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海沉浮 静安吾心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人活在世上如茶叶,在开水的煎熬下,茶叶逐渐舒展并散发出清香。经过开水煎熬后的茶叶依然是茶叶,而清淡的水却变成了一杯浓郁香醇的茶。所以人生若如茶,那么人世间的煎熬对人生是一种成全。雾中天茶业有限公司总裁庄承源先生便是这其中的第三类人,沉浮于世,静安吾心,成全一份儒雅与宽厚,亦如这杯醇厚饱满的茶,茶香四溢,气度自华。偶入茶道见商机
  “当初我进茶行业其实是个巧合,喝一杯茶的时间,我就进来了。”庄承源回忆,生于1978年末的他,从小生活在山清水秀的三明永安。1992年,14岁的庄承源怀揣着仅有的200块钱来到厦门打拼,此前他一直接触的是外贸进出口,这个与茶叶不沾边的行业,他不懂茶,也不喝茶,自称只认识白开水。后来,在许多商业场合,他发现有许多高端客户,喜欢边喝茶边谈生意,泡一壶上等的好茶,茶雾微醺萦绕,满屋飘香,令人倾醉,大家悬壶高冲,品茗闻香,一盏茶的功夫,一笔生意便谈得差不多了。那种余韵悠长的氛围,让庄承源敏锐地从中嗅出商机。
  2008年,凭着一股冲劲,庄承源就这样义无反顾地闯进了茶行业,没有一点相关专业的知识储备,也没有一丝的种茶经验,在这个自己都陌生的领域,一切只能从零开始,“完全是误打误撞,什么都不懂,原以为做茶很简单,入了这一行才发现不简单啊!”庄承源回忆说。
  刚开始决定做茶时,他跑到安溪,一口气就租下300亩的安溪铁观音茶园,原以为开发一亩地,找到非常好的环境,就可以种茶了。然而,种茶也是一门技术,从茶园除草施肥到初茶的采摘制作,再到成品茶的挑选拼配等每一个环节都是有学问的,对于不谙茶艺的庄承源来说,这都是难题。那会儿,他就每天跟着制茶师傅后面虚心请教,耐心学习种茶、泡茶、品茶。在他看来,只有先懂茶,然后才能品出韵味。
  慢慢的,他由对茶的陌生到现在的惺惺相惜,从不懂到懂,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他广泛涉猎六大茶类,渐渐开始感悟中国茶道。他说,“中国六大茶类,每种茶基因都是最好的,流传了数千年,无论是制作技艺、口感、文化等等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融情于茶创大业
  在频繁接触茶道后,这个年轻人对茶道产生了一种极大的热情与专注,这种热情与专注让他想要去探索更精湛的茶艺,甚至激励他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茶品牌。就在那时,“汇国茶立天下”的思想便不断在他的头脑中膨胀开来。
  2008年,他注册成立了雾中天茶业有限公司,“汇国茶立天下”的品牌战略格局也正式开启了。“我们的汇国茶整个是多品牌战略、多品类战略。”庄承源介绍说,在整个品牌的规划之下,以“雾中天”为品牌核心,以“一叶融天”文化为主线,致力于西方奢华经典与东方茶道文化的融合统一,扬名仕之风尚,融五十六族之情,圆十三亿同胞立全球品牌之梦。
  “做茶,就应该把好茶做成最好的产品,让天下消费者获得至善至美的享受!”庄承源表示,这也是他一直践行的极致思维,从茶园到茶杯全程严格运营把控,每一款产品从内在品质,到外观设计严格按规定标准落实,做到婉约时尚,做到尔雅大气。极致的产品、极致的包装、极致的设计、极致的广告策划和定位、极致的传播、极致的服务,所有的极致加在一起才能成就一个极致的品牌。
  如今,雾中天有如此响彻的名声,不仅在于它有着极致的产品,还在于它线上线下广泛化的品牌营销战略。线上,雾中天以互联网搜索引擎为主精准定位,在各大茶叶门户、主流网站以及微信微博新媒体上全方位传播,吸引众多招商对象与网络茶客;线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加盟连锁店,打开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形成“一叶融天”态势。
  从容稳健展未来
  纵观中国茶产业,茶企不下百家。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古老的与茶叶有关的国度,我们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名茶,但唯独缺少真正意义上能让国人或世界耳熟能详的大品牌。相较于其他人士对于中国茶企的扼腕态度,庄承源则有着豁达的见解,他说:“就整个茶行业目前的状况来看,中国茶行业的从业人口是非常庞大的,所以整个茶叶的消费也是非常大的,我们的生产规模、生产品种在世界上也都是非常领先的,我们做茶叶品牌的目的就是让分散经营、分散生产的模式通过品牌进行整合,让生产相对集中。只有把中国市场做好,把中国的品牌格局做好,把整个成熟度做好,把整个消费的标准做好,那你才能成为国际的,而现在中国好多茶企都太急了。”
  当谈及雾中天以及整个中国茶行业的未来发展态势时,庄承源依然自信地表示: “立顿是属全球采购商、全球销售商,它的主要消费市场不在中国。当然,我们作为中国茶企来说,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茶叶往大众消费品的领域去开发。但是,大众消费品的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相信现在有很多茶企已经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了。”
  从2011年的“汇国茶立天下”品牌战略布局到现在,雾中天的连锁店在全国各地有近百家,谈到销售业绩,庄承源一脸欣慰,这也证明了他的品牌战略与从容稳健的步伐是对的。茶海的奋斗历程,早已让他脱去了当初入茶道时的莽撞与冲动,如今的他,从容大气,在茶海里融会贯通,品茗闻香之间早巳一身茶香,愈显儒雅与睿智。
其他文献
福鼎白茶很早远销海外,英国王公贵族喝红茶时放几枚白毫银针,以显珍贵。每读这类消息,我就想,这白茶是怎么运到国外的?  普洱有茶马古道,武夷山下梅村有万里茶路,作家成一有长篇小说《茶道青红》记录米砖茶从湖北蒲圻到俄罗斯的历程。然而,白茶古道在哪里?  己未春,我有一次寻找太姥山下白茶古道之旅,陪伴我的是福鼎茶人叶芳养。  之前,我先在阳羡廿三弯访茶。叶芳养得知后说:“我们这里还有三十六湾呢!”我初以
期刊
所谓“茶香茶味罐头”是把茶的各种香、味装成一瓶瓶的样品,方便大家认识与记忆。理解了这些茶香茶味的基本组合元素,不论是茶的评鉴还是欣赏,就有了脉络可循。  把茶香、茶味认识得清楚,喝茶的时候才能把茶干的香与茶汤的香、味欣赏得很彻底,否则只是笼统地欣赏、笼统地喝个大概。有人以为笼统地看、笼统地喝比较可以得出茶的全貌,分解成各种元素反而支离破碎。这个理念是对的,但整体窥其全貌前如果摸清楚了每个组成分子,
期刊
编者按:铁观音制作工艺精益求精,严谨求实,充满着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一代代的安溪茶人在铁观音精神的感召下,薪火相传,义无反顾,酿造生命的甘泉。  风雨无阻的“观音”梦  在祖祖辈辈的安溪人眼中,铁观音就是一棵天赐神树,它在造就了一个百亿产业的同时,也成就了千千万万安溪茶农的财富梦想。而对魏荫的第九代传人魏月德来说,“观音托梦”的美丽传说则让一个家族的观音梦延续了三百年。  年轻时,他曾腰
期刊
在云南建水古城城外的十七孔桥边,我拍下了建水的黄昏。夕阳西下时,古桥、流水、昏鸦,这一切的景象很可能在千百年前就已呈现。在建水盛产元青花的时代、在清代建水紫陶鼎盛的时期,至今都没有改变。  古老的桥一直存在于天地之间,在夕阳西下的每一个黄昏、夜晚。在这样的天空下,星星仍然分外明亮,远处的山脉就蕴藏着五色泥土,建水紫陶的原料就是从那些山里面挖掘出来的。  紫陶的历史  在建水紫陶出现之前,整个云南地
期刊
金秋十月,第六届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业博览会于2015年10月10日~13日在中国茶博汇隆重举行。中国茶博汇两大展馆同时启动:会展中心一号馆以六大名茶、茶配套、铁观音文化展示、海丝茶路展示、旅游特产等精装主题馆为主,将为参观者展示一场精妙绝伦的茶界饕餮盛宴;会展二号馆安排了茶机械、茶书画展、茶校茶企人才展、美食文化节等精彩经验内容。  茶专业市场与展会无缝融合采购商的最佳采购方案  展会期间,正值铁
期刊
“互联网+”,茶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2015年6月15日,第二届海峡茶叶论坛在福建平和召开,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大学教授刘仲华在论坛中抛出以上掷地有声的观点。确实,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互联网思维变革与实践的历史时期,互联网代表了一种先进生产力,当注入到社会经济的实体中,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对茶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  以网购为例。2014年阿里巴巴旗下网店完成农产品交易198.6亿元,
期刊
『编者按』由于茶叶的特殊性,导致电商和传统茶企的结合遇到很多关卡需要突破,其中就包括用户结构错位、中高端消费群体更习惯于线下购茶,用户体验不佳,同质化竞争严重,一味强调“价廉”等等问题。目前存在的种种障碍,相比线下的主力市场,线上茶叶销售显得微不足道,如何突破瓶颈乘风而上是茶叶电商亟需思考的问题。  在“互联网+”风口吹向茶行业的今天,如果在风口上顺势而为,定会形成助推。然而,顺势而为的“势”在哪
期刊
浠水河从大别山麓流下,倾入长江,河水清澈而甘甜,将小城分为南北两半。这就是浠水县城。浠水县古称蕲水县、兰溪县,隶属蕲州。据传浠水城郊最为著名的是遍地兰花,因此,注入长江的溪水又称为兰溪。就是这条兰溪,自唐宋以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到这里赏兰品水,泼墨吟咏。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游历兰溪时就留下《蕲州兰溪》诗: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元丰五年(10
期刊
茶叶的生产与经营、品饮与鉴定、教学与科研,以及日益繁荣的茶叶文化艺术活动,无不与茶叶自身的品质休戚相关。品质的确定依赖于茶叶审评技术。因此,审评技术精当与否,审评结果之准误直接影响着茶业的方方面面,有必要不断提升而精熟。  现行乌龙茶香味品质审评技法及其利弊  乌龙茶是重内质茶,在内质诸因子中,香气滋味又是重中之重,基本决定了乌龙茶的内质水准,同时也是乌龙茶审评技术的难中之难。  现行乌龙茶香味品
期刊
对碧螺春传统工艺恢复的三年时间,我只是在碧螺春的框架内反思、反省,推翻错误的庞大体系。重新建构的新框架搭建起来之后,我开始跳脱碧螺春的内在体系,与其它茶进行对比,对碧螺春进行精雕细琢:0分至60分,那只是一个理念。正确的做茶思路,是茶的风格转变;60分至80分是由理念转为成熟产品,工艺上各环节能够控制直至稳定并且可以复制;80分之后,是弥补一些细微的缺陷,精细一切感官,尽可能提升其高度。而这些,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