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200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为期1年研究时间内1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眼压恢复、视力改善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达为97.0%,不良反应轻微;术后视力恢复与术前相比,统计学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眼压由(39.72±5.78)mmHg降至(18.61±2.11)mmHg,统计学t检验,P<0.05,差异显著。 结论: 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恢复患者的眼压及视力,安全可靠。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小梁切除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两种致盲性眼疾病分别为白内障和青光眼,两者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密。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发生会加重病情,可在短时间内造成不可逆性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安全有效的治疗是临床眼科学者研究的热点[1]。为进一步改善患者视力情况,提升治疗效果,特对临床使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为期1年研究时间内1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在30至80岁,平均(63.5±5.2)岁。其中白内障患者原发性青光眼63例,白内障继发青光眼37例,眼压在30mmHg ~ 50mmHg,平均眼压(39.72±5.78)mmHg。晶状体浑浊LOCS Ⅱ分类:核性混浊56例、后囊下混浊24例、皮质性混浊20例。
  1.2纳入标准
  ①年龄在30至80岁之间。②符合我国医学会眼科分会所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③无传染病家族史,无眼部手术经历。④患者以及家属同意进行手术治疗,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后进行治疗[2]。
  1.3治疗方法
  所有临床实验研究对象均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给予患者服用相应药物,将患者的眼压控制在可接受手术的范围之内。采用局部麻醉,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眼球进行间歇按压,以保证眼球的充分软化。静等球周成功麻醉后,对上下肌进行悬吊以便充分固定眼球,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和深度为巩膜厚度一半的巩膜隧道切口,分离直至眼角膜内部边缘1mm处为止,将切口扩大,进行充分的水分层和分离,在距眼角膜内部边缘1mm处注入粘弹剂。让晶状体核翘起来能够脱离并到达前房,后使用圈套器确保晶状体核完全取出。将皮质部分洗干净,以粘弹剂将患者眼部的囊袋撑开以后,植入适合患者自身的人工晶状体。冲洗干净患者眼部的残留药物。检查患者情况,缝合切口。术后偶有出现术眼胀痛、恶心、呕吐,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后症状缓解。
  1.4疗效标准判定
  视力评判标准[3]:①痊愈:术前与术后视力情况两相比较,患者视力状况有明显提高,未发生散光等并发症。②好转:术前与术后视力情况两相比较,患者视力状况有部分提高,未发生散光等并发症。③无效:术前与术后视力情况两相比较,患者视力状况无变化,未发生散光等并发症。
  1.5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录入SPSS14.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检验,计量时数据录入形式为(X±s),完成t检验,计数时数据录入形式为%,完成秩和检验,当P<0.05时,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分析 100例随机抽取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术后偶有术眼胀痛 、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未进行特殊治疗,自行缓解。患者手术治疗结果中,痊愈60例,好转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高达97.0%。
  2.2患者的视力恢复分析 术前患者的视力均较差,术后恢复较好,选取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对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进行展示,详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视力情况比较(n;%)
  注:患者手术前后视力情况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具有意义。
  2.3眼压恢复情况分析 手术前患者的眼压眼压在30mmHg~50mmHg,平均眼压(39.72±5.78)mmHg。手术后均降低至正常范围内,低于21.0mmHg,平均(18.61±2.11)mmHg。治疗前后比较t=34.31,P<0.05,统计学差异有意义。
  3结论
  白内障和青光眼是临床上公认的具有致盲性的常见眼科疾病,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为高危人群,即便现在通过手术或药物可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但这只是针对于闭合性青光眼及急性闭合型青光眼[4]。针对房角粘连严重的患者只做白内障的摘除手术远远达不到治疗效果,且不能切实的为患者解决问题。由于切口过大,视力恢复过慢,患者将长期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并且很大程度上增加术后感染炎症的可能性。青光眼伴发白内障多是因为患者的前房较浅,使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与晚期的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相比较,晶状体囊膜的通透性有所增加,部分晶状体皮质溶解后进入前房则会导致葡萄膜炎的发生。小眼球、小角膜者在受到浑浊或肿胀的晶状体的影响下,可能会引起恶性青光眼。近几年,临床上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进行分期手术,但是分期手术给患者带来的术后创伤特别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患者将处于双眼视力模糊的阶段,无论是对工作还是生活均受到较大影响[5]。
  在这次研讨中,笔者随机抽取100例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采用了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较为显著。一次性完成了对患者青光眼伴白内障的治疗,将眼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提高视力的恢复。此术式仅在患者眼部作一小切口,术后切口愈合容易,时间较短。本次研讨中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优于术前(P<0.05),且手术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与以往的分期手术进行对照,此手术避免手术操作过程中多种器械对角膜内皮、虹膜等组织的损伤,切口小,术后缝合容易,伤口愈合快,有利于后期患者视力的恢复[6]。
  总而言之,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恢复患者视力,降低眼内压,在后期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宾,马坚.两种术式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2):363-364.
  [2] 徐勇玲,陈凡,施凌平等.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2):165-167.
  [3] 王永斌,李春艳,常珺鞠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71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4,18(7):851-852.
  [4] 夏云开,谭荣强,徐黛丽等.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国际眼科杂志,2013,26(12):2437-2439.
  [5] 郭桂凤,张庆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12(26):6-7.
  [6] 郑丁瑞.青光眼术后颞侧巩膜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35-3036.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胆囊手术分别治疗急慢性胆囊炎,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并发症情况。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7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36例。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开放胆囊手术治疗,对两组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对其磁共振波谱进行分析,并对临床评分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脑梗死患者68例。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实施CT检查,28例患者于临床未表现出任何的异常。对患者实施DWI检查,患者表现出高信号影的情况,主要呈现大片状。所有患者在NAA指标以及Lac指标两方面,治疗前后表现出显著差异(P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探讨短期益赛普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在鼓楼医院收治的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32例患者治疗药物。对照组患者于每日入睡前口服沙利度胺片;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短期益赛普治疗,其中沙利度胺药物治疗方式同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益赛普药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BASF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晨僵时间、胸廓扩张度、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区分前列腺癌与良性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经活检病理证实的25例前列腺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另外招募的19例健康志愿者行前列腺平扫MRI、DWI检查,同时对可能患病区进行ADC测量,将各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数据获得顺利,前列腺癌组ADC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相比显著减低,二者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当ADC取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质子泵抑制剂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方法: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生素,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效果及用药安全。结果:连续用药2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 结果: 两组病患FMA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但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患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对于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奥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50例基于对照组加用奥硝唑,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精神疾病是具有一定特殊性及复杂性的,通常情况下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无自知能力,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那么在实际的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做好护理风险的识别、规避,减少护患争议以及突发事件的发生就成为了目前该领域内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从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角度出发,对当下精神科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究,旨在找出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便寻求相关的防范对策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HIV感染者/AIDS病人(HIV/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一般情况、传播途径,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原学特点,从而指导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HIV/AIDS机会性感染,且有药敏结果的1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包括细菌(大肠埃希菌、表面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白色念珠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新型隐球菌、卡
期刊
摘要: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病的临床病象极不典型,尤其是早期病程,症状并不明显,以往在疾病确诊时,往往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近年来,随着各种影像学技术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技术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及发展,使原发性肝癌可以在无症状、无体征的早期阶段作出诊断,再加上目前临床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成熟,使肝癌的预后要明显优于过去。本文首先通过对原发性肝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进行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