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何迷恋保健品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isheav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闻周刊》与腾讯网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1928个接受调查的家庭中,有近六成老人买过保健品,而在这之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老人消费额在1000元至5000元之间,有五分之一的老人消费额达到5000元以上。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工体南路的傅博现在每天早上都会悄悄提醒父亲家的保姆:“别让老爷子随便出去。”这么做不为别的,就是怕老人再随便参加各类养生保健讲座,买一堆保健品回来。
  今年66岁的傅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常年寻医也未彻底治愈,去年6月他在街上遛弯时无意中领到一张广告纸,上面是某老年保健免费讲座的入场券,會场上主讲人“恰好”推荐了一种抗风湿的老年保健贴片,傅老当即回家取了一千多元购买了几盒。
  且不论该贴片效果如何,傅老此后便在商家的“带领”下迷上了购买保健品。
  据傅博介绍,改善睡眠的、延缓衰老的、增强免疫力的,只要觉得对自己身体有好处的,老人统统购买,甚至还给老伴和孩子们买了不少,“这些保健产品都不便宜,我爸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基本都用在了这上面,要是再这么买下去,回头都得借钱去了”。
  “我并不是被商家忽悠才买了这么多。”对于家人的态度,傅老显得很不屑,自己患有不少慢性病,医院也没法根治,用这些保健品能缓解痛苦,总比老上医院看病便宜多了,“买来这些东西,不管我吃不吃、用不用,反正看着就踏实安心。岁数大了还图什么,就当花钱买自己高兴了。”
  傅老直言,相较于家人的不理解,他反而和那些销售人员更能产生共鸣。不管是不是出于让自己购买保健产品的目的,他们一口一个“爷爷”“大爷”和不停地嘘寒问暖,都让傅老很受用。“孩子们工作忙,不会经常打电话问我的身体情况,他们却总是打电话过来问候我,还送过几本养生的书,我没事就翻翻。”傅老打心眼里觉得这些“孩子”不会骗他,这些保健产品就算功效没那么好,起码也不会有害。
  其实让傅老迷上养生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和其他老人拥有共同话题。“年轻人见面聊电影明星,老年人的话题就是养生保健。”傅老说。平时在家多看些养生知识,几个老人聚在一起后再聊聊自己新发现的产品,学到的养生窍门、偏方,这种分享交流也给晚年生活增加了乐趣。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老年心理研究专家王大华指出,老年人痴迷养生保健,一方面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发产生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因此用吃保健品等方式去抵抗恐惧感;此外,现在大多数子女不在老人身边,对老人的关怀不够,使得他们会通过养生保健等方式使自己的安全感得以弥补;老年人大多具有的从众、孤独等心理,再加上一些商家的煽情销售,会让老人有被关注、被关爱的感觉,进而产生大量消费。
  王大华建议,家人对老年人养生应谨慎对待,不应一味劝阻,而应多从实际出发照顾老人的情感需求,多看望和关照老人,让他们对生活保持乐观和自信,并逐步引导他们进行正确合理的养生保健;政府及社区也应该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娱乐场所,开办相关的健康科学讲座,帮助老年人选择真正有效的方式来保持身体健康。
其他文献
我用活页纸设计了一張极为简单的“月表”,每天在一小行的地方填写上当天的主要活动项目。到年底,我再画一张“年表”,设三个栏目———身体状况、学习与写作、大事及其他,把每月这三方面的情况摘要填写进去。这样一年过后,12张月表加一张年表,盘点下来,自己365天里,时间的主要“支出”与“收入”,一目了然。  月月年年关于“身体状况”的简记,由点成线展示了一条清晰的变化轨迹。这份“档案材料”对我维护身体健康
期刊
瘦死的厨子三百斤,这是句玩笑话,却可见职业对人的特征塑造影响之大。假使人们没有职业习惯或职业心理,恐怕福尔摩斯也就无法体现他的推理分析能力了。  教师从事教育行业,从接受专业训练开始,就要学会总结知识要点,又要仔细分析,不遗漏细节,往往会在提纲挈领中进一步插入长篇分析,并且以我为主、保持对被教育者的教育状态。有时候,患者本人不是教師,但陪患者来就诊的母亲是教师,那么被“拖堂”是必然的。当然,也并非
期刊
一透:脚要泡透。人体的六条主要经脉都分布在脚底,踝部以下分布着33个穴位,五脏六腑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特别是老年人汗腺萎缩,汗脚变成干脚,日常泡脚用适温热水,要泡透,同时配合足底按摩。  二透:头耳要梳透。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首”,人体的重要经脉和四十多个大小穴位以及十多处特别刺激区均聚于此。每天用硬木梳子梳头最少500下,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全都要梳彻底、梳透。然后用小牛角梳子梳耳,双耳各梳
期刊
我们的中医很了不起,用风和气的原理解释人的身体。  关于风和气,描述得最早也最文学的是庄子,他说:“大块噫气,其名为风。”风是无形状的,我们走在旷野里,被风簇拥着,那是身体的感觉。风吹皱一池春水,那是水的响应。风也是无声的,我们听到的声音,风声鹤唳,冷风嗖嗖,狂风怒号,是风碰到了东西,摩擦碰撞引发的动静。风碰到实的虚的东西,发出的音乐是不一样的,有些如击鼓,有些如拿捏笛箫,有些如撩拨琴瑟,有些简陋
期刊
在英国,我们遇到的讲解员清一色是60岁往上的老人,有的甚至白发如雪、颤颤巍巍,乍看完全没什么美感。  他们语言清楚缓慢,字正腔圆,解说的时候不是背书,而是娓娓道来,几百年历史好像都见证过一样。  “请大家抬头看看,房顶上的雕像是谁?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呢?”65岁的爱丽达满头银发,在剑桥圣乔治学院门口,她就像个威严的考官。游客七嘴八舌,她忽然说出了答案:“这是亨利八世。”然后镇静地扫视四周,讲起故事。
期刊
维妮卡是我的房客,她在北京一家高端健身会所任芭蕾舞教练,初来北京时租住在我家。  那天早上,维妮卡来看房,我们当场成交。维妮卡既没有检查电器的功能,也没有整理行李,而是從一个大包里取出一堆类似雪纺的布,很熟练地挂在窗户上。那是一块纯白色蕾丝窗帘,让整个房间凝重的紫檀色调中跃出一抹呼之欲出的亮色。  “怎么样,蕾丝窗帘很美吧?”维妮卡故作神秘地说,“法国女人持家最厉害的一手就是蕾丝窗帘,不管什么样的
期刊
有一次去欧洲,导游带大家经过一处国家公墓。  成千个墓碑整整齐齐地立在如茵的草地上,像是穿着白色制服的军人。  “你们看!”导游指指墓碑,“每个墓碑都是尖的,知道为什么做成尖的吗?因为那些墓碑不高不矮,正好坐,他们怕人坐在碑上。”  93岁的母亲过世了,依她的遗愿,就葬在离家不远的教堂墓园。  “墓碑不必高,上面也不要做尖。”我对墓园的人说,“要宽宽大大的,我不怕人坐,相信我母亲也不在乎。”  “
期刊
王大娘到美国探望女儿。刚到美国,她还真不适应。待在家里,电视看不懂,广播听不懂。出去到街上走,街上没有人,因为美国人都有车,人都在车里。王大娘吵着要回中国。  洋女婿对女儿说,你妈一定是在这儿没有人谈恋爱,她闷得慌。  圣诞节到了,洋女婿送给中国岳母一份礼物:一盘磁带,上面写着Happy Noise(快乐噪音)。美国什么都有音乐,洗澡有洗澡的音乐,睡觉有睡觉的音乐,小孩吃奶有吃奶的音乐。那盘磁带究
期刊
我的一位邻居,其父母不到60岁就先后病故。他也因此认为自己的遗传基因不好,以后肯定也不会长寿。于是,他选择了自暴自弃的生活方式,毫不自律,平时烟酒不离。他有句口头禅:“反正我活不长。”  几番接触下来,邻居被我的苦口婆心所打动,终于听从了我的劝告,不再自暴自弃,慢慢改掉过去的那些恶习。如今他退休了,依然每天早晨外出锻炼,晚上散步,偶尔与友人去河边钓钓鱼,活得很潇洒,很阳光。  我还有一位朋友,他的
期刊
经常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坚持运动。其实,天气不好、社区没有健身器材等都属于外因,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是你自己。  改变运动理念。提到运动,人们脑海中通常会出现艰辛吃力、揮汗如雨的情景,容易在精神上产生阻碍。建议大家改变对运动的看法,走路去超市或上班,用爬楼代替乘电梯,饭后出去散步,这些轻松的活动积少成多,同样可以起到作用。  抬高运动目标。我们建议每周运动五天,可是如果把目标直接定为五天,很可能只能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