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地图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周围环境和未涉足、未闻的地域,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组合而成的空间结构,并能认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基本技能。
  一、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教学《气温和降水》“世界气温的分布”时主要让学生掌握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及隐含在图中的等温线的概念,让学生掌握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很好切入点。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时,指导学生读图、描图、析图,创造条件,采用发现法教学,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质疑、探究。A.观察从低纬度向两极等温线的数值变化,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数值变小。)(总结规律一: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降低。)B.自左向右描出北半球20℃等温线,你发现了什么?(等温线不是平直的,有明显的弯曲。)观察弯曲的位置,你又发现了什么?(海陆交界处弯曲特别明显。)这说明了什么?(总结规律二: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C.自左向右描出10℃等温线,你又发现了什么?(亚洲陆地上有巨大的弯曲,在1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出现了0℃等温线。)在世界地形图上,你发现该处0℃等温线在哪里?(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总结规律三: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师生共同总结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由此可见,运用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二、运用地图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时,我出示教材P91“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比较曲线”图,先引导学生找出中国经济增长率曲线、世界平均经济增长率曲线、美国经济增长率曲线,再引导学生比较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美国的、世界平均的经济增长率相比,哪个增长速度快?(中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按这样的增长速度发展,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经济差距将不断缩小。)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为祖国经济建设应努力付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激发起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又如在讲《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时,关于长江三峡工程,阅读教材“长江三峡工程”,让学生读“三峡工程效果图”、“长江水系”图,了解三峡工程的建设进度,讨论三峡工程带来的综合效益,了解三峡水电站完工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在讲“滔滔黄河”时,说明修建水利工程也是治理黄河的一项重要措施,让学生读“小浪底水利工程”图、“黄河水系”图、“龙羊峡电站”图,然后指导学生在黄河水系图上画出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一系列水利枢纽工程,指出它们在防洪、发电、灌溉、减淤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讲述我国在长江、黄河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基于有的学生认为地理知识枯燥而不愿学习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运用地图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天气和气候》中“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时,可采用“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的方法。天气预报的符号又多又不好记,怎样快速有效地记住呢?同学之间不妨试一试、比一比,看谁记得快、认得准。教学中教师先出示“主要天气符号”图,指导学生逐一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然后指导学生短时间快速记忆常用天气符号,并制作卡片,正面画天气符号,反面写符号含义,采取看图识记抢答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最后读教材P58“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把学生分组(4人为1组),各小组任意挑选城市,发布天气预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天气预报报得最快、最准确。通过这一游戏激发起学生学习气候的积极性,还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使用天气预报图的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地图,善于诱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将地图中蕴含的、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地理信息挖掘出来,从而在使用地图中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已有几年时间了,在我的理解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思维,而不是简单地学会某个软件的操作,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这一点,教学中以教会方法为主,在上课时很少用“教师讲一遍,学生练一遍”的技能培训方式进行教学,总是尽可能多留时间给学生操作,让学生在主动尝试中学到操作。但我总觉得自己的教学方式不是
不久前,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高中政治课优质课比赛。此次赛课的课题是高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这一综合探究内容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以新授课的形式在一节课内完成,显然不能用传统的综合探究课教法上,这对参赛者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经过了一天的紧张备课,我第二天给大家上了一堂别样的综合探究课,以独特的教学设计赢得了现场评委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现将此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展示如下。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性突变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的有效预测因子。85%-90%敏感性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各种环境和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渐暴露,成了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还直接导致他们的品德和心理问题,如厌学、逃学、离家出走、吸烟、吸毒、酗酒,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轻生的道路,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是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认为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9年第5期刊出周鸿铎同志写的《探讨广播电视业的经济属性》一文之后,引起了北京广播学院社科部理论干专班学员们的兴趣,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
“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话讲的虽是写作,但也适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有一个响亮的引人入胜的开头,而且应该有一个让人感到余音回绕,不绝于耳的精彩收尾。如果能令学生感到课已下而兴未尽,那么这个结尾便为这堂政治课增添了一份精彩。下面是我根据自己的课堂实践,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与诸位共享。  一、浓缩精华,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本是写文章的一种技巧,指点得好,能使文章别
在新闻采访中运用多向性思考方式已越来越引起新闻界的重视。多向性思考方式,即不固守一个角度,一个方向审视事物,而是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并且根据采访的需要,能够灵活变
历史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学生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答案、意义、理解的活动或过程。历史教学从某种局面上讲就是历史探究教学。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开展历史探究,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就具体操作而言,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创设情境,设问置疑  历史情境的创设实际就是老师教学的切入点,它往往与情境创设产生的启发性问题紧密
F131S/R402高产栽培技术张瑞祥,康一华,李土明,张红林,刘海平,李云,钟骏云(赣州地区农科所341000)F131S/R402是我所选育的一个两系籼型杂交早稻组合。母本F131S是我所选育的一个早熟籼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
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占有突出优势。铁路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火车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发展铁路运输非常重要和必要,发展快速铁路交通是必然趋势。发展铁路运输的条件要从以下几个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一、自然条件很重要  1.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