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缺席审判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比较研究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fel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建立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加大对贪污腐败等犯罪的打击力度。而刑事诉讼法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实质上是缺席审判的一种特殊形式,但针对的是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审判。这两种特别程序的法律性质和适用条件等方面有一定区别。
  【关键词】 缺席审判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惩罚犯罪 保障人权
  一、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简要概述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是指在特定刑事案件中,当被告人因潜逃、严重疾病、死亡等原因未到庭审判时,人民法院根据控诉方的起诉对案件进行审理,依法追究缺席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审判制度。立法者为了避免被告不出席审判而诉讼效率低下,确立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缺席审判制度遵循了程序正义原理。马克思曾说过,“程序法不只是法律的生命形式,也是法律内部生命的表现”,程序正义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实体正义。任何案件中,如果程序不公正,即使最终的实体结果是正确的,也不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建立,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的重要配套机制。作为特别程序,缺席审判体现了繁简分流、诉讼分流的原理,有利于化解了我国案多人少矛盾,是提高诉讼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法律特征
  (一)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刑事审判程序。在国外,违法所得没收属于民事没收,而非刑事没收。刑事没收是对因某一特定犯罪而被判有罪的个人而施加的惩罚,而民事没收在一个针对“侵犯性”财产而进行的没收,采取较低的证明标准,而非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刑事案件标准。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定位是刑事程序,适用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适用该程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逃匿、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指控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如果不属于犯罪,只是违法,那么人民法院应当终止审理。
  (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对物程序。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实际上是未经定罪程序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进行处理的一种措施,具有先决性。该程序的特殊性在于未经定罪的审理,审理的对象是与犯罪有关的财产。一方面,没收违法所得是为了预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而引起的诉讼周期拖延和诉讼终止,在未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情况下,及时有效的追缴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另一方面,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客体是物,即使该程序的判决出现错误,日后也便于救济。
  三、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之比较
  (一)法律性质方面。二者都是出自于犯罪嫌疑人逃匿案件追逃追贓的需要而建立的。但是这两种特别程序有着不同的法律性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为了解决财物问题,属于“对物程序”。除了提出申请没收的人民检察院外,诉讼当事人还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遵循的是民事诉讼的举证规则和证明标准。刑事缺席审判程序是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是一种纯粹的刑事诉讼程序。被告人在审判中缺席,依然可以被定罪量刑。但是,由于被告人失去了亲临法庭的权利,人民法院在审理定罪量刑问题上时,需要严格遵循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二)适用条件方面。二者都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逃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没有区分逃到境外还是境内。而缺席审判程序适用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到境外的情形,所以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藏匿境外或在境外居住,不能对其提起刑事缺席审判。此外,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也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案件。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下落不明时,可以采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追缴相关财产。但是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不能适用于上述情况,不能准确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仍处于境外的状态,不能直接提起缺席审判。
  (三)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采用公告送达的形式,人民法院受理没收申请后,应当发布公告,公告期间为六个月,公告期满后受理申请。这种告知方式只是诉讼告知,不具有任何强制力,实行起来较为便利。而对于缺席审判来说,境外送达比较困难。法院审理缺席审判案件时通过司法协助方式把传票、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的规定,实际执行可能会比较吃力,因为刑事司法协助的对象一般是证人、鉴定人,被请求协助的一方往往是不负有执行送达的义务的,这就不足以达到保障被告人得到公正审判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玫,胡逸恬.论我国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基于实体和程序的双重考察[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5).
  [2] 陈光中.反腐追赃新举措:特别没收程序专论[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 彭新林.我国反腐境外追赃问题要论[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5).
  [4] 肖沛权.价值平衡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适用[J].法学杂志,2018,39(08).
  [5] 论新《刑事诉讼法》中的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J].陈卫东.法学论坛,2012,27(03).
  [6] 时延安,孟宪东,尹金洁.检察机关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地位和职责[J].法学杂志,2012(11).
  [7] 钱文杰.我国刑事司法中的缺席审判——基于刑事诉讼特别没收程序的观察与思考[J].河北法学,2018.
  [8] 陈卫东.论新《刑事诉讼法》中的判决前财产没收程序[J].法学论坛,2012,27(03).
  [9] 邓思清.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J].法学研究,2007,(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资助项目“我国缺席审判和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比较研究”;项目编号:CX2019SP85。
  第一作者简介:王倩(1996-),女,傈僳族,云南,硕士,西南民族大学,诉讼法学,
  第二作者简介:张杰(1995-),女,苗族,湖南,硕士,西南民族大学,诉讼法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社会契约是宪法的前身,是人民与国家之间达成的协议。宪法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从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层面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直接吸收了社会契约的基本内涵。契约是一种合意,而宪法是人民创设的政府机构的社会契约。  【关键词】 社会契约 宪法实施  一、契约主义宪法观  “既然任何人对于自己的同类都没有任何天然的权威,既然强力并不产生任何权利,于是便只剩下来
期刊
【摘 要】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关系到我国数據库产业的发展、信息的开放共享及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等问题。但目前我国对无独创性数据库保护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术界对此的观点众多,且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适用也不一致。本文通过对目前学术界主流观点及对司法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补偿性保护措施,即规定一定的保护期限来鼓励我国数据库产业的发展,待收回成本并适当盈利后转为公益的保护理念。  【关键词】 数据库 独创
期刊
【摘 要】 刑法中对正当防卫时间条件的认定,一般是从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进行的认定。综合考虑不法侵害给被侵害人造成的危险状态,同时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结合自己所处环境,对危险的排除程度,有效的判定正当防卫的时间范围,避免对其时间范围的扩大,造成防卫权的滥用。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对防卫时间条件的认定,使其刑法规定正当防卫的目的得到预期效果,及时保护被侵害者的合法权益,使其不法侵害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期刊
【摘 要】 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互联网的快速运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下的产物,“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快捷条件。本文旨在根据现行法律中保护消费者撤回权的行使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的拙劣见解,以期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略尽绵薄之力,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濟秩序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网上购物 消费者撤回
期刊
【摘 要】 网络游戏直播是否属于著作权保护范畴,由于玩家的交互性操作行为才得以形成网络游戏直播画面,玩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玩家的行为对网络游戏直播画面的著作权归属并无影响,玩家的行为没有独创性,也没有创作出新的作品,网络游戏直播画面的著作权归属于游戏开发商。  【关键词】 网络游戏直播 独创性 作品  一、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周高见、田小军、陈谦先生在《网络游戏直播的版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犯罪也因此愈演愈烈。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网络财产性犯罪往往都伴随着欺骗行为作为前提,然而网络财产性犯罪的定性并不能仅以此作为标准,而应追溯其构成要件。针对司法实践中的冲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27号指导案例《臧进泉等盗窃、诈骗案》。本文将围绕该案例,分析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届分,结合许霆案和日本关于计算机财产性犯罪的规定,总结网络诈骗和网
期刊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刑法与民法的分界之处开始分析刑法与民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而研究刑法与民法之间的协调,并且从国外的刑法与民法的理论研究中寻求协调刑民分界问题的策略,深入探讨我国刑法民法两大实体法之间的分界问题。  【关键词】 刑法 民法 分界  现今,刑法做为公法领域的实体法与私法领域的民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最为重要的两个部门法,当刑法与民法两者之间出现分界问题时,协调刑民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我国律师立法演进的视角,剖析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阐明在当前我国律师法律规范体系下,律师在适用法律和维护当事人权益之间如何保持平衡,依法履行律师的职责。  【关键词】 自治性 执业秘密 利益冲突 忠诚义务  一、我国律师法的演进  我国关于律师执业行为规范的有关法律制度如下:  (一)《律師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于1980年制定,1982年正式施行。《律师暂
期刊
【摘 要】 环境知情权是社会公众依法享有的获取、知悉环境信息的权利,它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领域里的具体体现,更是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客观要求和基础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环境知情权的意义。  【关键词】 环境知情权 意义 秩序  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寻直接严重地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很多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和生态破坏现象。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及财产都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在现阶段以来
期刊
【摘 要】 知情权作为一项新型权利,不同学者对其的定性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就对知情权能否成为人权,是否属于人权的内容,结合国内外学者不同的人权观对知情权的属性进行了分析定位,主要从格里芬的哲学人权观以及哈贝马斯的商谈人权观论述知情权的人权属性。  【关键词】 知情权 人权 权利内容 商谈原则  一.知情权的基本内容  (一)知情权的概念及分类  知情权,英文称为“right to know”
期刊