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欲生风 磨砻日有功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j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笔欲生风,磨砻日有功”源自南宋著名文学家楼钥所作的《蒋慈谿挽词》,这两句诗着重强调文章修磨推敲的重要性,一直被后世文人奉为写作的圭臬。修改,是写作者锤炼字句的一个必经过程,对于初中生而言,更是一项必备的写作习惯。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角度来讲,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因为这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写作素养,更关系着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反思习惯的养成。长期以来,我不仅“磨砻”学生的作文,也在不断修磨自己的评改流程和方法,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和体会。
  一、“磨”评改的“微流程”
  以往,我在评改学生作文这块较注重“产量”,通常是一周一篇,即写即评,往往一学期下来,我们班的学生习作在数量上远超其他班级,但与之相比,本班在作文平均分上并无明显优势。我不禁反思:是否学生练得还不够多呢?于是,我认真研究了本班学生的习作,结果发现,学生在习作中基本没有体现我在评讲中强调的优化细节。由此可见,评讲的次数与学生的作文得分并不成正比。
  所以,在与本班学生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并结合初中生的接受实际,我开始精细自己的评改流程,将一篇作文的评改流程逐步“微化”,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消化吸收和运用研磨。具体来讲,针对学生的习作,我将评改流程分为三大步:第一步,用两课时指导学生修缮框架;第二步,用两课时指导学生修缮过渡段与首尾段;第三步,再用两课时指导学生斟酌推敲其他段落的字句。在数量上,本班原先的“一周一作”制也没变,只不过,学生连续三周都对同一篇作文进行研磨改写。在具体指导过程中,为丰富上课内容和扩大学生眼界,我精心找到一些名家修改文章的片段,将其印发给学生,就资料和学生一起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并且,我还注意对学生的修改进行认真总结并给予鼓励,特意将部分学生的原作配以升格后的优秀作文打印、展览,并帮助他们投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修改习作的积极性。
  结合实践,我认为作文评改的高效不在“量”而在“精”,片面贪多式的训练不可取,语文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好作文往往都是改出来的,并注重培养学生养成沉下心来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二、“磨”评改的“话语权”
  刚执教本班时,学生交上来的作文都由我亲自批改,而且自认为评改较为“精工”:我会在学生习作的字里行间圈圈点点、加加批注。在学生习作的后面细心总结、琢磨评语。然而,学生接过作文本的淡淡表情告诉我,他们并没有被我的用心“惊艳”。因为,这些初中的孩子们正值要表现自己的年纪,我的“勤奋”反而占用了他们的“话语权”。
  在我细化评改流程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学生已逐步积淀了评鉴作文的理论和方法。于是,我决定将评改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在具体操作时,提前评好学生的作文,将学生的作文情况和得分登记备案。然后,将没有加任何评点标记的学生习作下发到班级,组织学生先自评并撰写后记,方便下一步的小组互评。参照学生后记中表述的写作目的,小组成员结合文本来互相打分,并将自评的分数与互评的分数比较。之后根据组内的最后得分结果来推荐一篇写得最好的文章,與我所给的分数来比较。这样,学生的一篇作文就有了三种分数,学生写作评改的自主性、好奇心被大大激发。有时,一篇作文的得分存有较大争议,还会引起班级内部友善而热烈的“辩论”,小小的作文评讲课开始萌动着孩子们无意识的“民主氛围”,无形中促进班级学生形成严谨求真的学习风气,真可谓一举多得。
  事实上,我越“懒”,意味着孩子们就会越“勤快”,作文进步也会更明显。
  三、“磨”评改的“心体会”
  作文教学永远是一场漫长的动态过程,虽然本班学生在作文上的进步越来越明显,但我从没停止自己的观察反思。偶尔,我也会亲自改几次学生的集体作文,对学生的写作和评改集中做严格要求,因为初中生的自制力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对于初中生来讲,管理的“民主”并不等于完全“放手”。
  另外,针对作文评改这一教学行为,语文教师应对某些个体多“评”少“改”。“改”:即规范学生的字句,而“评”,温暖学生的心灵。客观来说,每个班级总会有一两个写作基础较薄弱的孩子,介于他们的接受能力,教者温厚的鼓励和诱导远胜耳提面命式的认真纠正。而且,对于某些需要展示修改的片段,我也会有意隐匿作者的姓名,尽可能关注被评改学生的感受。这些都是我在作文教学中从真心而发的感受,同时我自身的反思还在不断充实修磨,因为只有从“心”出发,指导学生学生写作的点子才能真正创“新”到实处。
  现如今,本班学生作文相比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习作在相关作文杂志、报刊上相继发表,不少学生在作文竞赛中也取得了令我满意的成绩。而更让我欣慰的是,学生真正形成了精益求精的写作习惯,这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226300)
其他文献
几年前读过于漪老师主编的《语文可以这样教》,对书中那句“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记忆犹新。提升语文素养是语文人的心愿,但课改十余年,似乎语文教学的生态依旧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难以企及。最近我在读张正耀《语文,究竟怎么教》一书,这本书不仅是从题目上和于漪老师的著作相呼应,而且也解决了一些“不能教,不会教,教不好”的问题。  一、能领悟,充分开展活动  张老师通过几篇连续的教学手记,分析了“讲故
期刊
古诗词,词语凝练,意蕴丰富。《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古诗词教学提出如下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实际教学古诗词时,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却存在一些障碍。如何让古诗词教学变得有效且有趣,给学生提供可靠的学习抓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
期刊
初中生的习作呈现出素材单一、陈旧,内容干瘪,缺少生活气息的特点。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缺少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缺少细致描写对象的方法;缺少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缺少提炼升格语言的能力。如何帮助学生观察积累素材?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教师要引领学生采撷生活,带着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去留心周遭。每天上课之前,安排“小小演讲台”活动,即由一位学生提供一个观察话题,并说说对这
期刊
写作素养是对细观、倾听、品读、畅说能力的综合操控,是对各种素质的巧妙融合与驾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细观自然之美,丰富写作素材之源;倾听世界之声,升级写作审美体验;品读笔墨之韵,提升写作学习能力;畅说生活之实,铸就写作创新精神。  写作素养象征着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观察大自然、倾听世界、品读笔墨、畅说生活的能力逐渐成熟,象征着学生在长期积淀的学习中获得写作素材丰富、审美体验升级、学习能力提高、创
期刊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把语文学科教学新理念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表达出来,也成为当前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但是,教师能否理解和把握其内涵是决定网络学习平台质量的关键因素。  案例一:某校一位女生,在教师的倡导下开始尝试网络学习,她按照教师的要求,在网络上搜索、浏览与学习有关的网站、网页,阅读教师推荐的文章书目。她的家长告诉老师,现在她的孩子上网聊天、游
期刊
《背影》在民国时已选入语文教科书,是“父子之爱”教化和“语体文”学习的范本,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能实现“思想教育的任务”而被逐离教科书,改革开放后再度成为课文,并实现了主题的回归。《背影》作为朱自清先生一篇经典散文,它在教学史上去留的变化足可见此文得到历史的考验,它在滋润读者心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都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用一双摄像的眼睛,记录下父亲舐犊情深的背影,用一个凝望的眼神,诠释一段慈父孝
期刊
如何处理教材?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努力探究,给出的答案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教材的文本解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有的教师会从中解读出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有的教师则会解读成父与子之间亲情和情绪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文本解读的标准问题,也就是教材处理的策略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教材的处理策略方面有一种
期刊
生命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识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实践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品味赏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品味赏析文本的基础上,感受生命、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责任意识。  教材分析  1.地位和
期刊
一、激趣引诗  师:同学们请观看屏幕上一幅化石图片,发挥联想、想象,准备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  生1:我看图片上是鸟的化石。  生2:这只小鸟歪着小脑袋不是想干啥,却变成了化石。  师:你俩说得很好。同学们再发挥联想和想象,这只鸟在变成化石前是什么样子的,可能是什么原因使它变成了化石?  生3:这肯定是一只活泼的小鸟,生活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正高兴地在枝头呼朋引伴,卖弄着清脆的喉咙,
期刊
在初中阶段,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令不少师生心生烦恼。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的诗歌学习素养参差不齐,二是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缺少妙招。对于这种解释,不少教师难以接受,认為诗歌有其自身特殊的体裁特点,难以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多地将责任推到学生身上,认为“苗子”不好,难以将其培育成参天大树。实际上,这是典型的“撂担子”行为,其背后的实质就是教师缺乏教学智慧。  在《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值得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