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结构主义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从注重知识整体性和新旧知识的相容性;激发学生兴趣,倡导发现性学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小组合作,增加学生互动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结构主义;中学地理;应用探究
结构主义是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这个观点认为,儿童是在与其周围环境的不断互动中建立起对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己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与其他学科不同,地理学科的特性要求学生具备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能力,推断地理事物成因的能力,地理事物的分析、抽象能力,结构理论符合地理学科的特殊要求,所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用结构理论作为方法论指导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新旧知识的相容性。
结构主义强调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理是一門整体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是因为现实中的地理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水、大气、地质、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还是城市、乡村、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都有着其内在联系的存在。传统教学方法将地理分成几个模块,多进行单独的教学和讲解,对模块之间和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讲解较少。因为几个章节之间在课本上相隔页数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隔时间也较长,不利于学生将知识点联接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注意新知识与旧有知识的对比并且渗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述一个地区地理特点时,教师需要将此区域与所学过的其他区域对比,并且注意其内部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可以重点讲述一个地区区域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然后通过主导因素引出其他地理要素,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了解,增加其新旧知识的相容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倡导发现性学习。
结构主义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提倡在合适的情景下运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进行学习,其可以激发学生联想,唤醒潜藏在学生心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让学生能通过自己原先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框架去同化吸收新的知识。地理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地理的情景,学生是否拥有地理综合思维才是最重要的。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没有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也没有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自然无法发掘身边的地理现象,从身边的地理要素中学习地理。所以在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用多媒体技术、地理实践活动等多种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巧用启发式教学,倡导发现性学习,激发学生兴趣,逐渐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这样,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便皆可以成为素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结构主义将学习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形式。它强调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个人将环境内化成自己知识的一个过程,具有强烈的个体性,即不同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都是不同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一个学生适用,并不代表对所有学生都适用,反之亦然。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一刀切”,没有顾忌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制约了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提高。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例如在寒暑假的时候,将不同兴趣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对水感兴趣的做本地水文调查,喜欢植物的做当地植物调查,喜欢地质的学生做当地地质调查;也可以通过性格确定学生们的分工,性格较为外向的做调查员,性格较为内向的做后期工作。当然,这些之后可以调整,但是前期让学生做自身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还是很重要的。
四、创设小组合作,增加学生互动性。
结构主义注重知识从环境中来,所以学习环境、学生氛围的创建极为重要。合作与分享是知识的来源之一,通过合作,学生能完成自身不能完成的实践活动,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让知识在交流之中传递,从而丰富每个人的地理知识储备。地理活动调查量和活动量相对较大,单个学生往往无法独立完成,这就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举办一些小组合作进行的实践活动和课题,并且定时开展学生交流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创设学生合作的氛围,增加小组互动性,让学生成为彼此的“环境”,从而能不断地从对方的身上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好的学习方法、好的思维方式等。
综上所述,结构主义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教师也需要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新旧知识的相融性;激发学生兴趣,倡导发现性学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小组合作,增加学生互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地将环境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赫兴无.结构主义教学论视域下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8):12-14.
[2] 陈志明,陈开中.结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优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91-93.
关键词:结构主义;中学地理;应用探究
结构主义是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这个观点认为,儿童是在与其周围环境的不断互动中建立起对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己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与其他学科不同,地理学科的特性要求学生具备认识地理事物空间关系的能力,推断地理事物成因的能力,地理事物的分析、抽象能力,结构理论符合地理学科的特殊要求,所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用结构理论作为方法论指导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新旧知识的相容性。
结构主义强调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理是一門整体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是因为现实中的地理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无论水、大气、地质、生物等自然环境要素,还是城市、乡村、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都有着其内在联系的存在。传统教学方法将地理分成几个模块,多进行单独的教学和讲解,对模块之间和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讲解较少。因为几个章节之间在课本上相隔页数较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隔时间也较长,不利于学生将知识点联接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注意新知识与旧有知识的对比并且渗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讲述一个地区地理特点时,教师需要将此区域与所学过的其他区域对比,并且注意其内部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如可以重点讲述一个地区区域特点形成的主导因素,然后通过主导因素引出其他地理要素,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事物的了解,增加其新旧知识的相容性。
二、激发学生兴趣,倡导发现性学习。
结构主义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提倡在合适的情景下运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进行学习,其可以激发学生联想,唤醒潜藏在学生心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让学生能通过自己原先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框架去同化吸收新的知识。地理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生活中处处都是学习地理的情景,学生是否拥有地理综合思维才是最重要的。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没有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学生对地理不感兴趣,也没有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自然无法发掘身边的地理现象,从身边的地理要素中学习地理。所以在地理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用多媒体技术、地理实践活动等多种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巧用启发式教学,倡导发现性学习,激发学生兴趣,逐渐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这样,学生身边的一草一木便皆可以成为素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结构主义将学习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形式。它强调学习是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个人将环境内化成自己知识的一个过程,具有强烈的个体性,即不同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习惯都是不同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一个学生适用,并不代表对所有学生都适用,反之亦然。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一刀切”,没有顾忌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制约了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提高。针对这一点,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例如在寒暑假的时候,将不同兴趣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对水感兴趣的做本地水文调查,喜欢植物的做当地植物调查,喜欢地质的学生做当地地质调查;也可以通过性格确定学生们的分工,性格较为外向的做调查员,性格较为内向的做后期工作。当然,这些之后可以调整,但是前期让学生做自身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还是很重要的。
四、创设小组合作,增加学生互动性。
结构主义注重知识从环境中来,所以学习环境、学生氛围的创建极为重要。合作与分享是知识的来源之一,通过合作,学生能完成自身不能完成的实践活动,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让知识在交流之中传递,从而丰富每个人的地理知识储备。地理活动调查量和活动量相对较大,单个学生往往无法独立完成,这就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举办一些小组合作进行的实践活动和课题,并且定时开展学生交流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创设学生合作的氛围,增加小组互动性,让学生成为彼此的“环境”,从而能不断地从对方的身上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好的学习方法、好的思维方式等。
综上所述,结构主义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教师也需要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新旧知识的相融性;激发学生兴趣,倡导发现性学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小组合作,增加学生互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地将环境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赫兴无.结构主义教学论视域下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8):12-14.
[2] 陈志明,陈开中.结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优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1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