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那些父母加在自己身上的伤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街上遇到一个老太太,竟然穿着和我妈一样的衣服。我气愤地偷拍了一张照片准备摔给她看——那衣服我本来就觉得老,她不听我的,非得穿。
  我妈看了看,很诧异,问我为啥这么生气。我说:“这是老太太穿的衣服,你不能穿!”我妈气得一挥手:“难道你妈不是老太太?你都快40啦!”
  但是,我怎么觉得她不老呢?有时候我呆呆地看着我妈,我觉得她长得一点也不老,还是双眼皮大眼睛,身材一点也不臃肿……于是禁不住夸她,越夸她,她越不信。
  别人家老人看孩子,还要雇保姆和钟点工,但我们家,做饭、看孩子、洗碗、拖地……几乎是她一个人包圆。闺密来我家一次就哭天喊地一次:我妈要是像你妈这么能干,我也不至于累得像根黄花菜似的!
  所以,她老吗?
  65岁的某天,她突然老了。
  那天,我正在班上忙得四分五裂,她来电话了,非常小声地跟我说:“我跟你说件事……我有点拉肚子……,你抽空带我去医院看看行吗?”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只是这语气,完全陌生。
  我刚敲开门,她就颠颠地迎上来:“领导准假了吗?你看你那么忙,我这不争气的身体老是耽误你工作……不会扣工资吧?领导不会熊你吧?”
  这语气,似乎又非常熟悉。
  去医院,打车,不让打,说反正有直达车;上车,有人给她让了个座,她挪出半个屁股来让我坐下,我不坐,她说:唉,站着多累,天天站着上班真不容易。说完,把头扭向窗外。哽咽了?不是吧?!
  医院人满为患,急得我拿病历本当扇子,她赶紧说:“唉,别上火别上火,都是我拖累你。”
  “拖累”二字让我的心猛地疼了一下。我擦了擦她额上的汗,她的眼神已经是怯怯的、讨好儿女的那种标准的老人的眼神了。在这一瞬间,我在岁月面前俯首称臣,接受了妈妈的“老”。
  我想起了今年夏天回去看94岁的奶奶。她有些糊涂了。糊涂时,还是她年轻时的状态,指挥我们干这个干那个;清醒时,知道自己已到暮年需要儿女的供养,便时时处处谨小慎微。我与她坐在炕上,她四处瞅瞅,见屋中无人,摸摸索索地在枕头边上摸了半天,掏出一个顶端有点霉斑的无花果迅速塞给我,耳语道:“别告诉别人,这是特意留给你的,奶奶对你好,你对奶奶好不?”
  终于轮到我们看病了,医生问拉了多长时间的肚子。“一个多星期了”,我妈说着说着,又怯怯地看我一眼。我知道,她怕我怪她,因为她昨天“有点”拉肚子。
  这多么像小时候,经常生病的我为了不让父母暴躁、唾骂,瞒报病情的样子?
  那些谨小慎微的语气,又多么像我小时候的胆战心惊?
  我没有流泪,也没有哽咽,更没有因为觉察到了这些而将自己感动,只是平静地陪妈妈走出诊室。我安顿好让她坐在等候区的铁椅上,交费、取药,没有像来时那样执意要打车,公交车先来了,我们一起上去。
  岁月会让我们在瞬间手起刀落,斩断那些父母加在自己身上的伤——不再用同样不恰当的方式,以自己的强势去对待日渐衰老不得不依靠你、想讨好你的父母,这其实,与生一个孩子修复自己的伤有同样的功效。
  晚上,哄儿子睡觉之前,我拨拉着他的头发,问:“妈妈爱烁烁,对吗?”
  “我要睡觉!”
  “烁烁爱妈妈吗?”
  “啊,我要睡觉!睡觉!”擂床、蹬腿、打滚……臭小子!
其他文献
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应该要多找些机会,邀请孩子的玩伴来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耍、学习(插一句,“最家长”的编辑韩铭同学去东北那嘎达讲课时,家长问的问题老超前了,基本都是该怎么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小编多嘴)。过生日时,更该请来孩子的三五知己。  当同学们来家里时,父母除了烧菜洗碗,还需要做什么呢?  在这时,好父母不会拿孩子比来比去,比如“我的孩子个头比别人高多少?” “我的孩子学
期刊
一位妈妈问我:女儿刚刚进入青春期,举止害羞不大方,平时也很喜欢表现,但表现完以后举止很扭捏。其实女儿很漂亮,学习也好,挺优秀的,为什么这么不自信啊?希望老师给提些建议,有什么方法改进一下。  她的话让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一张有点失望的脸。哎呀,这张脸如果被女儿看到了,会怎么想呢?妈妈对我有多嫌弃!要知道,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认识,首先是来自母亲。如果母亲本身觉得女儿不够好,需要“老师给提些建议”,“改进
期刊
问:我孩子上五年级,想象力不咋地。比如说吧,前几天老师布置了篇作文,题目是“20年后回到家乡”,他写得干巴巴的,一点意思也没有。想想几年前我对孩子的教育,不允许他看童话和漫画,现在他写作文没想象力,是不是跟这个有关?有办法补救吗?  答:咱先来说说作文是干嘛的吧。作文,就是把孩子内心的所思、所想、所感,或者所经历的,写出来。孩子心里有,才能写。孩子年龄不同,心里有的东西也不同。如果孩子才10岁,给
期刊
儿子上学后,早上起床时总是需要各种催促。催促的过程中,我少不了唠唠叨叨地讲很多道理,比如“要有时间观念”、“做事要专心”等等,那时我很少能意识到,说教只是自己的情绪发泄,而对孩子毫无益处。有一天,多次催促和说教无效后,我又开始气急败坏地威胁。在我百般“努力”下,我们总算没迟到,但这一次我却注意到儿子垂头丧气的背影慢吞吞地消失在教学楼里。  我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巨大的疑问:孩子即将独自面对一天的挑战,
期刊
晚上睡觉前,姥爷和果果在卧室床上闹着玩,果果有点恼羞成怒地咬了姥爷鼻子一下。姥爷假装“哎呦哎呦”地疼着离开了卧室。早上果果一觉醒来,姥爷走进来,鼻子上贴了一个创可贴。(姥爷假装鼻子破了,故意贴了创可贴,打算告诉果果咬人是不对的。)果果一看到受伤的姥爷,一下子钻到了被子里,不肯出来了。姥爷问道:“果果,姥爷的鼻子怎么回事啊?”果果假装没听见,后来支支吾吾地说:“你的房间进去老鼠了吗?一定是你睡觉的时
期刊
网上有人发布了一个神奇的实验,并号称“给理科痴的萌妹子们玩这个,她们可能觉得你比春晚上的魔术还厉害呢”,怎么回事呢?我来试试!先看看网上图!  有网友回复:铅笔含铅,金属导电嘛!天哪,如果铅笔含铅,我们的小朋友每天使用多不安全啊!好在真实情况并非如此!有网友出来辟谣了:铅笔芯其实不含铅,是黏土和石墨烧结而成,只是因其在纸上的笔划像铅划出,所以被“冤枉”了。用铅笔不会引起中毒。但是铅笔的油漆层中往往
期刊
犹记得2010年办刊之初,我每天瞪着眼珠子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在接受过心理培训,恶补了像小山一样的国内外育儿知识……之后,我以为掌握了一大把于教育孩子的“标准答案”。  冒着热气的创刊号送到读者手中,我一姐们儿生气地约见我——气死我了!你们杂志办得这么好,可我拿给我老公看,他竟然鄙视我:“你怎么知道《最家长》说的就是真理?”  瞬间我像只被针扎了的气球,出溜了。但我随即又振奋了:非常好!太感谢
期刊
只需带着便便去医院。  女儿7个多月,某天早上忽然拉稀,而且是传说中的“绿色蛋花汤状”。吃完早饭收拾东西出门,我装作很专业的样子安慰姥姥:“6个月以后宝宝从妈妈身体带出的免疫力就用完了,所以容易生病,不过孩子生病不是事儿,长一次病就增强一点免疫力。今天多给喝水吧,可能是轮状病毒感染。”  听罢我的解释,姥姥道:“小孩长牙的时候都爱拉肚子,这是泻火,没事儿。”老太太的意思很明显,你用不着担心我不够淡
期刊
上期我们刊发了大兴摔婴事件凶手的成长经历,我们看到他那么悲催的成长故事,才知道,原来,他是一个多么缺少爱的孩子。这是一个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就像我们说了好多好多年的一句话,在暴力中长大的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暴力。  暴力是习得的,就是学习来的。从家里、学校、社会,一个缺爱的孩子是极容易被引爆的。在本期这个小小的话题中,孟迁老师会仔细地为我们分析。  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担忧,我们刊发了两
期刊
小孩子是需要用心看护的,他们还没有躲避各种危险的能力。  但是生活中,却不时地因为家长“疏忽”的缘故,给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上期本刊报道了北京丰台,一位年青母亲用婴儿车推着两岁的女儿,与两个要在路边停车的男人发生了争执。两个男人执意让她让开,以便停下他们的汽车。母亲却认为他们不讲道理,不肯让开,争执中车上下来一名男子,不仅打了母亲,并且抱起了婴儿车摔到地上。两天后,孩子不治身亡。想必这个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