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诗意栖居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tobac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教学中的大气度大智慧,它来源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来源于对祖国、对教育、对学生真诚的爱,来源于教师诗意的解读与精湛的教学艺术,来源于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的认识。诗意语文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是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统一。
  关键词:底蕴 诗意 栖居
  荷尔德林这样写道:“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语文教学活动同样充满劳绩,那么,语文课堂中的师生是否也能诗意栖居呢?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进行了实践探索,得出结论:语文课堂,可以诗意栖居。因为只要心中埋下诗意的种子,生活和课堂就不再平淡而枯燥,而会变得诗意盎然。
  一、固本清源—诗意底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意课堂生成之本源便是教师深厚的诗意底蕴。而教师的底蕴又是阅读堆积起来的。薛法根老师说“语文课需要简单,需要深刻的简单,需要老师有深刻的底蕴,老师千万不要把简单的搞复杂,但同时老师也要付出自己的教学智慧。没有广博的阅读,没有底蕴来吸引學生,是不行的。老师的语言缺少思想,缺少个性,也吸引不了学生。”(周成平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
  当然,读书首先是为己。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夫子认为,古时君子读书是为了自己修身心、充实自己的精神能量,为提升、超越自我,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今者亦然。
  其次,读书贵在坚持—天天读书。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今人又说: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二日不读书,则言乏味;三日不读书,则目可憎。我们胸中装着的不是诗书就是尘俗,诗书多,则书卷气强;尘俗多,则市侩气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间能多点书卷气、多点诗意,关键在于天天积累,日日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更要博览群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懂得教学的常识,深知本学科的渊源,更应博览群书,不断探索自我。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地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又说“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个通古博今、知外晓内的老师,无疑是充满无限的诗意与魅力的。窦桂梅老师说:“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宽广敏锐的心灵,而拥有了宽广敏锐的心灵,我们才能常常感动,常常饱含进取的激情。”
  作为语文教师,心中还必须拥有诗意的情感:爱祖国、爱教育、爱学生,这样便会有不懈的内驱动力,时刻“以天下事为己任”,以教育为己任,钟情祖国语言文字,触摸民族历史与文化,传承兴国热忱。窦桂梅老师曾说:“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有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周成平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用爱、智慧和诗意之火点燃他们理想的明灯。只有本固源清,学生才能真正地诗意栖居。
  二、对话文本—诗意解读
  读书给了人思想,那么,一个成熟的语文老师不仅要有自己的思想,更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娴熟的方法。这个技术和方法的关键便是细读文本。王崧舟老师说:“什么是文本细读?我觉得,文本细读首先是一种方法,一种技术。诗意语文从来不回避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王崧舟《诗意语文》)细读文本就是一种技术,一种有思想引领和灌注的技术。
  首先,细读言语。在“细读文本”的语境中,言语是本体、是存在的家,言语性是诗意生命的本质属性、固有属性。因此,细读文本钻研的不是剥离了语言的内容,而是言语本身。细读言语就是朱光潜先生的“慢慢走,欣赏啊。”—不急不躁、不温不火,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就是王尧先生的:“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在文本中出生入死,我们的精神、灵魂就会脱胎换骨;就是南帆先生的:“沉入词句”—细读到最小的意义单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咀嚼,要气定神闲、平和从容,要全身心地投入。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方法,层层剖解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发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
  其次,将文本返回到原初状态。老师在研读文本之前,不仅要细读作为教材的“文本”,更要细读作为文本的“文本”。因为作为教材的“文本”是流,作为文本的“文本”才是源。正本清源,培根固本是诗意栖居的关键,能倾听文本细处发出的声响,倾听灵魂深处的诉说,能于空白处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空谷之响、韵外之旨。把文本读“厚”,把文本教“薄”。只有平时对文本研读的“厚积”,才能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薄发”。在细读文本时,不仅要消化吸收、整理批判他人对文本细读的种种观点与见解,更要关注珍视、归纳梳理自己的独特感悟和发现。二者兼容包并,相辅相成,才能更有利于教学。可以姿态多元细读,可以是作者崇拜、文本崇拜、读者崇拜,也可以是多种崇拜的和平共处。总而言之,就是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地运用文本,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文本。
  如李森祥的《台阶》,感悟:父亲就是我自己,用一生的心血来筑自己理想中的台阶。(1)确立目标:“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2)埋头苦干:捡砖捡瓦捡屋基卵石为理想竭力攒物,没日没夜地种田砍柴塞角票编草鞋为高台阶尽力攒钱。在为理想而辛勤劳作的过程中,父亲的内心也许也曾有过波澜,但那种强烈的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信念使行动更加坚定。“父亲坐在绿阴里,……父亲头上飘来飘去。”父亲的目光是何等的专注坚毅?(3)理想实现:激动而喜悦,继而是不知所措、失落。父亲为理想拼搏的一生犹如一面镜子也映照出自己:我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定目标、奋斗、实现理想、失落。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父亲的结局让我找到了答案:人生在于不停追求。不能只顾眼前,立足现实的物质的名誉功利之中,应高瞻远瞩,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拥有崇高的精神追求。这份自然阅读的真实体验,让我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在教学中便能以这份独特的感悟与同样作为读者的学生搭建交流平台。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细读文本时体验、感悟的深度、角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问题预设和生成的质量,而这种体验和感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教师只有忘却自我先“披文以入情”,才能“情动而辞发”。教师自己要静心,要钻进去,深下去,积蓄内力,然后才有可能激情饱满地、诗意盎然地引领学生亲近课文,才能进入真正的诗意课堂。徐斌老师说:“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三、课堂生成—诗意栖居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任何精辟的见解,深厚的情感,缺乏驾驭语言的能力和技巧,都无法打动人。语文教材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有丰富的意蕴,如果教师的语言苦涩干瘪,就不可能传达文学作品的神韵,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艺术王国,更不可能打动处于青春期、乐于接受形象思维的青年学子的心。因此,教学的艺术可以说就是语言的艺术,教学的艺术家必定是语言的艺术家。课堂上如何与实现与学生的共同诗意栖居呢?
  1.诗意导入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医学院儿童心理学家布鲁克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语言对儿童的学习极富意义。教师的语言如果单调呆板,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可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不亲师,安能信其道?所以,一堂出色的语文课必然少不了引人入胜的诗意导入。
  如《散步》这样导入:晚风拂面,挽着先生的胳臂,牵着女儿的小手,漫步盐河边,看拂堤杨柳,尽享温馨;荷香四溢,与好友散步在涟漪湖畔,听北堤松涛,烦恼尽消;偶尔搂着妈妈,拥着爸爸在饭后走走,只觉得是一种幸福守候。散步的感觉真好。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随作家莫怀戚一家去南方的田野《散步》,感受他们浓浓的亲情。
  诗意的导语似磁石与电火,又如交响乐中摄人心魂的序曲,不仅能把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更能给学生以人生启迪,一下子进入诗意的领地。
  2.诗意品读
  语文是极富诗意、很有魅力的,教材中大多是典范的美文,它们景怡人、境邃远、情深切。而文字只有在朗读时才能体现它抑扬顿挫、起伏有致的立体美;也只有当人们用声音去吟诵、喚醒它们,用诵读人的“心”去触摸它们时,它又会散发生命的热度。
  首先,教师能够声情并茂诗意范读。著名教育家商友敬老先生也说:“朗读文章—这是语文老师最见功底也最显才情的事。读得好,文章就成了老师‘自己的’了。学生就能把老师看出是作者,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大秘诀。”通过教师的诗意与激情范读课文,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耳濡目染之实,从而使心灵受到熏陶。
  如《变色龙》里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如若讲解就枯燥乏味,老师尽力揣摩以演读的方式再现了主人公媚态的丑恶嘴脸,引起学生哄笑,但笑声中似乎多了更多的思索,对“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似乎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其次,学生应在课堂上读起来。于漪老师说:“朗读是使学生从正确的语音、声调、节奏方面对作品的内容直接受到感染,引起学生共鸣的一种手段。这种美读,能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从而入情、入境、会心。”(《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联系生活式的再创造。字里行间的丰富蕴涵,有时不可言传,只有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才可溢于言表,令人心领神会,获得精神的愉悦。学生在朗读活动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诗意栖居。
  读出个性。于漪老师说过:“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它的第一要义是自主,是全身心的投入。没有读者的自主,文的精魂,文的语言的生命力,进不了读者的心田。”学生只有在自由灵活的诵读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在独立开阔的自我天地中,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叶圣陶先生说:“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
  如《紫藤萝瀑布》的四五两节“‘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课堂上大部分同学都将这两段的语气语调读成一样,都将“开花”重读,有一个学生很不解地站起发问:“老师,我觉得这两段的语气语调不应该一样。因为第三段写它们‘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表现了紫藤萝花那种争奇斗艳的欢快活泼,争先恐后开花的旺盛生命力,所以我觉得应该这样读:‘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所有学生豁然开朗。
  学生的朗读和发言就像一片片小小的花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轻轻飘落,点缀在课文教学的绿草地上,构成了诗意美好的教学风景。
  读出情理。语文新《课标》提出阅读时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师应引导并组织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领略文本中语言的精妙、传神。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在抑扬顿挫的吟咏中,精湛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可以潜移默化为学生的语言素质。
  如读《故乡》的第二段“时候既然是深冬,……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作者通过“阴晦”“萧索”等书面语言勾勒了一幅阴沉昏暗、荒凉冷落、了无生气的画面,给人无限压抑之感,如何将学生与作品沟通顺畅呢?将此段变换成一句同学们异常熟悉的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并将此改为“天苍苍,村荒荒,风进船舱人悲凉”,这样一来,学生便点头、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著名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也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本,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给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3.诗意点评
  诗意语文课,诗意地生命对话。教师应善于倾听理解学生的发言,能够抚慰他们敏感纯净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赏识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并与他们交融真情。
  如《都市精灵》当学生诗意品读一至四节时,评曰:鸟是天堂撒下的花籽,流浪的鸟儿会让任何一棵树享有新娘的光荣;品第八节时,评曰:这是人与鸟的美丽约会。红嘴鸥不远万里,由西伯利亚飞到昆明,只为约会而来,没有杀戮,没有掠夺。(羡慕之情)品第九节时,评曰:《圣经》记载:上帝见鸟儿在天空飞翔很美,就说:让鸟儿也到人间去吧。从此,人间就飞翔着各种各样的鸟儿,它们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信赖可以创造奇迹。
  品完和谐画面,则顺势小结:作者的妙笔让我们顿入和谐深处,沉醉不知归路。
  4.诗意收束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内涵极为丰富,无论写社会、写人物、还是写景物,无不倾注了作者的爱与憎,好与恶。而这些材料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起很大的作用。语文教师是育人的人,他必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充实、伸展与升华。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带着诗意进课堂,也将带着诗意的思索离开课堂。
  在《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结语中,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在地球上。”而现在,你我却伸出双手,甘愿被庸俗拷牢,被物欲羁绊,心被空虚无为一点点沙化,情被浮躁近利一丝丝侵蚀。柏拉图说:“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应该用其中的一块去换取水仙花,在物质富裕时,千万亏待自己的精神。”同学们,来一次深呼吸,让浮躁沉淀,让我们心底保持一份纯正的追求,在喧嚣中营造一份诗意,一份高贵。
  冯友兰先生在书写下张载的四句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又加了一句:“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是的,师生共同詩意栖居语文课堂,或许犹如彼岸花,虽不能每课都实现,我依然终身向往之,践行之。
  参考文献:
  [1]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 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版。
  [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周成平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课堂魅力经典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 王崧舟《诗意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散文阅读一直是很多学生的学习短板,加上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到位,延续传统式教学模式或使用的教学方式不合理,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与学习水平的有效提升。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学生散文阅读能力薄弱的原因进行重点研究,结合散文精细化教学理念,创新、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丰富学习内容,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进行散文阅读练习,调动学生的
摘 要: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精神。高中生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所以他们需要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在高中的历史教材中,处处蕴含着家国情怀,这是对高中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最好途径,所以,高中教师要注重历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让他们为自己的民族感到骄傲和自豪。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进行了论述,分析了
摘 要:本文通过三个教学案例,分别从“逐层分解,搭设桥梁”“把握学情,适时引导”“遵循规律,重在运用”三个方面思考了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生学习。  关键词:统编教材 助学系统 学情探测 学习活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于统编教材“学本”的特点,教师还要做好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统编教材作为学本的表现在“(其)‘课后练习’的一个特点就是吸纳、融合、加工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特别是课堂提问和实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应该严格践行素质教育理念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教学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在教学手段、措施的选择方面,语文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入手,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确保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本文主要针对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创新措施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变化,我国教育体系也必定要对小学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从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转变为要求人才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综合素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到教学之中,增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 教育渗透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培育人才,我国的教育体系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思辨性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思辨性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思考,进一步对作者进行质疑,更深层次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体会文章的内涵。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注意教学策略,不能本末倒置。以下就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效率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思辨性阅读 教学策
摘 要: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产业不断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积极的学习氛围。“微课”资源是教育现代化、技术化的产物,将其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重大作用。本文简要分析“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 初中语文 运用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将“微课”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突
摘 要:“立学课堂”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立在“学”的正中央,让学生真正地、真实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生命表现为“在场”的积极状态。而不是被动状态。教师应该以主人地位的确立来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以主人权益的行驶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幸福感,以主人活动的体验来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的发展。  关键词:立学课堂 语文教学 实践探索 
摘 要:低年级的写话教学主要是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口头及书面的表达练习,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为进入高阶段的写作打下基础。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写话情况,选择恰当的指导策略,带领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写话活动,适当降低写话的难度,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逐步地引导他们的文字表达从口语转向书面语言,并规范他们的书面用语,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写话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低段
摘 要:口语交际重在生活实践中语用,它与学生的知识、语言和情感储备密不可分的,更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渠道。如何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自由参与交际,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是教师创造性地解读课文、走进生活、接近学生的有益尝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积累,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会障碍重重,兴趣难以激发。情境体验,抓住了生活元素,充分激活学生的视角,从而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