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 有效朗读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现行语文教学中,由于目标取向、方法运用等方面的偏离,朗读指导陷入了新的误区。朗读,是目的,也是手段。课堂朗读指导的有效性,应该注重语文学习的本色回归,应该注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应该注重对文本语言内涵的触摸和把握。
  关键词 朗读指导 误区 对策 本色回归 引领作用 有效朗读
  
  朗读,是学习语文最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应该说,追求“把书读得有滋有味的课堂”,已成为绝大部分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只是关注朗读形式的繁复变化,或只是在朗读技巧上打转转。在他们那里,朗读沦为只为用来点缀语文课堂的附庸。陷入误区的朗读指导,也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现行语文课堂来看,朗读指导的误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标注词语,暗示读音。观照当下的许多语文课堂,教师都能与这样一个相类似的教学环节不期而遇——教师要指导朗读了,先在屏幕上出示一段课文中的话,然后结合学生的发言把一些词语相机加点或变红,最后再来问问“谁能来读好它”。在教师的标注和暗示下,一些孩子也能读得摇头晃脑、字正腔圆;时间一长,看到加点或变红的词语,学生就会下意识地把语音读重,以显示抓住了重点,表达了情感。但这样的朗读指导,似乎细致到位,其实只是在走过场,学生的朗读训练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其次,既定感情,无病呻吟。一些课堂上,教师急于看到效果,在学生还没有深入走进语言文字的前提下,就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一听学生读得并不如意,仿佛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就立刻明确告诉他们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似乎也能读得抑扬顿挫,韵味十足。朗读,本应是从心田汩汩流淌出来的声音,这种木偶式的“无病呻吟”,对激发孩子的情思,培养他们的语感,并没有真正起到多大的作用。
  第三,机械重复,不求发展。由于一些教师的认识问题,在许多课堂上,朗读指导并未真正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课堂上,朗读教学变身为“花拳绣腿”的简单操练,即使学生读得再卖力,对文字的感受依然肤浅,对文字所蕴含的内涵依然难有领悟。这种看似“书声琅琅”的课堂,让朗读变得枯燥、单调乃至繁重,反而影响了学生对读书的兴趣。
  不难看出,朗读教学在目标取向、方法运用等方面的偏离,使其本身陷入新的困境。探寻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对其本质和内涵作进一步深入领悟和思考。
  朗读,是目的,也是手段。其手段的具体体现,就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从这一点说来,朗读更应是一种过程,即“感知—体验一抒发”的过程。那种只为打动别人,却不能感动自己的朗读,不应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就朗读而言,教师首先要做的,应是引导学生真正走进课文,让他们的心灵与文字相碰撞,情思与内容相交融。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充分浸染、感化之下,他们才能真正读出自己的心声。就学生朗读而言,即他们本身所应具有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所倡导的“有感情”才是真正的有效朗读。
  
  一 寻求朗读指导的本色回归
  
  读正确、读流利是感情朗读的基础。朗读指导的生发点应回归到对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注意停顿这些细枝末节的关注。朗读指导的本色回归,体现在语文课堂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体现在关注孩子的学情,扎扎实实地引导他们从不会读到会读,从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朗读指导中,学生有自读实践的时间,有掌握朗读方法、体验朗读快乐的实践历程。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要能及时引导,严格要求,在读中加以修正,进而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这种固本清源的本色指导,注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自己,发展语感,在朗读中读出问题,提升认知。
  
  二 发挥教师范读的引领作用
  
  鉴于学生情感发展水平的局限,有时他们在朗读时,并不能完全表达语言文字内在的含蕴。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体悟,来催动学生言语灵性的生发,进而引领他们学会自读。一个擅长朗读的老师,常能以精湛的范读,使学生在听读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精彩的范读。还是强化学生语感的一种良好训练方法。教师通过范读,把文章内容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并引导他们“体验”着当时的景与情。在语音的抑扬顿挫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了训练,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得到了提高。
  
  三 在会文会心中有效朗读
  
  有效朗读的关键,是教师能否通过润物无声的语言,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内涵,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一篇文章,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书面文字变成大脑中的生动形象。
  对语言的感悟越深,我们的情感就越细腻,思想就越深刻,灵魂就越纯洁。植根于会文会心中的朗读指导,通过教师对语言的渲染,通过学生内在的想象,才能将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以有声语言的形式形象化,真正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 课改之后的数学课堂,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然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这样的数学课看似热闹精彩,其实早已“变质”。真正有效的、常态的数学课堂应能体现简约、突出自主,因而是有效的。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目标 简约 自主    课程改革到今天,许多权威的教育专家疾呼:“我们的课堂应该回归理性。”常态下的数学课堂应具备什么特征呢?数学课堂应能体现简约、突出自主,因而是有效的。常言道:“大道至简”,
期刊
摘要 通过尝试挖掘田园种植潜在的教育价值,有效利用种植园地,积极推进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把田园种植与科学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提升幼儿教师的科研水平,促进了农村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形成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关键词 探索能力 科研水平 科学教育 教育特色    根据我园地处农村的优势,结合本园幼儿的实际,我们开辟了种植园地。种植园地就是幼儿“身边的科学院”。通过尝试着挖掘田
期刊
摘要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情感贯通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内涵和意境,朗读是不可或缺的策略。给学生一个情感升华的空间,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滋养性情、陶冶情操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阅读 情感 铺垫 空间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情感贯通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因为,情感能打动、感染、震撼学生的心灵。有了情感的课堂,好比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期刊
摘要 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倾诉应当成为幼儿排解焦虑情绪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聆听并引导幼儿进行倾诉、引导幼儿走出发泄的误区学会倾诉、为幼儿提供倾诉的场所及机会,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幼儿 情感 倾诉 聆听    良好情绪情感的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作为教育者中的一员——保育员对此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同教师配合好,将情感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
期刊
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如概念重建、队伍重组、文化重述等,对我们现行的教育形成了强大的冲击。这次课程改革是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型,从现在的教育来看,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当然,这对我们教师有很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一 教师即课程,课程即教师    以往课程即教材、学科,从现在来看,这个概念已经很不周全。学科的设置人为化——它们是少数人的研究,认为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训练。而现今的
期刊
摘要 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老师只有学会用爱心感化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班主任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班级、优化班级管理的方法,来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关键词 班集体建设 营造和谐 优化管理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小社会。因而,营造和谐班级,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最适宜的土壤,自然就成了班集体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 营造和谐班级   
期刊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意识,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最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心理健康 氛围 兴趣 优质课堂    在数学课堂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因素。教师只有抓住“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这条关键的
期刊
每个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妙言趣语。但遗憾的是,孩子作文中的语言却常常是千篇一律,缺少创意和个性,从中感受不到儿童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和活泼烂漫的天性。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将充满人性美的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新活动变成了枯燥、虚假的应试训练。而作文是十分个性化的东西,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因此,“个性写真”是新课标理念下作文教学的主题。新课标理念下如何才能使小学生作文成为个性写
期刊
摘要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是当前教育界的重要课题。通过提高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技巧、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培养、营造民主与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学中以表情促情等途径,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 数学 学习水平 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奠基工程。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颇多,僵化的教与学的关系已经不能适应当
期刊
摘要 儿童的空间观念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学生的经验是他们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础。发展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包括生活经验的回忆、实物观察、操作活动、想象与表达活动等。  关键词 空间观念 探索 交流    教学片段    1 摆一摆。(四个小正方体)师:“我们已经学习过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请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这样的图形。”(学生独立拼,同桌互相检查完成的结果)师:“请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