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精灵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huiai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有一只让科学家困惑了20年的神秘标本,据说,它是世界上惟一一种能够钻进竹筒里栖息的神秘的扁颅蝠。2002年,动物学家张礼标在标本来源地广西苦苦搜寻,他最终能在蛛丝马迹中找到这种罕见的奇异物种的活体吗?
  
  奇异的物种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有一只珍藏了20多年的来自广西的蝙蝠标本,因为它有着独一无二的扁平颅骨,人们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扁颅蝠。20年来,扁颅蝠谜一般的身影,一直吸引着人们去搜寻,然而,要找到它们几乎是可望不可及(图1)。
  


  早在100多年前,人们第一次在东南亚发现扁颅蝠的踪迹时,它们神秘的身影就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许多权威动物学文献都对这种罕见的、生活在竹子里的蝙蝠有过粗略的描述。20世纪70年代,甚至有人在马来西亚的原始丛林里,尝试过追踪它们的身影。遗憾的是,自从20年前人们在我国广西偶然得到它的标本后,至今再也没有发现过它们的踪迹,难道扁颅蝠已经灭绝了吗?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专家们也被这种罕见的奇异生物深深地吸引着,一直想找到它们。我国蝙蝠专家张树义介绍说:我们所发现的大部分蝙蝠主要是栖息在洞穴里,还有些是栖息在人类居住的建筑屋檐下。可是,非同寻常的扁颅蝠的行为生态极为特殊,它的脑袋是扁平的。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它能够栖息在竹筒里面,无论从形态学还是行为生态学,都非常有趣和特殊。我们以前对扁颅蝠的了解非常少,它究竟栖息在什么环境和范围内,它们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搞清楚(图2)。
  


  为搞清楚扁颅蝠这种罕见的奇异生物物种的生活习性等情况,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决定在我国开展大搜寻。因为那只珍贵的扁颅蝠标本来源于广西,专家们自然把这次搜寻的主要地点定在了广西。
  
  艰难的搜寻
  
  2002年9月,受命搜寻扁颅蝠的中科院动物学博士张礼标,在广西宁明自然保护区已经寻找了整整1个月,可是神秘的扁颅蝠依然杳无踪影。
  这一天,张礼标决定和助手一道向保护区深处进发,希望在远离人烟的原始丛林中能有所发现。这里是典型的亚热带原始丛林,几乎每一寸土地都长满了杂草和灌木,空气潮湿闷热。按照资料的描述,要找到扁颅蝠,首先要找到有裂缝的竹子。然而,他们在无边无际的丛林里跋涉很久,却发现这里居然没有一片像样的竹林,期待中的竹子裂缝更是无迹可寻。
  这次在宁明的遭遇让他们意识到,必须到竹子多的地方去寻找。为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猫耳山自然保护区。猫耳山自然保护区距离桂林市40公里,张礼标他们一进入自然保护区,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住了,这里到处是成片成片的竹林,郁郁葱葱的毛竹宛如海洋一般无边无际,假如扁颅蝠尚未灭绝,这里应该是它们最理想的家园了(图3)。
  第二天,满怀希望的张礼标终于在茫茫竹海中发现一棵竹子距离地面很高的地方有一条明显的裂缝,由于刚下过雨,本来就很光滑的竹子更加湿滑,张礼标全然不顾这些,手脚并用地爬了上去。
  毛竹上的这条裂缝大约宽1.5厘米,能闻到从里面散发出来的一丝特殊的腥味,似乎预示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过用耳朵贴近去听时,却发现里面并没有什么动静。他用一根细木棍小心地捅了捅,发现里面是空的,并没有想象中的扁颅蝠。
  
  意外的发现
  
  尽管发现的第一条竹缝里没有找到扁颅蝠,但已足够让张礼标感到振奋,这个发现或许预示着距离发现神秘的扁颅蝠已经不远了。他们继续穿梭在漫漫林海之中,一棵竹子接一棵竹子地仔细搜索。然而,10几天过去了,除最初发现的那一棵竹子上有一条裂缝,其余的竹子都长得光滑整洁,再没有发现第二条裂缝的影子。更为奇怪的是,生活在这里世代与竹子为伴的村民们竟然声称:他们不但从未发现过竹子里有蝙蝠,就是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让出生在广西的张礼标也彷徨不解,再次意识到了扁颅蝠的神秘难寻。
  正当他们几乎放弃在猫耳山的考察时,忽然从老乡那里得到一个好消息:据说两天前曾有人在山里看到过蝙蝠。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2个小时以后,张礼标便和助手一起赶到了老乡指明的地点,果然发现一棵竹子上有一条裂缝,但愿这一次希望不会落空。果然他们刚刚靠近竹缝,就听到里面传来了蝙蝠特有的嘈杂声。这一回似乎可以找到扁颅蝠了。
  张礼标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砍下整节竹筒兴冲冲地带回住地。打开来里面果然有蝙蝠,然而再仔细一看,并不是他们日思夜想的扁颅蝠,而是另一个品种鼠耳蝠(图4)。
  


  鼠耳蝠是蝙蝠家族中的一个大类,它们的生理结构很平常,并不像文献所描述的扁颅蝠那样可以靠扁平的颅骨轻易进出异常狭窄的竹缝。这次发现的竹子裂缝比较宽,所以,在竹筒里遇见鼠耳蝠很可能只是一个特例,没有什么特别的价值。希望就这样又一次落空了。
  转眼4个月过去了,无数次的希望和失望使他们感到神秘的扁颅蝠实在难以找到。可是,张礼标并没有放弃,他发现,猫耳山自然保护区尽管竹林一眼望不到头,但品种非常单一,都是清一色的笔直光滑的毛竹。那么,其他种类的竹子会不会有更多的裂缝、更适合神秘的扁颅蝠栖息呢?张礼标决定调整搜寻的方向。
  
  终识真面目
  
  2002年11月,张礼标带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再次回到了宁明县。这一次,他没有重返保护区,而是前往县城附近的村庄,打算在那里碰一碰运气。他发现,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植一种长满刺的竹子。与光滑笔直的毛竹不同,刺竹总是盘根错节,棵与棵之间互相紧紧地咬在一起,人几乎无法爬到竹子上面去。那么,这些怪异的刺竹会受到扁颅蝠的欢迎吗(图5)?
  


  张礼标很快就发现了一条竹子裂缝,过不多久又发现了更多的竹子裂缝。这些来得太突然的发现,使张礼标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令他感到失望的是,当他仔细搜索过这些竹子裂缝后,却一无所获。村民们也一致声称从未在竹子里见过什么蝙蝠。这一次,张礼标似乎失去了方向,如果接下去还是没有进展,他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了。
  这一天,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与其孤军奋战,不如发动村民一道寻找。因为竹子是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生产材料,如果他们在砍伐时留意观察,或许能够从中发现有价值的蛛丝马迹。
  他专门准备了许多收集蝙蝠的小布袋子,许诺每捉到一只蝙蝠给10元钱的报酬,试探着说服村民们帮助寻找。
  这一办法果然奏效,当天下午就传来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有一位村民打来电话,说他刚才砍竹子时,看到从砍倒的竹子里飞出了好几只小蝙蝠。那些小蝙蝠已经钻进另外一棵竹子的裂缝里去了。这位机灵的村民为防止蝙蝠逃跑,还找来一根小棍子堵住了裂口。
  张礼标急不可待地赶到那里,在村民的指引下,他爬上那棵竹子一看,果然有一道被小木棍堵住了的裂缝。他用一根小棍子往裂缝里轻轻地捅了捅,触到了软绵绵的东西,感觉到里面有活物。再次轻轻地捅一捅,不一会儿,一只毛茸茸的小家伙就出现在裂缝口。也许是太过于兴奋,第一只蝙蝠居然让它飞掉了。张礼标用耳朵贴近去仔细听了听,好在竹筒里面还有。大约10多分钟后,终于逮到了第一只蝙蝠。紧接着,又逮到一只。最后,仅在这一节竹筒里就捉到了12只成年蝙蝠(图6)。
  


  这些蝙蝠身体的大小与人的大拇指相当,拿在手里,显得格外轻盈、干净,全身毛茸茸的呈现出不可思议的金色,温顺而又可爱。这一回,张礼标竟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难道这些小家伙真的是他们苦苦寻找的蝙颅蝠吗?
  


  张礼标尽管对文献资料关于蝙颅蝠的记载早已烂熟于心,但为慎重起见,他还是与文献的记载进行仔细对照,最终确认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就是期待中的神秘扁颅蝠(图7)。
  事后张礼标说:其实我第一眼看到它们就知道这应该就是扁颅蝠。因为它的个体非常小,最主要的是头颅扁平,足上还有肉质垫,这些适合在竹筒里爬来爬去的特征都体现出来了。
  这次意外的惊喜似乎给张礼标带来了接二连三的好运,没过多久,他又在附近的竹林里有了新的收获。最后,仅在这一个村子里,就找到了200多只扁颅蝠,数量之大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
  张礼标发现,供扁颅蝠进出的竹缝远比想象的要细小得多,呈长条状的裂缝,其宽度通常不足1厘米,连一根普通的香烟都无法塞进去。扁颅蝠依靠它奇特的扁平颅骨,加上身体的肋骨异常柔软,竹子上的任何裂缝只要头部能钻进去,身子进去就没有问题了。有细小裂缝的竹筒正是它们绝佳的避难所,不难想象,一旦躲进竹筒里,任何天敌都将对它们束手无策。
  给扁颅蝠秤重时,张礼标又有了新的发现:看上去毛茸茸的扁颅蝠,最轻的一只仅2.9克,平均体重仅为3.5克,这一结果比文献记载的5.5克足足少了2克。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纪录的最小的蝙蝠是“凹脸蝠”,“凹脸蝠”分布在泰国和缅甸的丛林里,据说它们的平均体重是2.5克。可以肯定,扁颅蝠是仅次于“凹脸蝠”的世界第二小的蝙蝠种类(图8)。
  


  
  未了的秘密
  
  据文献记载:30年前,人们在马来西亚发现的扁颅蝠生活在远离人烟的天然竹林。这也正是张礼标当初把搜索地点选择在自然保护区的直接原因。
  随着调查的深入,张礼标忽然意识到自己发现的扁颅蝠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的栖息地距离村庄非常近,其中绝大部分甚至就在村民们的房前屋后。这与文献记录的扁颅蝠生活在远离人类的山林不符,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张礼标分别对不同的地方进行仔细搜索,结果发现距离村庄稍远一点的地方,尽管同是刺竹,上面也有裂缝,但扁颅蝠的数量却少了很多;距离村庄较远的地方,就找不到扁颅蝠的身影了。张树义对扁颅蝠与人类如此接近的现象也感到十分惊讶,他说,这确实感到意外,这也是张礼标非常有趣的一个发现。
  罕见的扁颅蝠为何与村庄距离这么近,会不会因为人类的活动抑制了它们的天敌,使它们获得了安全呢?
  这天夜里,张礼标刻意留在村子里,他想进一步看一看实际的情况究竟如何。但让他大感意外的是,在这里居然发现了扁颅蝠的天敌猫头鹰的身影。不仅如此,夜幕下还隐藏着蛇等其他食肉动物,它们与猫头鹰一样,柔弱的扁颅蝠正是它们期待的美味佳肴。然而,扁颅蝠的不利处境似乎远不止这些,每当甘蔗收获季节,当地的村民都会大量砍伐竹子,用来做捆绑甘蔗的材料。对扁颅蝠来说,一旦竹子被砍伐,就意味着它们的家园将遭到毁灭。尽管如此,扁颅蝠并没有选择离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们冒险与人类为邻?难道它们与村民之间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神秘联系吗?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弹球、踢毽、滚铁环、抓拐,都是曾经红极一时,为如今家长们的童年带去欢笑和健康的老游戏。为什么传统游戏如今却离孩子们越来越远了呢?  许多家长说自己童年玩的老游戏不会让孩子再玩了,因为那些游戏消磨时间,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太大,还是让他们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追求短期利益的普遍心态,使孩子们和传统游戏之间隔了一堵厚厚的墙。  传统游戏,真的是消磨时间吗?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快被遗忘的老游
期刊
厨房油烟对人体有多种危害。  但是炒菜不冒烟对于中国烹饪似乎是不可能的。  熘、炒、烹、炸、爆……全离不开食用油,其中味香质高的花生油更为多数人所喜爱。  可是,偏偏有一个高中都没有读完的农村小伙儿,  却“异想天开” 地要让热油炒菜而不产生油烟。  凭着“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勇气,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义无反顾。  艰辛、坎坷的发明之路,  最终成就了一名      2004年,几经上岗下岗的李洪
期刊
在神秘莫测、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地震面前,人类常常显得十分脆弱。然而,有这样一群年轻的科学家,用自己的热情和生命追逐神秘的地震,奋战在地震科研工作第一线。    赶赴震中    1966年3月2日,我国河北省邢台地区的宁晋县东汪镇,由于旱情严重,一些村民正在打井抗旱,当水井打到接近150米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井水突然像开了锅一般,上下翻滚咆哮,发出骇人的怪异响声,仿佛地底深处有一群魔鬼即将冲出来
期刊
拥有数以千计的温泉、喷泉和泥山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蔚为壮观的平静表面下,却沉睡着一个巨大的“地下妖魔”,这个“地下妖魔”一旦苏醒,将可能毁灭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它就是黄石国家公园地下的超级火山。    地下妖魔的蠢蠢欲动    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早建立、也是最大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面积约220万英亩,1872年由美国总统格兰特签字同意建立。它地处美国怀俄明州的西北部,并延伸至蒙大拿州南部及爱
期刊
成功之道     中国有句俗话,叫“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生能不能取得成功有一个通向成功的道路问题,叫“成功之道”。找对了道路,你就开始往成功的方向前进了。老子的《道德经》其实是教人怎样走向成功的,就是教人悟道、得道、行道,获得人生的成功(图1)。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这个东西啊,不是可以用平常的话说出来的。我们平时说的“道”,都是指某一
期刊
目前,传统的带由一根长管导入胃肠的消化道纤维内窥镜检查,正在受到一种新技术的冲击:有一种可以吞服的摄像机,将代替传统的有绳(线)纤维内窥镜轻松地去侦察消化道里的一切。  患者刘先生今天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消化科准备接受一种新的胶囊内窥镜的检查,他将在医生的指导下吞服只有胶囊大小的微型摄像机。  医生首先在他的腹部贴上8个电极,用于接收无线电信号,这些信号会被输入挂在刘先生腰间的记录仪中。安装好外部接收
期刊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更新,新的数码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创新变化之中,这些新技术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面介绍两则数码新资讯,以飨读者。    光雕技术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难题:自己刚刚刻录好的DVD或CD,却发现没有合适的东西在盘面上写标识,要不就用打印机印制成贴纸,贴在光盘表面上。可是这个做法并不科学,因为如果贴纸贴得不均匀,一旦产生了气泡,就会使盘片的重心失去平衡,使用
期刊
在母亲妊娠期的第二阶段,也就是第13周到24周期间,胎儿在母亲肚子里是如何发育的?到底长成什么样子了呢?如今新兴的3D以至4D扫描技术,再加上对真实拍摄影像的电脑合成技术,为人们清晰揭示了这一过程。    在母亲妊娠期的前12周内,新的生命从一粒种子似的受精卵,经历了神奇的变化,已发育成了一个约7厘米长不丁点儿大的小全乎人,同时也度过了他(她)最终成为一个独立新生命的一段最危险的时期。因为流产的现
期刊
“生命源于海洋”,是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并为世上多数人所接受的一个科学论断。但是,面对如今陆地上的芸芸众生,人们仍不禁会问:在当时的众多海洋生命中,是谁第一个踏上陆地的呢?化石证据显示:是植物。那么,与动物相比没腿没脚的植物为何能先于动物、又是在什么时候成功登陆的呢?    科学研究发现:在距今约6亿年前的古生代伊始,广袤的地球陆地上寸草不生、绝无生息,只有大海,才有生命的痕迹。但随着距今5.4亿年
期刊
源自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美、欧的一场“味精害人风波”,令许多追寻天然、崇尚绿色的人们对味精这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镜率”最高的鲜味调味品可谓是谈之色变、食之惶惶。  那么,摄入味精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害处?它是否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呢?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风传:很多人在去中餐馆吃饭以后,出现了头疼、口渴、脸发麻、肠胃不适等症状,主要是因为中餐里加入了很多味精。这一下,使欧美的许多中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