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苍凉之后的大雅若俗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1108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孤独的才女张爱玲有着苍凉的人生,我们从她的作品里能深深体味到这“苍凉”。她用再灵巧不过的笔叙写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世俗,可这绝不是凡俗,而是历尽苍凉之后的“大雅若俗”。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 大雅若俗
  
  我个人一直认为上海是俗文化的产地。而在这块土壤里浸润成长起来的张爱玲却令我刮目相看。张爱玲的散文很美,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美文”。
  记不得哪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学即人学。”张爱玲之为张爱玲离不开她苍凉的人生背景。1921年出生于上海的张爱玲,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的变迁,使她对人类文明和人生价值有着伤感的估价,她深深体验到的是世界的苍凉。张爱玲的家庭门第曾经是显赫的,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著名的人物,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后又被李鸿章招为女婿。张爱玲的父亲是典型的遗少,旧习气很深,性情脾气又坏。而她的母亲则受西方文化熏染,几度同张爱玲的姑姑一起赴法留学。夫妻二人不和,终于离异。不久,父亲又娶了后母。张爱玲从童年时代起,就生活在这样一种家庭氛围中。透过封建家庭的衰败、腐朽的景况,她对古老中国杜会的某些侧面有了较深切的体验,世态人情的悲凉,生存的无奈与哀伤,深深地浸润着她的心灵、使她过早地成熟。这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的散文处处流露出苍凉、伤痕、漂泊与沉重。
  张爱玲对生命意义的悲观反而导致了她对生活小趣味的细致观察、体验,她说:“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足见她观察的独特与深刻。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的她善于从日常生活发现、感触到别人忽视、或者说根本感受不到的东西。她在自己的散文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平台,平台上上演的是一幅幅世俗的人生戏剧。
  张爱玲有一句话这样说:“可是世上有用的人,往往是俗人。”在那个时代,在那个高扬革命、民族解放、个性自由的年代,这句话似乎上不了台面,但张爱玲并没有这种顾忌。她论及的“上海人”是现代世界中俗人的楷模,他们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在《自己的文章》中,她将“人生飞扬的一面”和“人生安稳的一面”作了鲜明的比照:“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带有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在她眼里,当时出现的许多作品一味弘扬“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了作为底子的“人生安稳的一面”:“许多强有力的作品只予人以兴奋,不能予人以启示,就是失败在不知道把握这底子”。而作为“这底子”的正是人恒常的世俗性。
  于是我们从张爱玲的所历、所见、所悟、所感里体会到她的都市平民化倾向和浓郁的市民情趣。她无所顾忌地谈吃、谈穿、谈钱、谈女人、谈京剧、谈音乐宗教和品诗论画;向人们讲述“更衣记”、“烬余录”、“公寓生活记趣”、“说胡罗卜”、“雨伞下”、“忘不了的画”;津津乐道于各种都市文明景观:电影、电车、公寓、电梯、时装、模特儿等。童年琐事、艺苑掠影、瞬间世相、生存感悟,从生活到艺术,不分巨细在她的作品中一一从容地展现,充满“生”的情趣和喜悦。
  她能体味现实,从世俗的公寓生活中体味出雅趣:“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她欣赏电车回厂的妙趣:“一辆接一辆,像排了队的小孩,嘈杂,叫嚣,愉快地打着哑嗓的铃:‘克琳,克赖,克赖,克赖!’吵闹之中又带着一点由疲乏而产生的驯服,是快上床的孩子,等着母亲来刷洗他们。”还有那弄堂里的小贩,开电梯的人,看门的巡警,以及住在公寓里的一户户人家,在张爱玲的笔下充满了生机和情趣。
  张爱玲充满爱意地描写一个又一个日常生活场面或情景,以传达她对生活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表现出她对小人物生活刻骨铭心的喜爱和难以割舍的情结。在《更衣记》的末尾:“——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鱼腥,皮和渣,卖弄的小孩,在生活中极其普通,随处可见,也算不上美;秋天的薄暮,是凄凉冷寂的时候。然而生活中最常见的景一经张爱玲点化,反而成为感人的意境。
  其实小人物的生存艰辛在张爱玲的散文中表现得十分深刻,只不过常常掩藏在她诙谐幽默的语言背后。在《公寓生活记趣》中,“如果你放冷水而开错了热水龙头,立刻便有一种空洞而凄怆的轰隆轰隆之声从九泉之下发出来,那是公寓里特别复杂,特别多心的热水管系统在那里发脾气了。”“门前积水最深。街道上完全干了。我们还得花钱雇黄包车渡过那白茫茫的护城河。”在这里小人物灰色生活的荒诞、艰辛、无奈,被张爱玲用幽默的笔调描述出来。在《打人》一文中,警察打人没有原因,只是一时兴起,打完了一个又去打另一个,自称很少正义感的张爱玲也想给他两个耳刮子。
  走进张爱玲的作品,我们会发现她对日常生活、琐屑经验和庸常细节乐此不疲地书写和表达,不是一种俯身取悦,在彻骨认同的背后,是一种深刻挣扎的痛楚。她用再灵巧不过的笔叙写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世俗,可这绝不是凡俗,而是历尽苍凉之后的“大雅若俗”。透过她的作品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人性的世俗、人生的欲望,还看到了她更深层的人性的挣扎,人生的沧桑,看到她从一个文人的视角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深切关注。
  张爱玲用笔蘸着大红大绿这样俗气的色彩在她的作品里细细地点染,完成的仿佛是一幅幅世俗的工笔画,这些画经得住大浪淘沙,将在文学史上具有恒久的艺术价值。正如霍秀全先生在《论张爱玲散文的文化与艺术气质》这篇文章里所言:“我们从她那积淀了凝重文化意蕴的日常写照中,分明感受到雅趣才是她散文的终极追求。”“张爱玲靠她的才分和灵气在极俗的叙说中制造出极雅的意趣,做到了俗中寓雅,似俗实雅。”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教研室;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教研室。
  
其他文献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第二板块里说:“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中指出,柳永的词善于运用‘点染’的手法。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感情。比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先点明离别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景色渲染烘托。”  编者对“点染”手法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是有些偏颇。所谓点染,原是书法绘画的一种技法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和梁遇春一起《观火》,看小小的火苗里有一个大大的世界。  火在生活中惯常得很,特别是小时候在乡村生活,几乎每天都要见几次,但许是年龄原因,从未在意过,更没细致地观察过。我所知道的它的作用无外乎取暖和烧饭,好像还可以给爸爸点烟。《观火》真是别有洞天,让我看见了火的不同形态。  文章先从眼前的火炉起笔,又是“独自”,恰为“我”对火的神思营造了一种氛围。而文中的“静静地凝视”“细听
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戴。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曹操是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雅爱诗章”“登高必赋”“志深笔长,粳概
2012年高考,全国有17套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而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又因其问题的开放性、评价的灵活性、思路的拓展性成为了一种热门题型。它常常出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中的最后一题,分值较大,题型不一,探究内容又丰富,学生常常不易把握答题技巧和规律导致失分较多。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类阅读占了大多数,可以说,今后几年,小说类的阅读将成为高考阅读中的一个热点。而小说阅读中的“探究题”分值最大,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  这部作品是作者萧红以自己对童年的回忆为线索,写北国的自然风光,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封建家族世俗文化对善良的心灵的毒害,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这“悲”又不仅仅是“悲”,更有沉重。  作品描写是的20世纪20年代,一个具有明显历史文化印记的小城镇,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人们群体,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
“缺字”是指对联在适当位置上出现的字数空缺,其实是故意空出个字让人去填补,收到“此时无字胜有字”的效果。这种手法也叫“缺如”或“隐字”。凡句中所缺之字,其位置或在句首,或在句尾,或在句中,本文以“□”标出。从原句文字表面,读者似乎不容易一下子就看出微言大义;但联系上联或者下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可知所缺之字或为成语谚语或为熟语俗语,或为诗句名言,其来有自,还是有线索可寻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却一直在低谷徘徊:教师津津乐道于“中心”、“选材”、“结构”、“体裁”,热切地追逐着作文“体系”、“模式”“套路”的训练;学生或为应试而作,或为印证某种高尚思想而写,或为迎合教师的某种喜好而撰……如此种种,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以文为本”、“人”“文”分离的怪圈。受“文本”观念的消极影响,作文这一最富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编造谎言的园地,涂抹文字的游戏,折磨心灵的苦差事。这
2013年高考是新疆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第三次高考。在此之前,我们经历了教材的改版,理念的更新,试题的变化,每一次的改版都是一次挑战。面对一次次挑战,我们勇敢的接受;在困惑与痛苦的历练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收获。  一、因考制宜,有的放矢  俗话说“知彼知己”才能打胜仗。“彼”是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题,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它们的变化,可及时调整复习的侧重点。  1.字形仍然重要  字形虽不单独
当下,各地导学式课堂的风生水起,而纵观语文课堂中的导学案,生硬的问答式填空让语文教学痕迹越发刻意。面对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的导学设计是不是也该变变脸,是否也能和语文本身一样散发出生动而别样的个性之美?  推行“导学学案”的初衷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教师怎么“导”、学生如何“学”,从而变
一、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偏好,也就是说其倾向于某种活动的心理。诗词拥有一种独特的美,传承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出来。  2.培养学生审美及联想的能力  我国诗词语言较为简洁,含蓄,需要读者在反复品读之后,联系当时的情景,对诗词中表达的事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