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以平面向量为背景的三角问题的解法

来源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薄寒柏,男,1961年出生,汉族,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户县第一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先后获“县教学先进个人、教学能手、十佳教研组长、名师、西安市先进班主任,陕西省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和称号, 2007年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由于平面向量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所以它具有代数和几何的双重身份。比如: 这是一个几何特征, 这是一个代数特征;由于有了这个几何特征就能推出这个代数特征,反之亦然。所以以向量为背景的考题更有新的活力,更有意义。这里笔者通过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说明以向量为背景的三角问题的解法。望通行批评指正。
  一、以向量为背景求角的三角函数值
  以往三角函数求值的常见题型:①已知角α求该角α的三角函数值;②已知角α求该角α2、2α等的三角函数值;③已知关于角α的三角函数式的值,求该角α的三角函数值;④已知角是某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等)的角,求该角α的三角函数值。有了向量这个工具,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向量背景下,去求三角函数的值。
  例1.(2012.陕西.文7)设向量a=(1,cosθ)与 =(-1,2cosθ)垂直,则cos2θ等于( )
  A 22 B 12 C 0 D -1
  解:利用向量垂直与倍角公式求得;
  ∵a⊥b
  ∴ a·b =-1+2cos2θ=0
  ∴ cos2θ=12
  ∴ cos2θ=2cos2θ-1=1-1=0
  故选C.
  三角函数求值通常为:知角求值和知值求值两种形式;这道试题以向量垂直为背景得出角 的值;让我们去求 的值,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在知识的交汇处出题,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思想。
  二、以向量为背景求三角函数式的最值
  以向量为背景的三角函数式的最值问题,更具有灵活性。要求把向量的运算、三角公式记熟才能完成。
  例2:(2004·湖南·理工第13题)已知向量a=(cosθ,sinθ)向量b=(3,-1),则|2a-b|的最大值是4 。
  解:2a-b=(2cosθ-3,1+2sinθ)
  ∴|2a-b|=8-8cos(θ+π6)
  ∴当cos(θ+π6)=-1时,|2a-b|max=4
  回味解法,所用知识:向量的减法、向量的摸、三角公式、余弦函数的值域、三角函数式的值。而将|2a-b|转化为三角函数,从而求三角函数的最值是关键。
  三、以向量为背景求三角形内角的大小
  求三角形的内角是解三角形最基本的问题,它要求熟练记忆三角公式,三角形中的有关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勾股定理、射影定理等),三角变换等知识。
  例3:(2008。山东。理15)已知a,b,c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向量m=(3,-1),n=(cosA, sinA)。若m⊥n,且acosB+bcosA=csinC,则角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思路一:∵m⊥n
  ∴3cosA-sinA=0
  ∴tanA=3从而A=π3
  由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代入acosB+bcosA=ccosC
  得sinAcosB+sinBcosA=sinCsinC,
  ∴sin(A+B)=sinC
  又∵A+B+C=π
  ∴sinC=sin2C
  ∴C=π2 从而B=π6。
  思路二: ∵m⊥n
  ∴3cosA-sinA=0
  ∴tanA=3从而A=π3
  将余弦定理代入acosB+bcosA=ccosC中,
  得a×a2+c2-b22ac+b×b2+c2-a22bc =csinC
  ∴sinC=1
  ∴C=π2从而B=π6
  回味解法,该试题设置以向量垂直为条件得一个三角方程,解这个三角方程求得角A, 再用正弦定理(思路1)或余弦定理(思路2)求得角C,从而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角B。
  四、以向量为背景求三角形边长
  例4:(2012。湖南。理7)在△ABC中,AB=2,AC=3,AB·BC=1则BC=( )
  A.3 B.7 C.22 D.23
  解:∵AB·BC=1
  在△ABC中有:AB·BC=|AB|·|BC|cos(π-B)=2|BC|(-cosB)=-2|BC|cosB
  ∴cosB=-12|BC|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B=|AB|2+|BC|2-|AC|22|AB||BC|=4+|BC|2-94|BC|
  ∴-12|BC|=4+|BC|2-94|BC|;
  ∴|BC|=3,故BC=3
  该问题由向量的数量积得角B的余弦值,再余弦定理求得角B的余弦值,二式相等得三角形的边长。
  五、以向量为背景求三角形的面积例5:(2010。辽宁。理8)(8)平面上O,A,B三点不共线,设OA=a,OB=b,则△OAB的面积等于( )
  (A) |a|2 |b|2-(a·b)2
  (B) |a|2 |b|2+(a·b)2
  (C) 12|a|2 |b|2-(a·b)2
  (D) 12|a|2 |b|2+(a·b)2   解:设向量a,b的夹角为θ, △ABC的面积为S,
  ∵a·b=|a||b|cosθ, sin2θ+cos2θ=1
  ∴cosθ=a·b|a||b|,sinθ=1-cos2θ S=12|a||b|sinθ=12|a||b|1-(a·b|a||b|)2=12|a|2|b|2-(a·b)2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的向量表示,考查了向量的内积以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六、以向量为背景的三角式恒等变形;
  例6:(2012。江苏。理15)在△ABC中,已知AB·AC=3BA·BC.
  (1)求证:tanB=3tanA;
  (2)若cosC=55,求A的值.
  解:(1)∵AB·AC=3BA·BC,
  ∴AB·AC·cosA=3BC·cosB,
  即AC·cosA=3BA·BC·cosB。
  由正弦定理,得ACsinB=BCsinA,
  ∴sinB·cosA=3sinA·cosB。
  又∵0  ∴cosA>0,cosB>0。
  ∴sinBcosB=3·sinAcosA即tanB=3tanA。
  这一问的变形过程是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AB·AC=3BA·BC为条件,得三角恒等式,然后由正弦定理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化简得要证明结果。这比以前那种给出一个繁杂的式,然后由三角公式化简的试题要好的多。
  (2)∵cosC=55,0  ∴sinC=1-(55)2=255。
  ∴tanC=2。
  ∴tan[π-(A+B)]=2,即tan(A+B)=-2。
  ∴tanA+tanB1-tanA·tanB=-2。
  由(1),得4tanA1-3tan2A=-2,
  解得tanA=1。
  ∵cosA>0,
  ∴tanA=1。
  ∴A=π4。
  第(2)问由cosC=55可求tanC,由三角形三角关系,得到tan[π-(A+B)],从而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和(1)的结论即可求得A的值。该试题考查了平面微量的数量积,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解三角形。
  平面向量作为工具在代数和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三角中、特别是在三角形中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其他文献
《论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有借鉴意义。  一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围坐在孔子周围谈论各自的志向。  子路不假思索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写作能力的训练。写作作为各种语文知识的综合,其能力的提高要求有优良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提高离不开智力训练,高智力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有深刻、灵活、批判、敏捷等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人与人之间个体思维的差异,而思维的独创性是建立在思维的深刻性之上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其本质的一种优良的品质,其作用类同鸟的翅膀,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应予以重视。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
期刊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感受战争的残酷与罪恶,激发学生拒绝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理解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采取措施的重要作用。  【知识目标】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了解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不懈努力,知道 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愿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图片,典型事例。  (2)学生:预习教学内容,战争对人类的危害和
期刊
凯勒说过:“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这句话说得形象生动,令人回味。是啊,作为学生,每天都在读书,学知识,可是现在的现实是学生只是在学校在老师带领下进行书本学习,而走出校门走到家里,却不去好好读书,也就是说学生真正还不知道课外怎样去读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老师就应该担负起这个重担,利用课内阅读教会学生课外阅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为
期刊
在日常数学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其中有智力型学困生,也有非智力型学困生。如何转化非智力型学困生,是当今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许多数学老师为之做了大量的工作。那么任课老师应如何做好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学困生成因分析:  通过多次的研究与观察发现,目前许多“学困生”的成因主要分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部分,其中内部原因有三种:一是意志不强。许多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主动地学习,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复习阶段的合作学习  在复习阶段引起学生探讨的欲望时,合作学习。如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小明是个三年级的学生,既聪明又懂事,经常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有一次他去买青菜,发现每斤是3.5元,妈妈叫买3斤,可是他算不出要给多少钱,又怕被别人骗,所以他不买就直接回家,为了不想让全家人吃不到
期刊
七年级学生刚踏进中学的大门,数学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使其产生学习兴趣。洛扎诺夫认为:“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创设一些幽默艺术语言,能产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心境受到陶冶,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获得喜悦和快乐,从乐中悟理,让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得更有趣。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的海滩上拾到一些幽默艺术的语言之珍贝,能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共鸣。
期刊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期刊
创造是一种活动,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创造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或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造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
期刊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节奏紧密,导致思维能力的长足发展。备、教、学、思的策略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如果说课前的备和课后的思是为课堂教学中教、学服务的话,那么课堂教学中教也是为学服务的,因为学是主体进行尝试、探索、自学,教是主导,起到疏引、组织的作用,所以落脚点是学。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