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升数学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提出要联系实际,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络,从而提升数学理解。
关键词:教学实际 联系生活 数学课例 数学能力
《公因数与最大公倍数》这一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是这样设计编排的,出示两个正方形(一个边长是6厘米,一个是边长4厘米)然后用正方形铺成一个长方形(长18厘米,宽12厘米),此时就因出来一个数学概念公因数,接下来教材介绍了大量的素材,让学生掌握这种一一列举的方法来求公因数,而后是让学生进行练习,做一些习题,再然后是进行实际生活的设计。
教材的这样安排看起来是合理的,但如果真的要按照教材照搬照抄,显然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很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受限,将目光定位在一个地方,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创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公因数,从而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巧妙引出新知
新知的学习都需要过渡,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之间互相关联,教师要善于串联,将所学的旧知与新知之间建立有效的关系,让学生推陈出新。为此我这样教学:先让学生列出积是12的算式。学生很快就能够列出以下算式::1x12=12,2x6=12,3x4=12。思考:这里的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1、2、3、12都与12有直接关系,我引出因数的概念,像1、2、3、12就是12的因数。如何找因数呢?要通过这样一对一的方式来找。
通过这样简捷的方式,学生对因数有了初步认知,为下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奠定基础。
二、联系实际,集体探究新知
为了让学生对因数有深刻的理解,我让学生进行思考:观察这些数并求出因数1,2,3,4,6,8,9,10,12,14,11,16,18,30.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字当中都有一个因数1,这个1是公有的,因而称之为公因数。在这些数字当中,除了1还有没有其他的公因数呢?学生观察后发现,在2,4,6,8,10,12,14,16,18的数字中,有一个公因数是2。
此时我让学生思考:3是不是3的公因数呢?为什么?学生认为,3不能是3的公因数,因为它不符合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学生继续观察后认为,必须是有几个数当中都有这个公有的数才能叫做公因数,否则就不是。果然如此吗?我并没有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观察:2是不是8,9,10的公因数呢?该怎么说才对呢?学生认为,2是8和10的公因数,但不是9的公因数,因而2就不是这三个数的公因数,而是8和10的公因数。
学生对因数和公因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展开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引导:现在我们学习两个数的公因数,你能求出18和12的公因数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求出两个数的因数:18的因数:1,2.3.6,9,18;12的因数:1,2,3,4,6,12,学生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1,2,3,6,此时我让学生填集合图的内容(如图)
学生通过这集合图就看到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在这个实际例题中,学生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求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它们公有的因数,比较大小确定最大公因数。接下来我又出示一道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求出下列分数的6/9,24/20等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而后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过程,并画出来集合图,加深理解。
三、情境应用,建构新知体系
公因数这一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但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就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教学中,我进行了情境应用,为学生建构新知体系。我出示了生活问题:老师家的卫生间长18dm,宽12dm,想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有几种选择,边长6dm、边长4dm、边长3dm、边长5dm的,到底哪种合适呢?
学生认为,边长6分米与3分米的方砖比较合适,因为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这样就可以将卫生间全部铺满,不造成浪费。结果到底是否如此呢?我带领学生进行验证,先从前几种正方形的地砖考虑。学生认为,4dm是12dm的因数,但不是18dm的因数,因而不能使用。
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一些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习题训练,也让学生自己编一些题目,有的学生从彩带人手,提出了问题:想把两根彩带(一根48厘米,一根是36厘米)剪成同样长短的彩带且没有剩余,最长是多少厘米?
通过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从而建构新知体系,并促进抽象思维的模型思想。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教学的永恒追求,教师应当为此努力不懈!
关键词:教学实际 联系生活 数学课例 数学能力
《公因数与最大公倍数》这一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是这样设计编排的,出示两个正方形(一个边长是6厘米,一个是边长4厘米)然后用正方形铺成一个长方形(长18厘米,宽12厘米),此时就因出来一个数学概念公因数,接下来教材介绍了大量的素材,让学生掌握这种一一列举的方法来求公因数,而后是让学生进行练习,做一些习题,再然后是进行实际生活的设计。
教材的这样安排看起来是合理的,但如果真的要按照教材照搬照抄,显然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很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受限,将目光定位在一个地方,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创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公因数,从而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巧妙引出新知
新知的学习都需要过渡,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之间互相关联,教师要善于串联,将所学的旧知与新知之间建立有效的关系,让学生推陈出新。为此我这样教学:先让学生列出积是12的算式。学生很快就能够列出以下算式::1x12=12,2x6=12,3x4=12。思考:这里的三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1、2、3、12都与12有直接关系,我引出因数的概念,像1、2、3、12就是12的因数。如何找因数呢?要通过这样一对一的方式来找。
通过这样简捷的方式,学生对因数有了初步认知,为下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奠定基础。
二、联系实际,集体探究新知
为了让学生对因数有深刻的理解,我让学生进行思考:观察这些数并求出因数1,2,3,4,6,8,9,10,12,14,11,16,18,30.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字当中都有一个因数1,这个1是公有的,因而称之为公因数。在这些数字当中,除了1还有没有其他的公因数呢?学生观察后发现,在2,4,6,8,10,12,14,16,18的数字中,有一个公因数是2。
此时我让学生思考:3是不是3的公因数呢?为什么?学生认为,3不能是3的公因数,因为它不符合一个特点。什么特点呢?学生继续观察后认为,必须是有几个数当中都有这个公有的数才能叫做公因数,否则就不是。果然如此吗?我并没有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观察:2是不是8,9,10的公因数呢?该怎么说才对呢?学生认为,2是8和10的公因数,但不是9的公因数,因而2就不是这三个数的公因数,而是8和10的公因数。
学生对因数和公因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展开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引导:现在我们学习两个数的公因数,你能求出18和12的公因数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求出两个数的因数:18的因数:1,2.3.6,9,18;12的因数:1,2,3,4,6,12,学生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1,2,3,6,此时我让学生填集合图的内容(如图)
学生通过这集合图就看到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在这个实际例题中,学生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求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它们公有的因数,比较大小确定最大公因数。接下来我又出示一道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求出下列分数的6/9,24/20等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而后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过程,并画出来集合图,加深理解。
三、情境应用,建构新知体系
公因数这一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但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时就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教学中,我进行了情境应用,为学生建构新知体系。我出示了生活问题:老师家的卫生间长18dm,宽12dm,想要在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有几种选择,边长6dm、边长4dm、边长3dm、边长5dm的,到底哪种合适呢?
学生认为,边长6分米与3分米的方砖比较合适,因为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6,这样就可以将卫生间全部铺满,不造成浪费。结果到底是否如此呢?我带领学生进行验证,先从前几种正方形的地砖考虑。学生认为,4dm是12dm的因数,但不是18dm的因数,因而不能使用。
接下来我又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行一些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习题训练,也让学生自己编一些题目,有的学生从彩带人手,提出了问题:想把两根彩带(一根48厘米,一根是36厘米)剪成同样长短的彩带且没有剩余,最长是多少厘米?
通过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从而建构新知体系,并促进抽象思维的模型思想。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教学的永恒追求,教师应当为此努力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