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情境”桥梁 建“生动”课堂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话都道出了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情境教学,正是架设知识与兴趣之间最好的桥梁。因为科学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其思维,诱导其质疑,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滋养情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新课”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那么,如何才能在上课伊始便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每位科学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科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引入课题时创设有效情境的几点尝试与思考。
  一、 科学课创设有效引入情境的尝试
  1. 教师实验演示,创设直观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创设的有效教学情境,应该是形象的、直观的,这样才能有效地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能够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科学教师课堂进行实验演示就是最佳的直观情境,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能让学生明白“正确的科学知识是可以被再次验证的”。因为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前人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隐含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直至获取真知的全过程。
  如学习“磁生电”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用实验的方法引入新课。上课开始,笔者先拿出导线、电磁铁、电流表,问学生:“利用这些器材,能否产生电流?”学生一看没有电源都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真的不能吗?让我们试一试。”然后教师操作,电流表的指针居然动了!学生迷惑不解,都用期盼的眼神望向教师,急切地等待解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再如在“串联电路特点”的引入时,教师用实物演示两盏灯串联(如图1),其中一盏灯亮一盏灯暗(L1亮 L2暗),让学生比较通过两盏灯的电流大小。此时学生的前科学概念暴露无疑,一致认为通过L1的电流大,1,2,3三点的电流关系为I1>I2>I3。如果将L1和L2交换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一致认为是通过L2的电流大,且 I1<I2<I3。但是测算结果却两次都是I1=I2=I3。学生们都陷入了思考……新课也便在不知不觉中引入。
  2. 联系学生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新课程呼唤教学要回归生活,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生活环境中发现与挖掘情境资源。这种方法具体直观,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实用性强,能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好习惯;而且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为了形象地说明它与温度、压强的关系,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大家喝可乐时,如果打开盖子前摇晃几下,打开后会有许多气泡冒出来,为什么?”“夏天天气闷热时,可以看到池塘里的鱼会不时跳出水面,这又是为什么?”又如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让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晾衣服使衣服干得快”的事例,让学生联想、思考并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再设计对照试验加以验证自己的猜想。
  选择这些学生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性问题,可使学生感觉到问题的真实存在,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引入新课内容。
  3. 激发求知欲望,创设悬念情境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假如在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设置冲突,使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悬念,在这种质疑的情境下,顺势点出课题,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例如,在“氧气和氧化”这一课,笔者先给学生表演“一吹即燃的蜡烛”小魔术:我手里拿一支蜡烛(课前将蜡烛芯松散开,滴进了一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并且故意让学生看看,让学生相信这是一支普通的蜡烛,然后把蜡烛插到蜡台上,我对准蜡烛芯吹一口气后,蜡烛便燃烧起来了。在学生惊叹奇异现象之际,我说:“想知道蜡烛一吹即燃的奥秘,等学了氧化知识后你们就能解释其中的奥秘了。”这样,新课就在学生的兴致勃勃中开始了。
  又如在学习“大气的压强”时,教师利用一个空杯子、一张硬纸片和一些水做了一组实验。教师先将纸片覆盖在空杯的杯口上,杯子倒置放置时,纸片下落,然后将杯中装满水,再将纸片覆盖在杯口上。教师先问学生:如果将杯倒置过来,并放开压在纸片的手,水会洒出来吗?纸片会掉下来吗?让学生思考片刻回答,然后教师把杯子倒置时,学生发现纸片和水反而不下落,这个现象让学生感到惊奇和困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被“煽动”起来了,这为本节课的后续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4. 设置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发展自己的知识经验。利用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让学生的前概念在情境中曝光,激发其认知冲突,这样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找答案。
  如在学习“平衡力”时,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拔河比赛中,拔河的双方,是赢的一方受到的拉力大还是输的一方拉力大?”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赢的一方。”教师:“其实双方所受拉力一样大。”就这样,不但将学生的错误观念暴露出来,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又如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入: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有什么变化?接着演示如下实验:在盛有一定比重盐水的烧杯中,放进一个木块,木块便浮于水面;放进一块石子,石子便沉入水里;放进一个鸡蛋,鸡蛋则悬浮在盐水中。再将此蛋放进清水里,鸡蛋下沉;放进浓度更大的盐水里,鸡蛋漂浮。看到这么奇怪的现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他们心里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在同一种液体里放进不同的物体,木块会漂浮,石子会下沉,而鸡蛋却会悬浮?为什么同一个物体放进不同的液体里,浮沉的情况也会不一样的呢?这时教师便因势利导引出新课。
  5. 讲述生动故事,创设想象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丰富的感情和生动的讲述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和气氛,把知识寓于形象化叙述、提问之中,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一个抽象的概念有的学生背诵十遍还不一定就能记牢,而一个有趣的故事,只要听一听就能较完整地复述给别人听。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在学习“大气的压强”时,教师先将两个橡皮半球用力挤压,使其合在一起。再请全班力气最大的两个同学上来,让他们用力拉这两个半球。结果,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拉开,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疑惑)再讲述以下故事:其实,早在十七世纪的时候,德国马德堡市长、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他所用的黄铜半球直径约20厘米,抽气以后两边共用了十六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拉开(演示)。谁知道我是怎样把它拉开的?——放气(学生笑了)。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板画)。球的周围有什么?——空气。显然是空气对球施加了压力。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学生恍然大悟,新课也便拉开了序幕。
  二、 科学课引入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科学课在情境创设时应把握以下几点,才能让情境教学真正发挥轻松高效的魅力。
  1. 引入情境创设要“应天时”
  “应天时”——即引入情境的创设与否、如何创设应该由具体的授课内容来定,不能为了凑足授课的环节而创设。任何引入情境都应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活动而创设的,任何与学习无关的情境都是不必要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科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生活化也不是唯一的情境,当前在情境创设中有“去科学化”的倾向,是“为了情境而情境”,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冲淡学习的主题,干扰正常的学习活动。因此,要思考如何正确地处理和沟通情境创设与科学知识之间关系等问题,这样才能使情境教学“应天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引入情境创设要“顺地利”
  “顺地利”——即情境创设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情境,情境的设计不能脱离教学实际,要有目的性和真实性。有时课堂上情境创设会与教学目标产生冲突,若过度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常会离题较远,要注意协调、处理两者之间关系。因此,在导入情境的创设时,还要考虑“如何协调情境创设与突破重难点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以克服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两张皮”的现象,体现情境创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引入情境创设要“携人和”
  “携人和”——即要充分顾及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特点。引入时的情境创设应依赖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情境发现科学问题,并利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和已学得的知识与方法,去探索发现新的概念和方法。此时的情境就是“现实生活与科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远离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情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一头雾水,更可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所以在引入情境创设时还应做到“携人和”,思考如何将情境创设与学生学情有机统一的问题,这也是教学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事实也正如此,在成功的教学情境创设中,笔者多次看到学生脸上洋溢着与小孩子玩新玩具一样的兴致,带着好奇与惊讶步入科学探究的殿堂,在答案被揭开后他们满脸通红,课堂里涌动着发现科学奥秘的喜悦……因此,我们科学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效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有效的引入情境。使情境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架设“桥梁”,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阶梯”。使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变“师动”为“生动”,真正发挥情境教学这种教学手段轻松高效的教学作用,以达到科学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没有意识到教学目标的功能、重要平台提供错误的示范、教师缺乏教学目标研究意识、为完成各类检查任务而设计等原因,当前制订教学目标存在着将教师要做的事情陈述为教学目标等六个问题.弄清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任务的关系,是制订适切性教学目标的关键.确保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措施有解读内容标准,分解教学目标层次;研究课本内容,确定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困难,确定教学方法;细化内容标准
往里停  去商場,刚把车停下,就听见管理停车场的师傅叫我:“王丽婷、王丽婷!”  我很惊讶,问道:“师傅,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师傅道:“谁知道你的名字?我是让你把车往里停。”送分题  老师生气地说:“这道题简直就是送分题!”  学生问:“那你还扣我分?”敲门  夜里听见敲门声,我问:“谁啊?”无人应答。我提高声调又问:“谁啊?”还是没人理我。  我有点儿怒了,吼道:“谁?”  只听门外一姑娘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围绕某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会造成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基于主题核心概念的教学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整体理解.  关键词:主题核心概念;学习进阶;教材重构  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往往要进行教材的重构,在实践中,对教材的重构大多基于微观层面,即教师基于教材某一课时的理解和领悟进行个性化的演绎,而很少基于中观层面进行,其原因在于缺乏合适的架构组织来
新课程强调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怎样才能真正走向“用教材教”呢?2009年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给了我们三点启示,即“用教材教”必须坚持“两个基点”,运用“三种策略”,强化“四维综合”。    一、坚持两个基点: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    “用教材教”应从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与教学实际出发。在此次评比活动中,浙江省教研室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结合现行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确定
摘 要:中学数学解题教学的普遍现象是教师没有将解题的思考充分、有效传递给学生,学生仅仅是认识到教师解题方法的正确性,并没有理解这样做的动机,以至于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并未有效提高.因此,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要详细阐述解题者的思考过程,归纳出一些解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数学方法的能力.  关键词:归纳;模型;迁移方法
摘 要:高考化学复习综合测试卷的命制,是高考复习进程中非常重要的常规工作,是化学教师必备的一种素质。通过研究考纲、考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在此基础上命制适合学生练测的高考化学综合测试卷,是提升高考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试题;命题赏析;试卷命制  高考化学复习备考过程中,做好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自然非常重要,但在復习教学推进过程中,如何根据考纲要求和高考命题走向,命制适合
听写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要求听写者在一系列的英语语音刺激中切分和识别单词、短语和句子,并将它们与记忆储存的相关语言符号信息相互作用,理解语言意义,最后将其正确无误地呈现出来。听写的过程反映了语言用于交际时所发生的一切,它同时覆盖多种语言技能。听写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听写者的英语总体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测量听力、语法、词汇、阅读及口语等方面能力。  但当前英语听写存在不少问题,学生也因听
枝头上,一群鸟儿正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很明显,这群鸟儿分成了两拨。  左侧枝干上的鸟儿们说:“我们要先找到有小树枝、枯草和小石子的地方。”“要是找不到怎么办?”“啊?找不到我们就会被冻死啊!”“即使我们找到足够的材料,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枝干另一侧的鸟儿们说:“小树枝、枯草和小石子都足够了。”“一层小树枝、一层枯草、一层小石子好像不太牢固。”“我們试试混合着搭。”……  两拨鸟儿都讨
在《女巫七七的心灯》里,七七的工作是把积了灰的心灯擦亮,将暗了的心灯点燃,让每盏灯都能照亮灯主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盏心灯,七七也不例外,不过她的心灯有些特别,上面有一把锁。她说钥匙被扔掉了,自己的心灯永远也不能被擦亮了,于是,七七的生活因为心灯的暗淡而变得无光。她不自信,做事前都要征求别人的意见。这样想让大家都喜欢自己、接纳自己的七七,却把真正的自己弄丟了。  你也会有像七七这样的迷
尽管函数f(x)=是两个基本初等函数相除的结果,但是一些涉及数列、不等式、方程的问题,巧妙借助于函数f(x)=,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我们还可以在高考题中找到函数f(x)=的身影.  例如2005年高考全国卷III第6题:若a=,b=,c=,则( ).  A. a0)的大小  因为ab=[eln][ab]=[e][blna]=[e][ab][],ba=[eln][ba]=[e][al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