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幼儿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对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对新时期幼儿教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 幼儿教育 注意事项 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教学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新时期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应对之。
1、通过观察,不断激发和培养幼儿兴趣
从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幼儿园地处环境优美的植物园附近,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植物。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在引导他们认识各种花草的同时时,可带着他们到草地上与花草做朋友。基于孩子们的自然天性,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有的孩子开始将小草、小花作为自己的好伙伴,赋予它们人性特点,当小花开的时候,会赞美它的美丽;当小草变黄的时候,会为之伤心……孩子们从对小草、小花的关心与爱护中,逐渐开始深入的认识它们,从而形成一种体验式认知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与求知欲。
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的探索新形式,将教育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立足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做一些备受孩子们欢迎和喜爱的主题活动。比如,小班教学中的主题活动“我的家”,即以孩子们熟悉的家为载体,通过引导他们观察家里的点点滴滴,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家人的爱和温暖;再如,中班主题活动,“我给爷爷捶捶背”,以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主线全面展开,引导孩子们充分观察家里及身边老人的情况,在关心祖辈过程中,体验其中的快乐和爷孙之情;对于大班而言,其主题活动应提高一个层次,比如以“嫦娥奔月”为主题展开,并要求孩子们在父母的帮助下,收集关于“嫦娥奔月”的相关资料。不仅可以扩展孩子们的学习思维空间,而且还能引导他们体验国家强盛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该这些活动和引导学生观察,可以有效唤起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不断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兴趣。
2、常规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孩子的主体性
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常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孩子们为中心,充分尊重和体现孩子们的课堂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和模式。实践中,应当强调各种组织活动能够给孩子们带来真实的情感体验。比如,“环保小能手——生活垃圾分类” 活动中,应当以幼儿为中心,教师先不要主宰活动,而是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和寻找生活中的垃圾,哪些是可回收的,(比如易拉罐、废纸、铁质品、橡胶以及玻璃质品和塑料制品等);哪些是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比如食物残渣、果皮、蔬菜、家禽以及各种废旧的电池等)。引导孩子们在接下来安排的小游戏中对其进行具体区别.并用用自己可以辨别的符号将他们记录下来,然后再将内容与老师、小伙伴一起分享。
3、不断加强幼儿安全教育教学
由于幼儿的年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采取传统的说教方式显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教学过程中也会显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难以激发孩子们的情绪、热情。此时,建议采用情境表演的方法,这是孩子们比较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比如“红红与妈妈走散了”,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幼儿们进行表演,以此来教育孩子们,因自己的年龄太小,出门时一定要跟着家长,不要随意乱跑,以免找不到家长;同时,如果真的与家长走散,也不要慌张,要牢记爸爸妈妈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家里周围的明显建筑物是什么等等,以激发他们的自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救能力。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都还是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是最大的特点,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奏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的引导与督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提醒孩子在吃饭、喝水之前,应当先试探一下是不是热,吹一吹,避免烫伤自己;提醒孩子过马路要走人行道,严格遵循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对于大班和中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对文字符号比较感兴趣,针对该特点,可引导他们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常见安全标志加以识别,并理解其所代表的意思。比如,电源插座旁应当粘贴“小心”标志,以提醒孩子们注意用电安全,不能在有电的地方玩耍,不能将水倒在电线插座上;在开水壶傍边也要贴上警示性标语,提醒孩子壶里有开水,小心烫;在阳台栏杆位置,还要粘贴危险标志,提醒孩子们千万不要攀爬,以免发生危险。
4、注意幼儿的小学化倾向
目前幼儿教育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幼儿教育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早期教育的要求,对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基于此,应当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准确的定位,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教育教学和保护并重,不能顾此失彼。教中有保,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对于幼儿园而言,应当不断的提高对保育工作重要性认识,通过全面了解当前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确定保育工作是要面对3至6岁的孩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个性发展的形成阶段,的重要时期,因此应当保育工作人员全心全意的去爱护和照顾。对于保育人员而言,他们与教师一样,一举一动、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甚至是他们的一生。克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关系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应当加强注意。
结语:幼儿教育应关注幼儿心理、生理的全面发展,通过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去影响孩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教育回归“ 育人”本质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罗敏.浅谈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2]陆依婷.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09).
[3]李爱婵.改变幼儿教育策略 注重培养全面素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07).
[4]张烨琳.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3(61).
[关键词]:新时期 幼儿教育 注意事项 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幼儿教育教学将面临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新时期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应对之。
1、通过观察,不断激发和培养幼儿兴趣
从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幼儿园地处环境优美的植物园附近,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植物。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在引导他们认识各种花草的同时时,可带着他们到草地上与花草做朋友。基于孩子们的自然天性,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有的孩子开始将小草、小花作为自己的好伙伴,赋予它们人性特点,当小花开的时候,会赞美它的美丽;当小草变黄的时候,会为之伤心……孩子们从对小草、小花的关心与爱护中,逐渐开始深入的认识它们,从而形成一种体验式认知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与求知欲。
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不断的探索新形式,将教育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立足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做一些备受孩子们欢迎和喜爱的主题活动。比如,小班教学中的主题活动“我的家”,即以孩子们熟悉的家为载体,通过引导他们观察家里的点点滴滴,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家人的爱和温暖;再如,中班主题活动,“我给爷爷捶捶背”,以九月九日重阳节为主线全面展开,引导孩子们充分观察家里及身边老人的情况,在关心祖辈过程中,体验其中的快乐和爷孙之情;对于大班而言,其主题活动应提高一个层次,比如以“嫦娥奔月”为主题展开,并要求孩子们在父母的帮助下,收集关于“嫦娥奔月”的相关资料。不仅可以扩展孩子们的学习思维空间,而且还能引导他们体验国家强盛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该这些活动和引导学生观察,可以有效唤起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不断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兴趣。
2、常规教育过程中应当注重孩子的主体性
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秩序的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此,常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孩子们为中心,充分尊重和体现孩子们的课堂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理念和模式。实践中,应当强调各种组织活动能够给孩子们带来真实的情感体验。比如,“环保小能手——生活垃圾分类” 活动中,应当以幼儿为中心,教师先不要主宰活动,而是让孩子们自己观察和寻找生活中的垃圾,哪些是可回收的,(比如易拉罐、废纸、铁质品、橡胶以及玻璃质品和塑料制品等);哪些是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比如食物残渣、果皮、蔬菜、家禽以及各种废旧的电池等)。引导孩子们在接下来安排的小游戏中对其进行具体区别.并用用自己可以辨别的符号将他们记录下来,然后再将内容与老师、小伙伴一起分享。
3、不断加强幼儿安全教育教学
由于幼儿的年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采取传统的说教方式显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教学过程中也会显得非常的枯燥和乏味,难以激发孩子们的情绪、热情。此时,建议采用情境表演的方法,这是孩子们比较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比如“红红与妈妈走散了”,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幼儿们进行表演,以此来教育孩子们,因自己的年龄太小,出门时一定要跟着家长,不要随意乱跑,以免找不到家长;同时,如果真的与家长走散,也不要慌张,要牢记爸爸妈妈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家里周围的明显建筑物是什么等等,以激发他们的自救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救能力。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都还是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是最大的特点,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奏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的引导与督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提醒孩子在吃饭、喝水之前,应当先试探一下是不是热,吹一吹,避免烫伤自己;提醒孩子过马路要走人行道,严格遵循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对于大班和中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对文字符号比较感兴趣,针对该特点,可引导他们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常见安全标志加以识别,并理解其所代表的意思。比如,电源插座旁应当粘贴“小心”标志,以提醒孩子们注意用电安全,不能在有电的地方玩耍,不能将水倒在电线插座上;在开水壶傍边也要贴上警示性标语,提醒孩子壶里有开水,小心烫;在阳台栏杆位置,还要粘贴危险标志,提醒孩子们千万不要攀爬,以免发生危险。
4、注意幼儿的小学化倾向
目前幼儿教育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幼儿教育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非常严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早期教育的要求,对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基于此,应当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准确的定位,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教育教学和保护并重,不能顾此失彼。教中有保,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对于幼儿园而言,应当不断的提高对保育工作重要性认识,通过全面了解当前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确定保育工作是要面对3至6岁的孩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个性发展的形成阶段,的重要时期,因此应当保育工作人员全心全意的去爱护和照顾。对于保育人员而言,他们与教师一样,一举一动、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甚至是他们的一生。克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关系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应当加强注意。
结语:幼儿教育应关注幼儿心理、生理的全面发展,通过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去影响孩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教育回归“ 育人”本质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罗敏.浅谈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2]陆依婷.幼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09).
[3]李爱婵.改变幼儿教育策略 注重培养全面素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07).
[4]张烨琳.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