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美院安滨工作室的报告 “在自然面前”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obad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语:
  
  本期师出名门栏目向读者推介的是:中国美术学院专业基础学部主任安滨教授和他的两位弟子。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有着国外教育背景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安滨教授,是如何以国际的文化视野,并参照国内高等艺术教育的需求,来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和教学理念的。
  在教学上安滨教授要求学生“能力与素养并重”。获得知识和能力是为了更大胆和有勇气去思考。培养出的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性品格,由此打造出真正有创造精神的中国当代艺术高层次人才。
  
  安 滨: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在自然面前”──关于基础与创作研究的态度与方法。在自然面前的态度与方法其实对于我们从事艺术创作活动者来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然”这个词里含有多层意义,通常我们讲的自然是指客观自在的对象。但还有一个是人化的自然,是人的力量或能力使自然发生改变,即人化的自然,也是人类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人类所特有的“对象世界”。我为什么用“在自然面前”这个题目,是因为不同的认识方法和创作态度将带来完全不同方向的结果,其艺术创造性活动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可能会带来有价值的创造和贡献,也可能是碌碌无为的模习而终其一生。事实上,当我们观察周围那些作画的人,会发现学习绘画的学生或专业绘画作者中,他们很多人在自然面前没有“看到”太多的东西,他的眼睛和头脑里占据的是一些各种别人作品记忆的残片,是那些艺术史中被人们所崇拜和欣赏的作品残影。这些人用那些记忆中的残片套在自己所表现的自然对象上,以此完成自己的作品。在我们国内美术院校学校的教室里会看到学生模仿西方某个画家的样式现象很普遍,有很多专业画家也是这样,而这一现象在当代欧美的艺术院校里却鲜见这样的情况。我在英国近十年的学习和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众多艺术院校考察时几乎没有看见学生或艺术家在模仿艺术史上某个画家的样式或风格作画,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现象带来我长久的思考。就我个人观察所得到的答案是欧美的学生、艺术家及学人面对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态度与研究方法与我们不同。当代欧美教育哲学尽管存在诸多流派,但其共同点是强调个人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要学会树立个人目标,并通过发展独立性、作决定和解决问题来实现个人确定的目标。显而易见,个人的研究角度、方向和态度就成为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个人的悉心体验与事实表达是成为能否建立自己独特方向和价值的基础。
  在我们的艺术类高校的教学中,我们推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我们往往会被那些艺术史当中大家公认的巨人、或者时尚的引领者、或者各个领域比较出色的人所罩住。我们以为学会了这些以后自然就有了自己价值。因为这样长期习惯模习、效仿的学习方法,使我们自然弱化了自己观察,也不情愿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当然也就不可能建立自己价值取向与思考。这种状况对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是有很大弊端的,因为长此以往,你完全不会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研究与创造成果并走出来自己道路。无论从事绘画艺术实践或者其它领域的研究活动,需能细心客观地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敢于肯定自己研究与判断,有一个敢于质疑、鉴别并有自己思考和注重事实、尊重自己独特感受的品质,用这样的一种态度去探究你的研究领域,才可能有很珍贵的东西在这里产生。
  接下来周勇和罗晶晶可以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相关的思考。
  周 勇:我在本科读版画系的四年时间里,看很多东西还是属于模糊的状态,会觉得这个大师好,学得比较像,靠近这个大师的能力会觉得这样比较好。再往后面走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东西可能还是属于这个特定年龄阶段,新鲜感过了之后,会对其它东西产生兴趣,所以当时很多当代艺术也会去看,考研也考过新媒体专业,后来还是考上安老师的研究生。在这个过程当中,重新审视很多东西,将过去接触的东西放在眼前再重新审视和思考就不一样了。我当时研究的方向是造型基础与创作理论研究,在这一块我觉得,以前对造型技术的认识相对来说太过于简单,总是对写实、透视、解剖等技术上的东西的一般性掌握,后来觉得这些造型基础所有的门类里面有语言词汇东西,这些都是基础的东西,这些基础东西需要花一些时间重新思考它。比如大家都在用中文,但是为什么这个会变成鲁迅,那个会变成茅盾,那个又会变成巴金,用的都是中文而已,他们之所以厉害,是对最基本语言词汇做过大量功夫,花过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认识方法。他们了解了这些东西之后,与自己的情感相直接勾连,通过对语言的把控能力,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述出来,这是比较重要的东西。在研究生这一段时间,我对语言词汇本身做了重新思考;再一个对艺术史和理论也花了很多时间去进行思考。特别是当时写论文的时候,安老师要求比较高,在整个过程当中会感受到对这种东西的研究和思考不能只是表面历史现象的研究,而应该延伸到艺术家在创作背后很多精神层面上,或者个体思想上考虑的东西。这样再回过来看以前那些自己不懂的东西,现在看的会比较懂一点,自己在做什么东西会相对清楚一些。
  罗晶晶:我从小学画画开始,并不是说就是面对自然的。看到一本画册,我觉得这个画家很好,套用在自己身上,发现很容易进步。后来比如说又认识一个新的老师,觉得这个老师很适合自己,又跟着他走一段时间,这个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在开始会有很快的进步,当然以这种方法继续学习到了本科就会出现很多的混乱,不知道自己目标在哪里。之前的方法和之后的方法在理论上会有很多的冲突。走到研究生现在这个阶段就开始从新思考,自己从小所生活的环境到现在,形成的思维习惯,自己的生活背景,采用怎么样的角度去思考,到底应该采用怎么样的角度去表现。之前画家画的一些乡村的风景,描写的是他们曾经生活劳作的地方,他们热爱这块土地,因为这块土地给予他们成果,给予他们食物。而现在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看到这块乡村,我们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远离繁华都市生活的一种休闲,世外桃源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区别于以前画家的一种心态、一种角度,怎么在自己的绘画当中,把这种自我的思维角度表现出来,这是自己现在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了。
  
  安 滨:刚才两位同学都讲到学习过程中,从最初的学习方法到后来发现出现很多纠结和矛盾,学习过程当中一些方法上的冲突也好;不同阶段认识程度有不同的体会也好,这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与能力,与此同时逐步建立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态度,应该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真实事物,而不是在画布上仅仅去模仿这些事物的已有样式。
  学习和研究肯定要有模拟阶段,你没有模仿无从进入,模仿就像一个扶手帮助你步行,像楼梯的扶手带着你走进那个你要进入的门,但是,你不能永远靠扶手步行,你要拥有自己强有力的双腿和头脑才能建立独立的精神空间。我们模仿画家的语言、样式,可以从中学习他的艺术技巧,理解艺术表现的一些规律,但是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情感与精神的特殊产品,她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物质和产品,艺术家的作品是他独特的生活背景、独特的经历和独特精神生活的显现,你去模拟他的作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模仿的作品也不可能有灵魂。
  我在英国近10年的学习,最深刻的体会是他们除了要求有大量的、广泛的阅读经典文献、各类著作外,在自己写作时候一定要强调独立的个人见解,作画时要突出自己的独特角度和态度。这种教育方法不论是在少儿时期、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都十分注重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的培养。
  周 勇:我有时候感觉,可能也是跟现阶段中国整个大时代人的精神状态有关,有的人可能觉得模仿马上能够出效果,用时也短,所以很多人往模仿这个方向走。如果一个人真的花时间研究,重新把根源东西理出来,仔细研究,要花掉很多时间、精力,在这个大时代中现有的人的精神状态,这个事情相对比较艰难一点,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这样去做。
  
  安 滨:其实我们这个时代跟西方也是同处一个时代,但为什么西方的学界没有这样。我很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我在英国学习期间,从英国走向欧美多个国家,进行了很多学校的考察,包括美国的东西海岸的众多院校,我到教室里去看学生作品并和老师去交流,我几乎没有看到学生在那里模仿别人的画,没有人在以某个名家为样本,这一点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每个人在教室里一个位置上堆了很多他画的素材和材料,每个人有自己一摊东西,在那里做绘画实验和探究,每个人的个人面貌都极为鲜明。而我们的很多院校学生还是喜欢摹仿名家的样式和手法,在全国各类画展中,作品趣味、风格雷同也是挺普遍的。
  罗晶晶:从面对自然来说,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现在大家也在强调,对绘画的评审要有多元化的考虑,那么,在追求多元多变的过程中,什么是不变永恒的评价和审美标准呢?
  
  安 滨:如果说有不变和永恒的东西,那就艺术的规律和人类不懈的探究与进取的精神。正如英国艺术史家,21世纪最负盛名的艺术理论家、批评家,罗杰•福莱评价塞尚所言,塞尚的那句“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塞尚这一观点对于欧洲的绘画传统具有新航向的作用,因为他改变了艺术家面对自然的态度。为什么勃拉克、毕加索,包括米罗一些现代的艺术大师,他们都认为是塞尚给我们启发的,在立体派的理论信条中以此作为理念的阐释基础。这种面对自然的态度和思考给艺术家们开辟了新的领域,更多的可能性从这里展开了。
  周 勇:我有个问题,现在比如说国内的高中生考大学,虽然每个省是自己设定考试科目,考卷的方式差不多,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单一的。从小学到高中,他已经逐渐形成了这么一种思维模式。特别像美术类院校,考生来源跟以前有很大的区别,很多考生因为文理科考不上,他会选美术这条路,他最希望是短期内马上出效果,所以他们在考前班学了大量模式的东西,进入高等院校开始学习,来自学生的薄弱基础和僵化的套路让教员面对的问题就很突出,困难比较大,具体操作不知道针对这种情况有什么办法?
  
  安 滨:你讲的实际上是目前我们高考中非常突出的问题,而且全国艺术类院校都在谈这个问题。我们的考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突出的问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在高中里没有系统的艺术教育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国内目前还不能确保每个高中都有正常的艺术教育条件,因而学生会离开家乡学校,跑到各地花高额的学费,跟参差不齐的学习班学习绘画,把他们的命运交到这些学习班的手里。各种为应试而想出的办法来对付高考也是自然的了。为什么没有学生为了学化学、物理离开学校,为什么没有这个现象,因为这些课是系统完整的教育,是国家管理和督导教育内容,但是艺术这一块到高中阶段就很难成为普修的内容,因而也就乏于系统的建设。这里至关重要的是教育部应该做一个系统大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与课程模块建设,这在欧美就有很好例证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大学前的高中、初中、小学全部有系统的艺术课程,有那些课程的考试和成绩与能力的记录,就像你有化学课和物理课一样的成绩记录。在报艺术院校的时候,高中前所有成绩,和作品原始的文件就可以寄送到相关学校,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国内近些年艺术类毕业生几十万,很多艺术类学生还没有工作,能不能把这些毕业生重新回炉,建立一个初、高中教师上岗与专业考评机制,系统地培训教师,让他们分布到全国各个学校的初中、高中,使艺术教育成为跟文理科同样一个结构的教学课程,所有学生接受这个教育成绩有一个正常的、全程精确记录,有艺术才华的、最好的学生就会浮出水面,在报全国艺术院校的时候,高中前所有成绩,和作品原始的文件就可以寄送到该生报考的学校,作为能力与素养的依据之一,再接受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这就可以非常完整可以看到学生艺术的修养,这个方式不仅仅是考试形式的改变,可以把多元化、教育尊重个体差异、培养人的种种理念渗透到初中到高中六年里,是他们的个人艺术趣味和态度孕育了,生长了,就不会看到目前我们的入校学生的那些陋习。关于中国大学前教育的改革,从这个原点起步上到评价标准上,这些关口有一个正确导向展开以后,人就自然培养出来了。
  罗晶晶:现在中国教育又开始重新推崇国学,把这个当成很重要的东西,去补之前的欠缺,有些学生就会提出来一些问题,我们的生活已经西化了,我就是生活在现代城市里,天天吃麦当劳、肯德基,回到家里看美剧,我还要学习英语,我的思维模式很多都西化了,我们教育中常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自己认为我已经是西体了,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安 滨:现代人的确享受了西方文明,包括西方的饮食习惯,时尚潮流都在一定阶段深刻地影响我们中国人。从人类文明进程中来观察,哪个国家的文明在世界上占优势的时候,其他国家就会追随,这是自然而然的,文化交流也因此而来。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即使吃麦当劳、穿西方的衣服,哪怕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连一点口音差别都没有,你还是中国人,就是Chinese。你的血统、你的文化背景已经深置于你的一切方面。就如同我们画西方人的油画,画出来一看就是中国人画的油画,你的不同气息必然印在其中。
  中国绘画史、文学史、思想史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像老子思想是一种价值尺度,价值标准立在那里,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庄子的思想又是这样一种人生智慧,中国有她自身自己的智慧,有她自己文化思想的谱系,非常完整清晰。
  中国人有一套完美的对事物、对自然的一种判断和表达。如何表现、如何显现个体和自然之间一种关系,已经在几千年反复思考与实践中形成了非常丰厚的智慧成果。我们今天提倡国学,这是东方的文明,不仅我们珍惜,西方人也高度重视里面的东西。我到欧洲去常常有人来问我中国的东西,问我这里面的词汇,他们很多学者就研究中国绘画史的东西。像在伦敦维多利亚阿尔波特博物馆,展出的主题展是“1500-1900年的东西方的相遇”,有很多西方学者和普通观众在认真的观看这些作品,其中有一大幅康熙大型庆典活动的工笔水墨画,庞大的人群列队体现了庆典的隆重,这幅画当中有清朝的满文还有汉文。我把画上的中文抄下来,参观的群众就围上来看,很多文字是中国古汉语文字,他们说你能看懂这个文字,我说当然能看懂,他们很兴奋,虽然看不懂,但他们很关注,他们十分想通过这些文字的内容了解其意,这说明他们高度珍视中国的文明。我在英国大学里做理论研究的时候,导师就推荐我看的一本书是《半个世界——中国与日本的历史和文化》,无疑,中国文化是占主导的,日本是深受中国影响,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版图就占据这个地球的半个世界,可见西方学界对中国重视的程度。说明什么?说明你这个国家文明太有价值了,你的历史太有价值了,你的文明太有高度了。我们为什么不要自己的文明呢?我如果只要西方今天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文明,这肯定是幼稚的。世界各国的文明都具有极高的价值,而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是中国文明的载体,我们怎么会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舍弃自己最优秀的智慧和历史呢?这就是今天为什么中国人重新提倡国学的意义所在。
  尽管我大学是研究版画和水彩,到英国后研究版画和油画,但我在案头上会经常研究这些真正中国国粹的东西--中国画。这些中国最精华的东西,我要研究它,它的很多东西会带动我,我发现中国人那种笔端写的感觉极富意趣并直抵心境,作画时不是西画那种慢慢的描绘,而是一种气韵贯通的状态,思维方式也非常不同。所以我画这些油画人物写生,尽管是西画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但把中国人绘画的那种注重笔意和“写”的状态灌输到造型中去,西方人看了这个很明白,会说这是中国人的东西。这几天英国皇家水彩画协会会长大卫•帕斯凯特教授来杭州参加我们的当代学院水彩展开幕和研讨会活动,我们陪同他到郭庄游览和写生,他说你们中国人画水彩喜欢我们西方水彩方式,我认为你应该运用一些中国绘画的方式,他跟我讲了许多齐白石的艺术。其实一旦你的艺术走在世界舞台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重要了。
  周 勇:安老师在英国那边留学这么久,他们对于当下的艺术是处于一个怎样的思考?
  
  安 滨:他们称之为新的挑战。在艺术发展的上下文中如何写出新的篇章是一个恒定的课题。今天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传统和当代艺术现象,艺术要往哪里去。当一个新的命题被完整的表述出来了,就会为我们带来新的精神空间,就像西方现代抽象主义运动一样,它完全是一种新的学术理念和思维方式,新的美学观念建立了,就完整地留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我想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面对自然的求索、面对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探寻意志,永远是人类不断开启新的航程和进步的动力源。
其他文献
在众声喧哗的中国当代画坛上,有一种声音特别值得我们聆听和思考,那就是来自历史深处和个人灵魂中的反思、忏悔与创造之声。“生于1949:李斌画展”展示了画家在少先队员、共青团员、红卫兵、知青、共产党员、探索者和反思、忏悔者等人生旅程上各个时期中所创作的重要作品,从中人们会发现一个经历过从红卫兵到忏悔者的心路历程的真诚的人。  李斌于1949年11月生于上海,在“文革”期间是《上海红卫战报》的美术编辑,
期刊
这  里摘录几段我的“画室杂记”:夜很静很静,独自坐在画室,想着窗外远远的风,吹过耳语着的树,树在谈论些什么?我好奇地谛听着。也许,在某一个清晨,昨夜的很多很多想象和幻想,都在这夜色中的耳语变得深沉厚实。  终于安定下来了,画画、抽烟斗、喝茶,看看书,打打电脑,还有很无聊地海阔天空地瞎想,或者什么都不想。安静是一份福分。阳台和窗台种了几株竹子,夜风吹来,竹叶嘎嘎地响,晃动的影子似乎是心的飘然悠然的
期刊
学术之路  SHMJ:白老师,您好。能有机会对您进行这样一次访谈,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您这次回国是在北大讲课吗?  白谦慎:我在北大做访问学者。  SHMJ:您前几天在故宫博物院参加的“兰亭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也去旁听了。  白谦慎:对,我只是去做了个评议。现在除了跟我目前的研究有关的东西,全都辞掉。我现在主要是在做关于晚清的吴大潋的研究,而跟吴大潋无关的邀请,我基本都不接受。因为十几年前,我
期刊
主持语:  照片上的来源、黄庆、任志忠、邬大勇、周小松,是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青年教师,他们在美院和西湖湖山境域的滋养下,氤氲着一种生活的姿态和创作的热情,代表着当今中国油画的一种特殊气质。他们乐于回溯探源,在追踪西方绘画“古典”精神的同时,也关注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走向。尽管他们的面貌各有不同,但对个体生存体验已成为他们艺术表达的一种主要人文意识。他们关注生活、关注情感、关注作品的纯正性,并努力
期刊
我  总觉得,画画是谛听心灵的回声。心灵像一个飘浮的钟,在时间的维度,在穿越着历史和现实的空间,有时被一阵风吹响,声音在旷荡深幽中飘出,清脆而沉逸,引来似有若无的回响。屏心息气,谛听这种回响,在画面的墨韵笔意、结构形态中感觉这回响,传达这回响。  不知是我有意去选择和标示“天地悠然”这一表现题材,还是老屋、云水、回栏、斜柱,撞击着我飘浮的心灵,由是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画着,企求画出曾经有过的一阵阵回
期刊
艺术,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从没和我们的生活分离过,一直在社会或者个人生活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跟文学作品一样,艺术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外在表达,总是会承载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意义,从远古的占卜祭祀到中世纪的传播神学,发展到今天,艺术越来越成为反应社会变革、传达个人心声的媒介。也许各个时代的艺术家都渴望能够创造出与时代脉搏共振的艺术,希望自己的作品体现对人生、对社会、乃至对政治的关注和思考,渴望创造出
期刊
主持语:    你印象中的雕塑是什么样子?大理石般的巨大浮雕?精致小巧的木雕?还是用玻璃钢组合的抽象图示?你看过用砖头做成的雕塑吗?当你面对一辆由红砖头雕塑成的汽车,由红砖与青砖雕成的矿泉水瓶、茶壶等诸如此类的日常用品,你会有什么感受?会感觉新奇,还是感觉古怪?是对自己关于雕塑认识的一种刷新,还是有被艺术颠覆之感?戴耘就是抓住了物质幽灵的一位艺术家,他赋予幽灵以砖、水泥、钢筋的肌体,就像太上老君为
期刊
无  意中画了一些画,画了一些圈圈,自己觉得还是有些意思,想给它们起个题目,想来想去,冒出了“游象”这样的词。我似乎很喜欢或者说很向往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游”的概念。“游”在中国的文化话语系统中,是一个具有很强精神性的词汇。儒家所谓“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道家的“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田子方》)、“乘物以游心”(《庄子人间世》)、“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齐物论》)。“游
期刊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前行中思考着未来,回味过去,感慨其中的苦辣酸甜。前人所说的“学生生活是人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直到现在自己也才深深地体会到这点。三年的丰富研究生生活也即将画上句号,细细品味三年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心里不免有很多感慨。  我的作品《春夏秋冬》是表现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如今,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全人类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离我们越来越近
期刊
采访地点:诸子艺术馆  受访人:李 军  采访人:周兴涛    诸子艺术馆座落于南京市鼓楼区江东北路,粉墙黛瓦、水榭回廊、亭台楼阁,诸子艺术馆以“吴地明文化”为基调,带给人审美享受的不只是展厅内陈列的书画艺术作品,这里每一处门头、窗户、厅堂,都被设计成一件件精致典雅的园林小品,艺术馆内的桌椅家具、花草盆景,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置身其中,可以让人的心情在此放松。诸子艺术馆在短短的三年期间,把“以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