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诈骗犯罪及其预防对策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uli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网络功能性平台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微信就是这众多平台的一种社交性软件代表,并成为人们常用的社交工具,与此伴随的网络诈骗行为也不断出现,为此,笔者在本文总以微信红包事件为例提出预防和控制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以期给相关部门维护公众合法权益、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微信红包;网络诈骗;犯罪;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4.3;D9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254-01
  作者简介:李佩佩(1987-),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武警警官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民法。
  一、网络诈骗犯罪概述
  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犯罪是指,凭借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具有高科技、网络化等特征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而网络诈骗犯罪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助网络公共平台,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较大数额公私财物的行为。网络诈骗犯罪包含了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犯罪主体是实施危害社会行为、依法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网络诈骗犯罪的主体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犯罪主观方面是犯罪行为人在犯罪时的心理状态,一般包括过失犯罪和故意犯罪两种,而大多数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都表现为故意犯罪;犯罪客体是指收到刑事法律保护、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网络诈骗犯罪客观方面,大多数的危害行为都是通过完成一定的行为从而使得危害后果发生,具体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诈骗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微信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的常用社交工具,在马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更是引领了手机拜年的新时尚,相关数据显示,马年除夕至大年初一,参与抢红包的微信用户超过500万,领取红包超过2000万,在其中有一个虚假的名人账户,收获了最多的微信红包。这个微信账户假借某位名人的名声,并以派发2000万元红包作为诱饵让很多人将其加入自己的好友群,但是,除夕夜之后,该ID并未对如期给大家发红包,相反却将每个群里其他人派发的红包收归自己。事后这位名人也回应这个ID并非他本人注册。在此事件中,该账号的注册人已经超越了恶作剧的范畴,并构成了网络诈骗犯罪,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以微信红包事件为例分析预防网络诈骗犯罪的对策
  在网络虚拟世界,仅仅凭借一个非实名认证的微信账号便相信这虚假账号是本人,并加其为好友,让很多人上当受骗,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即使受骗,也不会诉诸法律,就将其认为是一个简单的闹剧,一笑了之,但是这也显示出当前我国公众大都缺乏普遍的法律意识,诈骗人就是借助人们普遍的投机心理,逍遥法外。除此之外,由于网络犯罪诈骗犯罪的形式多样化,公安机关的侦查难度较大,加之,网络诈骗犯罪具有高度的隐蔽性,要想追查嫌疑人需要公安机关提供更多具体有力的证据。为此,为了避免诸如微信红包事件类似诈骗案的增多,我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预防网络诈骗犯罪。
  (一)开展互联网普法宣传
  社会公众意识淡薄是当前网络诈骗犯罪案不断增多的重要因素,为此,公安机关的网络监管部门应该积极进行互联网的普法宣传活动,比如在各大网站中设置“警惕网络诈骗”等标语,并设置相应的网络诈骗犯罪的网页链接,让网民能够更多的了解法律知识,在微信等网络通信平台上,当谈话人的交谈中出现财产等信息时,页面中应该自动跳出防欺诈的提示。让公众了解更多关于网络诈骗的法律知识,并通过例举具体的网络诈骗类型让人们对网络诈骗有更清晰的认识。
  (二)加大网络执法力度
  由于网络诈骗存在着很大的犯罪侦查难度,所以公安部门特别是线上公安要加大线上执法力度。当前,我国已有很多省市建立了网上报警机制,构建了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但是网上报警页面的搜寻是进行网上报警的前提,而社会大众对于网络报警的了解和认知相对较小,会进行网络报警的人数量非常有限,进而使这种网络报警机制的作用很难得到充分的应用。因此,本文认为各种网络平台和游戏平台甚至是搜索引擎都要设置非常明显的滚动页面或者显眼的浮标,网络使用者只有点击相应的页面或者浮标就可以直接进入网络报警页面,在网页中写明简短、有效的问题情况,提供自身所拥有的相应证据,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网上报警。这样网络公安就能非常及时的掌握犯罪信息,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的实现警务资源利用,降低侦查成本和侦查难度,提高破案效率。
  三、结语
  网络诈骗犯罪是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网络犯罪类型,其本身属于诈骗犯罪的范畴。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相关部门必须对此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通过普法宣传、加大执法力度以及协调管辖等多种方式,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 参 考 文 献 ]
  [1]陈巍.网络诈骗及侦破对策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8(05).
  [2]郝文江.网络诈骗案件分析与防范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2).
其他文献
摘要:公民环境义务的设置是一国环境法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节点,也是反映一国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指标。本项目以江苏省具有代表性的三座城市为考察对象,以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立法中公民强制性义务的配置问题为切入,通过实践调研,探讨设置垃圾分类中的强制性义务是否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并试图探索出一条法律管理、公民自治、道德培育的多元化管理方式。  关键词:公民;环境保护;义务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当前在我国各地出现了诸多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身体健康、人格、名誉等人身权利的恶性案件,身体伤害又未达到轻伤标准,刑法对其的规制只有侮辱罪。通过对我国刑法第246条规定的分析,发现该罪对保护未成年人人格、名誉权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对施暴的未成年人的教育又存在缺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侮辱罪为分析视角,探讨了未成年人的刑法完善问题,针对完善未成年人的刑法保护和约束提出一些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农村法治建设一直被忽视,甚至一度被压制,致使农村法治建设滞后,多数农民法治观念淡薄。农村人口人数较多,农民思想转变慢,建设法治社会,农村法治建设是关键。合肥市在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改进方式方法,运用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探索出农村法治建设新方法和思路,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  关键词:农村法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422.6;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
期刊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法治国家,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在当今中国又具时代价值。但伯尔曼语境下的“法律信仰”与中国所要构建的“法律信仰”有所不同,其关键在于对“法律”定义的区别。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作为一个以国家制定法为主体的封闭体系,欲获得公民的认可、信任,须在本体及运作两个层面具备程序正当性。  关键词:法律;实体法;《法律与宗教》  中图分类号:D903 文献标
期刊
摘要:证明对象是指证明责任的客体,它为诉讼证明活动确定了目标与方向,是证据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证明对象研究对于诉讼法学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学者对于证明对象概念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进路,本文立足于对证明对象的概念研究进行简要地评述,提出笔者关于证明对象概念的新解——“证明主题”,并简述其概念、内容以及功能。  关键词:证明对象;证明主题;证明责任;证明标准  中图分类号:D925.3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公民财产权体系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体系,在历史的生成中的一个标志就是对“公民新财产权”的凝练。基于国家福利职能发展起来的公民新财产权具备了财产权应该具有的公法意义,在修正传统的财产权所承载的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的同时,凝练出其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征象和品格。随着中国国家福利职能的发展和依法治国的长足进展,新财产权在中国具有了保障性、私使用性和自行给付的特征,具备了中国语境下的人权的同质属性,新财产权
期刊
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强烈呼吁依法治国以及在我国现行的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下,在民族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自治机关依据宪法以及法律的规定下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最主要的内容是各自治机关的立法权,而笔者认为在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是沟通国家法与习惯法的最主要的通道之一。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自治权;自治机关  中图分类号:D921.8
期刊
摘要: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开展已有十几年,我校法学院也已成为践行者之一,在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包括诊所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诊所法律教育与法律援助的关系、诊所法律教育的教学问题以及推行过程中的其他具体问题等,有必要逐一反思和解决。  关键词:诊所法律教育;探索  中图分类号:D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112-02  作者简介:王
期刊
摘要:由中国法律史学会法律古籍整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甘肃政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和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9日至20日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期刊
摘要: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条将“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相关行为纳入刑罚的范畴,标志着替考正式入刑,这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从入罪必要性、构成要件解读、制度完善三个层面对替考罪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有利于替考罪在司法实践中的理解与适用。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九;替考入刑;必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