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刮痧》折射出的“文化休克”现象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影《刮痧》的人物及其经历的分析,得出了电影中不同主人公所经历的“文化休克”现象,并反映出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最终得出结论,即“文化休克”具有反复性,这有助于人们在应对“文化休克”现象时,可以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积极面对并勇于克服“文化休克”。
  关键词:刮痧;文化差异;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美国人类学家Kalervo Oberg提出和使用的,他将其定义为:“因为人们突然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标志所导致的一种精神焦虑”。[1] 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按照Kalervo Oberg的理论,文化休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沮丧阶段、调整阶段和适应阶段。不同阶段其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
  一、蜜月阶段
  蜜月阶段指“刚来到异国他乡的人,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有一种自豪与满足之意,心情无比兴奋”。[2] 此阶段,中西文化的差异未表现出冲突和矛盾,或者说冲突很小,而被初到异国他乡的兴奋、开心所冲淡。在电影《刮痧》中,当许大同把他的老父亲接到美国,许大同的父亲对能来到美国感到非常开心,对这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当许大同带着他的父亲一起参加公司举办的颁奖会时,许大同的父亲激动又兴奋。虽然对许大同的父亲来说,语言是交流最大的障碍,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初到美国的新鲜感,以及能和家人团聚的开心和愉快。对于需父而言,这一阶段便是蜜月阶段。
  二、沮丧阶段
  沮丧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过一段时间之后,旅居者寻求与东道国的居民建立更深层的人际关系时,新奇感渐渐消失,开始出现语言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迷惑、误解、挫败感、孤独感、焦虑感”,[3]文化的差异性和冲突会渐渐凸显,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当地的法律秩序等会使旅居者感到一定程度上的不适,与之而来的是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最初的好奇和开心不得不让步于沮丧和失落,特别是当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出现和发生,这种沮丧会更加明显。
  在电影《刮痧》中,许大同他在获奖感言中说道:“如今,我有了成功的事业,可爱的妻子……我的美国梦实现了!”这似乎是一个新移民成功融入美国,變为一个成功的美国人的典型例子。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刮痧事件的发生以及一系列后续的问题,都让许大同措手不及,不能应付自如,导致矛盾频发。
  许大同在经历了这一切后,对本来已经熟悉的美国也产生了厌恶之情,他辞去了工作,并与他在美国最好的朋友断绝友谊。在父亲回中国的那天,他从儿童福利局将儿子丹尼斯“偷走”,想和父亲一起回中国,逃离这里的一切,但最后被父亲阻止。这也可以体现出许大同对异国环境的沮丧之情。即许大同再次经历了文化休克的沮丧阶段。
  三、调整阶段
  这一阶段,旅居者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理解和适应当地的文化习俗、社会环境等,如果不进行调整,就很难适应当地的生活,使沮丧阶段无限延长,结果导致放弃或躲避。
  在电影《刮痧》中许大同的父亲没能成功的跨越这一阶段,而选择了回到中国。在美国,许父失去了唯一的语言环境,许大同的父亲家里家外都变成了“聋子”、“哑巴”。没有语言交流的陌生环境让老人始终处在沮丧期。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调整阶段不仅发生在旅居者身上,对于本土的美国人,受情感因素、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电影《刮痧》中的许大同的老板兼好朋友的约翰·昆兰,由于受情感因素以及他和许大同多年的友谊和同事关系,他特意去中国尝试了他以前不认同和不了解的中国传统医术--刮痧。也正是他亲自体验了刮痧之后,从而改变了自己以前对刮痧的看法,“从而跨越了中、西文化差异的鸿沟,促成了许大同一家人的最终团圆”。[4]
  四、适应阶段
  经历过文化休克的蜜月阶段、沮丧阶段和调整阶段之后,旅居者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文化。许大同和他的妻子简宁在“刮痧事件”发生之前,他们在美国生活的幸福而快乐。他们已经适应了美国的语言、生活方式、教育等各方面,甚至在思维方式上,也已经习惯和适应了。但当“刮痧事件”发生之后,中美文化的差异性凸显出来,甚至可以说“刮痧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是掩盖不了的,因而,适应也只能是大体上的适应,并非完全适应。
  文化休克的四个阶段,不仅会发生在想要在异国定居和生活的旅居者身上,同时,由于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东道国人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而文化休克的四个阶段,并不一定会按照固定的顺序发生。笔者最后想要表达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文化休克的四个阶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四个阶段也是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比如,电影中的许大同,他开始在美国有了幸福的家庭和一份成功的事业,实现了自己多年以来的美国梦,然而,当他的儿子丹尼斯事件发生后,他面对这一事件的无能为力,努力使自己再次进行调整和适应,但也免不了沮丧的产生,虽然在影片的最后,事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休克体现出了它的反复性或重复性。
  参考文献:
  [1]Oberg,K. 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4):177-182.
  [2]朱燕.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求索,2007,(9):160-162.
  [3]安然.‘文化休克’译释探源[J].学术研究,2010,(3):50-54.
  [4]付珊.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差异解读[J].电影文学,2013,(16):56-57.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英语系)
其他文献
摘要:探讨桂林高中思想政治课本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就要把桂林市高中可以利用的本土课程资源进行归类,提出桂林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本土资源开发利用可采取建立本土课程资源库、教育部门应重视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奖励制度等来有效的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本土资源开发 桂林地区  桂林所在的西部地区,桂林现阶段教育模式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符,传统的应试教育学校、老师、学生都是以教材
期刊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这对网页设计的发展也有着带动。网页设计当中的信息图形化是比较重要的设计要点,对网页的整体设计优化有着保障。本文主要就信息图形化设计发展趋势和功能优势加以阐述,然后对网页设计中信息图形化设计原则和具体的设计详细探究。希冀能通过此次对网页设计中信息图形化的研究,对实际设计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网页设计;信息图形化;特征  图形有着其苏特的应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即在中国地域内形成的由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创造的,并随着时代推移而世世代代为中华民族所继承发展的。简而言之,我们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每时每刻都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小时候,学习剪纸、学习国画,这些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例证吗?  与此同时,由西方社会引导的现代化也在影响着我们。随着现代化的发生,我们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现代化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工农业的发展,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现今已经进入到了多媒介峥嵘发展的局面。网页设计作为新兴媒介中的一种在现在的应用中也是越来越多,网页设计集合了文字、图形、色彩等各种平面视觉元素,在设计中增加个各种的声音来丰富我们的视听语言。本文就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网页设计在应用中应该遵循的策略。  关键词:平面视觉元素;网页设计;应用  一、网页设计中的元素构成分析  (一)
期刊
摘要: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播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可以使儿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厚文化底蕴,而且可以陶治学生的情操,启迪孩子的智慧。因此经典诵读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 提高记忆 陶冶品格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深刻,意存高远。历经千年淘洗,仍放射着璀璨夺目的思想光辉。小学阶段是学生记忆力最佳的年
期刊
【摘要】网络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网页设计领域的发展也起到了带动作用,对网页设计的要求也有着提高。网页设计过程中回应用到诸多的元素和技术,其中对Flash动画的应用就是比较重要的,这对优化网页设计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先对Flash的主要特征体现加以阐述,然后对Flash动画的应用现状以及应用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对Flash动画在网页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详细探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歌剧《运河谣》是我国的一部新创的歌剧,它带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同时也将现代化的审美观念融入到了其中,符合现代大众的胃口,受到了国内歌剧大家的一致好评。新民族歌剧《运河谣》是我国现代歌剧的一部典型代表作,它在人物塑造和演唱技巧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就新民族歌剧《运河谣》中的女主角“水红莲”为例,从人物塑造、表演技巧、演唱方法等方面对歌剧进行剖析,促进现代歌剧观众对新民族歌剧的了解,对以后歌
期刊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质就是在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良性循环中,获得更积极、向上的理论观点,对学生思想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此,为了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培养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应重视起对传统文化道德理念、育人思想等教育价值的认真审视。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价值分析  前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自强不息、做到仁爱诚信,这些精髓对于优化、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摘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的诵读,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教师、学生、家长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而且能培养小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有利于小学生人格的发育。开展经典诵读让校园盈满书香的同时,可以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学校文化
期刊
摘 要:顾城是我国著名的天才诗人、童话诗人,同时也是我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他还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人”,在我国诗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关顾城的研究可谓是不胜枚举,其前后期作品的嬗变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而本文则另辟蹊径,从诗人的生活以及诗歌的意象入手,来分析其诗歌所蕴含的生态意义。科技的发达带来生活的日新月异,但是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危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也不得不注意生态平衡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