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课程化”设计的思考与尝试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483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统编本教材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材体系,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多次提出阅读教学实施“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的大背景下,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希望将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体系,如何构建“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体系,为整本书阅读保驾护航?我认为,整本书阅读应从“课时观”走向“课程观”,我们应该从“自主建构”来系统设计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方案。
  一、相信课程力量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是学校教育的“发动机”,是为学生发展所设定的“跑道”。设计是指在具体行动之前,根据已知,对未知及可能进行推测分析,对行动目标、途径、方法等作出系统的构思与谋划,最终形成完整行动方案的过程。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的系统化活动。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课程设计界定为一种计划或方案,是将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可见,一个好的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才能将整本书阅读落地生根。
  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今日的一门偶然的课程,也许会为学生的未来带来无法预计的可能。好的整本书阅读课程可以唤醒师生的阅读潜能,寻找到整本书阅读的密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2017年开始,我们镇江小语团队便开启了“师生共读,儿童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的实践研究和课程建设活动。我们在相关教育理论学习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不同年段、不同书目的整本书阅读课程活动做出事先规划和安排,让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有章可循,以期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锻炼阅读思维。
  二、 追求课程价值
  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的意义之一在于构建一个完备的、整体的课程体系,以期达到“應然”的状态,使课程变成我们期待的课程,在这一过程中它必然受到一定价值观的引导。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考虑的第一要素,它决定着我们想有什么样的课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它是整本书课程设计的灵魂和方向,对课程设计模式的架构、课程设计目标的确定、课程设计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这个价值取向,首先要考虑儿童,思考整本书的育人价值。“打开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整本书阅读是儿童与这个世界联结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这个世界不会自己从书里跑出来,需要学生去阅读,去打开。那么,整本书课程设计首先要读懂儿童,要以儿童的理解力、接受力为准,从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出发,从开阔学生看世界的视野出发。
  2.这个价值取向,其次要考虑这本书,挖掘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每一本书有每一本书的文学密码。教师必须首先对整本书做一个深化的阅读,除了要读懂、读透这本书,知晓书的内容、描写特色、作品背景、作者情况等等,重点还要搞清楚的是:对于儿童来讲为什么选择这本书?这本书的阅读价值何在?
  3.这个价值取向,还要考虑学科,定位整本书的教学价值。统编本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栏目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思路,那就是由课内的单篇文章链接课外的整本书,做到学以致用。“快乐读书吧”的设立是基于语文学习的规律的,它提倡的是“师生共读”,在一定时间内共同经历一段阅读历程,它的推荐书目有指定和推荐,而指定阅读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完成阅读任务。那么,教师就要基于统编本教材的单元解读、“快乐读书吧”的策略要求、学情分析等,定位整本书的教学价值。叶圣陶先生曾言:“各书因性质不同,阅读方法也不能一致。”书籍不同,所用阅读方法自然也不相同。在“师生共读,儿童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针对不同年段、不同内容、不同梯度,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多重策略,除了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还有推理、找出重点、统整、联结、视觉化,以及内容重构、捕捉闪回、对照阅读等策略。只有确定了一本书的教学价值才能选择优化的教学方法,使这些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三、制订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能力,精心选择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为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以及提高阅读能力为目标的一整套的教学设计。其设计主要针对具体书目,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有章可循,让学生能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锻炼阅读思维。
  1.确定教学目标。对于一份设计来说,首先要有目标的定位。课程目标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和递进性。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既有对一本书阅读的整体目标,也有每个阶段希望达成的阅读能力的提升点。这些分阶段的目标之间是连贯的,层层递进的,最终指向整体目标。课程目标设计中将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以一个完整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的,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完成课标对小学阶段提出的基础阅读量的同时,这本书的目标确定还应该考虑这些因素:培养阅读的兴趣,发展阅读策略,培养纯正的文学情趣,形成某种自律的阅读行为,从而自主形成一些素养,最终综合成核心素养。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指向课堂,更要指向延续阅读的整个过程。
  2.制订阅读计划。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短章,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方法。因此在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时,一定要进行过程性管理,重视整本书阅读过程。“制订阅读计划”可以成为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必要前提。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前,可以借助任务、计划等方式来保证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为保证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可以建议设定固定的阅读时间,确保循序渐进地读完。
  3.选择教学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一项最基本的工作,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整本书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如此。阅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一本书的阅读不可能承载太多的内容。就像葡萄酒需要慢慢发酵一样,师生以享受阅读的姿态沉入阅读,简单一点,好玩一点,放松一点。如此,阅读着的每分每秒,都是丰厚的回馈。   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话题的设计很重要。好的话题有很好的推动力,层层深入,聊有深度,聊有厚度,能带领学生向阅读思维的深处发展,如,六年级的成长小说,如果带着学生由“读小说,知情节,识人物”这样的常规阅读模式,跳跃到对人性的多面与复杂的话题探讨,如“不同人物相同个性”“相同个性在不同事件中不同的表现”“作者对人性的理解”等,学生就能被发掘出个性化的想法,思维碰撞,越聊越深入,越聊越有劲。
  4.课型教学设计。“课型”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课程的具体化。教学设计是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与单篇文章相比,“整本书”文字信息量更大,逻辑结构更为复杂,思想内涵也往往更为深刻,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和跟进,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多節课来完成的,可以长课,可以短课,也可以是整个阅读周期的每天几分钟。这个过程中,适宜的课程设计方案能够为学生点燃整本书阅读的热情,给学生创设整本书阅读的情境。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设计了三种常规课型:
  导读课,可使学生对这本书“一见钟情”。它着重在于设置悬念,以一系列激发儿童兴趣点的设计,激发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微课导读”,是推介整本书导读的有效方法。我们团队于2014年就开始着手研究和制作,2016年3月开设了“儿童悦读微课”微信公众号,2019年3 月出版了《来,一起读书吧——150本优秀儿童读物微课导读》一书,它是融文字、视频为一体,为儿童阅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推介优秀读物的导读资料,唯美的画面、生动的解说,微课与阅读相遇,文字与视频融合,为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推进课,给学生持续阅读“添柴加火”。它重在推进学生的自主阅读进程,根据不同的阅读阶段,设计丰富的阅读话题,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来维持学生的阅读动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毅力、阅读能力。
  分享课,为学生后续阅读“添油加醋”。它重在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品味文本的语言、体会文字的魅力、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是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形成阅读品质的重要环节。
  总之,整个过程突出阅读的整体性,遵循学生阅读过程的自主性,追求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定位课程角色
  1.阅读,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是整本书阅读始终遵从的原则。“自读”是阅读活动的起点。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课程的组织形式要产生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目的。课程实施重在问题解决。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会碰到某些必须加以克服的阅读困难和障碍,在学生寻找解决阅读问题的办法时,教师适时地提供阅读方法、阅读策略。也就是说,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提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与个性化阅读体验;同时要关注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过程,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类似的阅读情境中主动学习,得到发展。
  就如每个阅读者是有生命的,每一本书也都是有生命的,那么,儿童与书的邂逅,就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会。又如交朋友的方法不止一种,那么,儿童对每一本书的阅读应该至少有一种最佳阅读方法。怎么读,应该是每一个阅读者的事情,不能强求,只能引导。但引导学生阅读,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在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实施中,最重要的是要推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阅读的方法,开展有质量的阅读活动,逐步形成阅读品质。
  2.教师——“有协助能力的
  大人”。艾登·钱伯斯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里讲到“阅读循环”,他认为一个人自然的阅读过程中,需要 “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来协助他们选书、读书,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钱伯斯指出,“阅读环境”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亲近阅读的人——“有协助能力的大人”。教师,就是有协助能力的大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可见,教师在学生阅读生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不应该是权威式地进入,教师站立的位置应该是:导读推荐,前面引着;读中推进,身边陪着;读后分享,身后推着。教师的作用就是智慧协助:引导、陪伴、助推。在不同的课型上,教师都要改变长者的姿态,设法让学生“说来听听”,分享热情,分享困惑,畅所欲言,碰撞智慧,最终实现学生的“生长”。
  “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打一张桌子,就轻视、忽视甚至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我们为了推进整本书的阅读,需要一份课程设计。而在这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推动的不仅是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还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教师的眼界决定了课程的边界,创生课程应该从更新自己开始。整本书的阅读,儿童文学的阅读,专业理论的阅读,也是从教师自身开始。唯此,课程设计才有灵性,儿童整本书的阅读才能落地生根。让每一所学校弥漫阅读之香,让每一间教室透出阅读之光,让每一个孩子尽享阅读之乐。这,可以成为推广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愿景。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郭艳红
其他文献
“我爱阅读”是统编本二年级教材设置于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自主阅读专题内容。作为课堂精读教学与课外独立阅读之间的中间环节,“我爱阅读”属于学生自主阅读指导课型,既要区别于单元课文阅读教学的精细指导,又要区别于课外阅读的无指导。然而,从一线语文教师课堂实践的情况来看,“我爱阅读”的教学已然出现了两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一种是指导过细,一种是指导缺失。这两种现象背后的问题是相同的,即对“我爱阅读”的功能
在上期,我们聊到了小说教学需要紧扣小说的三要素进行。这一期,我们接着聊一聊小说教学的另外四个关键词:主题、技法、语言和能力。  一、升华主题  小说创作,都有一定的主题。只是有的小说主题比较鲜明,有的小说主题比较隐晦。对于鲜明的主题,我们无需更多引导;对于比较隐晦的主题,我们则需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抽丝剥茧,引导学生发现并升华小说的主题。  仍以《桥》为例,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毫无疑问,这是一首
阅读版本  《红楼梦》,无障碍阅读版,邓敏华编著,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3年版。  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原著版《红楼梦》,1975年第1版,1997年第2版。  阅读目标  1. 通过阅读《红楼梦》, 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指导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并运用到《红楼梦》的阅读实践中。  3.以书中人物展开主题阅读,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故事,感受
进入新世纪以来,威海市环翠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先后投资7 000多万元,建成了教育中心网站、教育资源库、多媒体电教中心,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全部完成,任课教师人手一机。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现代教育信息化体系,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全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方
教学目标:  1.认识“哥、姐”等5个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了解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积累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正确区分4组形近笔画,能正确书写。  4.讀背成语,初步了解成语中蕴含的道理。  5.看图正确书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趣入课  情境中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小伙伴,他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会写“和”“白”“的”“又”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能说出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话题激趣趣味浓  (一)看插图,创情境,揭题读题字音准  创设海边玩耍情境,抛出问题:如果你将海螺和贝壳拾起,你会用来做什么呢?  (二)
关于Web2.0的价值和意义,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它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利用Web2.0的这种优势来更新高校现有信息化教学模式,扩充CMS在原有教学中的服务功能。  Web2.0 CMS即是Web2.0在CMS(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应用。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Bl
小学阅读教学具有特殊的对象与独特的任务,它所面临的对象是言语、思维、生理和心理都在飞速发展但又不够成熟的儿童,其核心任务是让儿童掌握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即学会阅读),同时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为将来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但就当下的阅读教学而言,人们往往忽略了“儿童学习语文”这一特殊性,而是用成人的方法和要求去实施教学,拔高了小学阅读学习的要求,违背了儿童生理和心理规律,忽视儿童的生活和发展诉求,从而扼杀
从三年级起,统编本教材增设了“阅读链接”栏目,提供与某篇课文或单元主题关联的阅读资源,引领学生开展延伸性阅读。据笔者统计,教材中“阅读链接”共安排了34次,其中三年级5次,四年级11次,五年级8次,六年级10次。作为新增栏目,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阅读链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如何运用“阅读链接”?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每一次“阅读链接”的功能类型,才能做到合理运用,确保教学不走样,教学有实效。在此,本文试
本刊讯2008年6月29日,2008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与装备论坛在天津宾馆大礼堂三层国际会议厅举行。论坛大致分为两个专题,一个是对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列出关键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另一个是对国际职业教育装备情况的了解。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会长、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王富同志作了题为《加强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坚持技术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