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4年出生的罗嘉今年不过才38岁,但从他的眼神所感受到的全然是一种安静与淡然。
绘画之于罗嘉不只是一个职业或者爱好,不只是表达自我,而是一种修行。
罗嘉的工作室在成都幸福梅林片区,在成都东边的这片区域与城市的距离恰到好处,在喧嚣与宁静的边缘。工作室里堆满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多以水墨形式呈现。对于为何选择生宣水墨这样的材料和形式表达,罗嘉说:“水墨不过是一种样本、一种精神载具。它承载了农耕时代的人内观与自省的精神,提示我们审度文明走向时的其它可能性。”
谈及与绘画之缘,罗嘉告诉记者,儿童时期的他因父母要上班,常常是一个人在家,性格有些自闭,把家里所有的墙都画满了画。又因舅舅是苏葆桢的弟子,在他的鼓励下,8岁开始习画,12岁起接受系统专业美术基础教育和画种师承。1991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所以在罗嘉早期的画中可以看到苏葆桢、罗维忠、黄原的影子。
“刚接触到新水墨的时候感到很兴奋。大学时期的画画很亡命,很敢去做。在向当代水墨转换的过程中冯斌老师的画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回忆起刚进入美院接触到新水墨时记忆犹新。
“其实传统不新不旧,它是根性中的一种存在。”罗嘉这样看待传统。诚然,我们说了太多所谓的当代,所谓的当代之于传统,其实意义呢?当代之于传统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所有的当代都是相对的,每一天都在变成传统。而水墨这样一种传统的形式在当代的今天当然会有当代的精神内涵与当代的表现形式。罗嘉说:“水墨这种精神载具承托了某种人文化的样本,即观察者。他照见了一种对当下现象的观验方式的可能性。”
寻找新水墨之“光”
其实早在罗嘉17岁时就开始了水墨创作,从他19岁的作品《佛唱》对人物的晕染上,可以看出他极好的传统水墨画基本功。而历观他所有的作品,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其作品风格手法上的转变,以及随着阅历的增加思考内容的不断变化。《微博纪之云雨之械》是他09年的作品,符号的转换,是水墨叙事中的一种手法,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很重的符号化痕迹,画面中融入了被艺术家符号化的现代商标,“kappa”商标被抽象化后隐藏在画面中成为某种隐喻。“那时候微博刚刚兴起,这样新的东西的兴起让私人的生活呈现在公众前,这幅画想要表达的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私人化的东西呈现在大众面前却又互不干扰的一种现象。”
从符号化的隐喻到水墨晕染空间的不可控,后者让他更为痴迷;从密集的符号到寻找绘画之“光”,现在的他更注重对水墨空间晕染感的深入研究。所谓水墨的“光”是通过水墨内部的浸润,笔触之间连接的一种能透出光亮的空灵感。在徐渭(明代)的水墨作品《田水月》中就可以见到这种“光”。水墨叙事是通过笔意来搭建出的心理空间。叙事者与被叙事体都共存于这种空间中。亦即叙事者不仅是通过某种“个体符号化”的方式来讲述,也是在响应着一直因袭着的“水墨精神载具”所共约的一种“营造法式”。这种法式是一个封闭的审美系统。个体叙事延展与重组了这个系统。因此最终的视觉成果具有广义的精神氛围。
“水墨叙事与其他材料叙事方式很不同,水墨材料是极不可控的,这种不可控在创作过程中不得不重新放空,不断内观自身,这样不断的思考与颠覆中是最有意思的过程。”罗嘉把更多的思考放在了水墨空间的思考,且在不断的创作过程中内观自我。水墨向当代转化,并不只是所谓的视觉表征上的转化,而更重要的是一种表意的方式,将内心所思考的影像通过笔译而外向表达。
《饕餮》和《载具》系列是罗嘉正在创作和思考中的两个系列,《饕餮》展现了一群人面对一大桌美餐的享乐场景。我们常在这样的环境中流转,从清醒到迷醉。在此常常食不知味,因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每个个体都在群聚中自行运转着独立的内在空间。画面以强烈的墨色冲撞形成一个搅动的视觉场,形成人物所在的色域和美餐所在的色域,它们象两条流水线并置着:餐桌上不断消耗着的美餐欲相;餐椅上不断剥蚀流转着的灵魂众生相。
在这个系列中,水墨媒介以及水墨自有的空间营造法式,使场景变得开远辽阔,形成空朦的氛围。既象室内,也象“三远”的山水,既现实,又发散强烈的不现实感,疏离惊诧。这种体验,与我们常在酒肆应酬场中半酣时的情态如出一辙。
“彩墨系列会更加适合在绢本上进行创作,所以饕餮这个系列之后的创作都准备在生绢上进行一个尝试。”罗嘉告诉《投资客》。在绢本上颜色就完全浸润到布本中,形成墨与色的互生互扰,这种视觉层次是与心理空间对应共振的。
《载具》系列,自行车在画面上通过周围的色彩勾勒出其形状,有朋友看过此画之后说:“自行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也是不存在的,是我们身处周遭的环境才勾勒出我们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以一个符号的形式存在,形成符号集群。是其它符号的存在,制约、定义与显化了个体自身的符号。这个符号的自发生及被约定的过程是不自觉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一个现象。”在碌碌的生命轨迹中,人们的自行车时间是独处的时空。暂离社会身份,暂离群居群处,在涌动的人潮中独来独往。是被动内观与发呆的时间,是百姓的打坐和参禅。
自行车这种载具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不仅作为一个怀旧的形象存在,或是某种感怀的题材。它是一个点,可以映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每幅《载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像每一个灵魂正演绎着的起承转合的公式。
在这些系列中,罗嘉以酣畅的传统笔墨通过综合材料转换出多样丰富的视觉现象的同时,能够感受其氛围中深厚悲悯的人文情怀。
用绘画来疗愈,用艺术来做公益
为了使自己的艺术课题更为深入和真切,罗嘉近更将体验的环境落实到一些社会建设和公益事业中,包括通过合作土壤修复重建人与人信任基础的项目、以及通过公益电影来开启人们灵魂觉醒的项目。在这样的互动中,他不断地提炼和加深着对水墨艺术之当代观照的思考。
在罗嘉的工作室中有一间佛堂,叫“逸友堂”,挂着很多近段时间创作的佛像水墨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在光线很暗的状态中坐定、冥想进入很深的禅定后创作的。”罗嘉指着佛堂中的水墨佛像说。在定境中人的思维和意识极其微弱,佛菩萨并不是所谓的偶像,他们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能量,而人作为一个个体,与佛菩萨能达到某种共振。“画出来之后很多朋友看过后说很有亲切感,有正能量。发现一条与传统佛像绘制的`造像`方式不同的路径,来照见自身恒在的佛性。” 佛像画的创作对于罗嘉而言其实算是一份公益事业。“托佛作相,趋善。正行。这是一个结缘的过程。”佛堂中曾经的许多画已经被各地的朋友结缘了许多。“这个系列会不断的画下去,也希望这些画能给更多观者以共鸣和精神力量。”
所有佛像作品结缘之后的钱将会用在一些NGO的项目之中。其次佛像作品对于观者的精神疗愈也能被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公益。
“天赋保护”是罗嘉在做的公益项目中的一个部分。在画室中挂着一幅素描手稿,罗嘉说:“这是我在接孩子回家时看到一个景象,所有的孩子排成队对学校出来,脸上没有快乐,你能看到他们脸上的一种不该存在在小孩子脸上的表情。”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这也激发了罗嘉对这个项目的思考,不仅是小孩子,成年人也有天赋,但可能被遗忘被埋没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在“不可测”这个项目中艺术家通过特定的形式使每个参与者抛开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观察与肆意的创作,参与者的思维被打开,他们从中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自己,本质中存在的天赋被重新审视。
这些公益性的活动其实是对艺术家本人的塑造,对于现在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多到不需要去刻意挖掘发现。艺术家开始反观“还有什么是没有问题的?”将没有问题的东西挖掘出来,将人们身边本源存在的能量激发出来。社会结构的改良可以是通过由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审视、发现自身的天赋来完成的。艺术家就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的采集和观察是最为新鲜和真实的艺术题材。一些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哲学思辨,作为艺术家其实已经将自身与社会剥离,艺术家不是宠儿也不是所谓的思想先锋。在这一点上罗嘉选择将自身位置放低,还原自身为一粒沙尘,观自身以观社会。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去体察、去反馈。就如“佛像”系列一样,以绘画的形式与观者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观者的内心也接受到了极大的精神疗愈。
当代水墨,救市奇兵
在市场经历过“艺术品亿元时代”和“艺术品金融时代”后也逐渐进入正常的调整期。在市场大幅度调整的过程中,当代水墨首当其冲,率先领走了“黑马”的称号。且近几年,新水墨的展览以及学术研讨活动逐渐频繁。业界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当代水墨会成为“救市奇兵”!
罗嘉告诉记者:“很多作品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被一些机构和个人藏家收藏,作品在不断的流动。对于水墨的思考也在不断的深入,而我觉得绘画若能给观者带来精神上的启示、慰藉抑或是共鸣其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可以看出在市场的影响下一些藏家已经嗅到当代水墨诱人之味。
罗嘉近年来作品的价位与拍场上叱咤风云的“天价”作品虽不可敌,但在艺术价值上却难分伯仲。目前其较大尺寸系列均价在7000—10000一平尺;传统的小品订件仅3—4千一副。而这样的价格对于这个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来说是被低估的,艺术行业人士评价说:“罗嘉的画深究其艺术价值你会感受到其作品深厚的人文价值,对于这样的作品而言目前的价格不算高,但之后会怎样就说不准了。”
当代水墨市场依旧是一个较小众的群体。不过,当代水墨同时具备的“中国传统性与当下的时代性”必定会受到市场的关注,尤其在目前藏家的“自我收藏意识”已经形成的时候。对于像罗嘉作品这样在保留传统手法和材料的同时为水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思考空间。这一点印证了当代水墨所具备的中国精神以及和时代的认同感,这会更快让藏家找到共鸣。
回顾过去,2003年非典时期以来近现代水墨和当代艺术市场突飞猛进,一时独霸天下。但近几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藏家开始回归理性,古书画和经典油画又慢慢升温,成为保值的硬通货。而在近现代书画价格以几十倍的速度增长之时,市场变得成熟,新的面貌很少出现;当代中国画板块更加注重并强调传承,如师承某某某,面貌上难以突破。唯有当代水墨板块不温不火,可以说是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价格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亟待市场挖掘。
绘画之于罗嘉不只是一个职业或者爱好,不只是表达自我,而是一种修行。
罗嘉的工作室在成都幸福梅林片区,在成都东边的这片区域与城市的距离恰到好处,在喧嚣与宁静的边缘。工作室里堆满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多以水墨形式呈现。对于为何选择生宣水墨这样的材料和形式表达,罗嘉说:“水墨不过是一种样本、一种精神载具。它承载了农耕时代的人内观与自省的精神,提示我们审度文明走向时的其它可能性。”
谈及与绘画之缘,罗嘉告诉记者,儿童时期的他因父母要上班,常常是一个人在家,性格有些自闭,把家里所有的墙都画满了画。又因舅舅是苏葆桢的弟子,在他的鼓励下,8岁开始习画,12岁起接受系统专业美术基础教育和画种师承。1991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所以在罗嘉早期的画中可以看到苏葆桢、罗维忠、黄原的影子。
“刚接触到新水墨的时候感到很兴奋。大学时期的画画很亡命,很敢去做。在向当代水墨转换的过程中冯斌老师的画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回忆起刚进入美院接触到新水墨时记忆犹新。
“其实传统不新不旧,它是根性中的一种存在。”罗嘉这样看待传统。诚然,我们说了太多所谓的当代,所谓的当代之于传统,其实意义呢?当代之于传统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所有的当代都是相对的,每一天都在变成传统。而水墨这样一种传统的形式在当代的今天当然会有当代的精神内涵与当代的表现形式。罗嘉说:“水墨这种精神载具承托了某种人文化的样本,即观察者。他照见了一种对当下现象的观验方式的可能性。”
寻找新水墨之“光”
其实早在罗嘉17岁时就开始了水墨创作,从他19岁的作品《佛唱》对人物的晕染上,可以看出他极好的传统水墨画基本功。而历观他所有的作品,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其作品风格手法上的转变,以及随着阅历的增加思考内容的不断变化。《微博纪之云雨之械》是他09年的作品,符号的转换,是水墨叙事中的一种手法,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很重的符号化痕迹,画面中融入了被艺术家符号化的现代商标,“kappa”商标被抽象化后隐藏在画面中成为某种隐喻。“那时候微博刚刚兴起,这样新的东西的兴起让私人的生活呈现在公众前,这幅画想要表达的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私人化的东西呈现在大众面前却又互不干扰的一种现象。”
从符号化的隐喻到水墨晕染空间的不可控,后者让他更为痴迷;从密集的符号到寻找绘画之“光”,现在的他更注重对水墨空间晕染感的深入研究。所谓水墨的“光”是通过水墨内部的浸润,笔触之间连接的一种能透出光亮的空灵感。在徐渭(明代)的水墨作品《田水月》中就可以见到这种“光”。水墨叙事是通过笔意来搭建出的心理空间。叙事者与被叙事体都共存于这种空间中。亦即叙事者不仅是通过某种“个体符号化”的方式来讲述,也是在响应着一直因袭着的“水墨精神载具”所共约的一种“营造法式”。这种法式是一个封闭的审美系统。个体叙事延展与重组了这个系统。因此最终的视觉成果具有广义的精神氛围。
“水墨叙事与其他材料叙事方式很不同,水墨材料是极不可控的,这种不可控在创作过程中不得不重新放空,不断内观自身,这样不断的思考与颠覆中是最有意思的过程。”罗嘉把更多的思考放在了水墨空间的思考,且在不断的创作过程中内观自我。水墨向当代转化,并不只是所谓的视觉表征上的转化,而更重要的是一种表意的方式,将内心所思考的影像通过笔译而外向表达。
《饕餮》和《载具》系列是罗嘉正在创作和思考中的两个系列,《饕餮》展现了一群人面对一大桌美餐的享乐场景。我们常在这样的环境中流转,从清醒到迷醉。在此常常食不知味,因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每个个体都在群聚中自行运转着独立的内在空间。画面以强烈的墨色冲撞形成一个搅动的视觉场,形成人物所在的色域和美餐所在的色域,它们象两条流水线并置着:餐桌上不断消耗着的美餐欲相;餐椅上不断剥蚀流转着的灵魂众生相。
在这个系列中,水墨媒介以及水墨自有的空间营造法式,使场景变得开远辽阔,形成空朦的氛围。既象室内,也象“三远”的山水,既现实,又发散强烈的不现实感,疏离惊诧。这种体验,与我们常在酒肆应酬场中半酣时的情态如出一辙。
“彩墨系列会更加适合在绢本上进行创作,所以饕餮这个系列之后的创作都准备在生绢上进行一个尝试。”罗嘉告诉《投资客》。在绢本上颜色就完全浸润到布本中,形成墨与色的互生互扰,这种视觉层次是与心理空间对应共振的。
《载具》系列,自行车在画面上通过周围的色彩勾勒出其形状,有朋友看过此画之后说:“自行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也是不存在的,是我们身处周遭的环境才勾勒出我们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以一个符号的形式存在,形成符号集群。是其它符号的存在,制约、定义与显化了个体自身的符号。这个符号的自发生及被约定的过程是不自觉的,是集体无意识的一个现象。”在碌碌的生命轨迹中,人们的自行车时间是独处的时空。暂离社会身份,暂离群居群处,在涌动的人潮中独来独往。是被动内观与发呆的时间,是百姓的打坐和参禅。
自行车这种载具在我们的集体记忆中,不仅作为一个怀旧的形象存在,或是某种感怀的题材。它是一个点,可以映出我们的集体无意识。每幅《载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又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像每一个灵魂正演绎着的起承转合的公式。
在这些系列中,罗嘉以酣畅的传统笔墨通过综合材料转换出多样丰富的视觉现象的同时,能够感受其氛围中深厚悲悯的人文情怀。
用绘画来疗愈,用艺术来做公益
为了使自己的艺术课题更为深入和真切,罗嘉近更将体验的环境落实到一些社会建设和公益事业中,包括通过合作土壤修复重建人与人信任基础的项目、以及通过公益电影来开启人们灵魂觉醒的项目。在这样的互动中,他不断地提炼和加深着对水墨艺术之当代观照的思考。
在罗嘉的工作室中有一间佛堂,叫“逸友堂”,挂着很多近段时间创作的佛像水墨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在光线很暗的状态中坐定、冥想进入很深的禅定后创作的。”罗嘉指着佛堂中的水墨佛像说。在定境中人的思维和意识极其微弱,佛菩萨并不是所谓的偶像,他们的存在本身是一种能量,而人作为一个个体,与佛菩萨能达到某种共振。“画出来之后很多朋友看过后说很有亲切感,有正能量。发现一条与传统佛像绘制的`造像`方式不同的路径,来照见自身恒在的佛性。” 佛像画的创作对于罗嘉而言其实算是一份公益事业。“托佛作相,趋善。正行。这是一个结缘的过程。”佛堂中曾经的许多画已经被各地的朋友结缘了许多。“这个系列会不断的画下去,也希望这些画能给更多观者以共鸣和精神力量。”
所有佛像作品结缘之后的钱将会用在一些NGO的项目之中。其次佛像作品对于观者的精神疗愈也能被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公益。
“天赋保护”是罗嘉在做的公益项目中的一个部分。在画室中挂着一幅素描手稿,罗嘉说:“这是我在接孩子回家时看到一个景象,所有的孩子排成队对学校出来,脸上没有快乐,你能看到他们脸上的一种不该存在在小孩子脸上的表情。”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这也激发了罗嘉对这个项目的思考,不仅是小孩子,成年人也有天赋,但可能被遗忘被埋没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在“不可测”这个项目中艺术家通过特定的形式使每个参与者抛开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观察与肆意的创作,参与者的思维被打开,他们从中看到了从未看到过的自己,本质中存在的天赋被重新审视。
这些公益性的活动其实是对艺术家本人的塑造,对于现在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多到不需要去刻意挖掘发现。艺术家开始反观“还有什么是没有问题的?”将没有问题的东西挖掘出来,将人们身边本源存在的能量激发出来。社会结构的改良可以是通过由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审视、发现自身的天赋来完成的。艺术家就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中的采集和观察是最为新鲜和真实的艺术题材。一些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哲学思辨,作为艺术家其实已经将自身与社会剥离,艺术家不是宠儿也不是所谓的思想先锋。在这一点上罗嘉选择将自身位置放低,还原自身为一粒沙尘,观自身以观社会。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去体察、去反馈。就如“佛像”系列一样,以绘画的形式与观者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观者的内心也接受到了极大的精神疗愈。
当代水墨,救市奇兵
在市场经历过“艺术品亿元时代”和“艺术品金融时代”后也逐渐进入正常的调整期。在市场大幅度调整的过程中,当代水墨首当其冲,率先领走了“黑马”的称号。且近几年,新水墨的展览以及学术研讨活动逐渐频繁。业界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当代水墨会成为“救市奇兵”!
罗嘉告诉记者:“很多作品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被一些机构和个人藏家收藏,作品在不断的流动。对于水墨的思考也在不断的深入,而我觉得绘画若能给观者带来精神上的启示、慰藉抑或是共鸣其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可以看出在市场的影响下一些藏家已经嗅到当代水墨诱人之味。
罗嘉近年来作品的价位与拍场上叱咤风云的“天价”作品虽不可敌,但在艺术价值上却难分伯仲。目前其较大尺寸系列均价在7000—10000一平尺;传统的小品订件仅3—4千一副。而这样的价格对于这个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来说是被低估的,艺术行业人士评价说:“罗嘉的画深究其艺术价值你会感受到其作品深厚的人文价值,对于这样的作品而言目前的价格不算高,但之后会怎样就说不准了。”
当代水墨市场依旧是一个较小众的群体。不过,当代水墨同时具备的“中国传统性与当下的时代性”必定会受到市场的关注,尤其在目前藏家的“自我收藏意识”已经形成的时候。对于像罗嘉作品这样在保留传统手法和材料的同时为水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思考空间。这一点印证了当代水墨所具备的中国精神以及和时代的认同感,这会更快让藏家找到共鸣。
回顾过去,2003年非典时期以来近现代水墨和当代艺术市场突飞猛进,一时独霸天下。但近几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藏家开始回归理性,古书画和经典油画又慢慢升温,成为保值的硬通货。而在近现代书画价格以几十倍的速度增长之时,市场变得成熟,新的面貌很少出现;当代中国画板块更加注重并强调传承,如师承某某某,面貌上难以突破。唯有当代水墨板块不温不火,可以说是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价格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亟待市场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