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三维目标的人文情感比较抽象,必须化抽象成具体,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插入适当的人物故事,既能调节气氛,又能树立学习榜样,促成育人目标,一举两得。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物故事;实例剖析
一、引言
人教版语文课本在我校使用多年,能感受到编者的良苦用心。再好的教材也难以十全十美,依据学情“用课本”,不是照本宣科“教课本”。课堂的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目标比较具体,人文情感目标比较抽象但很重要,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插入适当的故事,既能调节气氛,又能帮助达成人文情感目标,一举两得。前提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实例
(一)据《知堂谈吃》,鲁迅在绍兴街头遇到一个卖糕点,卖方说一块糕半文钱。鲁迅怀疑自己听错了,哪有这么便宜的?鲁迅再问,还是半文钱。于是鲁迅买了四块,给小贩两文钱,可是小贩和鲁迅吵起来,原来一块糕是八文钱,绍兴话八和半发音几乎一样。说明正确发音的多么重要!
(二)林巧稚(Lim KT)1901年出生在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教师家庭,1908年上蒙学堂,之后就读于鼓浪屿怀仁学校(鼓浪屿女子高中),1921年7月和余琼英到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在考英语时,余琼英中暑晕倒在,林巧稚立即中断考试,与另一女生将余琼英抬到阴凉处,仅用十来分钟,便迅速地处理完了这起突发事件。然而,回到考场,考试时间已过。考官发现了她的素质:第一流利的英语,这对在协和学习至关重要;第二处理突发事件沉着果断。主考官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破格录取她入学。她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医生,享誉国内外。一九四九年十月林巧稚收到开国大典的邀请登城楼,她回答我要去给病人看病,她一直奉行治病救人高于一切,淡泊名利。她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不论病人是大官员或平民百姓,有时遇到患者没钱买药她还用自己的钱买药送给患者。她努力钻研医学问题,不介入政治,有人要介绍她入党,她婉言谢绝。1959年林巧稚被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1967年林巧稚被划为“反动学术权威”被降做护工(比护士更低级),洗便盆、倒痰盂……她仍然做得一丝不苟[1] 故事启迪:能力很重要,善良更重要!
(三)林语堂,1895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1904年在厦门鼓浪屿养元小学读书,毕业升入寻源中学。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1972年出版《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5年出版《京华烟云》Moments in Peking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某林氏宗亲会邀请林语堂去演讲,希望借此宣扬林氏祖先的光荣事迹。林语堂娓娓道来:我们姓林的,有水浒传里的林冲,镜花缘里的林之,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林语堂这一段精彩的演讲,令台下的宗亲欢呼雀跃。这个演讲既满足了林氏宗亲的要求,又不失学者风范,以幽默故事的方式讽刺了那种务虚荣、好夸饰的世风。为什么林语堂会成为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其父林至诚是牧师,林语堂从小就接触全世界各种文化书籍,视野开阔,成就了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2] 这故事可以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不要坐井观天。
(四)杨振宁1928年在厦门第一侨民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厦门实验小学的前身)上学时已经会背诵《龙文鞭影》。其父杨武之是厦门大学教授,给他解释《龙文鞭影》。1957年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武之便去瑞士劝杨振宁回祖国大陆,杨振宁回答:我不回国,照样能够报效祖国。他1964年才加入美国国籍。这说明咱们厦门也能出人才,咱们要志存高远。
(五)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他一辈子不喜欢打仗的游戏,不喜欢看士兵操练,不喜欢任何与军事有关的东西,他怕人类互相残杀。他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平常,启蒙老师给他一些书,激发了他自学的兴趣。他养成了冷静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唯一的娱乐消遣就是拉小提琴,不喜欢凑热闹,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1933年1月希特勒当上总理,爱因斯坦就意识到希特勒会制造灾难。果然,不久发现盖世太保盯梢,他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授,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当时多数犹太人认为希特勒不会干坏事,所以继续留在德国,后来几乎被杀。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坚持冷静观察、独立思考、热爱和平,热爱科学。
(六)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福州一个贫寒的家庭,身体虚弱,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特别喜爱数学课程。1945年2月进入(福建三明)三元县县立初中就读。16岁高中还没有毕业,就以同等学力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陈景润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一有时间就拿着纸和笔前往图书馆进行演算,有时带上两个馒头在图书馆里待一天,孜孜不倦,直到成功,轰动世界。1973年4月有人怂恿陈景润诬陷华罗庚盗窃陈景润成果,陈景润坚定地说:“既然你们说掌握了人证物证,还要我揭发什么!”陈景润不受利用,坚守良知。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热爱科学、坚守良知!
(七)龚自珍路过镇江的南郊恰逢当地举行仪式,向天求雨,需要写祈雨辞。龚自珍应邀挥毫: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说,国家的灾难原因在于统治者昏庸用人不當,即使降了雨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用人问题,用好人才会国泰民安。[3] 忧国忧民的情怀值得敬佩,值得学习!
(八)俞敏洪1962年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小村庄,高中时成绩并不好。1978年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失败,1980年才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因为当时家里很穷,俞敏洪穿的衣服几乎都打着大补丁,他的体育老师一直都叫他“大补丁”。他的普通话不够标准,蹩脚的发音经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但俞敏洪没被吓倒,他慢慢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经过自己加倍努力取得了巨大进步,留校任教。两年后出来创办新东方教育机构,经历艰苦的过程,现在每年招生一百多万名学员,蜚声中外。经历过许多挫折,吃过许多苦,使俞敏洪充满同情心、充满正义感、充满善意。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怕困难,发奋学习,勤能补拙。
三、结语
相信老师们都知道人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学生培养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要引导热爱科学、追求真相、独立思考、平等待人、辨别好坏、辨别真伪。
笔者在学生时代也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尤其是激情澎湃、声情并茂的,让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久久难忘、回味无穷!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不超过十五分钟,需要老师巧妙调节气氛,循循善诱,把人文情感融入故事里。老师先有一缸水才能舀出一瓢水给学生,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平时积累素材。但愿此文能抛砖引玉,并借此机会向大家请教。
参考文献
[1] 张清平. 林巧稚传[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3-5,76-79
[2] 施建伟. 林语堂传[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2:2,6,165
[3] 陈铭. 龚自珍传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7-19
作者简介:黄妍昕,女,1993.08-,厦门市集美区,从事语文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物故事;实例剖析
一、引言
人教版语文课本在我校使用多年,能感受到编者的良苦用心。再好的教材也难以十全十美,依据学情“用课本”,不是照本宣科“教课本”。课堂的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目标比较具体,人文情感目标比较抽象但很重要,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插入适当的故事,既能调节气氛,又能帮助达成人文情感目标,一举两得。前提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实例
(一)据《知堂谈吃》,鲁迅在绍兴街头遇到一个卖糕点,卖方说一块糕半文钱。鲁迅怀疑自己听错了,哪有这么便宜的?鲁迅再问,还是半文钱。于是鲁迅买了四块,给小贩两文钱,可是小贩和鲁迅吵起来,原来一块糕是八文钱,绍兴话八和半发音几乎一样。说明正确发音的多么重要!
(二)林巧稚(Lim KT)1901年出生在福建厦门鼓浪屿的一个教师家庭,1908年上蒙学堂,之后就读于鼓浪屿怀仁学校(鼓浪屿女子高中),1921年7月和余琼英到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在考英语时,余琼英中暑晕倒在,林巧稚立即中断考试,与另一女生将余琼英抬到阴凉处,仅用十来分钟,便迅速地处理完了这起突发事件。然而,回到考场,考试时间已过。考官发现了她的素质:第一流利的英语,这对在协和学习至关重要;第二处理突发事件沉着果断。主考官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破格录取她入学。她珍惜机会,努力学习,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医生,享誉国内外。一九四九年十月林巧稚收到开国大典的邀请登城楼,她回答我要去给病人看病,她一直奉行治病救人高于一切,淡泊名利。她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不论病人是大官员或平民百姓,有时遇到患者没钱买药她还用自己的钱买药送给患者。她努力钻研医学问题,不介入政治,有人要介绍她入党,她婉言谢绝。1959年林巧稚被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1967年林巧稚被划为“反动学术权威”被降做护工(比护士更低级),洗便盆、倒痰盂……她仍然做得一丝不苟[1] 故事启迪:能力很重要,善良更重要!
(三)林语堂,1895年出生于福建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1904年在厦门鼓浪屿养元小学读书,毕业升入寻源中学。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1972年出版《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1975年出版《京华烟云》Moments in Peking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某林氏宗亲会邀请林语堂去演讲,希望借此宣扬林氏祖先的光荣事迹。林语堂娓娓道来:我们姓林的,有水浒传里的林冲,镜花缘里的林之,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林语堂这一段精彩的演讲,令台下的宗亲欢呼雀跃。这个演讲既满足了林氏宗亲的要求,又不失学者风范,以幽默故事的方式讽刺了那种务虚荣、好夸饰的世风。为什么林语堂会成为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其父林至诚是牧师,林语堂从小就接触全世界各种文化书籍,视野开阔,成就了他“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2] 这故事可以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不要坐井观天。
(四)杨振宁1928年在厦门第一侨民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厦门实验小学的前身)上学时已经会背诵《龙文鞭影》。其父杨武之是厦门大学教授,给他解释《龙文鞭影》。1957年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武之便去瑞士劝杨振宁回祖国大陆,杨振宁回答:我不回国,照样能够报效祖国。他1964年才加入美国国籍。这说明咱们厦门也能出人才,咱们要志存高远。
(五)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人家庭,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他一辈子不喜欢打仗的游戏,不喜欢看士兵操练,不喜欢任何与军事有关的东西,他怕人类互相残杀。他在念小学和中学时,功课平常,启蒙老师给他一些书,激发了他自学的兴趣。他养成了冷静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唯一的娱乐消遣就是拉小提琴,不喜欢凑热闹,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1933年1月希特勒当上总理,爱因斯坦就意识到希特勒会制造灾难。果然,不久发现盖世太保盯梢,他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授,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当时多数犹太人认为希特勒不会干坏事,所以继续留在德国,后来几乎被杀。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坚持冷静观察、独立思考、热爱和平,热爱科学。
(六)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福州一个贫寒的家庭,身体虚弱,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特别喜爱数学课程。1945年2月进入(福建三明)三元县县立初中就读。16岁高中还没有毕业,就以同等学力考入厦门大学数学系,陈景润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一有时间就拿着纸和笔前往图书馆进行演算,有时带上两个馒头在图书馆里待一天,孜孜不倦,直到成功,轰动世界。1973年4月有人怂恿陈景润诬陷华罗庚盗窃陈景润成果,陈景润坚定地说:“既然你们说掌握了人证物证,还要我揭发什么!”陈景润不受利用,坚守良知。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热爱科学、坚守良知!
(七)龚自珍路过镇江的南郊恰逢当地举行仪式,向天求雨,需要写祈雨辞。龚自珍应邀挥毫: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说,国家的灾难原因在于统治者昏庸用人不當,即使降了雨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用人问题,用好人才会国泰民安。[3] 忧国忧民的情怀值得敬佩,值得学习!
(八)俞敏洪1962年出生在江苏江阴的一个小村庄,高中时成绩并不好。1978年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失败,1980年才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因为当时家里很穷,俞敏洪穿的衣服几乎都打着大补丁,他的体育老师一直都叫他“大补丁”。他的普通话不够标准,蹩脚的发音经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但俞敏洪没被吓倒,他慢慢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经过自己加倍努力取得了巨大进步,留校任教。两年后出来创办新东方教育机构,经历艰苦的过程,现在每年招生一百多万名学员,蜚声中外。经历过许多挫折,吃过许多苦,使俞敏洪充满同情心、充满正义感、充满善意。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怕困难,发奋学习,勤能补拙。
三、结语
相信老师们都知道人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学生培养成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身心健康的合格公民!要引导热爱科学、追求真相、独立思考、平等待人、辨别好坏、辨别真伪。
笔者在学生时代也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尤其是激情澎湃、声情并茂的,让我们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久久难忘、回味无穷!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不超过十五分钟,需要老师巧妙调节气氛,循循善诱,把人文情感融入故事里。老师先有一缸水才能舀出一瓢水给学生,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平时积累素材。但愿此文能抛砖引玉,并借此机会向大家请教。
参考文献
[1] 张清平. 林巧稚传[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3-5,76-79
[2] 施建伟. 林语堂传[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2:2,6,165
[3] 陈铭. 龚自珍传 [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17-19
作者简介:黄妍昕,女,1993.08-,厦门市集美区,从事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