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t888t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所以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已经是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个性品质的优秀人才。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让兴趣将引导孩子们开启创新之门
  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是上好任何一门课程的前提条件。学生如果对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没有热情,是不可能上好这节课的。因此每节课,我们都应精心地设计、创设一种氛围,造成一种悬念,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参与兴趣,从而促进他们思考、想象和联想。有一位教师在执教《酸的和甜的》一课时,上课时准备了两个杯子,里面清晰可见黑红色和无色两种液体,让学生们先来猜猜这里面是什么?会是什么味道呢?孩子一下子兴趣高涨,一个个小手直举跃跃欲试,很快的投入到了课文的学习中。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出一个很好的铺垫。课末,教师又端出两杯液体,让学生亲自来尝一尝,不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而且也使学生的学习保持了很长的时间兴趣,成为了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正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的那样:“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儿童,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的材料,然后让儿童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的发挥创造力。由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建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古人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发现疑问,都会主动的开动脑筋,进行创造性思维。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愿提问题和会提问题的能力,才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促进创新教育的发展。愿提问题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基础。教师经常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提问。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大或小,或对或错都应该加以热情支持和鼓励,以调动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能提问题,质疑问题就是独立思考,乐于自主学习的表现,也是探索知识敢于创新的积极态度。会提问题和善提问题则是质疑问难向事物探索,向创新思维的梯度发展;会提问题和善提问题也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为此,教师还应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加以指导和培养。让学生对“课题”提问题是挖掘课文中心内容和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但可以督促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还能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课文和客体的联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创设多种情境和氛围,诱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赖学生,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这样才能使学生思想开放,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融洽配合。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充分地创设各种有力的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创新是动力,创新是收获。
  四、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联系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方法,课后练习题 ,或教师出练习题,学生只是顺着题的定势思考,缺乏主动和多向思维。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阅读课文,考虑哪点是重点,哪些内容应该理解和掌握。真正要动脑,动手认真实践。学生设计的作业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交换做。教师在检查作业的时发现新颖、巧妙、别具一格的作业设计时,让全班同学共同做,并对设计者进行鼓励表扬,激发兴趣,培养创新精神。爱活动是小学生的特征,我抓住这一特征,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板手抄报、黑板报,让每个学生自己设计内容、花边、刊头、谁设计的内容丰富新颖,教师加以表扬鼓励。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促使了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育;激活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
期刊
【摘要】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城乡由于地理位置、区域文化不同,在课程资源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城乡的资源虽各有优势,但农村的课程资源相对匮乏,要实现城乡资源优化,有必要建立采取行之有效实施措施,有必要在管理体制上对其加强管理和监督。  【关键词】课程开发;资源优化  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是目前我地区乃至全国的两大教育阵营。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城乡学校各有优势,在课程改革中能相互成为研究
期刊
【摘要】水歌是水族传统文化长期积累的结果,凝聚着水族文化的精髓,将水歌渗入课堂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水族学生增进民族团结意识的引导,增强民族学生自信心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拟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践,对水歌渗入课堂利于学生发展谈谈自己一些初浅见解。  【关键词】水歌; 课堂; 学生; 发展  随着我国对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发展,使水族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水族歌谣是水族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他的(外)祖父(外)祖母们,虽然经济上给予孩子们最大的补偿,使学生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但却忽视了孩子们心理变化成长、最需要的关爱。而过去学校简单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弥补孩子父爱母爱的缺失,这就违背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规律,使这部分孩子出现自卑、自私、易怒、抗挫能力弱等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否把这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给孩子成长创造一个好
期刊
【摘要】提问也是评价教学成效、提高学生思维及激发学生目标实现的基本方法,甚者可以说是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力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间常用的交流式教学就是提问。所以说,有效提问是一种高效率教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提问的因素分析;提问的概念;提问策略举例  1提问的因素分析  1.1教师本身的因素分析发现:依靠教参备课依赖,过于重视提问后的反映速度和举手率,但又不给充足时间让学生思考仍是现今很多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岂能仅仅读语文,必须从国文教材之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能力,训练写作技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师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多样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
期刊
入托初期,宝宝将接受母子分离与对新环境的适应双重的心理压力,会出现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其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哭,此外还会出现憋大便、喝水少、吃饭难、拒绝用幼儿园的水杯等用品,不参与教师组织的游戏等多种不适应行为。  一、如何在入园初期减轻分离焦虑  家长的焦虑情绪,严重影响着宝宝对幼儿园生活的过渡与适应。因此,争取第一时间内在教师、宝宝、家长之间建立信任与支持的关系,消除家长的焦虑,为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转变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尝试“先学后教,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教小组长如何组织同伴学习,提醒小组成员之间要学会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
期刊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也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有效途径,指导学生领悟语言的内涵,提高语言感悟力。  【关键词】语感;朗读;品词析句;朗读积累  四年的语文教学,使我对语感的重要性深有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可以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作为一个配角的角色,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和主体性。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