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李湘文
比亚迪模式的成功无非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企业必须依据自己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式。手工替代资本投入对于比亚迪而言是合适的,但是对于一家资金雄厚、生产高度单一产品的企业则未必。
由于英国从中世纪以来手工业都比较发达,且有完整的行会制度以及“学徒法”,在熟练工人的储备上几乎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比拟的。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英国的制造业地位逐渐受到“美国生产体系”的冲击。
美国是一个几乎全部由移民构成的年轻国家,不具备熟练工人的储备,因而美国制造业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径:工人们使用专门工具,大批量生产尺寸精确的可互换零部件,最终组装成一台台完整的机器。与英国模式不同,美国工厂的产品是“预先生产”的。这一整套生产模式被技术史专家、美国特拉华大学的大卫·A,宏萧教授称为“美国制造体系”,在此基础上,1913年福特发明了以流水线为特征的大规模生产方式。
可见,美国制造体系的核心是减少乃至摆脱对熟练工人的依赖,但必须花费巨大的专门设备。福特
近年来随着比亚迪的声名鹊起,其别具一格的手工组装生产也成为研究者推崇备至的模式。有观点认为,比亚迪摸索出了人工替代大规模资本投资的“人工驱动生产”方式,中国制造业要靠这个模式赢得未来。
这种说法是确有实据,还是略有溢美?不妨从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几次转移中寻找答案。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两次转移
大规模生产替代“弹性生产”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摇篮,其制造业一直到19世纪末期仍保持了相当的竞争力。在19世纪甚至20世纪初期,英国的大部分行业都采用了“按订单生产”的方式,这种方式不要求进行庞大的固定生产设备投资,但高度依赖熟练工人的手工工艺。产品并非完全标准化,而是经过技术高超的工人使用通用工具逐件调试、打磨才能成为成品。的流水线更是将对工人的依赖降到最低,工人只需重复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产品的制作和组装。
显而易见,美国制造体系的生产率高于英国。从19世纪后期开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与英国的劳动生产率之比都稳定在2:1左右。但在一些不容易标准化、更依赖熟练工人的行业里,英国仍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美国企业逐步通过钱德勒所说的对生产、管理、营销的三叉投资演化到所谓的“管理资本主义”,从而极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取代英国成为了新的制造业中心。
第二次转移:“柔性生产”挑战大规模生产美国和英国代表了两种生产模式取向,它们之所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完全是由于各自资源条件不同造成的。
大规模生产方式在生产率方面有极强的优势,但也有一个重大缺陷:产品单一。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大规模生产也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市场要求。
这正是日本精益化生产企业崛起的机遇。二战后的日本缺乏资金,无法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唯有使用人力替代资本投入。精益化生产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更多地用人力替代资本投入(特别是佳能);2、在依赖手工操作的情况下为保证质量,必须对生产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3、由于人力成本不像固定资产投资,无法摊薄,必须尽可能减少生产中的一切浪费以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4、发挥人力的灵活性,生产多品种产品。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生产模式选择一且确定,企业将会形成“路径依赖”,按照这种模式的逻辑运行下去,很难做出完全的改变。事实上,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对日本和美国企业提出的挑战是一样的,两国企业均选择了“柔性生产”的解决方案,但实施的结果完全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商学院教授贾库玛曾历时3年,对日美两国使用计算机控制进行柔性生产的企业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使用相同设备的情况下,那些原本采用精益化生产的日本企业仍然保持了多品种生产的优势,平均产品品种为93个;而原本采用大规模生产的美国企业,仍然保留着原来的产品单一化特征,平均产品品种只有10个。
比亚迪的价值和挑战
显然,用人力替代大规模资本投入的方式并不是比亚迪的创造,它不过做出了与历史上无数缺乏资金的制造企业相同的选择。比亚迪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拜手机市场的发展所赐——由于众多手机商生产了规格不一、种类繁多的手机,需要品种多样的电池板,因此显现了比亚迪生产模式的优势:只需要用人工对生产过程稍作改动即可完成品种的转换,不必耗费数百万美元添置新的生产线。
比亚迪的意义在于,它再一次通过自身的成功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企业必须依据自己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式。手工替代资本投入对于比亚迪而言是合适的,但是对于一家资金雄厚、生产高度单一产品的企业则未必合适。
作为新的“世界工厂”,中国以劳动力资源丰富著称,但历史经验表明,劳动力资源丰富往往与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成正比。在强化大学教育、弱化职业教育的中国社会,这个矛盾会变得越来越尖锐。如何保证熟练技术工人的供应,是诸如比亚迪类型的企业需要应对的第一个问题。正如许多精益化生产代表企业的选择一样,比亚迪也在考虑更多地使用自动化生产线,解决熟练工人越来越少的问题。
另一个挑战则来自精神层面。手工生产模式若要保持较高的生产率,需要依赖操作工人自发地对生产流程进行持续改善,这只有在工人对企业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这往往是中国制造企业最薄弱的一环。1946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三井下属的一座煤矿,罢工者把所有管理人员挡在矿区外,完全依靠工人的努力将日产量从250吨提高到620吨,以此让管理者感到丢脸。什么时候中国制造企业能够让自己的员工对企业产生这样的认同感,才有资格谈论赢得未来。
比亚迪模式的成功无非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企业必须依据自己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式。手工替代资本投入对于比亚迪而言是合适的,但是对于一家资金雄厚、生产高度单一产品的企业则未必。
由于英国从中世纪以来手工业都比较发达,且有完整的行会制度以及“学徒法”,在熟练工人的储备上几乎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比拟的。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英国的制造业地位逐渐受到“美国生产体系”的冲击。
美国是一个几乎全部由移民构成的年轻国家,不具备熟练工人的储备,因而美国制造业走的是另外一条路径:工人们使用专门工具,大批量生产尺寸精确的可互换零部件,最终组装成一台台完整的机器。与英国模式不同,美国工厂的产品是“预先生产”的。这一整套生产模式被技术史专家、美国特拉华大学的大卫·A,宏萧教授称为“美国制造体系”,在此基础上,1913年福特发明了以流水线为特征的大规模生产方式。
可见,美国制造体系的核心是减少乃至摆脱对熟练工人的依赖,但必须花费巨大的专门设备。福特
近年来随着比亚迪的声名鹊起,其别具一格的手工组装生产也成为研究者推崇备至的模式。有观点认为,比亚迪摸索出了人工替代大规模资本投资的“人工驱动生产”方式,中国制造业要靠这个模式赢得未来。
这种说法是确有实据,还是略有溢美?不妨从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几次转移中寻找答案。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两次转移
大规模生产替代“弹性生产”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摇篮,其制造业一直到19世纪末期仍保持了相当的竞争力。在19世纪甚至20世纪初期,英国的大部分行业都采用了“按订单生产”的方式,这种方式不要求进行庞大的固定生产设备投资,但高度依赖熟练工人的手工工艺。产品并非完全标准化,而是经过技术高超的工人使用通用工具逐件调试、打磨才能成为成品。的流水线更是将对工人的依赖降到最低,工人只需重复简单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产品的制作和组装。
显而易见,美国制造体系的生产率高于英国。从19世纪后期开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与英国的劳动生产率之比都稳定在2:1左右。但在一些不容易标准化、更依赖熟练工人的行业里,英国仍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在大规模生产的基础上,美国企业逐步通过钱德勒所说的对生产、管理、营销的三叉投资演化到所谓的“管理资本主义”,从而极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取代英国成为了新的制造业中心。
第二次转移:“柔性生产”挑战大规模生产美国和英国代表了两种生产模式取向,它们之所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完全是由于各自资源条件不同造成的。
大规模生产方式在生产率方面有极强的优势,但也有一个重大缺陷:产品单一。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大规模生产也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市场要求。
这正是日本精益化生产企业崛起的机遇。二战后的日本缺乏资金,无法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唯有使用人力替代资本投入。精益化生产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更多地用人力替代资本投入(特别是佳能);2、在依赖手工操作的情况下为保证质量,必须对生产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3、由于人力成本不像固定资产投资,无法摊薄,必须尽可能减少生产中的一切浪费以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4、发挥人力的灵活性,生产多品种产品。
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生产模式选择一且确定,企业将会形成“路径依赖”,按照这种模式的逻辑运行下去,很难做出完全的改变。事实上,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对日本和美国企业提出的挑战是一样的,两国企业均选择了“柔性生产”的解决方案,但实施的结果完全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商学院教授贾库玛曾历时3年,对日美两国使用计算机控制进行柔性生产的企业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在使用相同设备的情况下,那些原本采用精益化生产的日本企业仍然保持了多品种生产的优势,平均产品品种为93个;而原本采用大规模生产的美国企业,仍然保留着原来的产品单一化特征,平均产品品种只有10个。
比亚迪的价值和挑战
显然,用人力替代大规模资本投入的方式并不是比亚迪的创造,它不过做出了与历史上无数缺乏资金的制造企业相同的选择。比亚迪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要拜手机市场的发展所赐——由于众多手机商生产了规格不一、种类繁多的手机,需要品种多样的电池板,因此显现了比亚迪生产模式的优势:只需要用人工对生产过程稍作改动即可完成品种的转换,不必耗费数百万美元添置新的生产线。
比亚迪的意义在于,它再一次通过自身的成功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企业必须依据自己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式。手工替代资本投入对于比亚迪而言是合适的,但是对于一家资金雄厚、生产高度单一产品的企业则未必合适。
作为新的“世界工厂”,中国以劳动力资源丰富著称,但历史经验表明,劳动力资源丰富往往与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成正比。在强化大学教育、弱化职业教育的中国社会,这个矛盾会变得越来越尖锐。如何保证熟练技术工人的供应,是诸如比亚迪类型的企业需要应对的第一个问题。正如许多精益化生产代表企业的选择一样,比亚迪也在考虑更多地使用自动化生产线,解决熟练工人越来越少的问题。
另一个挑战则来自精神层面。手工生产模式若要保持较高的生产率,需要依赖操作工人自发地对生产流程进行持续改善,这只有在工人对企业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这往往是中国制造企业最薄弱的一环。1946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了三井下属的一座煤矿,罢工者把所有管理人员挡在矿区外,完全依靠工人的努力将日产量从250吨提高到620吨,以此让管理者感到丢脸。什么时候中国制造企业能够让自己的员工对企业产生这样的认同感,才有资格谈论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