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中草药认识的增加,社会上对中药以及中成药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很多中成药都是非处方药(OTC),人们购买也十分方便,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用药现象。我院临床上中成药的用药比例在增加,药房中的中成药种类也在增加,就比如地黄丸类中成药,现在我院药房就有好几个种类。现就如何正确指导患者购买和合理使用地黄丸类中成药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 地黄丸类中成药的种类、组成和功能主治
地黄丸类中成药是指以地黄为主药,以滋补肾精、调补肾中阴阳为基本功效的一组方药,包括补阳和补阴两类。补阳类以金匮肾气丸为代表,补阴类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并包括由其衍化而成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
1、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方出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其药物组成:山茱萸(制)80 g,熟地黄160 g,山药80 g,牡丹皮60 g,茯苓60 g,泽泻60 g。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盗汗。
2、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方出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附子(制)20 g,肉桂20 g,熟地黄160 g,山药80 g,山茱萸(制)80 g,牡丹皮60 g,泽泻60 g,茯苓60 g。功能主治:温补肾阳。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肢体水肿、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咳喘、消渴。
3、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方出于清代《医宗金鉴》,其药物组成:山茱萸(制)80 g,山药80 g,知母40g,熟地黄160 g,黄柏40 g,茯苓60 g,牡丹皮60 g,泽泻60 g。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治疗阴虚火旺、耳鸣遗精、小便短赤、潮热盗汗、口干咽痛。
4、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方出于清代《医级宝鉴》,其药物组成:枸杞子40 g,菊花40 g,熟地黄160 g,茯苓60 g,山茱萸(制)80 g,牡丹皮60 g山药80 g,泽泻60 g。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治疗肝肾阴亏、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5、明目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方出于明代《万病回春》,其药物组成:熟地黄160 g,山药80 g,茯苓60 g泽泻60 g,枸杞子60 g,山茱萸(制)80 g,牡丹皮60 g,菊花60 g,当归60 g,白芍60 g,蒺藜60 g,石决明(煅)80 g。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二、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应用状况
地黄丸类中成药组方科学,主治由肾阴阳失衡引起的身体疾患,其在中西医临床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地黄丸类中成药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对许多种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实际应用情况却不容乐观。
1、不加辩证施治自行购买
由于地黄丸类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和报刊杂志对其作用的夸大推崇,
加之属于OTC管理范畴,导致相当多的患病人群不去医院辩证诊治,而
根据自己的症状自行在零售药店或医院购买。虽然中药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盲目长时间服用,容易导致机体阴阳失衡,依然会对身体有所伤害,甚至加重病情。刘运磊报道两例青年患者在数次服用六味地黄丸后均出现咽喉炎、阴道炎等不良反应;李德益报道,肾病综合征和冠心病的2 例患者因误用六味地黄丸而使病情加重。许多男性肾阳虚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如果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不但没有疗效,病症反而会"雪上加霜",他们应该服用治疗肾阳虚的金贵肾气丸。中医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中药更需专业的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结合现代医疗仪器的相关检查辩证施治,合理对证用药。
2、等同保健品盲目服用
地黄丸类中成药虽然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明显作用,但是不能将其当作保健品或者能医治百病的神药,在没有医师指导下长期服用或者滥用是极为不妥的。目前有相当多的无任何身体疾患的人群在服用地黄丸类中成药,特别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这个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白领。有人做过调查,10 个30~60 岁的中国人中有8 个曾经或者正在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其他地黄丸中成药。尤其是六味地黄丸,其销售量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在全国不少城市均位列前5 名。在5 大城市样本零售药店销售金额前50 名排序中,六味地黄丸在上海居第3 位,北京居第5 位,深圳居第22 位[4]。据广州中医医院统计,2000 年该院六味地黄丸(胶囊)销售金额达10 多万元,在补益中成药中列第3 位,就是在我们这个乡镇卫生院,六味地黄丸的销量在中成药中排名前五,这些数字足以说明目前使用的实际状况。崇尚祖国传统中医药、预防保健意识的提高,这本身是值得称道的,可是这样大的一个群体都在服用具有"国药准字号"的地黄丸类中成药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这其实是一个亟需引起医药卫生部门重视的问题。
3、 个别临床医师擅自开具地黄丸类处方
地黄丸类中成药虽然药物组成大同小异,可是在临床应用中却有着各自严格的功能与主治,必须是具有中医行医资格的专业医师通过辩证诊断,才能针对不同的证候群合理应用。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个别不具中医行医资格的医师常常擅自为患者开具地黄丸类中成药,且相当普遍。据问卷调查一线医师(西医)对六味地黄丸的认识和使用情况,常用者占58%,偶用者占42%。有的中医师缺乏责任感,不进行认真辩证诊断,患者要什么就给患者开什么,没有认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这样一方面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也是对宝贵的中药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地黄丸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策略
地黄丸类中成药,特别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实际应用的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正确指导患者购买和合理使用地黄丸类中成药是目前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改善这一不规范用药现象有以下几个应对的策略。
1、 辩证施治,对证用药
地黄丸类中成药品种较多,如何具体应用,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具有专业中医资格的医师进行辩证诊断、对证治疗、合理用药。例如,患者体征为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则不能用六味地黄丸进行单纯的滋阴补肾治疗,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丸会更快减轻病情。建议医疗机构对中成药的处方权应该限制在具有中医资质的医师范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到安全、合理地应用地黄丸类和其他中成药。其次,对医疗机构的便民门诊应该安排中医师坐诊。目前在便民门诊坐诊的大部分是西医临床医师(中医医院除外),他们缺乏必要的中医辩证诊断技术,且有些地黄丸类中成药功能主治差别甚小,很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
2、 执业药师加强学习,正确指导患者购买
地黄丸类中成药属于OTC范畴,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执业药师或者医师的指导下购买使用,然而很多零售药店的驻店执业药师属于西医类别,对中药和中医理论缺乏了解,面对购买地黄丸类中成药患者的咨询无法给予正确、全面的指导,导致患者自己看说明书而盲目购买使用。因此,作为零售药店的专业药学人员,不但应该强化西医药专业理论,也应该学习中药和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胜任科学指导患者购买中成药,尤其是地黄丸类中成药的职责。
3、 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科学合理的用药意识
目前,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人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人们科学合理用药的理念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合理、安全用药的意识还很淡薄。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医疗单位和药品零售店药品使用情况的监管,特别是使用量极大的地黄丸类中成药;同时要加强对医疗广告和报刊杂志的管理,严禁夸大和推崇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功效,特别是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加强宣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向人们宣传科学、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针对地黄丸类系列药物,医疗部门可开辟专门的报栏等方法,提高人们对其差异性的认识,增强合理用药尤其是合理应用地黄丸类中成药的理念。
一、 地黄丸类中成药的种类、组成和功能主治
地黄丸类中成药是指以地黄为主药,以滋补肾精、调补肾中阴阳为基本功效的一组方药,包括补阳和补阴两类。补阳类以金匮肾气丸为代表,补阴类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并包括由其衍化而成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
1、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方出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其药物组成:山茱萸(制)80 g,熟地黄160 g,山药80 g,牡丹皮60 g,茯苓60 g,泽泻60 g。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治疗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盗汗。
2、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方出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其药物组成:附子(制)20 g,肉桂20 g,熟地黄160 g,山药80 g,山茱萸(制)80 g,牡丹皮60 g,泽泻60 g,茯苓60 g。功能主治:温补肾阳。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肢体水肿、腰膝酸冷、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咳喘、消渴。
3、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方出于清代《医宗金鉴》,其药物组成:山茱萸(制)80 g,山药80 g,知母40g,熟地黄160 g,黄柏40 g,茯苓60 g,牡丹皮60 g,泽泻60 g。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治疗阴虚火旺、耳鸣遗精、小便短赤、潮热盗汗、口干咽痛。
4、杞菊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方出于清代《医级宝鉴》,其药物组成:枸杞子40 g,菊花40 g,熟地黄160 g,茯苓60 g,山茱萸(制)80 g,牡丹皮60 g山药80 g,泽泻60 g。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治疗肝肾阴亏、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5、明目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方出于明代《万病回春》,其药物组成:熟地黄160 g,山药80 g,茯苓60 g泽泻60 g,枸杞子60 g,山茱萸(制)80 g,牡丹皮60 g,菊花60 g,当归60 g,白芍60 g,蒺藜60 g,石决明(煅)80 g。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明目。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二、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应用状况
地黄丸类中成药组方科学,主治由肾阴阳失衡引起的身体疾患,其在中西医临床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地黄丸类中成药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对许多种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实际应用情况却不容乐观。
1、不加辩证施治自行购买
由于地黄丸类中成药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和报刊杂志对其作用的夸大推崇,
加之属于OTC管理范畴,导致相当多的患病人群不去医院辩证诊治,而
根据自己的症状自行在零售药店或医院购买。虽然中药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盲目长时间服用,容易导致机体阴阳失衡,依然会对身体有所伤害,甚至加重病情。刘运磊报道两例青年患者在数次服用六味地黄丸后均出现咽喉炎、阴道炎等不良反应;李德益报道,肾病综合征和冠心病的2 例患者因误用六味地黄丸而使病情加重。许多男性肾阳虚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如果服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不但没有疗效,病症反而会"雪上加霜",他们应该服用治疗肾阳虚的金贵肾气丸。中医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中药更需专业的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结合现代医疗仪器的相关检查辩证施治,合理对证用药。
2、等同保健品盲目服用
地黄丸类中成药虽然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明显作用,但是不能将其当作保健品或者能医治百病的神药,在没有医师指导下长期服用或者滥用是极为不妥的。目前有相当多的无任何身体疾患的人群在服用地黄丸类中成药,特别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这个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轻白领。有人做过调查,10 个30~60 岁的中国人中有8 个曾经或者正在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其他地黄丸中成药。尤其是六味地黄丸,其销售量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在全国不少城市均位列前5 名。在5 大城市样本零售药店销售金额前50 名排序中,六味地黄丸在上海居第3 位,北京居第5 位,深圳居第22 位[4]。据广州中医医院统计,2000 年该院六味地黄丸(胶囊)销售金额达10 多万元,在补益中成药中列第3 位,就是在我们这个乡镇卫生院,六味地黄丸的销量在中成药中排名前五,这些数字足以说明目前使用的实际状况。崇尚祖国传统中医药、预防保健意识的提高,这本身是值得称道的,可是这样大的一个群体都在服用具有"国药准字号"的地黄丸类中成药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这其实是一个亟需引起医药卫生部门重视的问题。
3、 个别临床医师擅自开具地黄丸类处方
地黄丸类中成药虽然药物组成大同小异,可是在临床应用中却有着各自严格的功能与主治,必须是具有中医行医资格的专业医师通过辩证诊断,才能针对不同的证候群合理应用。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个别不具中医行医资格的医师常常擅自为患者开具地黄丸类中成药,且相当普遍。据问卷调查一线医师(西医)对六味地黄丸的认识和使用情况,常用者占58%,偶用者占42%。有的中医师缺乏责任感,不进行认真辩证诊断,患者要什么就给患者开什么,没有认识到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这样一方面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也是对宝贵的中药资源的极大浪费,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地黄丸类中成药合理应用的策略
地黄丸类中成药,特别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实际应用的状况不容乐观,如何正确指导患者购买和合理使用地黄丸类中成药是目前医药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改善这一不规范用药现象有以下几个应对的策略。
1、 辩证施治,对证用药
地黄丸类中成药品种较多,如何具体应用,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具有专业中医资格的医师进行辩证诊断、对证治疗、合理用药。例如,患者体征为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则不能用六味地黄丸进行单纯的滋阴补肾治疗,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丸会更快减轻病情。建议医疗机构对中成药的处方权应该限制在具有中医资质的医师范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做到安全、合理地应用地黄丸类和其他中成药。其次,对医疗机构的便民门诊应该安排中医师坐诊。目前在便民门诊坐诊的大部分是西医临床医师(中医医院除外),他们缺乏必要的中医辩证诊断技术,且有些地黄丸类中成药功能主治差别甚小,很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
2、 执业药师加强学习,正确指导患者购买
地黄丸类中成药属于OTC范畴,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执业药师或者医师的指导下购买使用,然而很多零售药店的驻店执业药师属于西医类别,对中药和中医理论缺乏了解,面对购买地黄丸类中成药患者的咨询无法给予正确、全面的指导,导致患者自己看说明书而盲目购买使用。因此,作为零售药店的专业药学人员,不但应该强化西医药专业理论,也应该学习中药和基本的中医理论知识,这样才能胜任科学指导患者购买中成药,尤其是地黄丸类中成药的职责。
3、 加强监管,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科学合理的用药意识
目前,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个人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是人们科学合理用药的理念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合理、安全用药的意识还很淡薄。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医疗单位和药品零售店药品使用情况的监管,特别是使用量极大的地黄丸类中成药;同时要加强对医疗广告和报刊杂志的管理,严禁夸大和推崇地黄丸类中成药的功效,特别是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加强宣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向人们宣传科学、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针对地黄丸类系列药物,医疗部门可开辟专门的报栏等方法,提高人们对其差异性的认识,增强合理用药尤其是合理应用地黄丸类中成药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