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心得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special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临床上一直主张控制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和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以下就阐述对于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心得。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饮食治疗;运动疗法 ;心理治疗
   糖尿病我国自古就有发现,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消渴。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前几天论》。而近代医学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一直以人工合成胰岛素为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要利用西药降糖迅速,直接,可靠,方便的特点加上控制饮食、运动及心理治疗,同时结合中医辨证治疗的办法,使血糖控制稳定且持久,下就阐述对于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心得。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不同类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类型中也存在着异质性。中医认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且两者又互为因果。而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而临床上出现在“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乏力),即消渴的病人,在糖尿病人中只占少部分,将近80%的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出现“三多一少”。如果根据尿糖或是出现“三多一少”来诊断,会延误大多数糖尿病人的病情。现在所讲的糖尿病,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与消渴症有了很大的不同。糖尿病除了血糖的升高,主要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及糖尿病等,都是对微小血管的损害。中医习惯上将小血管叫做脉络,将大血管叫做经络。所以糖尿病的主要损害体现在脉络上,而它对心脑大血管的损害多是间接的,而且只是损害大血管的原因之一,从发现糖尿病的那一天起,就应重视疾病对脉络的损伤,着眼于防治因脉络损伤而引发的并发症,做到“有则治疗,无则预防”。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治疗
   饮食不仅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而且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之处:“夫为医者,当须先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的目的是:饮食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控制体重,防止过度肥胖或消瘦;使血糖、血脂及血压恢复或接近正常,并且能达到减轻胰岛负担的需求;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预防或减少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2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在现代已经成为医学办公认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之一。如《诸病源候论》有“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的记述,在医生的指导下,以不出现低血糖为前提,每天保持一定强度和一定时间的体育运动,并坚持一个月以上的治疗活动,当然运动疗法也有很多禁忌症应当注意。
  3 心理治疗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典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情志因素导致糖尿病的相关记载,如《灵枢·五变》说:“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这是情志因素导致的糖尿病最早的论述。所以心理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指导与帮助。同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洞悉患者心理症结或需求并给予指导。
   中医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⑴滋阴清热法: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二者互为因果,导致恶性循环。故滋阴清为为常用的基本治法。
   ⑵ 益气养阴法:糖尿病病程长久,必然会导致气阴两虚,而其临床上气阴两虚十分常见,所以益气养阴法也是糖尿病的常用治法,并且在临床相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
   ⑶补肾法: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于一体。糖尿病为病程长久之病,病久必然导致肾虚。糖尿病的阴虚主要是指肾阴虚,所以经常采用补肾滋阴法。但补肾也不仅是补肾阴,稳固肾阳也是常用之法。此外,阴损及阳,亦会导致肾阳虚,固肾阳虚为糖尿病后期多见之症。然而,临床上早、中期也不乏腎阳虚的情况。
   ⑷补脾法: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并为胃行其津液,常伤及脾胃,导致多食易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因而形体消瘦。所以补脾法也是常用的大法。
   ⑸活血化瘀法:近些年来血瘀学说得到普遍认同,糖尿病血瘀多是由气阴两虚所致,阴虚燥热,煎熬津液,势必引起血液粘滞,运行不畅;气为血帅,气虚则血运不无力而至瘀。瘀成则致病因素更加重,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治肝法、化痰祛淤法、阴阳双补法等。
   除了中药治疗方法外,中医针灸法也在目前相当受欢迎,目前认为:针刺可使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靶细胞手提功能增强,加强胰岛素对糖源的合成代谢及氧化酵解和组织利用的功能,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现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敌人,其并发症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糖尿病的防治,我们应给予更加的重视,而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已经慢慢成为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心内科80例2型糖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及用药依从性比较,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遵医行为,对护士工作能力的提高及患者疾病的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健词】 循证护理;糖尿病;应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进行抗瘢痕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烧伤患者29例做为观察组,另选取29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烧伤部位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6~8个月,患者治疗部位的皮肤能够捏起,瘢痕厚度低于5mm,没有明显的痛痒感觉,关节部位的皮肤没有皲裂,没有由于瘢痕出现而导致的关
期刊
【摘要】 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发生原因及防护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重庆市九龙坡区三所基层医院295名护士进行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发生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护理职业安全教育缺乏、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高、医院条件差防护设备不全。结论:学校和各级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防护意识,采取措施预防职业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30例前置胎盘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程序,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从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以及评价效果四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经过医务人员的细心观察,精心护理及有效的治疗,减少阴道流血,有效延长孕周,提高围产儿存活率,使病人及家属均感满意。结论:整体护理在前置胎盘病人治疗过程中取得满意的效
期刊
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倡导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积极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1]。骨科作为我院的重点学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方面,突出了科室的特点,将骨科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为“优质护理”的突破口,按照“优质护理”的要求针对性地开展
期刊
【摘要】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07月至2011年0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口服氟康唑胶囊,外用克霉唑药膜)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每组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0例对照组患者,治愈32例,好转6例,无效12例,治愈率为64.0%,总有效率为76.0%;50例观察组患者
期刊
【摘要】 心脏血管疾病在我国是常见病,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心血管疾病治疗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极大的改善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了死亡率。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与疾病斗争的智慧结晶,在预防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18世纪西医学传入中国以来,中、西医学互相碰撞、交互影响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医学。本文主要就中西医结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从发病的根源间接导出了用中医治疗原则,并大致的阐述了带状疱疹三种患病类型:热盛型,湿盛型,气滞血瘀型。给出了相应的中医施治的辨证和比较好的方法,接着分析了根据病人病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用药原则,最后简述了中医辨证治疗疱疹时应该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合理用药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儿童初感,发为水痘,不表现症状则为隐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方法 对符合纳入慢性咳嗽标准的22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方面的研究,主要采取温脏散寒以及敛肺止咳的中医治法。涉及到的主要方药如下描述:乌梅、细辛、肉桂、党参、制附子、当归、黄连、黄柏、川椒、炮姜、诃子以及杏仁等。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增加一些药材。结果 本组22例慢性咳嗽患者, 治疗时间在1周至三周,治愈12例, 显效5例, 有效3 例, 无效2例, 有效率
期刊
【关键词】 压疮;护理干预;手术中;预防   压疮又称褥疮(Pressure Sore),是由于压力和剪切力引起的皮肤损害。术中压疮指患者在术后数小时至6天内发生的压疮,其中以术后1—3天最多见[1],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11%,而手术患者中则高达4.7%~66%。术中压疮好发部位与手术体位有关,仰卧位多见开骶部和足跟,俯卧位则为胸骨和颜部[2]。2008~2010年期,我科对20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