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类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及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c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实践变化的新要求。本文以IT人才素质调研为基础,以就业难因素探析为切入点,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规律,探索对专业的教与学进行改革与调整,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使高等院校能够培养造就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深入探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影响因素,继而探寻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教育模式,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也是高等学校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要求,更是高校坚持以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为本,实现科学发展,促进内涵提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之需,具有普遍性和紧迫性。
  
  一、大学生就业难基本情况解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步凸显,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暴发环境下,高校学生就业难上升为从中央到地方乃至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普遍社会问题,被认为是民心工程之首。温家宝总理曾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讲到,解决好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就业者的生计,还关系到就业者的尊严。就业难问题从基本面上看,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就业供求总量矛盾。就业需求严重不足,以2009年供求预测为例,按照2009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透露的数字,2009年新毕业大学生610万,往届未就业大学生150万左右,中职毕业生500万,农民工转移需就业2000万左右,累计需新增就业岗位3300万左右,然而实际能提供新增就业岗位仅900万左右,供求总量矛盾突出。
  二是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一些专业举办一哄而上,没有经过严格论证和需求预测,或需求预测变数太大,导致出现结构性供求矛盾,这种矛盾甚至可以追溯到某些专业方向的需求结构性矛盾,如某校举办软件工程专业,分数字媒体和通信软件方向,然而待毕业生就业时,才发现用人单位对嵌入式方向需求量很大。
  三是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难以满足社会产业人力资源要求。以IT行业为例,包括软件产业在内的服务外包行业,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人才需求旺盛。调查显示,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上海)IT人才缺口较大,浙江尤为突出(供求比达到75:100)。总体来说,全国大体如此,仅从数量上看,人才需求两旺。然而,从质量上看,用人单位却往往感到一才难求,调查显示,在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情况下,却有67%的软件公司表示2008年居然未能完成校园招聘计划!而另一方面高校IT类大学生也是就业难大军中的一部分,甚至有20%左右的大学生直至毕业也未能实现初次就业。
  
  二、影响IT类大学生就业难因素探析
  
  从以上大学生就业难因素基本面分析,IT类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供求总量矛盾,仅从数量上看,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供不应求,虽存在一定程度的供求结构性矛盾,但显然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当今仍在一定程度上沿袭过去精英教育条件下偏重通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要求,这从有92%的公司认为“2008年未能完成校园招聘目标的主要原因是从根本上讲,部分大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不能满足公司要求”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到应证(只有8%的公司认为是学校培养IT类大学生人才数量不够)。主要表现在: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缺失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职业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是大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英文career quotient简称CQ。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果一个人基本的职业素养不够,比如说忠诚度不够,那么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性越大。因此,用大树理论可以形象地描述两者的关系就是“每个人都是一棵数,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
  调查显示,公司认为,当前IT类大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最薄弱环节从重到轻排列顺序是:工作踏实、能吃苦、敬业精神不够(85%);责任心不强、进取意识不够(75%);团队意识、学习和创新能力不够(67%);逻辑能力不够(40%);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不够(20%)。
  可见上述调查结果和其它大多数行业一样,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普遍看重的基本职业素养。此外,由于IT行业技术更新快,人才流动性比较大,用人单位普遍表示,相对于其它行业,IT职场还高度看重员工职业诚信、忠诚意识以及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缺乏
  职业能力是一种适应社会需要的与从事某种职业密切相关的能力。具体指履行某种特定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所具备的个体能力结构,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个孤立的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是实际就业环境中对职业角色的各种期待,这些期待将分解成职业标准的各项具体指标,是职业角色所具备的能力要素在相关活动中得以外化的行为结果。人的职业活动能力可以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大学生职业能力缺乏已受到当前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同。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认为,当前IT类大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最薄弱环节从重到轻排列是:综合实训实践技能不够(89%);专业基础不扎实(75%);所学专业知识已经陈旧、对新技术前沿掌握了解不够(15.4%)。可见,大学生职业技能薄弱是最大问题所在,另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公司调查也发现,大学生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低于企业要求,有48.79%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职业学校充电[1]。此外,用人单位还强调当前大学生一方面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知识面不够广,另一方面从深度要求看,与形成某种职业相关的职场优势相比,知识结构完善不足,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力不足。
  相对于职业素养,用人单位强调,虽然专业能力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某方面的专业能力不是永恒的,IT行业知识技术更新快,只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度的进取意识,专业技术能力可以通过专人培训和跟踪辅导得到提高。可见,相对于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是可迁移的,因而也是从事各类职业所普遍适用的准则和要求。
  (三)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从学生主体的角度考察,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首先是缺乏职业意识,导致学业目标不明确,更没有认真研究职场要求,继而缺失分解、分步、渐进实现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训练的计划并致力于实现目标要求所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面向2007、2008年已就业IT类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80%的人表示在参加工作以前对现从事工作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要求了解的程度很少或不了解,60%的人表示进入大学学习以后,没有明确制定自己的职业(学业)规划目标并按照目标要求努力奋斗,只有20%的表示有一点明确,表示很明确的仅占20%。甚至到毕业生找工作时,仍有85%以上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干什么,他们的就业心理只能用迷茫来形容。
  从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考察,虽然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育已是刻不容缓,虽然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早已作为高等教育多年追求的目标,但由于惯性、条件、资源、体制、机制等诸多原因,学校目前多数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偏重通识教育、忽视职业能力培养的观念和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就业是“皇帝女儿不愁嫁”,高等教育处于卖方市场、供不应求的优势地位,教育与市场脱节虽始终存在,但从来没有当前如此凸显并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也是导致当今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塑造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着力点,推动人才培养服务创新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高等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社会实践变化的要求,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规律,对专业的教与学进行改革与调整,不断寻找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使高等院校能够培养造就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树立从偏重通识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观念。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是由新时期高等教育客观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决定的。目前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在精英教育背景下,人才教育培养理念偏重于通识教育,大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科研机构、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用人单位有条件、有能力对就业大学生开展后期职业能力培养。然而在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非公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比重已经达到90%,并同时成为大学生就业主要去向,然而才刚刚处于发展中的我国中小企业,多数不愿或暂时没有能力、没有条件对新就业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后期职业培训,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当前社会用人“以能为本”的实用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事实上除少部分大学生可以有机会继续深造外,多数大学生仍面临毕业即走进职场的挑战,各方面因素造成当前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群体就业又已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在这种双重环境下,高等教育应当从过去偏重于通识教育转变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即要实现大学生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职业人的转变,这就为当前在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深化职业素质研究,注重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训练提出了必然要求。虽然社会一些培训机构已经着手开展这项工作以弥补此项不足,但往往是短期穿墙式的,显然不能做到系统性地实现职业素质培养,更不能贯穿大学一至四年级学业始终。调查显示,近年刚走进职场大学生有67%的比例认为“当前高校在培养IT类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方面的途径不充分”,认为“充分”的比例为零,具体说明了旧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新的形势要求之间的巨大反差。
  (二)打造综合实训平台,缩短人才供求距离。
  与传统教育体系中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综合实训可以实现准职业人、准职场环境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职场要求并通过真刀真枪的职业人(模拟)顶岗训练,巧妙实现把大学后端教育与前端教育的有机整合,从而弥补职业技能缺失的短板,把学生从知识型人才转化为实用型、技能型人才[2]。
  综合实训对于中国的IT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传统IT人才教育模式缺少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院校教育和企业的实际技能需要之间脱节,导致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换言之,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只是教给学生静态的课程知识,很少考虑学生毕业后是否具有就业能力,即便当前安排的学生短期实习或者以比赛为导向的课外科技活动,或是系统性不够,或是惠及面不够,不足以从根本上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就是说,在学生毕业与就业之间,原有的教育链条出现了断裂,而学生通过必要的综合实训,正好可以弥补这种断裂。不仅如此,实训环节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实训课程服务,改变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模式,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对话互动式教学模式,使整个教育链条更趋完善。
  (三)构建以通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在以偏重通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当前学校应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实际相脱离、与学生自身发展相脱离的问题,但同时又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性的职业技术教育。在构建通识教育与职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中要实现以下四个转变:
  一是课程设置向“实用性”转变,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二是教学内容向“实用型”转变,采用模块式教学,在打好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突出培养方向的知识结构完善与融汇贯通能力培养,实现培养学生特色方向的就业能力差异化优势;三是课堂教学更注重实效,不仅强调学过什么,更要强调会做什么,从小实做到大实训,实现渐进式规范训练,努力做到“教、学、做”合一;四是教学目标向“就业教育”转变,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通识与技能型人才相结合为目的,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允许专业课程随产业最新技术发展情况每年更新一次,而不是当前四年前就定下的培养方案,实现专业课程与社会最新需求对接。
  (四)分段分流,分类指导,提高学生工作对人才培养的贡献率。
  相对于精英教育背景下以教师为中心的大而统的模式教育,以通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这是因为一方面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素质要求呈现不同的差异,另一方面根据优势理论认为,学生的职业优势倾向也存在不同差异,这就为个性化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实是一方面低年级大学生普遍迷茫,找不到学业目标和动力,另一方面毕业年级学生懊恼,认识到荒废学业又悔之晚也。而现阶段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还是集中在指导大四毕业生面试技巧、制作简历、从校门到职场适应等问题,更多体现的是“产品包装”的功能,但显然提升职业能力不等于“产品包装”,当前实施的就业指导赋予学生的只是“就业能力”,而不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再漂亮的“产品包装”也无法改变产品的本质,毕业生要真正要做到“适销对路”,必须贯穿“产品规格”目标设计到“合格生产”全过程。
  因而解决的思路是首先要培养促进学生提高职业意识,开展行业人才素质分类标准调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与职业匹配要求相适应的个性特质和职业兴趣爱好,确立职业发展重点方向,根据重点方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标准有步骤、有计划、系统地明晰四年学业训练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学生工作者可以按照同一路径团队建设和分段分流、分类指导要求,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地指导、设计并组织实施体验式、互动式、案例式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方案,打造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能力结构的路径平台,促进大学生把职涯规划与学业目标相结合并为之坚持大学一至四年始终一贯的努力,并以此创新模式作为学风建设新的切入点,达到激发成才动力,培育就业优势,实现准职业人培养训练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丹.大学生“回炉”职校胜算几何[N].中国教育报,2009-3-20.
  [2]安萱.“安博模式”将给中国教育带来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9-3-12.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生工作专项“和谐视野下大学生阶段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研究”(项目编号:skxg2008-01)。
  
  作者简介:胡昌恩(1968—),四川邻水人,双学位,副研究员,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柔性管理角度探讨,将心理学中的情感账户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通过情感账户经营方式的建议,优化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增进师生感情,帮助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关键词】情感账户;柔性管理;学生工作    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感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柔性管理是情感沟通的纽带。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均为“80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在内部管理上按新机制、新模式运作,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这种介于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的办学模式下党建工作如何开展是一个亟待探讨的新课题。本文以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党建工作創新探索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独立学院;党建工作;创新探索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在当前的条件下,正显示出其蓬勃的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办学体制和模式创新的产物,受办学条件、管理体制等条件的限制,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独立学院和谐、健康和持续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本文通过正确认识当前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提高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拓宽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期刊
【摘要】克拉克·科尔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是在对纽曼的传统大学观和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观扬弃的前提下,从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大学职能观和大学规模观等方面颠覆了以往的任何大学观,重构的以多元化为灵魂的、经加州大学的教育实践证明的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大学观。   【关键词】多元化巨型大学观;颠覆;重构    克拉克·科尔(Clark·Kerr)是当代美国极富盛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不仅建立了一个
期刊
【摘要】随着实习的临近,很多同学对将来的实习与就业感到了困惑和迷茫,如何使同学们正确的面对实习与就业,帮助同学们从当前学习与将来就业的困惑中走出来,在本文中针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实习待就业;就业期望值;价值观    众所周知,护理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自2006年以来都达到了95%以上,就业点遍及北京、天津、广州、及河北省各大中城市,在和省内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深入考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探讨企业对高校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判断金融危机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形势,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特点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战略选择与大学生就业错位的矛盾及其原因,进一步探索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选择。    【关键词】金融危机;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战略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困难的背景下,随着国际金
期刊
【摘要】全程化就业指导包含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内容;全程化就业指导分年级实施:大学一年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二年级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意识;大学三年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学四年级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矿业类;全程化;就业指导;探索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受国际、国内条件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和谐、社会稳定和学校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就业形势的需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引起各高校的重视。针对当前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指导    当前经济形势严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来势凶猛,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金融动荡导致美国等发达国家消费降低,需求减少,影响到
期刊
【摘要】本文以编写《涉外导游英语(下册)》课程教材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课程开发”模式构建符合高职专业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以培养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教学目的,在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实施项目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性改革,探索出一条新时期高素质涉外导游“职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科学教育途径。  【关键词】导游;工作过程;教学;能力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
期刊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通过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学校、院系等三级评估体制,从社会就业环境、高校大学生就业组织工作、高校办学质量、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毕业生自身状况和就业心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方面形成评估体系,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