要经过教师耐心的引导和高效的讲解,才能成为啟发学生审美感知的钥匙。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以及审美教育的整体效率。
(三)注重语言优化,提高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针对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将会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会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和形象。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则学生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也会相对降低。教师在对作品的结构以及内容进行评价和阐释的时候语言应有条理性,但是不应有较强的指令性,而是应当注重设置疑问,让学生可以对于其美术风格以及表达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师应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从文学性、唯美性、技能性等各个角度来全面客观地评价美术作品。最后再由教师来进行最终性的评估和总结,从而使得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可以得到更加高效地培养,自身的积极性也会得到高效调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的欣赏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教学活动,美术教师充分的发挥了教育功能以及审美功能,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审美素养培养的核心需求来提出美术欣赏教学的目标和侧重点。在各个阶段教师都进行一些审美评价活动,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接下来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美术教师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参与度、审美感知水平来进行实践探索,同时进行更加高效的教学评价,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人美版教材中的美术作品进行多维评价和审美评价,从而达到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唐广莉
[2]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探析[J],林宜宏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一中学校)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审美评价;有效策略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主要有三个功能认知、教育、审美,如此可见审美的重要性。美术画作可以去展示出更多和社会思想、时代精神、伦理道德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辩证性的看待美术作品背后的内容。欣赏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手段,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健康美好的审美趣味,通过感知艺术形式以及获得审美体验来完成欣赏教学的各种实践任务,从审美的角度来评价美术作品本身。因此,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和审美评价合作有密切的关系。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需要建立在实践价值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反映出价值观念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价值不等同于评价,可以互相对立,也可以和谐统一。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要共同尊重客观差异,选择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进而确定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评价标准,使其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二)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美术作品的现实价值。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的社会功利性,有一定的认知,培养学生的现实意识,使其明确利害关系。与此同时,审美价值的判断受到认知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在开展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时教师和学生之间虽然存在着知识和经验的差距,可能会影响审美判断以及审美评价。但是,教师更要发挥其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审美价值判断的标准,形成正确的价值尺度。
(三)审美评价的主客观统一性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以及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具有主观和客观的科学统一的特征,学生个人的视野和认知经验决定了其评价活动的主观性。这些主观性可能难以统一,造成评价的多元化。此时,教师在讲解美术作品时应对于自己的判断进行理性分析,同时也需要理清审美成分和非审美成分,从而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他人的评价以及感受。教师的观点和审美评价并不是最终的评价,以及最权威的评价。师生共同开展欣赏活动可以让个人的评价和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对比。反复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评价的习惯,从而达到美术欣赏活动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二、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评价作品内容和形式,提高欣赏教学水平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以及审美评价活动要言之有物。美术教师要将其寄托在现实作品的基础上,从而开展评价活动。在此过程中注重评价内容和形式的赏析工作才能真正的提高欣赏教学的效率和水平。任何美术作品其表现的内容以及形式都会存在差异。例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各有千秋,其构图、人物、造型、透视等内容都存在着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内容,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心理感受。美术教师在开展欣赏活动时要对于作品的内容以及所要展现出来的美术风格进行着重介绍。可以让学生结合以往的欣赏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状况来进行更加高效的鉴赏活动。理解绘画作品本身的多重性内容,分清主次关系,使得自身的感知活动和审美评价活动可以有的放矢。内容设置要有所创新,突出审美评价教学的相关特征,注重学生的个人评价,让学生对于具体的美术作品来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师生应开展更多的对话和交流,让学生参与到美术作品内容选择以及教学形式创新的过程中来。
(二)注重形式美感培养,提高美术欣赏深度
美术属于视觉造型艺术。学生在接触美术的过程中首先要接触审美形式,并且对于各种艺术表达的因素要了如指掌,如具体的线条、色彩,美术作品的肌理还有质感,学生都要有所了解。同时面对一些美好的自然事物也要进行触摸,如巍峨的高山,弯曲流转的溪流,争奇斗艳的花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学生通过这些形式美的感受从而会对于美术欣赏作品,以及自然美、艺术美有整体的感知。学生在进行形式美感探究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提高美术欣赏的深度,熟练运用教师所教授的各种鉴赏技巧和表达方式来进行高效的探究活动。这些审美形式和目标并不一定,从一开始都可以称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需要经过教师耐心的引导和高效的讲解,才能成为啟发学生审美感知的钥匙。这样才能提高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以及审美教育的整体效率。
(三)注重语言优化,提高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针对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将会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会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和形象。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则学生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也会相对降低。教师在对作品的结构以及内容进行评价和阐释的时候语言应有条理性,但是不应有较强的指令性,而是应当注重设置疑问,让学生可以对于其美术风格以及表达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师应用自己的语言让学生从文学性、唯美性、技能性等各个角度来全面客观地评价美术作品。最后再由教师来进行最终性的评估和总结,从而使得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可以得到更加高效地培养,自身的积极性也会得到高效调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的欣赏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教学活动,美术教师充分的发挥了教育功能以及审美功能,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审美素养培养的核心需求来提出美术欣赏教学的目标和侧重点。在各个阶段教师都进行一些审美评价活动,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在接下来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美术教师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参与度、审美感知水平来进行实践探索,同时进行更加高效的教学评价,构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于人美版教材中的美术作品进行多维评价和审美评价,从而达到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唐广莉
[2]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探析[J],林宜宏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