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何特别关注讣告讣闻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曾经说我爱好有问题,感觉我心理比较阴暗似的。理由之一是,我看任何報纸,特别喜欢看的内容是讣告。如果有讣告,首选看讣告。后来仔细想想,我这个习惯爱好,根本是因为关心。关心什么呢?关心亲人的安危。几十年间,我父亲一直在国内各大城市乡村行走,一双脚走遍大半个中国还不止。那时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汽车也仅仅是通金华的一条公路,时常因为车祸或台风影响山体滑坡塌方路堵;而通往上海的民主十八号轮船一票难求,需要在大海上摇晃二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十六铺码头。没有手机,没有传呼,只有电报。我能接触到的手摇电话,也只是我母亲瑞安县针织厂传达室接出的一部。彼时,我非常神往地抬头仰望被捆绑在窗台高处那一对硕大的黑色干电池,它们竟然那么神奇,可以沟通亲情。我后来非常赞同这种说法, 城市的学生学习理科有条件,村小苦读出来的孩子,大部分侧重文科,因为后者除了无限放飞富裕的想象力,实在没有其他物质基础。母亲按住听筒摇半天,苦苦等待邮电局接线生帮忙接过来,“喂喂喂”大喊大叫才说几句,就有可能跳了闸。当然,这样的机会也很少,父亲是一个不习惯通讯的人,基本上都是半年几个月不通音讯。
  我开始能接触报纸以后,最爱看的是讣告或者交警的车祸通报、刑警的寻人启事什么的。现在才明白过来,不是心理阴暗。我怎么就一直恍恍惚惚会感觉好久没见到的亲人朋友,会不会是遭遇什么坏事呢? 而且怎么凶险怎么来,就开始担心。母亲把这种想法叫作灰想想起。待父亲好不容易回了家,开心一刻之后,嘘出一口长气,平静下来。可过几天,他又要出去谋生,那心,又要悬上半年十个月了。
  当然,1993 年初夏,我父亲去世后,没有发讣告。我只在集镇家门口的墙壁上贴了张白纸,黑字写着相关内容广而告之即成。回温州后,我倒是在《温州晚报》中缝里发了三十几个字,像模像样地鸣谢若干爱心人士,足有一张八分钱邮票那么大的版块。广告费到现在也还没有给,也没人向我要,不知道是对内部人免收,还是就挂在账上后来当作坏账核销了事。都二十七年过去了。
  已经形成的习惯一下子很难改变。我就那样看下去了,看得多了,看出一些门道来。我觉得讣告内容比新闻要透明、丰富、生动、有趣得多。你看看,许多人活在人世间,其实可能碌碌无为,其实可能不为人知,其实平凡如蝼蚁,孑然如走卒,甚至有些老太太可能卑微到连名字都不曾有的, 只是赵钱氏孙李氏周吴氏郑王氏的,讣告却大部分都可以写得花儿盛开似的。
  人的一生会见过很多事,心思重的人有时想得也多。前些年,我到瓯江某岛采访某校长遇害事件,站在发生地,脚前就是斑驳血迹,心里真不是滋味。一个那么有活力的校长遭遇垃圾人死于家访,不由叫人感叹世事无常。那时还搜索到网络上的许多说法,发现现代人思维的混乱和冷漠, 有些人竟然会丝毫没有同情心,也许只有接触过事件的我们这些采访者才会感触到逝者和家属的不幸。归途中,我接到家人的电话,相约在牛排馆的餐桌上,我看见一枝鲜花插在花瓶中,已经有些枯萎。心上忽然有些感慨。毕竟她灿烂地盛开过,与不曾开放过的相比,何等幸福。然而盛开又如何?不曾盛开又如何?即使盛开,有多少人的目光曾经掠过吗? 对一朵花来说,无人欣赏的感觉有谁能知晓?
  我很奇怪自己一直对死亡保持比较平静的心态。过去在瑞安阁巷空难采访,现场已然简单清理,脚边鞋底依稀血肉模糊, 眼前尸块残缺不全。许多记者呕吐不止。我依然能够坦然处之,回来后与同事一起及时做过连篇累牍的几十篇报道。我曾经有些怀疑自己是否冷血动物太过冷静,其实不然。到前些年,我还与求索者许高人就温州本土媒体是否曾经大篇幅报道空难,在网上有过激烈的探讨。而此时离事件过去经年,可见我的血还是热的。
  当然,也会有许多人去关心去阅读去评点讣告。比如性别身份,社会地位,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有人生前死后都可能很在乎的括号里享受什么专家、厅局级待遇, 十七级离休干部,等等,做过什么官,担任过什么职务。比如信奉什么宗教,是否党员民主党派领导,子女媳妇女婿在何方工作,是什么国籍什么血统的。再比如有几个小孙孙、小孙女是混血儿,叫什么路易十三、亨利二世、维克多、戴维斯、安冬妮娅的。比如夫妻是否原配或者寡妇再醮鳏夫续娶或者入赘的。比如子女有多少是结发夫妻所生的,有多少是拖油瓶外带的。有些叫自己为孝子,也有人叫自己不孝子的, 也实在看不出到底是孝也不孝。有些子女事业成功的,逝者就有可能有许多义子义女谊子谊女的。都可以拿出来秀一秀,晒一晒。讣告中已经掺杂了太多人文人情世故交谊因素。又比如还有一个规律,太冷的寒冬或者太热的酷暑,很多老人就走不过去了,就和树叶的凋零一般不可逃避。此时,高龄老人的讣告就增多了,其中一般说来以男性居多。如果到过夕阳红老人公寓或者红景天敬老院、荣军干休所,我们会发现老太太长寿者甚众。是男性担负更多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责任的缘故吗?或者是男性心理压力生理结构使然?甚至是男性生活中更爱折腾,更多吸烟喝酒搓麻将,加倍糟蹋自己的身体。
  真实不真实,程度在其次。好看,好玩,可乐,是真的。讣告中能够透露出来的信息之精彩,其实比一部加长的电视连续剧差不到哪里去的。有如我等好事之徒,完全可以将不同人等、不同故事、不同人生串连起来,演绎一出街头生动活报剧。
  如此津津有味地关心过讣告后,我积累了不少经验,一般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以上大致脉络。起先还躲躲藏藏地看,后来问过几个人,结果发现和我兴趣差不多的人不在少数。可见,不单单是我心理阴暗不阴暗的问题了,而是许多人都一样,其实更关心的是生命,是生命的进程,是哪怕最为普通的人的生死存亡问题,那可是要提到理论高度去阐述了。司汤达好像提示过,如果放逐魔鬼,那么天使也会飞去,它交给我们的正是生活与生命的真言,一切现象都这么样包含着部分的成功与部分的失败。这就是斯芬克斯之谜,也是我们生息的环境。
  不是有许多国家、许多城市、许多报纸最引人注目的版面是讣闻版吗?听说国外有记者编辑老早就准备好了名人的身世存在资料库,老早就等着名人一闭眼一咽气一蹬腿,成版几版讣闻就隆重出笼、火热上市、满街叫卖满天飞,绝对刷新售报率,创他一个满堂红。国外我没怎么去过,是真是假无从鉴别,这情景是自个儿揣摩出来的。当然,平凡的人死得不同寻常,也是同样很有卖点的。而更重要的是,讣闻中能出来许多伟大的作品。因而,反抗生活、反抗命运成为人一生劳作的写照。《“老报童”罗伊去世了》《向子冈告别》《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中国向毛主席告别的仪式非常感人》《死在故乡》(本多胜一)、《甘地遇刺:“父亲死了”》,等等,正由此开掘。
  这样的讣闻使人激动,而且持久地反思,它是一所极好的人道的学校,可以教我们如何由生活生命的体味来挖掘人物的命运感。这样的深度可以达到诗的味道。

责任编辑:蒋建伟美术插图:曲光辉

其他文献
没有狗的叫声,我没有警觉;没有猪的鼾声,我睡不踏实;没有鸡的打鸣,我起不了床;没有牛屎马粪,我吃不饱饭……我依恋我的村庄。  这一回,我泪流满面了。  村庄的父辈们,包括我的父母双亲,都像割麦一样一茬接一茬离开了这块土地,村庄里认识我的人越来越少,我不认识的人越来越多,那些年轻媳妇和后生,都把我当作外乡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我从包里抓出糖果送给她们,可接了糖果,她们的目光仍然是相见不相识的模样,
期刊
我的朋友李君是个有趣的人。  这不,在前几日的朋友聚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君颠三倒四地说:美人不怪!  他是這么分析的:  美人不怪,首要是相貌雅丽,看着养眼。正所谓“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编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战国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或者“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
期刊
那年,我考上了邻乡的一所初中。  可谁知开学前两天,却突然下起了大雨,一阵紧似一阵,到了傍晚,雨势突然停下来了。我正暗暗高兴,可到了第二天下午,雨又纷纷扬扬地下起来了,并且还越下越大,虽说天气乍暖还寒,这雨就是下得没完没了。一想到明天就要去学校报到,就只能无奈地深一脚浅一脚地冒雨走在泥泞的路上,我就不由得打了个寒战。说实话,我们不怕路途遥远,也不怕下大雨,就怕一不小心突然从高高的大堤上摔到下面的沟
期刊
1992年,是我由乡镇法庭调到在县法院机关办公的城关法庭工作的第一年,有两件事令我难忘:第一件是我由乡镇调到县城工作了;第二件是我的一首小诗《下乡归来》被《陕西日报》副刊采用。  我当时在城关法庭担任书记员兼法警,虽是法院一个很小的角色,工作忙碌,岗位不可或缺,但我一直忙里偷闲,坚持班外写作。法庭当时只订有《宝鸡日报》《凤翔报》,只有院办公室和几位院领导才订有《陕西日报》,我大概是在8月收到《陕西
期刊
走武深,换杭长,我们一路向东,直奔江西铜鼓,看宗祠。  时氏宗祠,始建于元顺帝时期,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呈宫殿式,由48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支撑,其中,两根蟠龙柱是由整块花岗岩雕刻而成。宗祠在明万历和清康熙、光绪年间有过三次重修,2018年再次重修,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时氏宗祠有三个门:左“礼门”,右“义路”,中有大门。我踏着青石板从义路进,想探询时氏宗祠的密码,究竟是什么魔力能让它
期刊
夫妻巷躲在海滨小城的深处,巷中零星散落着几家杂货铺、修理铺,拐角开着一家夫妻包子铺,男主人大伙都叫他“汪瘸子”,50来岁,性格爽朗,说话大嗓门儿。女主人春花,清秀瘦挑,见人一脸笑。  第八个年头,孝顺的大女儿多次催促老汪夫妻,让他们到南京一起生活。犹豫再三,老夫妻俩终于要到孩子身边去了。那一段时间,左邻右舍们感觉失落了什么,路过拐角,每每想起老汪,想起他咋咋呼呼地端上热气腾腾的包子和又稠又香的米粥
期刊
记忆里,母亲的额头如一枚体温计。我们兄妹几人,哪个不舒服,母亲总是第一时间把孩子搂在怀里,用自己的额头贴在孩子的额头上试一试是否发烧。如果体温正常,母亲总会问一下孩子还有什么地方不好受,如果孩子额头发烫,母亲就会说发烧,赶紧退烧。  农村缺医少药,最多就是到村里的赤脚医生那里看看,父母用土方子给孩子退烧、止吐、止泻等。我十多岁的时候,老是鬧肚子疼,有时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儿。每一次疼痛难忍的时候,母亲
期刊
腊月的一个黄昏,白簌簌的雪花被染成金色,把夕阳一片片坠落。  我走出那间小屋,背后的一个声音扯住了我踏进寒冷的脚,“噢——等一下噢——”我转过头,看到外祖母的身影在雪地里摇晃。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团着的手帕,原本的白色有些发黄,一层一层剥开,剥出了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钱卷,分分角角有很多张,我数不清楚。“要过年了,让你母亲买点白面。”外祖母一边交代,一边拉开我的褂子口袋,把钱卷放了进去,再用针线缝住了袋
期刊
弥勒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纬度相对比较低,群山绵延起伏,形成一狭长的平坝及丘陵山脉,非常适合种葡萄。  我去的那年,正好初夏,早晚都要穿长袖的季节。此行弥勒,我是冲着葡萄园和红酒来的。当几万亩的葡萄园出现在眼前时,是非常震撼的。我站在山坡上放眼俯视,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绵延着密集的葡萄架,水泥柱上绑上铁丝搭建的葡萄架,规范着葡萄的走势,被绿色的葡萄叶覆盖着,如同军人的队列,又如同汇集的一条条河流。葡萄园
期刊
三月,春风和畅,浮生偷闲,去往张家港,见我十年未见的小姨。  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由一个小点随着靠近愈来愈大。小姨在岁月的催促下,忽地提前衰老了。她脸上的皱纹像白纸上乱画的不规则线条,横七竖八,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纵横交错,如同那些解不开的心事。她站在这个春天里,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一双手由于常年过度操劳而粗糙,斑驳不堪。看见我,小姨有些怯怯的,我爱怜地搂住她,宛如搂住了我过世的母亲。她轻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