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了?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dfhkot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哲学家费罗姆说:“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境界的作用……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但不可或缺而且影响独特。研究表明,如果父爱缺位会导致男孩“粉气”,无责任感、无远大目标、无道德感,甚至藐视法律;女孩则表现为不能建立良好的品行,缺失自尊自爱,容易导致早恋、自恋等。现实是,我国的家庭普遍存在父爱缺位现象。作为班主任,想要教育引导好孩子,就必须要学会引导父亲群体,为父爱“导航”。
  审视:“迷途”的父爱
  笔者在学校部分年级和班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父爱缺位现象。在回答问题“你觉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谁更重要?”时,54.6%的爸爸认为“爸爸更重要”。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是谁负责?”“孩子犯了错,通常谁教育孩子?”等问题,他们却选择了“妈妈”。对于“你每天会陪孩子说说话吗?”这一问题,64.7%的爸爸选择了“很少陪”,11.2%的爸爸选择“偶尔陪”,只有24.1%的爸爸选择“经常陪”。这说明,虽然爸爸能认识到自己的角色重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笔者曾与40名四年级学生围绕“爸爸平时忙吗?”“你觉得爸爸关心你吗?”“相比较而言,你喜欢爸爸多一点,还是喜欢妈妈多一点,为什么?”等问题进行交流,结果发现,31名学生说自己的爸爸很忙,仅有12个孩子能感受到爸爸的关心。出乎意料的是,超过半数的学生(21名)表示喜欢爸爸多一点,原因是妈妈平时太罗嗦,爸爸的角色则显得亲近一些。
  从现实中考察,父爱缺位有如下原因:
  参与意识淡薄。传统家庭观念认为,家里照顾孩子、老人都应该是妈妈的事,因此很多爸爸没有照顾和教育孩子的观念,参与意识淡薄。爸爸仍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这必然造成父性教育的缺位。
  生活压力所致。传统家庭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即父亲承担养家责任。由于忙于工作,导致平时无法陪伴孩子,与孩子缺乏亲子互动,自然造成了父爱缺位。
  方法技巧缺失。长期以来,父亲是威严的象征。但是,父亲的教育方法倾向于简单地用物质奖励来满足孩子,而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则采取打骂的简单粗暴方式,导致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最终,亲子关系日益紧张,父爱渐行渐远。
  探寻:为父爱“导航”
  针对班里部分孩子父爱弱化、边缘化的现象,笔者在班里开展了“走进爸爸”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一 “温馨之忆”:开启温情回忆
  在孩子的心目中,爸爸是一个不苟言笑,不关心自己的人。为此,笔者开展了一次“温馨之忆”的调查,目的是通过让爸爸回忆与孩子间发生的难忘之事,来唤起爸爸对孩子的关切之情。
  小唐同学的爸爸常年忙于工作,平时很少关心小唐的学习和生活。当我收到小唐爸爸的调查表时,很受触动。小唐爸爸写道:
  一转眼,儿子已经12岁了,看着他仅是略矮于我的个头,我心里有很多话想对他说。还记得,当初他妈妈生下他时,经受了8个小时的产痛,最后是剖腹产下的他。当时,等在手术室门口的我是那么担心,在手术室前的走廊上,来回走了上百次。当听到他的啼哭声时,我欣喜万分;当“肉团子”放到我手上时,我紧紧地把他拥在怀中,我知道我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我要用我的一生来爱他。可是,现在我陪他的时间太少了,我亏欠了他……
  难以想象,这段文字出自一个平时很少关心孩子的爸爸的笔下,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爸爸对孩子的爱。
  活动二 “现身说法”:唤醒教育意识
  结束了“温馨之忆”的热身运动,笔者又通过校信通、告家长书、电话等形式邀请爸爸们参加家长会,结果班里三分之二的爸爸都来了。在家长会上,笔者邀请了班里家教经验丰富并且擅长演讲的小郭爸爸,分享育儿经。台上的小郭爸爸侃侃而谈,台下的爸爸们专心聆听。期间,小郭爸爸通过分享自己的家教故事,让爸爸们确信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次家长会发挥了良好的“幅射”作用,平时连老师电话都不愿接的小夏爸爸,虚心向小郭爸爸请教家教问题。家长会让爸爸们放下了架子,坦诚地畅聊教育孩子的问题,改变了过去认为“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的错误观念,唤起了爸爸主动教育孩子的意识。
  活动三 网络平台:开通家教热线
  在小郭爸爸的带动下,班里建立了一个QQ群,家长们在闲暇之余讨论教育孩子的问题。
  有一段时间,小林同学出现了迷恋网络游戏的倾向,父母多次劝说没有效果,为此小林爸爸在QQ群求助,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最后大家形成了发挥“伙伴力量”的共识,发动孩子共同帮助小林,每天轮流邀请小林参加户外活动,共同学习。渐渐地,小林交上了不少好朋友,不再痴迷网络游戏。
  此外,通过QQ群,笔者向爸爸们推荐《家教周报》《家长必读》等报刊,让家长们了解科学的家教理念,掌握智慧的家教方法。为解答爸爸们的家教问题,QQ群在每月设一天为“热线咨询日”,成立了“志愿者”爸爸咨询师团队,家长们可随时咨询教育问题。通过QQ群这一网络平台,咨询师团队化解了不少亲子间的矛盾,解决了家长们提出的许多头疼的教育问题。
  两个多月后,笔者又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班里超过半数的孩子认为爸爸比以前更加关心自己了,他们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
  (作者单位: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
  江苏无锡 214196)
  责任编辑 颜雪梅
其他文献
摘 要整合品德课程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绘本、心理辅导、校史和少先队活动等资源,落实行为习惯养成,构建生动的道德情境,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用校史文化浸润学生成长,并创新实践载体,从而构建“品德 ”特色课程,让德育根植儿童生活,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 键 词小学品德课程;课程整合;特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4-00-03  当前,如何
摘 要 立足统编教材使用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以二年级教材为例,总结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六个关键,即“厘清明暗线索,把握核心主题”“回归儿童生活,彰显课程价值”“回应课程转型,落实法治教育”“凸显情感教育,张扬学科特质”“关注学程设计,引发教学互动”“理解副版教材,体现教学张力”。既是对统编教材编写理念的溯源和教材使用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即将全面使用的二年级新教材的解析及实施建议。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
摘 要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教师必将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为此,教师角色需要发生转变。在此背景下,“Teacherpreneur”理念应运而生。Teacherpreneur的核心是创新,关键是共享,基础是协作,目标是引领变革。在该理念引领下,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开展学校课程教学、协调外部环境以及实现自主发展等方面需要重新定位自己角色,如此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化挑战为机遇。  关 键 词 全媒体时
“一所好的学校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和教育哲学,树立个性化的办学愿景和育人目标。”基于对教育的这种认识,2018年9月,王红梅在调任临沂第四实验小学校长后,就开始了创新办学的探索。  临沂第四实验小学因地处启阳城(临沂古称启阳)启阳路,有着坚持了十年之久的集邮特色,因此着意打造“启阳文化、集优育人”办学品牌。“启者,发也,导也;阳者,光也,明也。如果启是方法,阳为目标,集优就是策略和途径。”王红梅解
张国强,北京师范大学青岛附属学校教师,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全国百佳班主任,著有《心会随爱一起走》《聆听花开的声音》等。  推荐书单:  1.边玉芳,《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  2.大卫·苏泽等,方彤等译,《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3.柯尔斯滕·奥尔森,孙玫璐译,《学校会伤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摘要 校史是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宝贵的育人资源。针对过去开发校史资源的不足,通过明晰校史研究院建设理念,构建校史研究院组织保障,优化校史研究院运行模式,提炼办学精神,引导学生成为爱学校、爱祖国、有志向、有梦想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校史;研究院;自主;学校文化  校史是一所学校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的真实记录,是学校办学传统、风格和特色的高度浓缩,更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
摘 要 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面临的教学瓶颈。通过引入并合理运用影视资源,拉近法与儿童生活的距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道德思辨情境,激发儿童对法治生活的思考;通过模拟体验,让儿童切身体验、感悟、理解法治生活,从而以法引领儿童生活行为,让法治意识浸润心灵。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法治教育;情境教学;生活体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編号2095-1183(2020)05-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印發《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明确了五项重点任务,加快构建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一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头脑。二是不断丰富德育活动的形式内容,激发爱国主义真挚情感。三是积极运用校园文化的浸润功能,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四是注重发挥实践育人功能,促进中小学生爱国行为养成。五是始终坚
摘 要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提倡综合学习观,关注热爱的双重含义,超越群体的局限性,理解、接纳儿童的负性行为,认识儿童自我的多维性,见到物背后的人及人心,激发社会性探究。教育者可以从这些教育思想中见真见善见美。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教材;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8-000-03  做教材是一件既费心力又显功力的事情,编写团队的学识
摘 要  班主任接手新班后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非常重要。注意首次“亮相”建立良好形象,巧用书信增进彼此情感,借助平台及时树立榜样,有效推进家校沟通,是班主任必须掌握的实践策略。  关 键 词  新班级家长;家校沟通;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7-00-03  班主任接手一年级新班后,需为这个新集体做好各种筹划,尤其要和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