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氟米特在重症难治性IGA肾病治疗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101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来氟米特 重症难治性IGA肾病
  
  资料与方法
  
  病例纳入标准:肾活检确诊为原发IgA肾病患者(WHO1995年标准)并符合:①肾脏病理符合新月体肾炎、中度或重度系膜增生伴或不伴有部分新月体形成;②临床治疗中均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加环磷酰胺无效或者复发;③参与本观察前一个月内无ACEI或ARB类药物应用史;④肾功能不全者Ccr大于30ml/M,Cr小于266μmol/L。排除标准:对来氟米特过敏者,肝功异常,乙肝标志物阳性者,白细胞减少者,各种原因不能按要求服药者。依据上述标准,共筛选31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16~49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22例,慢性肾炎的9例,伴有肾性高血压7例,肾功能异常10例。
  治疗方案: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60mg/日)加来氟米特(50mg/日,共3日,继以20mg/日维持)口服,伴有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以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为主,使血压控制于平均动脉压92mmHg(125/75mmHg)以下。
  临床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3、6个月观察以下指标的改变: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禁水尿渗透压、尿比重、CCr、血BUN、Cr、TP、ALB及血压。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疗效评价按照以下标准:①有效:尿蛋白定量正常或降至0.3g/天以下、镜检尿红细胞≤11×109/L,伴有肾功能异常者肾功能恢复正常、血白蛋白升至正常水平,血压达到平均动脉压92mmhg以下。②显效:尿蛋白定量减少50%以上、镜检尿红细胞减少50%以上、伴有肾功能异常者肾功能明显改善、平均动脉压控制于92~98mmHg间。③无效:尿蛋白定量减少50%以下、镜检尿红细胞减少50%以下、伴有肾功能异常者肾功能进展明显。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TX-]±s表示,显著性检验用t检验,治疗前后指标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双侧α=0.0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0.0软件分析。
  


  
  结果
  结
  果发现治疗1个月,有效17.5%、显效21.3%、总有效38.8%;3个月时有效33.1%、显效44.2%、总有效78.3%;6个月时有效43.8%、显效37.4%,总有效81.2%。
  IgA肾病治疗情况比较:从下表可见,治疗前后比较,尽管能明显减少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浆白蛋白,但治疗前后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肾功能的改善发生的早(治疗第1个月肾功能就明显改善),并且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不良反应:有3例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2例于用药期间出现轻度腹泻,持续3~7天可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停药,未影响治疗。
  
  讨论
  Ig
  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在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发病或出现肉眼血尿,可伴有蛋白尿、高血压、尿量减少、肾功能异常等。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部分病人在20年后可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故对有大量蛋白尿、高血压、血肌酐升高等提示进展性的IgA肾病主张积极治疗。
  国内外使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IgA肾病的报道较多,但有部分患者应用效果不好,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多。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移植后排异反应,包括肾小球疾病等的治疗。其作用机制包括:①抑制嘧啶的从头合成;②抑制抗体的产生和分泌,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③抑制络氨酸激酶的活性和细胞的黏附,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表达;④抗炎作用。近来有学者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激素对IgA肾病的治疗作用,观察到来氟米特对减少尿蛋白和提高血浆白蛋白的疗效较好,但对肾功能的影响未进一步研究。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来氟米特应用6个月后减少尿蛋白作用略好于治疗前,但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延缓肾功能减退方面,来氟米特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10例肾功能异常者,经来氟米特治疗1个月后,肾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机制不明,由于观察例数尚少(10例),观察时间尚短(1~6个月),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外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来氟米特除了对肾小球的免疫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外,还能抑制肾小管间质性炎症。
  来氟米特与其他免疫抑制剂相比副作用小,主要有可逆性转氨酶升高、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轻度脱发、皮疹等。但不良反应一般轻微,持续时间也较短,一般无须停药,对症治疗后可消失,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故除了常规应用环磷酰胺外,又为治疗IgA肾病提供了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爱萍,等.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64例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6(20):3:176.
  2 张杰,等.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7(25)7:628~630.
  3 李雄根,等.来氟米特治疗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临床研究.河北医学,2005,6(11)6:501~50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颅骨粉碎凹陷骨折钛网固定复位术的适应证、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筛选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0月~2006年12月26例颅骨粉碎骨折行钛网固定复位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及内减压等基本手术结束后对颅骨骨折碎块进行体外复位并钛网镙钉固定成形后再将其固定于颅骨窗四周或将骨折片以钛条多点固定于骨窗四周。结果:术后颅骨外形基本恢复,骨折片固定牢靠,
期刊
摘 要 目的:为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减少剖宫产手术后感染及腹腔粘连。方法:我院妇产科自2005年3月~2006年12月对72例需要行剖宫产的孕妇,施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结果:发现72例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早,进食早,患者自觉症状轻,术后一般不用镇痛剂,住院天数短,无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较传统的剖宫产手术有较多的优越性,减少了盆腔感染的可能性,患者自觉症状少,术后恢复快,大大地提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结论: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几乎不留切口瘢痕,将是治疗出血量≤1000ml的输卵管妊
期刊
摘 要 目的:①探索方便、简单、可靠Cormack及LehaneⅢ、Ⅳ级困难气管插管的方法;②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心血管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稳定。方法:选择Cormack及LehaneⅢ,Ⅳ级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67例,年龄17~6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TCI组,37例,丙泊酚、舒芬太尼血浆、效应室靶控诱导,铲“L”状气管导管插管;AA组,30例,丙泊酚、芬太尼人工诱导,鱼钩“C”状气管导管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70~89岁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同时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2~114分钟),平均术中出血(65~150ml),术后随访12~36个月,未见疝复发及尿失禁、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同期施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疝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OPD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抗炎、平喘、祛痰、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加低分子肝素钠500U/日,皮下注射,疗程5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68.0%,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继发性RBC数量增多,血黏
期刊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急性炎症期    现将本院2005年10月~2007年5月共136例胆囊切除术中58例急性期胆囊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58例患者中,女39例,男19例。年龄19~80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5天~20年。全部病例均有右上腹疼痛不适及发热。无巩膜及皮肤黄染。术前症状持续时间5~7天。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诊断方法:术前均经B超检查。
期刊
摘 要 观察显微翼壮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临床应用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我院于2005年2月~2006年4月收治原发性翼壮胬肉52例(77只眼),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翼壮胬肉,同时用0.04%丝裂霉素C棉片粘贴巩膜面4分钟。结果:出现并发症巩膜坏死2例(2只眼占2.59%),复发6例(6只眼占7.79%),治愈44例(69只眼占89.61%),有效率为84.61%。结论:显微翼壮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
期刊
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传统治疗措施多以手术为主。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缩短治疗时间,我院近5年来,选择性地对诊断明确,出血量少,就诊及时的16位卵巢黄体破裂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年龄与婚育史:本组患者年龄22~42岁,平均29岁,已婚16例,有分娩或人工流产史16例。  发病时间与诱因:发病于月经周期20~
期刊
关键词 不典型低血钾 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低血钾症是神经科的一种常见病,其表现为反复发作迟缓性骨骼肌肉无力或麻痹瘫痪及血清钾降低(<3.5mmol/L),但亦有一部分病人在临床上表现其不典型的症状。现将我院自2004年3月~2007年4月的19例非典型、低血钾性瘫痪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状况;19例中,男15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15∶4,经病历了解均无家族病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