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畸胎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uang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估CT对纵隔畸胎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选取术后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49例纵隔畸胎瘤。结果:49例纵隔畸胎瘤中,囊性包块21例,囊实性包块23例,实性包块5例。位于前纵隔41例,中纵隔8例。良性42例,恶性7例。结论:CT对纵隔良性畸胎瘤能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
  关键词:CT;纵隔;畸胎瘤;鉴别
  【中图分类号】R2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96-01
  纵隔畸胎瘤是一种常见的纵隔肿瘤,由于存在良恶性之分,正确的术前诊断非常重要。纵隔畸胎瘤CT表现常复杂多变,虽然多数病例可在术前根据CT表现作出正确诊断,但误诊率仍较高。本文旨在探讨CT对纵隔畸胎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1材料与方法
  纵隔畸胎瘤49例,男25倒,女24例,年龄4~66岁,平均39岁,囊性畸胎瘤29例,实性畸胎瘤20例,其中恶性畸胎瘤4例。临床表现:35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前不适、胸痛、气短和干咳等症状,其余10例无自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4例胸部CT扫描发现。所用设备为PHILIPS 64排螺旋CT,横断面扫描,层厚5mm,纵隔窗进行观察。
  2结果
  2.1病变部位:41例位于前纵隔,8例位于中纵隔。
  2.2病变形态与密度: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根据包块内组成结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囊性包块,21例,均为成熟型。包括单房囊型13例:囊内无间隔、小囊或实性成分,囊壁厚度一致,其中4例囊壁可见蛋壳状钙化;多房囊型7例:囊内有厚薄不等的间隔;子一母囊型6例:大囊内有大小、数量不等的小囊,囊内容物可为脂肪密度或水样密度。②囊实性包块,24例,包块内密度混杂,囊、实性成分并存,以囊性成分为主,其中3例为不成熟型, 20例为成熟型。③实性包块,4例,多数密度不均,以实性软组织成分为主,有小灶状囊变区,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不成熟型畸胎瘤。
  2.3特殊CT征象:①脂一液平面:5例,界面以上为脂质密度,CT值-70~120Hu;界面以下为水样密度。②脂密度子囊:4例,为边界明确的类圆形的脂质密度的囊状结构,游离于水样密度的母囊中,或位于瘤内其他成分中,我们称为脂密度子囊。增强扫描子囊壁明显强化,显示更为清楚。③水密度子囊:2例,指位于母囊中的水样密度的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我们称为水密度子囊。平扫时子囊壁显示欠清,增强扫描由于子囊壁明显强化而清楚显示。
  3讨论
  3.1畸胎瘤分为囊性、囊实性和实性三类,并有良恶性之分。囊性畸胎瘤为皮样囊肿,由中胚层及外胚层组成,囊内为皮脂样液体、囊壁为纤维组织。实性畸胎瘤组织成份复杂,含内、中、外三胚层结构,可包含人体各种组织成份,并可有骨骼、牙齿、毛发等,好发于前纵隔。囊状和含脂肪是本病的CT特征,当出现脂肪一液体平面更具特征性,囊内液体的CT密度不一,多呈混杂密度,典型的畸胎瘤是含有各种的混合物,包括脂肪、软组织和钙化,具有确诊价值。
  3.2鉴别诊断
  3.2.1与纵隔其他肿瘤鉴别:①胸腺瘤,二者好发部位均为前纵隔,囊性畸胎瘤和囊性胸腺瘤因其组成结构不同,CT值可有根本性差别,基本可鉴别之,另外前者壁厚有钙化,后者看不到囊壁。②纵隔原发精原细胞瘤:本病多发生于男性,女性极少见,与畸胎瘤发病年龄正好相反。本病多见于性机能旺盛期,约30%的病人确诊前无症状,10%病人有上腔静脉阻塞症状。本病恶性程度低,对放射线敏感,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为75%,一般肿块也位于前纵隔但偏一侧。肿瘤大多发现时即已为大块状,并累及中纵隔,引起气管和支气管受压移位,密度均匀,无钙化,有分叶,肿瘤容易侵犯肺及邻近的淋巴结和骨骼系统,CT上精原细胞瘤较大,包膜薄,相邻之脂肪间隙多消失,胸壁可受累,胸膜渗液和心全渗液为少见症状。③淋巴瘤:常为全身性疾病的纵隔表现,分为何杰金氏病及非何杰金氏病两大类。通常何杰金氏病较多见,位于前纵隔,而非何杰金氏病较少见,位于后纵隔。CT上表现为两侧纵隔或支气管肺门淋巴结肿大,气管旁淋巴结可合成团块状,包绕或侵犯大血管。有时犹如血管插入肿块内呈莲蓬状。受累淋巴结可轻度或中度增强。恶性淋巴瘤对放疗及化疗敏感,经治疗肿块短期内可明显缩小。⑤纵隔淋巴结转移性肿瘤:较常见,原发肿瘤以肺癌最常见,食道癌、乳腺癌、胃癌、肾癌、前列腺癌等也可有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肿大多发生于上腔静脉前间隙、主动脉弓旁、气管分叉上下部、奇静脉食管隐窝等处。CT平扫呈软组织密度,与畸胎瘤表现明显不同。⑤淋巴管囊肿:纵隔淋巴管囊肿较少见,小儿多位于前纵隔上部,成人多位于前纵隔下部,肿块呈圆形及不规则形,边缘光滑、壁薄、无钙化,可有分隔,但囊内容物呈均匀水样密度。部分与颈部淋巴管囊肿同时存在,与畸胎瘤有根本不同。⑦支气管囊肿:较少发生于前纵隔,多位于中纵隔,气管隆突旁,形态也较规则,囊壁光滑,内部结构均匀,没有分隔,囊壁很少钙化, CT值接近于水或呈软组织密度,借此可与畸胎瘤区分开。
  3.2.2良恶性畸胎瘤鉴别:良性畸胎瘤CT表现为边界整齐的有壁包块,有时瘤壁可见强化,实质部分也可强化,瘤体密度往往不均匀, 1/3~1/2可见蛋壳样钙化,囊性部分CT值接近于水,实性部分呈软组织密度。肿瘤内出现脂肪一液体平面时,对诊断良性畸胎瘤具有特征性。恶性畸胎瘤CT表现为外形不规则、边界不清、浸润压迫邻近组织并使之变形移位。若邻近纵隔胸膜受侵,则引起局部胸膜反应、胸膜腔积液;若淋巴系统受侵,则可发现肿大淋巴结。如果发现畸胎瘤生长速度加快,瘤体实质部分增多,脂肪组织消失,肿瘤边缘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邻近胸膜反应或受侵,纵隔结构受侵犯时应考虑恶性畸胎瘤。由于只有分化良好才能形成骨和软骨,不成熟的分化无骨化和软骨化倾向,所以骨与软骨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典型纵隔畸胎瘤一般CT平扫即可明确诊断,增强扫描对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实性成分强化程度较大有助于恶性畸胎瘤的诊断。CT扫描对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康荣。胸颈面部CT。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140
  [2]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年2月,第19卷,第2期,121
  [3]李国珍。临床CT诊断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1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89-0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性糖尿病类并发症,尤以Ⅰ型和Ⅱ型糖尿病最为常见[1],其主要发病机理是由于患者自身糖元代谢出现异常,并进一步恶化,导致脂肪分解过快,所产生的脂肪酸氧化后形成酮体,大量积累于体内,血中酮体含量不断上升,出现酮血症,同时会导致酸中毒,给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9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其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等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APACHEⅡ及 MODS 评分均明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高血压应用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效果。方法: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治疗组22例(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贝那普利)和对照组22例(贝那普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疗前对比(P<0.05),两组间血压改善情况对比(P0.05)。  1.2
期刊
摘要: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经上述治疗方案处理,疗效显著。笔者运用振腹手法调节便秘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按摩手法; 治疗  【中图分类号】R4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7-0091-01  一、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获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肠道传染病患者53例,对所有患者均开展健康教育,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对照研究法调查患者在受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受到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显著高于受健康教育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 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降颅压、营养脑细胞、抗凝、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征及化疗方法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学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化疗有效率达80%。经有效化疗后平均存活期可延长到30~35个月,个别患者可长达5年以上。结论:尽快杀灭骨髓瘤细胞,降低M蛋白,使症状缓解,延长生存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化学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00例共530眼,所有患者均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手术技巧。结果:手术之后,有410眼的视力达到0.5以上,占总眼数的82%;110眼的视力在0.1到0.4之间,占眼数的20.7%;10眼的视力在0
期刊
摘要: 目的: 比较慢性尖周炎根管治疗两种程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8例慢性尖周炎患牙120颗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70颗牙选用根管治疗一次法完成;对照组50颗牙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 2年及3年复诊观察疗效,治疗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70颗,治愈60颗(85.7%),有效7颗(10.0%),失败3颗(4.28%);对照组50颗,治愈43颗(86.0%),有效6颗(12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不同生长方式垂体腺瘤个性化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42例不同类型垂体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和入路,对不适合开颅或无手术意愿患者采用药物或放射外科治疗。结果: 单鼻孔经蝶垂体瘤切除112例,全切101例,次全切除11例,经翼点入路18例,全切15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放疗。6例口服溴隐亭患者,其中3例用药1个月后视力视野好转,3个月后激素水平恢复近似正常,半年后肿瘤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